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61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致变色和光信息存储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可聚合的吲引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密度、大容量、低成本的光存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光存储比传统的磁存储有更大优势。近年来,围绕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以及它们在光信息存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已有大量报导,涉及多种光致变色体系。然而,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可用于光信息存储的光致变色材料应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良好的抗疲劳性-允许成色/消色循环能重复多次;2.完全的热稳定性-能在暗中长期保存信息;3.高敏感性--能快速写入和擦除信息;4.呈色体在激发光的光谱范围内吸收很弱,否则当呈色体生成之后,它将作为过滤器,大大降低光成色反应的量子效率;5.允许非(或低)破坏性读出;6.在高分子介质或无机固体中能保持其光致变色性;7.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普遍应用,呈色体能否与相应激光发射波长相匹配也成为考察光致变色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体系能满足上述所有要求,但通过分子设计与合成可以对光致变色材料的性能进行改进。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基质通常为聚合物膜,要达到实用要求,则需要研究光致变色材料在膜中的性质。聚合物膜可以用多种技术予以制备,包括使用俘精酸酐及其聚合物基质的有机溶液用甩胶法进行涂布,或将光致变色材料与聚合物交联,其中后者更有利于光致变色材料的稳定。
杂环俘精酸酐是取代的琥珀酸酐衍生物,它的光谱响应范围广,热稳定性高,抗疲劳性好,光响应速度快,是一类独特的、很有前途的光致变色化合物。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研究论文和专利,并有一些相关的综述发表,其中《日本化学会通报》1988年61卷10期3569页的文章(R.Matsushima,A.Kaneko,A.Tomoda,M.Ishizuka and H.Suzuki,Bull.Chem.Soc.Jpn.61(10),3569(1988))讨论的吲哚类俘精酸酐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最突出;国内《有机化学》,13,590-596(1993)报导的吡咯类呈色体最大吸收波长最接近于近红外区。《分子结构杂志》1990年224卷297页(D.A.Parthenopoulos and P.M.Rentzepis,J.Mol.Struc.224,297(1990))提到了杂环俘精酸酐环合反应是一个超快速过程。围绕杂环俘精酸酐的分子设计与合成,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报导,基本上都集中在3-位取代五员杂环体系。研究表明,杂环类型不仅可以影响俘精酸酐及其呈色体的吸收波长和光反应的量子产率,而且影响俘精酸酐及其呈色体的抗疲劳性和热稳定性能。俘精酸酐聚合物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致变色俘精酸酐的聚合物掺和膜或俘精酰亚胺的共聚物膜,这在以下几篇文章中报导过,它们是《日本化学会通报》1988年61卷10期3569页的文章(R.Matsushima,A.Kaneko,A.Tomoda,M.Ishizuka and H.Suzuki,Bull.Chem.Soc.Jpn.61(10),3569(1988))、《欧洲聚合物杂志》1995年31卷3期233页(M.Rappon and K.M.Ghazalli,Eur.Polym.J.31,(3),233(1995))、《日本化学会通报》1990年63卷1607页(Y.Yokoyama,H.Hayata,H.Itoand Y.Kurita,Bull.Chem.Soc.Jpn,63,1607(1990))、《化学物理快报》1992年198卷609页(J.Takeda,N.Nakayama,N.Nagase,T.Tayu,K.Kainuma,S.Kurita,Y.Yokoyama and Y.Kurita,Chem.Phys.Letts.198,609(1992))、《大分子化学)》1988年189卷2503页(V.Deblauwe and G.Smets,Makromol.Chem.189,2503(1988)),聚合物掺和膜存在光致变色材料的扩散问题,而共聚物膜的单体则是从俘精酸酐反应制备俘精酰亚胺,合成路线冗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可混溶于聚合物中,而且可以自身形成聚合物或同其它单体共聚成为光致变色高聚物材料,能应用在聚合物膜中的一种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合成了如下式所示的俘精酸酐 其中,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R2,R3也可以联结成苯环,Me为甲基。
