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腻子粉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成的腻子层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77985发布日期:2022-05-26 12: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腻子粉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成的腻子层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装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腻子粉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 成的腻子层。


背景技术:

2.腻子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性质的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 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 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腻子干后即成为了腻子层,在需要涂抹表层涂料 时,直接将表层涂料涂覆在腻子层上即可。
3.如今的腻子层在装修中是必不可少的墙体结构,但是由于居住环境、地震、 墙体质量的问题,在居住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墙面涂层开裂的情况,其主要是因 为墙体自身裂缝或者墙体外表面应力导致腻子层开裂进而撕裂腻子层上涂抹的 表层涂料,极大的影响了墙面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腻子膏和其制备方法及由其组成 的腻子层,在墙体出现较小的裂缝或者受到墙体外表面应力时能够避免开裂, 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涂抹在其外的涂料不开裂,更好的维护了墙面的美观性。
5.一种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300-500份、灰钙粉300-400 份、纤维体50份、乳胶粉80-100份、羟甲基纤维素2-4份、淀粉醚0.2-0.4 份、杀菌防腐剂0.1-0.3份、疏水剂粉末0.6-0.9份、增稠剂0.8-1.2份。
6.作为优选,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350-450份、灰钙粉 350-400份、纤维体50份、乳胶粉90-100份、羟甲基纤维素3-4份、淀粉醚 0.3-0.4份、杀菌防腐剂0.2-0.3份、疏水剂粉末0.7-0.9份、增稠剂1.0-1.2 份。
7.作为优选,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400份、灰钙粉370 份、纤维体50份、乳胶粉95份、羟甲基纤维素3.5份、淀粉醚0.35份、杀菌 防腐剂0.25份、疏水剂粉末0.8份、增稠剂1.1份。
8.作为优选,所述纤维体为秸秆丝、棉花丝、蚕丝、人造蛛丝中的任意一种 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纤维体的含水量小于5%;所述秸秆丝、棉花丝、蚕丝以及 人造蛛丝的直径小于0.1cm、长度小于3cm。
9.一种腻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白水泥与灰钙粉混合均匀,获得基材;
11.【2】将羟甲基纤维素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将淀粉醚与杀菌 防腐剂加入后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助剂;
12.【3】将助剂在氮环境中进行高温加热,直至清水完全蒸发,获得助粉;
13.【4】将乳胶粉、纤维体、疏水剂粉末、增稠剂以及助粉加入基材中,混合 均匀即获
得腻子粉。
14.一种腻子层,由抗裂层和平面附着层组成;所述腻子层设置在墙面上,且 所述腻子层外还设置有油漆层;所述抗裂层由腻子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干燥获 得。
15.作为优选,所述抗裂层由腻子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经8-24小时自然干燥获 得;所述抗裂层涂抹在墙面、抗裂层或平面附着层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平面附着层由平面附着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经8-24小时自 然干燥获得,该平面附着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350-500份、灰 钙粉280-360份、乳胶粉60-80份、羟甲基纤维素2-4份、淀粉醚0.2-0.4份、 杀菌防腐剂0.1-0.3份、疏水剂0.6-0.9份、增稠剂0.8-1.2份。
17.作为优选,所述抗裂层的层数至少为一层;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且 平面附着层设置在油漆层与抗裂层之间。
