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0918发布日期:2019-04-05 21:3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与人类面临的粮食、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为棘手问题之一,土壤中的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其中,土壤无机污染物中以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且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水体、大气污染比较直观,而土壤污染则往往要通过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或通过牧草到动物再到人,引起人的健康明显变化时才能反映出来。从遭受污染到严重后果有一个相当长的逐步积累过程,因而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同时还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土壤一经污染就难以恢复。其后果具有严重性,这一点与前面两点密切相关,一旦发现就很严重,一旦形成就不好治理。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将重金属元素从土壤中去除。具体修复方法包括电动修复、电热修复、土壤淋洗、化学固定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各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但电动修复、电热修复、土壤淋洗和化学固定修复的经济成本较高,且由于会改变土壤的结构或性质,使得这类修复方式会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而微生物修复法由于微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其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操作才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去除干净。因此,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多数修复方式是从某一方面进行,使得其有所存在方法本身的故有缺陷,若能将多种方法结合,则有望克服各方法的缺陷,同时,通过各方法的协同作用,可使得其修复效果更甚。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复效果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包括按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腐殖酸亚铁15~20份、生物炭15~20份、柚子皮20~30份、牡蛎壳粉15~30份、米曲霉菌1~5份和细黄链霉菌0.4~0.8份。优选地,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原料包括:牡蛎壳粉18~27份、柚子皮22~28份、生物炭16~18份、腐殖酸亚铁17~19份、米曲霉菌2~4份和细黄链霉菌0.4~0.8份。更优选地,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原料包括:腐殖酸亚铁18份、柚子皮25份、生物炭17份、牡蛎壳粉24份、米曲霉菌3份和细黄链霉菌0.6份。进一步地,所述牡蛎粉的目数为800~1200目。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柚子皮切成碎块,所述碎块的表面积不超过3cm*3cm;将所述碎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0~20%;s2、向所述步骤s1处理后的碎块中加入米曲霉菌和细黄链霉菌堆积5~12h后,再与腐殖酸亚铁、生物炭和牡蛎壳粉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生物炭的制备操作,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取木质中药材残渣碳化制备生物炭粗品,再将生物炭粗品经盐酸、硝酸处理后干燥得到改性的生物炭。进一步地,所述木质中药材残渣碳化步骤具体操作如下:取木质中药材残渣粉碎后过80~120目筛得粉料,将所述粉料在氮气保护下800~900℃下反应2~3h,得到所述生物炭粗品。进一步地,所述盐酸、硝酸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生物炭粗品用0.2~1.2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30~50h后过滤,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室却后的生物炭置于0.4~0.8mol/l的硝酸溶液中,搅拌浸泡4~9h后过滤,再次用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改性的生物炭。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土壤修复剂在含有cr污染的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土壤修复剂与待修复土壤按0.3~0.5:100混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柚子皮中富含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多糖及果胶等成分,因而具有多种与重金属发生作用的功能团,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生物炭中富含有机碳,既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提高土壤肥力;腐殖酸亚铁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可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毒性更低的价态,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牡蛎壳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定,避免其发生迁移;米曲霉菌可将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产,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提升土壤本身对重金属的修复能力;细黄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生长素、抗菌素、琥珀酸及细胞分裂素等作物生长所必须的生长调节成分,能够将土壤中的氮、磷、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使得对土壤的修复具有持久有效性;同时,细黄链霉菌可协同促进腐殖酸的形成,提升土壤本身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能力,此外,细黄链霉菌还能改善土壤板结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包括按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腐殖酸亚铁15~20份、生物炭15~20份、柚子皮20~30份、牡蛎壳粉15~30份、米曲霉菌1~5份和细黄链霉菌0.4~0.8份。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柚子皮切成碎块,所述碎块的表面积不超过3cm*3cm;将所述碎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0~20%;s2、向所述步骤s1处理后的碎块中加入米曲霉菌和细黄链霉菌堆积5~12h后,再与腐殖酸亚铁、生物炭和牡蛎壳粉混合均匀得到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生物炭的制备操作,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取木质中药材残渣碳化制备生物炭粗品,再将生物炭粗品经盐酸、硝酸处理后干燥得到改性的生物炭。木质中药材残渣中含有大量的木纤维,吸水溶胀性好,制得的生物炭含有大量孔隙结构,同时,木质中药材残渣还能很好地杜绝臭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述木质中药材残渣碳化步骤具体操作如下:取木质中药材残渣粉碎后过80~120目筛得粉料,将所述粉料在氮气保护下800~900℃下反应2~3h,得到所述生物炭粗品。所述盐酸、硝酸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生物炭粗品用0.2~1.2mol/l的盐酸溶液浸泡30~50h后过滤,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室却后的生物炭置于0.4~0.8mol/l的硝酸溶液中,搅拌浸泡4~9h后过滤,再次用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改性的生物炭。经过酸活化处理后的生物炭可使得带有负电的cr(vi)等重金属离子基团向带正电荷的生物炭表面迁移,经过腐殖酸亚铁的强还原性将cr(vi)等重金属离子还原,还原后,可与生物炭上的官能团发生络合反应。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土壤修复剂在含有cr污染的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土壤修复剂与待修复土壤按0.4:100混合,测得混合前土壤中的cr(vi)浓度为3231.8mg/kg。将原料中的各组分按不同比例配质后制得的土壤修复剂,修复效果(5天后再次测定土壤中cr的含量)如下表1所示:表1土壤修复剂配方及修复效果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牡蛎壳粉重量份数15202530柚子皮重量份数20242830生物炭重量份数15171820腐殖酸亚铁重量份数15161820米曲霉菌重量份数1245细黄链霉菌重量份数0.40.60.70.8cr(vi)浓度mg/kg208.43115.2189.34188.9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方案的土壤修复剂可快速高效地实现土壤中cr(vi)的修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