一种新型薄膜印刷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9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新型薄膜印刷制品。



背景技术:

人类对各种材料进行表面装饰和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覆膜表面装饰技术则是现代的表面装饰技术中先进的常用的方法,覆膜表面装饰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覆膜装饰材料的基膜在我国主要还是采用PP聚丙烯材料、PET类薄膜材料。但是由于其达因值较低(一般都低于35),其制程印刷的速度较慢(20M/min以下),并且生产不稳定,良率≤60%。而且印刷后产品的各项测试(如耐酒精,耐摩擦,附着力)均难以保证合格,属于不适合印刷的产品,因而限制了其发展。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其选用普通的PP、PET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保证印刷后的制品的各项测试均可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包括基膜层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基膜层上的PP水膜层、油墨层、UV涂层、保护膜,其中所述基膜层为PP类聚丙烯基膜层或PET类基膜层,所述PP水膜层为高锰酸钾水膜层。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护膜层、离型层和双面胶层,其中所述双面胶层设置在所述UV涂层上,并与其粘合。

优选地,所述PP水膜层的厚度为0.008mm。

优选地,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0.05mm。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0.015mm。

优选地,所述UV涂层的厚度为0.012mm。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0.025mm。

优选地,所述防护膜层为AF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基膜层表面附着力增强,如普通PP、PET材料的达因值均可从35以下提高到38以上,使得其能够印刷,并且印刷后产品的各项测试(耐酒精,耐摩擦,附着力)均可达标,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薄膜印刷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膜层,2.PP水膜层,3.油墨层,4.UV涂层,5.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包括基膜层1和依次设置于所述基膜层1上的PP水膜层2、油墨层3、UV涂层4、保护膜5,其中所述基膜层1为PP类聚丙烯基膜层1或PET类基膜层1,所述PP水膜层2为高锰酸钾水膜层。该PP水膜层2是通过PP水涂布处理工艺获得的,即基膜层1材料经过PP水处理后在其上部形成一层PP水膜层2。PP水主要成分为高锰酸钾水溶液,稀释比例为1∶1500,该溶液具有氧化性;在常温(20℃~30℃,优选为25℃)下涂布于基膜层1材料表面,会与基膜层1材料表面产生反应,有机键间发生变化,产生极性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表面附着力。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5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护膜层(0.015mm)、离型层(0.005mm)和双面胶层(0.005mm),其中所述双面胶层设置在所述UV涂层4上,并与其粘合。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5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护膜层(0.015mm)、第一双面胶层(0.002mm)、离型层(0.005mm)和第二双面胶层(0.003mm),其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层设置在所述UV涂层4上,并与其粘合。

优选地,所述PP水膜层2的厚度为0.008mm。

优选地,所述基膜层1的厚度为0.05mm。

优选地,所述油墨层3的厚度为0.015mm。

优选地,所述UV涂层4(UV是紫外,UV涂层是指涂层是能通过紫外光照射交联、固化的涂层)的厚度为0.012mm。优选地,所述UV涂层4为热固化的涂布层。由于油墨层3不耐溶剂,也不耐刮,因此油墨层3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损。本实施例提出在油墨层3上面涂覆一层UV涂层,然后经过固化。可以有效提高表面的耐刮性。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5的厚度为0.025mm,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耐磨、耐腐蚀、耐刮等性能。

当然,上述膜层的厚度旨在为了可以充分说明本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任何显而易见的形式变化和调整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防护膜层为AF膜。由于所述双面胶层和离型层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膜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其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所述基膜层1经过电晕机进行电晕处理。具体地,其电晕机为舒曼电晕处理机,型号GX30-DIR;功率3.0KW,变压器功率5KVA,输出电压600V;采用高频转换出一个高的电晕交流讯号,结合高频变压器将输出的讯号升压后产生我们需要的电晕电压。该工艺需温度控制在25℃±10℃(优选为25℃),基膜层1材料在电晕下的传动速度范围0-120M/min。电晕过后基膜层1表面结构会重新排列,变得规则型排列,极性分子排列与膜层的表面,提高产品的附着力。

众所周知,所述AF膜为高透防指纹AF膜,既能有效防指纹防油防灰尘,又具有非常高的透光率,保证油墨层3的文字清晰度,同时没有磨砂膜那种雾面的感觉,表面光泽度高,耐磨性强。

下面以对比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对比例中,该薄膜印刷制品不包含PP水膜层2,基膜层1为PPM50-C基膜层1(PP类聚丙烯基膜层1中的一种),其余膜层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经过测试原材料达因值为31,印刷速度20M/min,良率≤60%;并且制品印刷后功能性测试(耐酒精,耐摩擦,附着力)均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其基膜层1也选用为PPM50-C基膜层1(PP类聚丙烯基膜层1中的一种),经过测试表面达因值提高到38,印刷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效果OK(耐酒精,耐摩擦,附着力);该材料在制程印刷的速度也大幅度提高,现速度提高到100M/min,良率≥95%。

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薄膜印刷制品,基膜层1表面附着力增强,如普通PP、PET材料的达因值均可从35以下提高到38以上,使得其能够印刷,并且印刷后产品的各项测试(耐酒精,耐摩擦,附着力)均可达标,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