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加强轮圈的自行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93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加强轮圈的自行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带有一环形轮圈的自行车车轮,一组轮辐从轮圈向内延伸到轮毂。更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的轮圈,其中轮辐的外端部分安装在轮圈的侧面。
骑自行车正变成日益普及的娱乐形式以及运输工具。而且,对于职业和专业选手而言骑自行车也已变成很普及的竞争性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在过去多年中被大量重新设计的一个自行车特定部件是自行车车轮。自行车车轮不断地被重新设计以减轻重量,更符合空气动力学,以及便于制造和组装。
现在在市场上可得到许多不同种类的自行车车轮。大部分车轮有一轮毂部分,一组轮辐和一环形轮圈。轮毂部分连接在自行车车架之一部分上,作相对转动。轮毂内端连接在轮毂上并从轮毂向外延伸。环形轮圈连接在轮辐的外端并具有一支承充气轮胎的外部。一般,自行车车轮的轮辐是薄金属丝轮辐。轮毂的端部设有用来将轮辐连接于轮毂的凸缘。具体说,在轮毂凸缘上设有孔。轮辐在其内端上通常被弯曲并设有一个凸缘,后者被成形为钉子头的形状。该内端支承在其中一个轮毂凸缘上的一个孔内。轮辐的外端通常设有用以与轮辐接头啮合的螺纹,轮辐接头将轮辐的外端固定在轮圈上。具体说,轮辐接头具有与轮圈内表面啮合的凸缘。作为选择,可将轮辐颠倒过来,外端具有钉子头而内端具有与轮辐接头啮合的螺纹,轮辐接头将轮辐的内端固定在轮毂上。
采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轮辐,接头被安装在轮圈或轮辐上形成的接头孔内。将轮辐插入轮毂凸缘或轮圈上的孔内,轮辐的凸缘与轮毂凸缘或轮圈上的孔周围的区域啮合。轮辐端部上的外螺纹拧入安装在轮毂凸缘或轮圈上的孔内的轮辐接头的内螺纹中。在自行车工业中,希望具有尽可能少的轮辐。传统轮辐的一个问题是施加在轮圈上的集中的应力。而且,如果用较少的轮辐,轮圈上的应力就变得更大。
有鉴于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自行车轮圈。本发明满足了现有技术中的这一需要和其他需要,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这一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为耐用的自行车车轮的轮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上重量轻的自行车车轮的轮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轮的轮圈,它能承受轮圈和轮毂之间较少数量的轮辐产生的应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轮,可用传统的制造技术较为容易的制造。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轮的轮圈,与其他性能的自行车车轮相比,其制造成本较低。
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可基本上达到上述目的,该轮圈包括一外环形部分,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和内环形部分。外环形部分适于在其上接纳一轮胎。第一和第二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外环形部分并设置在所述外环形部分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内侧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中空的内部。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有一外圆周部段,一其上形成有一组周向设置的轮辐孔的中圆周部段,和一内圆周部段。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中圆周部段的至少一些部分有一第一预定壁厚,位于所述轮辐孔至少和之下。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在本发明的自行车轮圈中,中圆周部段的带有第一预定壁厚的部分可沿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形成一连续的环形的环。作为选择,本发明自行车轮圈的中圆周部段的带有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可以是不连续的。在加强区为不连续的情况下,各加强区可包围一个轮辐孔。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自行车轮圈的加强的中圆周部段形成环形的环,具有约4.0mm至约16.0mm的径向宽度。环形的环相对于轮辐孔最好径向对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轮圈的该部分的第一预定壁厚比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大约1.33倍。而且,各外圆周部段最好有一第三预定壁厚,该壁厚基本上等于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在本发明的自行车轮圈中,加强结构可沿第一和第二轮辐连接部分连续地延伸,或者是以非连续的模式在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上形成的一组离散的加强结构。而且,加强结构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内或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加强结构是从轮辐孔径向向外设置的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加强结构是弯折,其至少一部分从轮辐孔径向向外设置。肋或弯折沿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续地延伸,或者可以是以非连续的模式在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上形成的一组离散的加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加强结构设置在从轮辐孔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约8.0mm的一区域内。
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车轮组件亦可进一步达到上述目的,该自行车车轮组件包括一组向外延伸的轮辐和一环形轮圈。轮辐有一内端部分,一外端部分和一位于所述内和外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轮辐的各外端部分有一加大的头部。该轮圈包括一外环形部分,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和一内环形部分。外环形部分适于在其上接纳一轮胎的。第一和第二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外环形部分并位于所述外环形部分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径向内侧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中空内部。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有一外圆周部段,一其上形成有一组周向设置的轮辐孔的中圆周部段,和一内圆周部段。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中圆周部段的至少一些部分有一位于所述轮辐孔之上和之下的第一预定壁厚。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轮辐的内端有一与之连接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有一轴向孔,适于在其中接纳一轮毂组件和一组轮辐连接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自行车车轮组件有一组位于轮辐外端部分上并位于轮辐孔内的加强件。该加强件有一带第一径向宽度的第一部分和带第二径向宽度的第二部分,第二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径向宽度。加强件的第一部分位于环形轮圈的轮辐孔内。加强结构在数区域内与所述轮辐孔径向隔开,所述区域约为加强件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径向宽度的约0.25至约1.0倍。
业内人士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以下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
