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0881发布日期:2019-04-05 21:3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板结、农药残留严重、土传病害猖獗、土质保水能力下降、透气性差、分解还原能力下降;土壤极其恶化;水质污染严重,越来越多的向土地中施加化肥、向农作物喷洒农药,导致现在的土壤严重的污染,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残超标几倍甚至几十倍,土壤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当今社会工矿业的迅猛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随着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桑叶制造,使不少重金属如铅、镉、汞等进入大气、水体或土壤中,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及整个陆地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与有机物污染不同,重金属本身很难被降解,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且在土壤中长期积累,有些被农作物吸收后最终通过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对于园林绿化而言,现在主要在城市及城市周边进行,往往有建筑垃圾混于土壤中,且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导致土壤退化,或地块本身土壤贫瘠等原因,若直接在土壤上面种植草坪和树木,会影响其成活率及健康生长。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的技术方案有:(1)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异地好土;(2)采用天然改良剂,如沸石、膨润土、粉煤灰、作物秸杆、豆科绿肥、畜禽粪便等;(3)人工合成改良剂;(4)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而上述各技术方案中主要缺陷在于:(1)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异地好土,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土方量,而且使取土地点土壤肥力下降;(2)天然改良剂效果单一,操作复杂,或不符合节能环保需要。(3)合成改良剂使用成本较高,中间产物有毒,对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生物转化产物影响不明;(4)其他改良剂成本高,在园林绿化上未能普遍推广。

目前,土壤改良剂多数是在如何提高肥力方面改良,而对于地下害虫防治很少涉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50-70,牡蛎壳5-8,福寿螺10-15,木质素分解物5-10,瑞香科狼毒2-5,丛枝菌根真菌3-5,皂土粉末2-6,硅酸盐白土粉末3-6,苍耳子1-4。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一种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托玛琳粉2-5份。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麦饭石粉2-6份。

该种土壤改良剂,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将托玛琳粉均匀混合于成品中,托玛琳粉为30-60目。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将麦饭石粉均匀混合于成品中,麦饭石粉为30-6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塘泥牛粪烧火土,牡蛎壳,福寿螺,木质素分解物,瑞香科狼毒,丛枝菌根真菌,皂土粉末,硅酸盐白土粉末,苍耳子等为原料制成,本发明的木质素分解物的醛收率为5质量%以上。从与土壤成分发生作用而抑制土壤结皮形成的观点出发,该醛收率优选为9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6质量%以下,可以很好的够抑制土壤结皮的形成等、改良耕地的土壤性质。

[本发明中,木质素分解物的碱硝基苯氧化法可以参照例如“木质素化学研究法”

(uni出版株式会社发行、1994年7月10日)中记载的碱硝基苯氧化法。

本发明具有既能增强肥效又能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分,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分。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托玛琳粉2份。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5)、将托玛琳粉均匀混合于步骤(4)所得的成品中即可,托玛琳粉为30-60目。

实施例3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托玛琳粉5份。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5)、将托玛琳粉均匀混合于步骤(4)所得的成品中即可,托玛琳粉为30-60目。

实施例4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麦饭石粉2份。

实施例5

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60,牡蛎壳7,福寿螺12,木质素分解物6,瑞香科狼毒3,丛枝菌根真菌4,皂土粉末3,硅酸盐白土粉末4,苍耳子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土壤改良剂还包括重量份原料麦饭石粉6份。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5)、将麦饭石粉均匀混合于步骤(4)所得的成品中即可,麦饭石粉为30-60目。

实施例6

一种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70,牡蛎壳5,福寿螺15,木质素分解物5,

瑞香科狼毒5,丛枝菌根真菌3,皂土粉末6,硅酸盐白土粉末3,

苍耳子4。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塘泥牛粪烧火土:塘泥也称池塘泥,池塘的泥土中有很多腐烂的植物被分解的成分,接收了水体中沉淀的营养元素,而这些营养元素又是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其中特别是微量元素,含量更是丰富。池塘泥还具有透气性好的特点。

苍耳子的功效:别名:虱马头、苍耳子、老苍子。属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苍耳的带总苞的果实,可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牡蛎壳的功效:牡蛎壳是指其表面凹凸不平的壳,牡蛎别名又叫生蚝牡蛎壳其丰富的钙质具有补钙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造成土壤酸性、板结、使土壤品质下降,这已成为全球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牡蛎壳粉制成土壤调理剂,可使土壤具有保水性、保肥性和透气性,可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从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研究发现,将细微牡蛎壳粉能壤调理剂,有利于土壤中蚯蚓大量繁殖进而改善土壤品质。将牡蛎壳粉添加土壤后发现,土壤的理化、微生物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并使洋白菜产量大幅提高。以牡蛎壳制备天然缓释肥料和钙质肥料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中,氮为30%-35%,磷为10%-25%,钾为35%-50%,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淋溶损失。牡蛎壳含有丰富的天然多孔表面,是物质附着的理想载体,用牡蛎壳粉制备的氮肥具有缓释作用,可以起到延长肥料养分释放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且十分适用于做酸性土壤的肥料。化肥的长期使用使土壤板结酸化,以碱性牡蛎壳粉作为钙质补充肥料可以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实施例7

一种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包括:

塘泥牛粪烧火土50,牡蛎壳8,福寿螺10,木质素分解物10,

瑞香科狼毒2,丛枝菌根真菌5,皂土粉末2,硅酸盐白土粉末6,

苍耳子1。

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塘泥牛粪烧火土制备:用塘泥晒干,以干牛粪为燃料烧塘泥,烧至塘泥为深黑色,将烧过的塘泥与牛粪灰混合成塘泥牛粪烧火土,粉碎成10-20目;

(2)、取瑞香狼毒根部、丛枝菌根真菌全株、皂土、苍耳子、硅酸盐白土晾干,混合后粉碎成80-100目;

(3)、牡蛎壳、福寿螺包括螺肉在太阳下爆晒干燥,螺肉含水量6-10%,牡蛎壳、福寿螺混合粉碎成80-100目后与木质素分解物搅拌均匀;木质素分解物是将由植物系生物质得到的天然木质素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4)、将步骤(1)、(2)、(3)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臭氧消毒,得成品。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具有规定分子量的木质素分解物,使土壤中的微细粒子生长至适度的粒径,发生土壤团粒化,从而使土壤的致密性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土壤结皮的形成。此外,具有规定水接触角的本发明的木质素分解物难溶于水,耐雨性提高。其结果,土壤团粒结构得以长期维持,能够使抑制土壤结皮化的效果进一步持久。

本发明的木质素分解物例如可通过后述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的形态可以为固体、液体中的任意者,优选为固体。固体优选为粉体。粉体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1μm以上且10mm以下。本发明的木质素分解物优选为粉体,进一步优选为上述平均粒径的粉体。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可以用于抗土壤固化剂、土壤团粒化剂、土壤软化剂、土壤处理剂、土壤硬度调节剂、抗土壤结皮形成剂等用途。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可以用于栽培各种作物的耕地。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对于栽培例如蔬菜类(果菜类、叶菜类、根菜类)、果树类、谷物类的耕地而言是有用的,其中,尤其是对于谷物类的耕地是有用的。进而,在谷物类之中,对于大豆用耕地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从水田轮种的大豆用耕地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