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8590发布日期:2018-10-30 15:5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敏胶(psa)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具有永久黏性,而且可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内和轻微压力作用下牢固黏附在被粘物表面。其特点是黏之容易、揭之不难、剥而不损且在较长时间内胶层不会干固,故psa也称为不干胶。

psa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天然橡胶类psa、热塑性弹性体类psa、有机硅类psa、聚氨酯(pu)类psa和丙烯酸酯类psa五大类。丙烯酸酯类psa既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老化性和耐水性,又具有优良的压敏性和粘接性能,并且其性能稳定,因而其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如胶带、标签、保护膜以及医用产品等)。丙烯酸酯类psa可通过热熔法、溶液法和乳液法合成而得。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溶剂型psa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而污染相对较小的乳液型psa的发展深受人们的广泛重视。据统计,生产的各类psa中,乳液型丙烯酸酯psa已占65%[这是由于乳液型丙烯酸酯psa具有传统溶剂型psa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成本低、使用安全、无污染、聚合时间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对多种材料粘接性良好以及胶膜无色透明等)所致],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乳液型聚合物胶种之一。然而,乳液型psa在某些方面的应用性能仍不如溶剂型psa[如在同时要求高剥离强度、高粘接力和高内聚力的场合中应用受阻,并且该psa对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非极性材料的粘接力欠佳],这也是溶剂型胶粘剂未被水基型胶粘剂完全替代的原因之一。此外,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的耐水性、耐老化性和电性能不如溶剂型丙烯酸酯psa,并且前者的干燥速率慢、能耗大、表面张力较高以及涂布性能欠佳。针对目前传统的压敏胶防水性能和粘结性能不佳的问题,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压敏胶防水性能和粘结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污油泥加热,过滤,干燥,得预处理污油泥,将预处理污油泥与亚麻油按质量比1:5~1:8混合,得改性污油泥;

(2)将改性污油泥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1:2混合,得内料,将内料与水按质量比1:8~1:10混合,并加入内料质量0.5~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3~0.6倍的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1~5:3混合,并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02~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05~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1~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于氮气氛围下搅拌混合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1~100:2混合,继续搅拌反应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

(3)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1:10混合,超声分散,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8:1~10:1混合,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得改性氧化石墨烯;

(4)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40~50份去离子水,2~3份引发剂溶液,0.3~0.6份缓冲剂,10~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0~12份混合硬单体,2~5份功能单体,5~7份聚乙烯醇,5~8份聚苯乙烯微球,5~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2~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并加入水和乳化剂,搅拌混合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搅拌反应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并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搅拌混合后,调节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并加入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苯乙烯微球,搅拌混合后,得乳液型压敏胶。

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乳化剂op-10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任意一种。

步骤(2)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中任意一种。

步骤(4)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0~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

步骤(4)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或四硼酸钠中任意一种。

步骤(4)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5~1:8混合,得功能单体。

步骤(4)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1:1~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2~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

步骤(4)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7~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

步骤(4)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5~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制备乳液型压敏胶时加入聚苯乙烯微球和改性氧化石墨烯,首先,聚苯乙烯微球中含有改性污油泥和环氧树脂,在聚苯乙烯微球加入产品中后,当在压力作用下,聚苯乙烯微球发生破裂后,改性污油泥和环氧树脂可暴露于产品中,环氧树脂可在乙二胺的作用下形成交联,从而使产品的内聚力提高,进而使产品的粘结强度和防水性提高,并且加入的改性污油泥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体系中,且可在使用过程中固化,同时改性污油泥中的泥料可进一步起到粘结作用,从而使产品内部的结合力进一步提高,进而使产品的防水和粘结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次,加入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在经过处理后亲油性提高,可吸附加入的改性污油泥,从而形成稳固的交联网络,进而使产品的粘结强度进一步提高;

(2)本发明在制备乳液型压敏胶时加入功能单体,一方面,功能单体中加入的乙基丙烯酸酯可在制备过程中使加入的硬单体与软单体的交联程度提高,从而使产品的粘结强度提高,另一方面,功能单体中加入的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可在制备过程中赋予产品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交联程度,进而使产品的防水和粘结性能进一步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将污油泥加热至120~200℃,保温反应2~5h后,过滤,得预处理污油泥坯料,将预处理污油泥坯料于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干燥1~2h后,得预处理污油泥,将预处理污油泥与亚麻油按质量比1:5~1:8混合,于温度为40~60℃,转速为20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0~50min后,得改性污油泥;将改性污油泥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1:2混合,于温度为40~60℃,转速为20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5~40min后,得内料,将内料与水按质量比1:8~1:10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内料质量0.5~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3~0.6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45~55℃,转速为300~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60min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1~5:3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02~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05~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1~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向三口烧瓶中以5~18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55~8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3h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1~100:2混合,继续于温度为55~8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80min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8~1:10混合,于频率为45~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0~15min后,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8:1~10:1混合,于温度为50~80℃,转速为25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0~25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干燥40~6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40~50份去离子水,2~3份引发剂溶液,0.3~0.6份缓冲剂,10~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0~12份混合硬单体,2~5份功能单体,5~7份聚乙烯醇,5~8份聚苯乙烯微球,1~3份乙二胺,5~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2~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60~75℃,转速为20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0~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0~8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3~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0~85℃,转速为300~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苯乙烯微球,于温度为40~50℃,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20~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乳化剂op-10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任意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中任意一种。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0~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或四硼酸钠中任意一种。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5~1:8混合,得功能单体。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1:1~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2~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7~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5~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实例1