本发明所合成的俘精酸酐Ⅰ在固态、溶液和聚合物膜中都可以观察到光致变色现象。例如实施例中的F1在乙腈中用紫外光照射后,迅速发生由淡黄到蓝绿的颜色变化,随紫外光照时间增加,紫外区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减弱,而可见区吸收强度增强,因而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用480nm以上的可见光照射时,颜色又逐渐消褪,可见区吸收逐渐降低,同时紫外区吸收峰的强度增强。紫外光照前后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中所合成的俘精酸酐不仅光致变色性能好,而且呈色体的热稳定较好。以实施例中的化合物F3为例,呈色体室温保存43天后仍有96%的呈色体保持不变。
本发明可用于特种感光材料,如光致变色材料或其聚合物膜可用于制造自显影胶片;防伪商标和光信息存储及光电子器件等。
本发明的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采用Stobbe合成法(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Me为甲基。
方法1将等摩尔的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或3-乙酰基吲哚衍生物和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6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到是其2-3倍摩尔数的氢化钠的10-20毫升无水甲苯悬浮液中,同时滴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于室温下搅拌反应48-7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倒入100克以上的碎冰中,分离水相,有机相用60~90毫升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萃取2~3次,水相合并,并用30~40毫升甲苯洗涤。水相再用5mol/l稀盐酸酸化至强酸性(PH<1)后,用1000~1500毫升甲苯萃取3次分离水相,合并三次甲苯萃取液并干燥,过滤,除去甲苯,残余物为胶状半酯,此半酯在过量的氢氧化钾的50~60毫升无水乙醇溶液中回流5~8小时,冷却,所生成的固体抽出,将该固体溶于水中,用5mol/l稀盐酸酸化该溶液至强酸性(PH<1),所得二酸沉淀抽滤,干燥。干燥的二酸在40~50毫升乙酰氯中放置24~48小时,旋转蒸发除去过量乙酰氯,残渣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为淋洗剂),再进一步纯化,得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俘精酸酐。
方法2将等摩尔的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或3-乙酰基吲哚衍生物和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6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到2-3倍摩尔数的氢化钠的10~20毫升无水甲苯悬浮液中,同时滴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并于室温下搅拌反应48-72小时,反应混合物倾倒入约100克碎冰中,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滴加5mol/l稀盐酸并酸化至强酸性(PH<1),剧烈震荡5~10分钟,静置分层,分离有机相,水相用1000~1500毫升甲苯萃取2-3次,有机相合并,干燥,旋转蒸发后残余的棕色油状物用常用的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乙醚梯度淋洗),得到粗的半酯。所得油状半酯用过量的氢氧化钾的50~60毫升乙醇溶液皂化5-8小时,冷却后,除去大部分乙醇,残余物溶于50~70毫升碎冰水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酸化至强酸性(PH<1),用1000~15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3次,除去溶剂,残余物加入少量乙醚并超声震荡10-15分钟,0-5℃放置5-8小时后,得到的固体抽滤并用少量冷的乙醚洗涤,得到粗二酸,此二酸用50~60毫升乙酰氯脱水(室温放置24-48小时),除去过量乙酰氯,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1∶3为淋洗剂),分离出光致变色组分,乙醇/乙醚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淡黄色液体。
本发明中所需的原料强碱氢化钠和酮的合成方法如下氢化钠甲苯悬浮液的制法在一干燥的三颈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下置入氢化钠(60%分散于石蜡油中),用无水石油醚洗涤两次,静置5分钟,倾倒出上层清液,加入无水甲苯,搅拌后即得氢化钠甲苯悬浮液。
酮的制法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采用下述方法合成 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为氯或溴采用Knorr吡咯合成法制备出了3-乙酰基-1-氢吡咯衍生物,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二甲亚砜中用氢氧化钾作强碱,卤代烃(氯代烃或溴代烃)为烷基化试剂,室温反应0.5-1.5小时,制备了N-烷基化的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
