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34645发布日期:2020-11-06 16: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剂又称土壤调理剂,是指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促进作物养分吸收,而本身不提供植物养分的一种物料。土壤改良剂效用原理是黏结很多小的土壤颗粒形成大的,并且水稳定的聚集体。广泛应用于防止土壤受侵蚀、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或过度蒸腾、节约灌溉水、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方面。土壤改良剂具有保墒和增温的作用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墒情,增加耕层地温,使作物生育期提早2~7d,土壤湿度增加5%左右。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及生物之间的关系,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增强了渠道防渗能力,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沙荒地的开发利用。

但是,现有土壤改良剂在面对酸化土壤时,主要依靠石灰、贝壳粉等物质与土壤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改善土质,但此类物质会在碱性中和过程中逐渐被消耗,若消耗完毕后,土壤会再次酸化,治标不治本;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土壤改良剂主要依靠石灰、贝壳粉等物质与土壤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若该类物质反应消耗完毕后,土壤会再次酸化,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植物氨基酸10-15%;

腐殖质30-45%;

石灰粉20-40%;

矿物质粉4-6%;

粘合剂5-10%;

氯化胆碱1-2%;

蓖麻叶3-5%。

优选的,所述腐殖质内含有氮、磷、钾、疏、钙这类大量元素,以及供微生物分解的微量元素,其吸水率为400-600%。

优选的,所述矿物质粉由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构成,且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的质量比为1:1。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粉末状的螺旋藻多糖,其内部多糖含量为30%。

优选的,所述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制备土壤改良剂所需的原料,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应控制在,植物氨基酸10-15%、腐殖质30-45%、石灰粉20-40%、矿物质粉4-6%、粘合剂5-10%、氯化胆碱1-2%、蓖麻叶3-5%;

步骤二:将植物氨基酸、腐殖质、氯化胆碱和粉碎后的蓖麻叶加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制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对矿物质粉作过滤处理后,将其加入石灰粉中,充分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倒入同一容器,加入粘合剂后充分混合搅拌,制得酸化土壤改良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矿物质粉的过滤方法为过600目筛除杂。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粘合剂应过600目筛,从而使混和更加彻底,以胶黏各组分,使团聚体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为,当作用于酸化土壤时,每亩用量1-3公斤,直接淋于地表后,翻土20-40公分深度;当作用于具体作物施加时,可与清水稀释500-800倍后,灌溉于作物根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其组成成分为植物氨基酸,腐殖质,石灰粉,矿物质粉,粘合剂,氯化胆碱,蓖麻叶,其中,石灰粉能够与土壤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碱性物质,从而中和土壤的酸性,且反应后生成的钙离子,是很好的土壤胶合剂,能够让土壤疏松,及时改善土壤的板结状况,而腐殖质和矿物质粉则能提供酸化土壤所流失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该组分协同作用,能够及时改善土壤,且作用效果快,但该类物质会在碱性中和反应消耗,因此植物氨基酸的添加,能够给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源,使其通过代谢活动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得有微生物大量繁殖,利用新陈代谢促进有机物分解,以生物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抗酸化性能,从而避免土壤复酸现象发生,该酸化土壤改良剂将腐殖质,石灰粉,矿物质粉这类可以快速调理土壤的物质与植物氨基酸相结合,使得酸化土壤在快速恢复的同时能够依靠生物作用提供可持续的有机质,从而改善田地肥力,且不易反弹。

2、通过添加氯化胆碱和蓖麻叶,在作物栽培后,氯化胆碱能够提高绿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更利于蔬菜类作物生长,而蓖麻叶具有一定的毒性,是天然的杀虫剂,能够有效降低作物生虫的概率。

3、矿物质粉由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构成,能够补充酸化土壤中流失的矿物质,其中,铝矾土粉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降低作物在冬天被冻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植物氨基酸15%;

腐殖质35%;

石灰粉35%;

矿物质粉4%;

粘合剂6%;

氯化胆碱2%;

