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8712发布日期:2018-09-18 19:4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暖气散热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其工作原理是在其当中通热水向室内散热以给室内供暖。由于暖气散热片常年在热水的浸泡下工作,潮湿的环境使得在暖气散热片上容易滋生细菌,细菌会降低暖气散热片的使用寿命,也影响人们的健康。因而需要在暖气散热片上涂覆抗菌涂层。

现有的抗菌涂料分为无机抗菌材料和有机抗菌材料两种,无机抗菌材料主要包括银系抗菌材料、锌系抗菌材料和二氧化钛类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包括天然抗菌化合物、香醛类、氯酚类、季胺类和咪唑类的化合物等。无机抗菌材料白度高、耐热性好、稳定性高,但相比有机抗菌剂,其作用速度慢、杀菌效能略低;有机抗菌剂抗菌谱广、起效迅速、灭菌能力强大,但有机抗菌材料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较差。对于应用在暖气散热片上的抗菌涂层,要求其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且耐热性要好,因而对抗菌材料提出了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暖气散热片的、有机无机复合的新型耐潮湿耐高温高效的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它由含硅原料与乙醇在浓盐酸与去离子水的作用下预聚合,再与三氯生在改性剂与浓氨水的作用下杂化而成;所述乙醇与硅原料的体积比为2~3:1,所述浓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6wt%,加入量为与含硅原料的体积比为0.02~0.04:1,所述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与含硅原料的体积比为0.04~0.08:1,所述三氯生与含硅原料的质量比为1.5~2.5:10,所述改性剂的加入量为与三氯生的摩尔比为1~4:1,所述浓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wt%,加入量为与含硅原料的体积比为0.1~0.3:1。

上述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合:

将称取的含硅原料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盐酸和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60~100℃水浴中反应2~5小时,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三氯生,再加入一定量的改性剂,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10分钟以内发生凝胶,所得产物即为抗菌涂料;

3)涂覆:

将抗菌涂料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36~48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含硅原料为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盐。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正硅酸盐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改性剂为KH-550或KH-5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三氯生是一种优良的抗菌剂,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同时能够保护有益细菌;含硅原料在去离子水中会水解为以二氧化硅为主体的硅酸根离子,多孔硅酸根离子可作为合成骨架;本发明采用三氯生为抗菌组分,二氧化硅为多孔载体,KH-550或KH-560为改性剂,通过氨催化凝胶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缓释效果和抗菌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制备过程中三氯生被镶嵌在多孔二氧化硅孔道中,降低了材料的孔容和比表面积,而随后适量改性剂的加入参与了水解缩合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所生成二氧化硅骨架的缩聚和颗粒的长大,并促进了多孔结构的形成,从而最终改善材料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得到性能优异的材料,同时改性剂中的氨基和三氯生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相互作用,使三氯生不易溶出,从而赋予材料更好的缓释性。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涂层为有机无机复合涂层,高温适应性好,耐溶出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预聚合:

称取20ml正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6ml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wt%)和1.2ml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85℃水浴中反应3h,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上述透明均一溶液中加入1.07g三氯生,再加入0.86ml KH-550,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4ml(刚开始滴加氨水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浑浊产生,但继续滴加时白色浑浊消失,溶液重新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5分钟后发生凝胶,凝胶强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涂覆:

将所得凝胶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36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对上述所得涂层采用抑菌环测试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参照WS/T125-1999进行,菌种采用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预聚合:

称取52.28g硅酸钠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4ml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wt%)和1.6ml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80℃水浴中反应4h,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上述透明均一溶液中加入7.84g三氯生,再加入6.01ml KH-560,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2ml(刚开始滴加氨水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浑浊产生,但继续滴加时白色浑浊消失,溶液重新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5分钟后发生凝胶,凝胶强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涂覆:

将所得凝胶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40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对上述所得涂层采用抑菌环测试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参照WS/T125-1999进行,菌种采用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预聚合:

称取52.28g硅酸钾溶于6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8ml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wt%)和1.6ml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95℃水浴中反应5h,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上述透明均一溶液中加入10.45g三氯生,再加入8.45ml KH-550,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4ml(刚开始滴加氨水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浑浊产生,但继续滴加时白色浑浊消失,溶液重新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5分钟后发生凝胶,凝胶强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涂覆:

将所得凝胶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42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对上述所得涂层采用抑菌环测试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参照WS/T125-1999进行,菌种采用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1)预聚合:

称取20ml正硅酸乙酯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加入0.7ml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wt%)和1.1ml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75℃水浴中反应5h,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上述透明均一溶液中加入1.17g三氯生,再加入0.9ml KH-550,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6ml(刚开始滴加氨水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浑浊产生,但继续滴加时白色浑浊消失,溶液重新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5分钟后发生凝胶,凝胶强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涂覆:

将所得凝胶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36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对上述所得涂层采用抑菌环测试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参照WS/T125-1999进行,菌种采用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1)预聚合:

称取39.21g硅酸钠溶于45ml无水乙醇中,加入0.6ml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wt%)和1.2ml去离子水,冷凝回流和磁力搅拌下在100℃水浴中反应3h,得到透明均一溶液;

2)杂化:

向上述透明均一溶液中加入9.8g三氯生,再加入15.3ml KH-560,待完全溶解后在强烈搅拌下滴加浓氨水4.5ml(刚开始滴加氨水时溶液中会有白色浑浊产生,但继续滴加时白色浑浊消失,溶液重新恢复澄清透明的状态);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溶液静置,5分钟后发生凝胶,凝胶强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涂覆:

将所得凝胶涂覆到暖气散热片上,60℃烘干48小时,即得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

对上述所得涂层采用抑菌环测试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参照WS/T125-1999进行,菌种采用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所得抗菌涂层的抗菌性能

由于抑菌圈尺寸越大,说明抗菌性能越好,由上表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暖气散热片用抗菌涂层在高温下仍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很好的满足暖气散热片对涂层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