3-乙酰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则采用如下所示方法进行 R1为烯丙基或p-乙烯基苄基,X为氯或溴用Fischer吲哚合成法使用丙酮苯腙在多聚磷酸(PPA)中反应制备了2-甲基-1-氢吲哚,采用Vilsmerier-Hack酰化法制备了3-乙酰基-2-甲基-1-氢吲哚,用与吡咯相同的烷基化方法得到1-烷基化的3-乙酰基-2-甲基吲哚。
本发明中其它原料可从市售试剂中买到。
本发明的优点可概括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致变色前后两个状态都是热力学稳定态,在室温下可以长久保存。
2.呈色体的吸收范围广,500nm至750nm都有相当强度的吸收。
3.光响应速度快,以激光为光源,其响应速度短于20ns(纳秒)。
4.当用呈色体吸收带边激发时,呈色体的开环量子产率极低,若用作光信息存贮材料时,可允许低破坏性读出。
5.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不仅在溶液中,而且做成光致变色聚合物膜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图1. F1(实施例1)在甲苯中吸收光谱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实施例1合成实例(E)1-烯丙基-2,4-二甲基-5-苯基-3-比咯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F1)的合成(a).2,4-二甲基3-乙酰基-5-苯基-吡咯(1a)250毫升三颈瓶中加入6.5克乙酰丙酮,80毫升冰醋酸和10克锌粉,加热到60-70℃,分批加入10克1-异亚硝基-1-苯基-丙酮,控制温度在90℃以下,加完后,回流3小时,倾倒入150克碎冰中,抽滤,水洗至中性,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5.5克,M.P.159-161℃,收率43%。(b).3-乙酰基-1-烯丙基-2,4-二甲基-5-苯基-吡咯(1b)80毫升二甲基亚砜中置入10.4克氢氧化钾,搅拌5分钟,加入8.56克(0.04mol)2,4-二甲基-3-乙酰基-5-苯基-1氢吡咯,搅拌1小时,加入溴丙烯7.26克(0.06mol),室温搅拌1.5小时,反应液倾倒入冰水混合物中,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淡黄白色固体7克。收率68.9%。(c).俘精酸酐(F1)的合成(方法1)在一干燥的三颈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下置入1.6克氢化钠(60%分散于石蜡油中,0.04mol),用10毫升无水石油醚洗涤两次,静置5分钟,倾倒出上层清液,加入无水甲苯10毫升,将5.08克3-乙酰基-1-烯丙基-2,4-二甲基-5-苯基-吡咯(0.02mol)和4.28克(0.02mol)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至上述氢化钠悬浮液中,同时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搅拌6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倒入100克碎冰中,分离水相,有机相用2×30毫升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萃取2次,水相合并,并用30毫升甲苯洗涤。水相再用5mol/l稀盐酸酸化至强酸性(PH<1)后,再用3×500毫升甲苯萃取3次分离水相,合并三次甲苯萃取液并干燥,过滤,除去甲苯,残余物为胶状半酯,此半酯在5克氢氧化钾的50毫升无水乙醇溶液中回流5小时,冷却,抽滤,滤饼溶于15毫升水中,用5mol/l稀盐酸酸化该溶液至强酸性(PH<1),所得二酸沉淀抽滤,干燥。于燥的二酸在40毫升乙酰氯中放置24小时,除去过量乙酰氯,残渣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为淋洗剂),分离出光致变色组分,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残余物用氯仿/石油醚重结晶,得本发明的淡黄色固体。M.P.148-149℃,收率8.2%.MS:375(M+,100%),360(M-15).1HNMR:1.33(s,3H,CH3);1.93(s,3H,CH3);1.96(s,3H,CH3);2.31(s,3H,CH3);2.66(s,3H,CH3);4.30(d,2H,CH2CH=CH2);4.80(d,1H;-CH=CH2);5.18(d,1H,-CH=CH2);5.79(q,1H,-CH2-CH=CH2);7.22-7.44(m,5H,Ar-H).IR(cm-1):1794(VasC=0),1746(vsC=0);1589,1548 1511(芳环骨架)元素分析N C H实测值3.7076.506.82计算值3.7376.776.71实施例2(E)1-(p-乙烯基苄基)-2,4-二甲基-5-苯基-3-吡咯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F2)(a).3-乙酰基-2,4-二甲基-1-(p-乙烯基苄基)-吡咯(2a)按照化合物(1b)的烷基化方法,用p-乙烯基氯苄与2,4-二甲基-5-苯基-1氢吡咯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黄白色固体,收率60%。(b).