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707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环境也随之恶化,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议题。世界各国相继出台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寻求更加绿色节能环保的照明方式,低能耗LED光源继而受到极高的重视。LED(Light Emitting D1de)是一种半导体全固态发光器件,属于注入型发光器件,其优越性在于拥有寿命长、体积小、节能、安全等特点。目前,单个LED器件的功率已经从最初的毫瓦级跃至现在的数十瓦级。据测试,单个LED器件的电光转换效率仅为10 %?30 %,其余约70 %?90 %的电能则转化为热能。当多个LED密集排列组成照明系统时,电能转换为热能更加严乖。因此,解决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也已成为其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
[0003]针对大功率LED照明系统等发热源的系统散热问题,常采用主动及被动散热方式,而许多工作场合由于不能有机械振动与机械噪音、功率较小且要求散热成本低、尺寸或结构等原因不便安装风扇基体等情况。因此,在各类LED散热器的空腔中注入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来进行热能的储存或释放,快速的将热源处的热量吸收储存,住通过散热器将储存的热量散失到环境中,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散热性能。此外,相变材料在相变时还具有温度近似恒定的特性,可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使整个散热系统的温度比较均衡稳定,防止发生温度快速变化或波动,对LED光源造成损害。
[0004]相变材料主要包括无机PCM、有机PCM和复合PCM三类。其中,无机类PCM主要有结晶水合盐类、熔融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等;有机类PCM主要包括石蜡、醋酸和其他有机物;复合PCM主要是有机和无机共融相变材料的混合物。在这些相变材料中,相变温度在20?80°C之间的相变材料在吸热、储热方面有很好的用途,但是其大多成本较高、传热或导热性能差,使得其在散热领域的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生产一种相变潜热大、导热率高、生产工艺简单、性能较稳定的相变材料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热率高,储热和传热效果更好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材料主成分、添加物,以相变材料的总重量100%计,
[0007]相变材料丰成分70 %?90 %
[0008]添加物10 %?30 %
[0009]所述添加物的组成成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气相二氧化硅和颗粒物。
[0010]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给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主成分是指石蜡、微晶体蜡、液体石蜡、聚乙烯蜡(ACPE)、半精炼石蜡、聚乙二醇6000等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0011]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主成分的凝固点在 20 ?80°C。
[0012]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添加物的总重量100%计,所述的添加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0013]气相二氧化硅5%?10%
[0014]碳纳米管2%?5%
[0015]石墨烯 30%?60%
[0016]颗粒物30%?60%
[0017]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的纯度^ 95wt%,灰分< 0.2wt%,比表面积约为40?300m2 / g。
[0018]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物是指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铜粉(Cu)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或其组合。
[0019]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物的粒径在0.1?10um之间。
[0020]其中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还包括仟选的稳定剂、流平剂、着色剂、触变剂等其他添加成分。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新型相变材料的有益效果是:
[0022](I)作为添加物之一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率为3080-5150W / (M -K),多层有墨烯的导热率一般也在1500W / (M-K)以上,远高于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率。石墨烯的加入使得系统整体的导热系数有了较大的提高。
[0023](2)碳纳米管的加入有利于其在相变材料中的分散,并可由此在相变材料中形成一个有效的导热网络,提闻相变材料热性能。
[0024](3)选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无机颗粒,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地提高热端初始温度的吸收速率和相变材料的导热率,趄到快速吸热、传热的功效。
[0025](4)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能够起到防沉和增稠的作用,防止相变材料吸热液化手石墨烯和颗粒物聚集沉降。
[0026](5)本发明将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添加物的基本组成,最终在流体(相变材料吸热融化)内部形成了“点-线-面”的全三维网络分布,具有高导热率和低热阻值,在保持相变材料较高比热容特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相变材料吸热、储热和散热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就会随着描述而更加清楚,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的依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或替换均落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0028]最佳实施例1
[0029]采用的添加物成分及其质量比为: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物、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 10: 8: 1,添加物整体与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1: 4。
[0030]上述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的纯度彡95wt%,灰分< 0.2wt%。
[0031]上述最佳实施例中所述颗粒物为氧化铝(Al2O3),平均粒径为lOum。
[0032]上述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相变温度为70°C。
[0033]上述最佳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将石蜡加热至完全融化,再将质量比为1: 10: 8的碳纳米管、石墨烯与颗粒物倒入石蜡熔融液中进行预混,搅拌至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所需质量的气相二氧化硅,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后,冷却即可得最终的新型相变材料。
[0034]比较例
[0035]采用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相变材料。
[0036]上述比较例中所述相变材料为上述最佳实施例1中所述的石蜡,相变温度为70。。。
[0037]测试数据比较
[0038]1、新型相变材料比热容对比测试
[0039]根据ASTME 1269-11标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00F3测试得到25°C时,最佳实施例1制得的新型相变材料的比热容为2.15J / (g-k);对比例所述的相变材料的比热容为 2.30J / (g.k)。
[0040]2、新型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对比测试
[0041]根据GB / T22588-2008,采用激光散射法导热系数测量仪LFA447测得25°C时,最佳实施例1制得的新型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96W / (m-K):对比例2所述的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5W / (m.K)。
[0042]3、综上,本发明将碳纳米管、石墨烯、气相二氧化硅以及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添加物的基本组成,最终在相变材料内部形成了“点-线-面”的全三维网络分布,具有高导热率和低热阻值,在保持相变材料较高比热容特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相变材料吸热、储热和散热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材料主成分、添加物,以相变材料的总重量100%计, 相变材料主成分70 %?90 % 添加物 10%?30% 所述添加物的组成成分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气相二氧化硅和颗粒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主成分是指石蜡、微晶体蜡、液体石蜡、聚乙烯蜡(ACPE)、半精炼石蜡、聚乙二醇6000等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主成分的凝固点在20?80°C。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添加物的总重量100%计,所述的添加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气相二氧化硅5%?10% 碳纳米管2%?5% 石墨烯 30%?60% 颗粒物30%?60%。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的纯度> 95wt%,灰分< 0.2wt%,比表画积约为40?300m2 / g。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物是指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铜粉(Cu)等金屈或金属氧化物的一种或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物的粒径在0.1?10um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相变材料还包括任选的稳定剂、流平剂、着色剂、触变刑等其他添加成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主要由碳纳米管、石墨烯、气相二氧化硅、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物以及相变材料组成。其中碳纳米管、石墨烯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物能够进一步加速热量传导;相变材料用于提高热端的初始温度吸收速率;气相二氧化硅能够起到防沉和增稠的作用,防止相变材料吸热液化后石墨烯和颗粒物聚集沉降;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流体(相变材料吸热融化)内部最终形成颗粒(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线(碳纳米管)+平面(石墨烯)的全三维网络分们。本发明所述新型相变材料组合物具有高导热率和低热阻值,在保持相变材料较高比热容特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相变材料吸热、储热和散热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IPC分类】C09K5-06
【公开号】CN104726069
【申请号】CN201310714156
【发明人】钱新明, 陈威, 吕旭
【申请人】钱新明, 陈威, 吕旭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