18.作为优选,所述抗裂层的层数至少为两层,且平面附着层的层数与抗裂层 的层数相同;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油漆层与平面附着层相接触,且一层 所述抗裂层至少与一层所述平面附着层相接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在腻子粉的组份中添加了纤维体,在腻子膏干燥形成抗裂层后 纤维体能够有效的与周边的白水泥和灰钙粉进行粘结,当墙面开裂时将会在裂 缝处向两侧拉扯抗裂层,而抗裂层中的纤维体因呈条状且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 故而可以在裂缝较小时不被扯断,故而使得抗裂层能对拉扯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1.(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完成腻子粉的制备,使得纤维体能够在 腻子膏中均匀的分布,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抗裂效果。
22.(3)本发明的腻子层在墙体出现较小的裂缝或者受到墙体外表面应力时能 够避免开裂,从而很好的保护了涂抹在其外的油漆层不开裂,更好的维护了墙 面的美观性。
23.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 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加特 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技术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 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涉及到术语“第一”、
ꢀ“
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 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 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 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 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 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在本技术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
ꢀ“
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
ꢀ“
横向”、“纵向”等,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 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 造和操作。
27.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 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 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 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在本技术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 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 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 具体含义。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 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0.实施例1
31.一种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500份、灰钙粉400份、 纤维体50份、乳胶粉100份、羟甲基纤维素4份、淀粉醚0.4份、杀菌防腐剂 0.3份、疏水剂0.9份、增稠剂1.2份、清水180份。
32.所述纤维体为秸秆丝;所述纤维体的含水量小于5%;所述秸秆丝的直径小 于0.1cm、长度小于3cm。
33.纤维体在腻子膏中能够有效的与其自身周边的白水泥和灰钙粉进行粘结, 其形成的抗裂层使得白水泥和灰钙粉的成型结构由现有腻子层的点、块聚集变 为了条形聚集,当墙面开裂时将会在裂缝处向两侧拉扯抗裂层,而抗裂层中的 纤维体因呈条状且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故而可以在裂缝较小时产生变性不被 扯断,而裂缝处纤维体外表附着的白水泥和灰钙粉在纤维体被拉伸时仅会产生 密集程度的降低而不会直接消失,故而使得抗裂层能对拉扯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由现有的裂缝处白水泥和灰钙粉消失形成裂缝变成了裂缝处白水泥和灰钙粉的 密度降低不形成裂缝。
34.本实施例中纤维体为秸秆丝,其弹性相对较差,若为了更好的提高抗裂层 的抗裂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秸秆丝的重量份数,但秸秆丝的重量份数不应超 过100份。
35.秸秆丝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秸秆通过秸秆丝化机制作成丝状,然后对丝状秸 秆进行筛选与揉搓以去除杂质并使其变得更加柔顺,接着在60-80℃的温度下对 丝状秸秆进行烘烤,直至丝状秸秆的含水量低于5%,最后对烘烤后的丝状秸秆 进行筛选与揉搓,最终将第二次筛选与揉搓后的丝状秸秆裁剪呈长度小于3cm 的丝后即得到秸秆丝。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一种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 份:白水泥300份、灰钙粉300份、纤维体50份、乳胶粉80份、羟甲基纤维 素2份、淀粉醚0.2份、杀菌防腐剂0.1份、疏水剂0.6份、增稠剂0.8份、 清水150份。