俘精酸酐F2的合成(方法2)在一干燥的三颈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下置入1.6克氢化钠(60%分散于石蜡油中,0.04mol),用10毫升无水石油醚洗涤两次,静置5分钟,倾倒出上层清液,加入无水甲苯10毫升,将6.6克(0.02mol)的3-乙酰基-2,4-二甲基-1-(p-乙烯基苄基)-吡咯和4.28g(0.02mol)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至上述氢化钠悬浮液中,同时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搅拌3天,将反应混合物倾倒入100克碎冰中,转移至250毫升分液漏斗中,加入20毫升5mol/l盐酸,剧烈震荡5分钟,静置分层,分离有机相,水相用3×500毫升甲苯萃取3次,有机相合并,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转蒸发后残余的棕色油状物用常用的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乙醚梯度淋洗),得到粗的半酯,该半酯在5克氢氧化钾的50毫升无水乙醇溶液中回流8小时,冷却后,旋转蒸发除去大部分乙醇,残余物溶于20克碎冰和50毫升水的混合物中,加入5mol/l盐酸酸化至强酸性,用3×5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3次,除去溶剂,残余物加入少量乙醚并超声振荡15分钟,在4℃下放置7小时后,得到的固体抽滤并用少量冷的乙醚洗涤,得到粗二酸,此二酸用50毫升乙酰氯脱水(室温放置24小时),旋转蒸发除去过量乙酰氯,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1∶3为淋洗剂),分离出光致变色组分,乙醇/乙醚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淡黄色液体。收率5.8%.MS:451(M+,31.7%),436(M-15)1HNMR:1.36(s,3H,CH3);1.86(s,3H,CH3);2.00(s,3H,CH3);2.22(s,3H,CH3);2.79(s,3H,CH3);4.92(q,2H,CH2Ph);5.28(d,1H,-CH=CH2);5.69(d,1H,-CH=CH2);6.65(m,1H,Ph-CH=CH2);6.70-7.40(m,5H,Ar-H).IR(cm-1):1799(vasC=O),1749(vsC=O);1590,1515(芳环骨架)实施例3(E)和(Z)-1-烯丙基-2-甲基-3-吲哚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F3)的合成(a).3-乙酰基-1-烯丙基-2-甲基-吲哚120毫升二甲亚砜中加入15.6克氢氧化钾,搅拌5分钟,加入10.4克(0.06mol)3-乙酰基-2-甲基-吲哚,搅拌1小时,滴加溴丙烯14.5克(0.12mol)同时冰浴冷却,滴加完毕,撤去冰浴并于室温搅拌1小时,反应液倾倒入冰水中,抽滤,水洗至中性,滤饼用稀乙醇重结晶,得无色鳞片状晶体12.3克,M.P.62℃,收率96%.(b).俘精酸酐F3的合成按照俘精酸酐合成通法2的方法,用3-乙酰基-1-烯丙基-2-甲基吲哚与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反应,得到的光致变色产物为(E)和(Z)的混合物(E∶Z=6.5∶1),M.P.139-141℃收率8.6%.MS:335(M+,100%),318(M-17).E式1HNMR(ppm,CDCl3):0.98(s,3H,-CH3);2.19(s,3H,-CH3);2.20(s,3H,-CH3);2.82(s,3H,-CH3);4.27(d,2H,-NCH2CH=),4.88(d,1H,=CH2),5.20(d,1H,=CH2),5.92(m,1H,CH2CH=CH2),7.15-7.60(m,4H,Ar-H).Z式1HNMR(ppm,CDCl3):2.06(s,3H,-CH3),2.34(s,3H,-CH3);2.43(s,3H,-CH3);2.47(s,3H,-CH3);4.27(d,2H,-NCH2CH=);4.88(d,1H,=CH2);5.20(d,1H,=CH2);5.92(m,1H,CH2CH=CH2);7.15-7.60(m,4H,Ar-H).IR(cm-1):1794(vasC=O),1743(vsC=O);1619,1577,1516(芳环骨架)元素分析N C H实测值4.0675.546.30计算值4.1875.206.31实施例4(E)和(Z)-1-(p-乙烯基苄基)-2-甲基-3-吲哚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F4)的合成(a).3-乙酰基-1-(p-乙烯基苄基)-2-甲基-吲哚60毫升二甲基亚砜和7.8克(0.14mol)氢氧化钾搅拌5分钟,加入3-乙酰基-2-甲基吲哚5.2克(0.03mol),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p-乙烯基氯苄4.7克(0.0308mo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反应液倾倒入冰水中,用3×5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为淋洗剂),所得液体置冰箱中放置固化,乙醇/乙醚重结晶,得白色固体7克,收率81%.(b).俘精酸酐F4的合成按照俘精酸酐合成通法2的方法,用3-乙酰基-1-(p-乙烯基苄基)-2-甲基吲哚与丁二酸二乙酯反应,得到的光致变色产物为(E)和(Z)的混合物(E∶Z=5∶1),M.P.141-142℃收率4.5%.MS:411(M+,22.3%),394(M-17).E式1HNMR(ppm,CDCl3):1.22(s,3H,-CH3);2.36(s,3H,-CH3);2.39(s,3H,-CH3);3.09(s,3H,-NCH3);5.50(m,2H,-NCH2Ph);5.62(d,1H,=CH2);5.92(d,1H,=CH2);6.89(m,1H,PhCH=CH2);7.11-7.82(m,8H,Ar-H).Z式1HNMR(ppm,CDCl3):2.31(s,3H,-CH3);2.61(s,3H,-CH3);2.71(s,3H,-CH3);2.73(s,3H,-NCH3);5.50(m,2H,-NCH2Ph);5.62(d,1H,=CH2);5.92(d,1H,=CH2);6.89(m,1H,PhCH=CH2);7.11-7.82(m,8H,Ar-H).元素分析N C H实测值3.4678.546.27计算值3.4078.816.1权利要求