蓖麻叶3%。

进一步,腐殖质内含有氮、磷、钾、疏、钙这类大量元素,以及供微生物分解的微量元素,其吸水率为400-600%。

进一步,矿物质粉由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构成,且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粘合剂为粉末状的螺旋藻多糖,其内部多糖含量为30%。

进一步,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制备土壤改良剂所需的原料,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植物氨基酸15%、腐殖质35%、石灰粉35%、矿物质粉4%、粘合剂6%、氯化胆碱2%、蓖麻叶3%;

步骤二:将植物氨基酸、腐殖质、氯化胆碱和粉碎后的蓖麻叶加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制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对矿物质粉作过滤处理后,将其加入石灰粉中,充分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倒入同一容器,加入粘合剂后充分混合搅拌,制得酸化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步骤三中,矿物质粉的过滤方法为过600目筛除杂。

进一步,步骤四中,粘合剂应过600目筛,从而使混和更加彻底,以胶黏各组分,使团聚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为,当作用于酸化土壤时,每亩用量2公斤,直接淋于地表后,翻土30公分深度;当作用于具体作物施加时,可与清水稀释600倍后,灌溉于作物根部。

实施例2

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植物氨基酸15%;

腐殖质40%;

石灰粉30%;

矿物质粉4%;

粘合剂5%;

氯化胆碱1%;

蓖麻叶5%。

进一步,腐殖质内含有氮、磷、钾、疏、钙这类大量元素,以及供微生物分解的微量元素,其吸水率为400-600%。

进一步,矿物质粉由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构成,且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粘合剂为粉末状的螺旋藻多糖,其内部多糖含量为30%。

进一步,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制备土壤改良剂所需的原料,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植物氨基酸15%、腐殖质40%、石灰粉30%、矿物质粉4%、粘合剂5%、氯化胆碱1%、蓖麻叶5%;

步骤二:将植物氨基酸、腐殖质、氯化胆碱和粉碎后的蓖麻叶加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制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对矿物质粉作过滤处理后,将其加入石灰粉中,充分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倒入同一容器,加入粘合剂后充分混合搅拌,制得酸化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步骤三中,矿物质粉的过滤方法为过600目筛除杂。

进一步,步骤四中,粘合剂应过600目筛,从而使混和更加彻底,以胶黏各组分,使团聚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为,当作用于酸化土壤时,每亩用量3公斤,直接淋于地表后,翻土40公分深度;当作用于具体作物施加时,可与清水稀释800倍后,灌溉于作物根部。

实施例3

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植物氨基酸10%;

腐殖质35%;

石灰粉35%;

矿物质粉6%;

粘合剂8%;

氯化胆碱2%;

蓖麻叶4%。

进一步,腐殖质内含有氮、磷、钾、疏、钙这类大量元素,以及供微生物分解的微量元素,其吸水率为400-600%。

进一步,矿物质粉由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构成,且赤铁矿粉末和铝矾土粉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粘合剂为粉末状的螺旋藻多糖,其内部多糖含量为30%。

进一步,一种改善田地肥力的酸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制备土壤改良剂所需的原料,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植物氨基酸10%、腐殖质35%、石灰粉35%、矿物质粉6%、粘合剂8%、氯化胆碱2%、蓖麻叶4%;

步骤二:将植物氨基酸、腐殖质、氯化胆碱和粉碎后的蓖麻叶加入同一容器中,充分混合搅拌,制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三:对矿物质粉作过滤处理后,将其加入石灰粉中,充分混合搅拌后,制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倒入同一容器,加入粘合剂后充分混合搅拌,制得酸化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步骤三中,矿物质粉的过滤方法为过600目筛除杂。

进一步,步骤四中,粘合剂应过600目筛,从而使混和更加彻底,以胶黏各组分,使团聚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为,当作用于酸化土壤时,每亩用量1公斤,直接淋于地表后,翻土20公分深度;当作用于具体作物施加时,可与清水稀释500倍后,灌溉于作物根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