38.所述纤维体由秸秆丝和棉花丝1:1混合而成;所述纤维体的含水量小于5%; 所述秸秆丝、棉花丝的直径小于0.1cm、长度小于3cm。
39.本实施例中纤维体为秸秆丝和棉花丝的混合体,其中秸秆丝的弹性相对较 差而韧性高,棉花丝则相反,两种丝状结构能够有效的互补,进一步提高抗裂 层的抗裂能力。若为了更好的提高抗裂层的抗裂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纤维体 的重量份数,但纤维体的重量份数不应超过120份。
40.实施例3
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一种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 份:白水泥400份、灰钙粉350份、纤维体50份、乳胶粉90份、羟甲基纤维 素3份、淀粉醚0.3份、杀菌防腐剂0.2份、疏水剂0.7份、增稠剂1.0份、 清水165份。
42.所述纤维体由蚕丝与人造蛛丝10:1混合而成;所述纤维体的含水量小于 5%;所述蚕丝和人造蛛丝的直径小于0.1cm、长度小于3cm。
43.本实施例中纤维体为蚕丝和人造蛛丝的混合体,蚕丝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 性,人造蛛丝的弹性和韧性更高于蚕丝,进而能有效的提高抗裂层的抗裂能力。 若为了更好的提高抗裂层的抗裂能力,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提高 纤维体的重量份数,但纤维体的重量份数不应超过80份。
44.实施例4
45.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350份、灰钙粉350份、纤维体 50份、乳胶粉90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淀粉醚0.3份、杀菌防腐剂0.2-0.3 份、疏水剂粉末0.7份、增稠剂1.0份。
46.实施例5
47.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450份、灰钙粉400份、纤维体 50份、乳胶粉100份、羟甲基纤维素4份、淀粉醚0.4份、杀菌防腐剂0.3份、 疏水剂粉末0.9份、增稠剂1.2份。
48.实施例6
49.腻子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400份、灰钙粉370份、纤维体 50份、乳胶粉95份、羟甲基纤维素3.5份、淀粉醚0.35份、杀菌防腐剂0.25 份、疏水剂粉末0.8份、增稠剂1.1份。
50.实施例7
51.一种腻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2.【1】将白水泥与灰钙粉混合均匀,获得基材;
53.【2】将羟甲基纤维素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将淀粉醚与杀菌 防腐剂加入后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助剂;
54.【3】将助剂在氮环境中进行高温加热,直至清水完全蒸发,获得助粉;
55.【4】将乳胶粉、纤维体、疏水剂粉末、增稠剂以及助粉加入基材中,混合 均匀即获得腻子粉。
56.实施例8
57.一种腻子层,由抗裂层和平面附着层组成;所述腻子层设置在墙面上,且 所述腻子层外还设置有油漆层;所述抗裂层由腻子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干燥获 得。
58.所述抗裂层由腻子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经8-24小时自然干燥获得;所述抗 裂层涂抹在墙面、抗裂层或平面附着层上。
59.该腻子粉与清水混合后获得腻子膏,腻子膏的浓稠度以能够附着在墙壁上 为准。在需要使用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现场制备:
60.(1a)将羟甲基纤维素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61.(2a)将淀粉醚与杀菌防腐剂加入步骤(1a)的混合物中,并搅拌均匀;
62.(3a)将乳胶粉与适量清水混合均匀;
63.(4a)将纤维体、疏水剂、步骤(2a)中的混合物同时加入步骤(3a)中 的混合物中,并搅拌5-8分钟获得液体混合物;
64.纤维体在(3a)的混合物中将会有效的被乳胶粉所附着,同时利用疏水剂 能够使得纤维体更好的在液体混合物中悬浮,使其在液体混合物中的分布更加 均匀。
65.(5a)将白水泥与灰钙粉混合均匀后堆叠成锥形,并在堆叠后的锥形中心 位置处挖坑;
66.(6a)向锥形中心的坑中倒入液体混合物,并搅拌均匀获得稀糊物;
67.(7a)保持搅拌稀糊物并逐步向稀糊物中加入增稠剂,最终获得腻子膏。
68.所述平面附着层由平面附着粉与清水混合涂抹后经8-24小时自然干燥获 得,该平面附着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组份:白水泥500份、灰钙粉360份、 乳胶粉80份、羟甲基纤维素4份、淀粉醚0.4份、杀菌防腐剂0.3份、疏水剂 0.9份、增稠剂1.2份、清水130份。
69.该平面附着层由平面附着粉与清水混合后获得的平面附着膏涂抹干燥而 成,平面附着膏的制备过程与腻子膏相同,区别点仅在于其中不含有纤维体, 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70.实施例9
7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点仅在于,平面附着腻粉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 组份:白水泥350份、灰钙粉280份、乳胶粉60份、羟甲基纤维素2份、淀粉 醚0.2份、杀菌防腐剂0.1份、疏水剂0.6份、增稠剂0.8份、清水110份。