1.一种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光致变色材料具有以下通式, 其中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Me为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2,R3可联结成苯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采用以下合成路线 其中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Me为甲基;将等摩尔的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或3-乙酰基吲哚衍生物和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6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到是其2-3倍摩尔数的氢化钠的10-20毫升无水甲苯悬浮液中,同时滴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于室温下搅拌反应48-7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倒入100克以上的碎冰中,分离水相,有机相用60~90毫升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萃取2~3次,水相合并,并用30~40毫升甲苯洗涤,水相再用5mol/l稀盐酸酸化至强酸性(PH<1)后,用1000~1500毫升甲苯萃取3次分离水相,合并三次甲苯萃取液并干燥,过滤,除去甲苯,残余物为胶状半酯,此半酯在过量的氢氧化钾的50~60毫升无水乙醇溶液中回流5~8小时,冷却,所生成的固体抽出,将该固体溶于水中,用5mol/l稀盐酸酸化该溶液至强酸性(PH<1),所得二酸沉淀抽滤,干燥,干燥的二酸在40~50毫升乙酰氯中放置24~48小时,旋转蒸发除去过量乙酰氯,残渣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为淋洗剂),再进一步纯化,得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俘精酸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采用以下合成路线
其中R1为烯丙基或乙烯基苄基,R2,R3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Me为甲基;将等摩尔的3-乙酰基吡咯衍生物或3-乙酰基吲哚衍生物和异丙叉丁二酸二乙酯的50~60毫升无水甲苯溶液滴加到是其2-3倍摩尔数的氢化钠的10~20毫升无水甲苯悬浮液中,同时滴加一滴绝对乙醇引发,滴加完毕后,于室温下搅拌反应48-72小时,反应混合物倾倒入约100克碎冰中,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滴加5mol/l稀盐酸并酸化至强酸性(PH<1),剧烈震荡5~10分钟,静置分层,分离有机相,水相用1000~1500毫升甲苯萃取2-3次,有机相合并,干燥,旋转蒸发后残余的棕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乙醚梯度淋洗),得到粗的半酯,所得油状半酯用过量的氢氧化钾的50~60毫升乙醇溶液皂化5-8小时,冷却后,除去大部分乙醇,残余物溶于50~70毫升碎冰水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酸化至强酸性(PH<1),用1000~15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3次,除去溶剂,残余物加入少量乙醚并超声震荡10-15分钟,0-5℃放置5-8小时后,得到的固体抽滤并用少量冷的乙醚洗涤,得到粗二酸,此二酸用50~60毫升乙酰氯脱水(室温放置24-48小时),除去过量乙酰氯,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石油醚(体积比)1∶1-1∶3为淋洗剂),分离出光致变色组分,乙醇/乙醚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淡黄色液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的吲哚和吡咯取代的俘精酸酐类光致变色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光致变色材料或其聚合物膜可用于制造防伪商标,也可用于制备光信息存储及光电子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致变色材料和信息存储新材料技术领域。其具有以下通式,其中,R
文档编号C09K9/02GK1213687SQ9711894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5日
发明者樊美公, 赵伟利, 明阳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