将污油泥加热至200℃,保温反应5h后,过滤,得预处理污油泥坯料,将预处理污油泥坯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预处理污油泥,将预处理污油泥与亚麻油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0min后,得改性污油泥;将改性污油泥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2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内料,将内料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内料质量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6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55℃,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3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向三口烧瓶中以18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h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2混合,继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0min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后,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10:1混合,于温度为8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5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6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份去离子水,3份引发剂溶液,0.6份缓冲剂,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2份混合硬单体,5份功能单体,7份聚乙烯醇,8份聚苯乙烯微球,3份乙二胺,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苯乙烯微球,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功能单体。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实例2

将环氧树脂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内料质量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6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55℃,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3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向三口烧瓶中以18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h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2混合,继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0min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后,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10:1混合,于温度为8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5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6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份去离子水,3份引发剂溶液,0.6份缓冲剂,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2份混合硬单体,5份功能单体,7份聚乙烯醇,8份聚苯乙烯微球,3份乙二胺,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苯乙烯微球,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功能单体。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实例3

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后,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10:1混合,于温度为8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5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6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份去离子水,3份引发剂溶液,0.6份缓冲剂,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2份混合硬单体,5份功能单体,7份聚乙烯醇,3份乙二胺,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功能单体。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实例4

将污油泥加热至200℃,保温反应5h后,过滤,得预处理污油泥坯料,将预处理污油泥坯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预处理污油泥,将预处理污油泥与亚麻油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0min后,得改性污油泥;将改性污油泥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2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内料,将内料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内料质量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6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55℃,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3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向三口烧瓶中以18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h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2混合,继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0min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份去离子水,3份引发剂溶液,0.6份缓冲剂,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2份混合硬单体,5份功能单体,7份聚乙烯醇,8份聚苯乙烯微球,3份乙二胺和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和聚苯乙烯微球,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功能单体为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与乙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功能单体。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实例5

将污油泥加热至200℃,保温反应5h后,过滤,得预处理污油泥坯料,将预处理污油泥坯料于温度为9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预处理污油泥,将预处理污油泥与亚麻油按质量比1:8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0min后,得改性污油泥;将改性污油泥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2混合,于温度为6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内料,将内料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内料质量0.8倍的膨润土和内料质量0.6倍的表面活性剂,于温度为55℃,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内料混合物,将内料混合物与苯乙烯按质量比5:3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内料混合物质量0.10倍的偶氮二异丁腈,内料混合物质量0.12倍的引发剂和内料混合物质量0.2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向三口烧瓶中以18ml/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h后,得预处理内料混合物,将预处理内料混合物与引发剂按质量比100:2混合,继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0min后,冷冻干燥,得聚苯乙烯微球;将氧化石墨烯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5min后,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十八烷基胺按质量比10:1混合,于温度为8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5h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60min后,得改性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份去离子水,3份引发剂溶液,0.6份缓冲剂,15份丙烯酸混合软单体,12份混合硬单体,5份功能单体,7份聚乙烯醇,8份聚苯乙烯微球,3份乙二胺,1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和4份乳化剂,将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与混合硬单体混合于锥形瓶中,并向锥形瓶中加入水和乳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乳化单体,将预乳化单体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预乳化单体,将引发剂溶液均分为两份,记为1号引发剂溶液和2号引发剂溶液,将1号预乳化单体与1号引发剂溶液混合于四口烧瓶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0min后,得预处理混合坯料,将2号预乳化单体和2号引发剂溶液滴入预处理混合坯料中,控制滴加时间为4h,并向预处理混合坯料中加入功能单体和聚乙烯醇,于温度为8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h后,得预处理坯料,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预处理坯料的ph至中性,得坯料,将坯料与缓冲剂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和聚苯乙烯微球,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进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乳液型压敏胶。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nno。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溶液为将过硫酸钾与水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引发剂溶液。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功能单体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乳化剂为将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并加入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质量0.3倍的乳化剂op-10,搅拌混合,得乳化剂。所述丙烯酸混合软单体为将丙烯酸乙酯与丙烯酸丁酯按质量比1:8混合,得丙烯酸混合软单体。所述混合硬单体为将醋酸乙烯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1:6混合,得混合硬单体。

对比例:苏州某粘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压敏胶。

将实例1至5所得压敏胶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bopp基材,施胶厚度为(20±1)μm,初粘性按gb4852测定;持粘力按gb4851测定;180°剥离强度按gb2792测定。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检测表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乳液型压敏胶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