72.实施例10
7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点仅在于,平面附着腻子包括重量份数如下的 组份:白水泥430份、灰钙粉320份、乳胶粉70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淀粉 醚0.3份、杀菌防腐剂0.2份、疏水剂0.8份、增稠剂1.0份、清水120份。
74.实施例11
75.所述抗裂层的层数为一层;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且平面附着层设置 在油漆层与抗裂层之间。
76.抗裂层的厚度为1cm,平面附着层的厚度为0.5cm。
77.实施例12
78.所述抗裂层的层数为依次堆叠的三层;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且平面 附着层设置在油漆层与抗裂层之间。
79.新的抗裂层需要在上一层抗裂层干燥后才可进行涂抹。
80.由下至上的抗裂层的厚度依次为0.5cm、0.3cm、0.2cm,平面附着层的厚度 为0.5cm。
81.实施例13
82.所述抗裂层和平面附着层的层数均为两层;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油 漆层与
平面附着层相接触,且一层所述抗裂层至少与一层所述平面附着层相接 触。
83.具体按照墙面-抗裂层-平面附着层-抗裂层-平面附着层-油漆层设置。
84.新的抗裂层或平面附着层需要在上一层平面附着层或抗裂层干燥后才可进 行涂抹。
85.抗裂层的厚度为0.3cm,平面附着层的厚度为0.2cm。
86.实施例14
87.所述抗裂层和平面附着层的层数均为三层;所述墙面与抗裂层相接触、油 漆层与平面附着层相接触,且一层所述抗裂层至少与一层所述平面附着层相接 触。
88.具体按照墙面-抗裂层-平面附着层-抗裂层-平面附着层-抗裂层-平面附着 层-油漆层设置。
89.新的抗裂层或平面附着层需要在上一层平面附着层或抗裂层干燥后才可进 行涂抹。
90.与墙面接触的抗裂层的厚度为0.3cm,其他抗裂层的厚度为0.1cm,平面附 着层的厚度为0.1cm。
91.实验例1
92.将实施例1、实施例5结合通过实施例8的方法形成的腻子层作为对比例1, 将实施例2、实施例5结合通过实施例8的方式形成的腻子层作为对比例2,将 实施例3、实施例5结合通过实施例8的方式形成的腻子层作为对比例3,选用 多乐士乐易施内墙通用腻子按照普通施工方式形成腻子层对比例4。
93.实验步骤如下:
94.(1)准备若干组水泥板,每组水泥板由边缘能够相互贴合的两块水泥板组 成,每块水泥板的长为50cm、宽为20cm、厚度为10cm。每组的两块水泥板的任 意一个长边贴合在一起,且其中一块水泥板作为固定水泥板,另一块水泥板作 为移动水泥板,移动水泥板移动时沿垂直于长边的方向移动,并保证整块水泥 板进行同步移动。
95.(2)分别在四组贴合在一起的水泥板上设置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 和对比例4,并在腻子层干透后在腻子层外涂抹油漆层,静置48小时使得油漆 层干透。
96.(3)分别对四组水泥板中的移动水泥板进行移动,在移动水泥板与固定水 泥板的间距为0.05cm、0.1cm、0.15cm、0.2cm、0.25cm、0.3cm、0.4cm、0.5cm、 0.7cm时对腻子层以及油漆层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形成下表1。
[0097][0098][0099]
表1
[0100]
如表1所示,相较于现有的腻子膏涂覆形成的腻子层,本发明的腻子层具 有显著的抗裂效果,在墙体裂缝较小时能够有效的避免腻子层开裂,更好的避 免了油漆层裂开影响墙体美观。
[0101]
在实验时,可以设置承载底座,用于承载成组设置的水泥板。承载底座上 设置两组夹持结构,一组夹持结构为固定夹持结构夹持在固定水泥板的两个宽 边上、另一组夹持结构为移动夹持结构夹持移动水泥板的两个宽边上,固定夹 持结构固定不动,夹持移动水泥板的夹持结构则可向背离固定夹持结构的方向 移动,在承载底座上设置刻度尺,以读取移动夹持结构的移动距离,该移动距 离即为两个水泥板之间的间距。
[0102]
准备实验时,先将成组的两块水泥板分别固定在夹持结构上,然后控制夹 持结构靠近使得两块水泥板相互贴合,接着在两块水泥板上共同涂抹腻子层, 并在腻子层干燥后涂抹油漆层,等待油漆层干燥后即做好了实验准备。
[0103]
进行实验时,控制移动夹持结构夹持这移动水泥板向背离固定水泥板的一 侧进行移动,并在移动到相应距离时停止移动并保持该距离进行静置,静置24 小时后观察腻子层和油漆层的状态并记录,若油漆层未裂缝则重复上述过程直 至油漆层裂缝。
[0104]
实验例2
[0105]
本实验例与实验例1的不同点在于,采用实施例14的设置方式设置腻子层, 并分别标记为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腻子层以 及油漆层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形成下表2。
[0106][0107]
表2
[0108]
如表2所示,相较于现有的腻子膏涂覆形成的腻子层,本发明的腻子层具 有显著的抗裂效果,在墙体裂缝较小时能够有效的避免腻子层开裂,更好的避 免了油漆层裂开影响墙体美观。
[0109]
将表1和表2结合分析可知,将抗裂层和平面附着层相间设置可以进一步 提高腻子层的抗裂能力。
[0110]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 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 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为说明 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 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