选择参照构成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一前自行车车轮的侧视图,带有一前轮毂,16根轮辐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轮圈;图2是图1所示前自行车轮毂的局部放大视图,轮辐的内端部分连接于其上;图3是前自行车车轮之一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示出了轮圈和两根图1所示自行车车轮之轮辐之间的连接;图4是沿图3中剖面线4—4所见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以剖面示出了其中一个自行车车轮的加强件并以立面图示出了其中一个轮辐;图5是沿图3中剖面线4—4所见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出于说明目的从轮圈上取下了轮辐和加强件;图6是沿图3中剖面线6—6所见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出于说明目的从轮圈上取下了轮辐和加强件;图7是图1—7所示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以虚线示出了一连续的加强结构或肋;图8是图1—8所示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以虚线示出了外、中和内圆周部段的分布;图9是一放大的右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加强件或垫圈;图10是图9所示加强件或垫圈的放大侧视图;图11是图9和10所示加强件或垫圈的放大的左侧视图;图12是沿图9中剖面线12—12所见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图9—11中所示的加强件或垫圈;图13是沿图9中剖面线13—13所见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图9—12中所示的加强件或垫圈;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改进自行车轮圈之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改进自行车轮圈之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侧视图;图20是图19所示自行车车轮之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21是图19和20所示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图23是图22所示自行车车轮之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5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改进的自行车轮圈的局部剖视图;图27是图26所示自行车轮圈之一部分的局部侧视图;图2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26和27所示的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自行车轮圈的示意性侧视图。
首先参照图1和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车轮12。自行车车轮12即可用作自行车前轮亦可用作自行车后轮。因此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针对自行车车轮12的描述即适用于自行车前轮亦适用于自行车后轮。
自行车车轮12有一中心轮毂或中心安装部分20,一组向外延伸的轮辐22和一环形的轮圈部分24,一充气轮胎以传统方式连接于该轮圈部分24上。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车轮12有16根在中心轮毂20和环形轮圈部分24之间径向延伸的轮辐22。当然,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自行车车轮12的轮辐22可以比所示的少或者多。
如图1和2所示,轮毂20有一管状体部段30,后者带有一对用以在其上安装轮辐22的端部凸缘32。各端部凸缘32有四个轮辐连接点,后者具有用以连接轮辐22的孔34。管状体部段30有一轴向孔,适于在其内容纳一轮毂组件28。
端部凸缘32的轮辐连接点的数量和形状取决于轮辐的数量及其形状。因此,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在本发明中可采用其他类型和形状的轮毂。
如图1—4所示,各轮辐22具有一外端部分40,一中央或中间部分42和一内端部分44。如下面讨论的,外端部分或轮辐头40通过加强件或垫圈48连接在轮圈24上。加强件或垫圈48设计成分散轮辐22施加在轮圈24上的应力。
直的中间部分42位于外端部分40的径向内侧,内端部分44则位于中间部分42的径向内侧。中间部分42以传统方式连接于轮毂20。外端部分40,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分44最好构造成一整体的单件零件,轮辐接头46螺纹连接于各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以便与轮毂20连接。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有一弯曲部段40a,在弯曲部段40a的自由端有一加大的头部40b。弯曲部段40a有一预定宽度或直径的圆形断面。头部40b有一更大的宽度或直径以便将轮辐22通过加强件或垫圈48固定在轮圈24上。中间部分42和内端部分44各有一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断面。当然,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辐22的整个长度沿其整个断面可以是大体均匀的。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如果需要和/或要求,可以采用断面恒定的轮辐,或者采用断面变化的轮辐。
如图4,6和7所示,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被弯曲以在偏离弯曲部段40a的轮辐22的自由端形成头部40b。当然,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外端部分40可被弯曲或成形而具有不同于所示形状和断面的形状和/或断面。无论如何,各轮辐的弯曲部段40a和头部40b的形状和断面应被作成当轮辐处在安装后位置时可防止轮辐相对于轮圈24作轴向运动。
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被示为是大致直线型的带有大体椭圆形断面的轮辐。但是,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可被作成具有其他类型的断面和/或形状。例如,中间部分42的断面可以是圆形的或者更呈矩形,该形状沿中间部分42的整个长度是均匀的。作为选择,中间部分42的断面沿其长度可以是变化的,使得中间部分42的断面在其接近轮毂20时变得较宽。换句话说,如果需要和/或要求,中间部分42的厚度和/或宽度即可以是均匀的,亦可以是变化的。
参照图2,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制有螺纹,以在其上容纳传统的轮辐接头46。更具体说,将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穿过轮毂20的孔34的一端,然后将轮辐接头46穿过孔34的另一端。轮辐接头46的带头或凸缘部分与孔34的内靠合表面啮合,以便将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牢固地固定在轮毂20上。因此,可以传统方式在轮毂20和轮圈24之间张紧轮辐22,以将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固定在其上。
现在参照图4—6,轮圈24是一个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宽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轮圈24被设计成通过轮圈黏合剂将充气轮胎26固定在其上。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如果需要和/或要求,可以改变轮圈24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轮胎,如“楔形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适应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24由大致刚性的材料制造,例如在该领域周知的那些材料。例如,轮圈24可由任何适当的金属材料制造,如电镀钢,不锈钢,铝,镁或钛,以及其他非金属材料,如可用作自行车车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从侧视图(图1)可见,轮圈24大致是圆形的,并具有一外环形部分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2和一内环形部分54。外环形部分50适于在其上容纳充气轮胎。轮圈24的外环形部分50有一组接近孔56,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2的轮辐孔58。
如图4所示,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2位于外环形部分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2连接在一起。轮圈24是一管状件,具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在优选实施例中,轮圈24的外环形部分50被设计为与“管状型”或“缝合型”轮胎一起使用,或者被粘接在外环形部分50上。
相对于轮圈24的外环形部分50,轮辐连接部分52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52有一组用以接纳轮辐22的周向隔开的轮辐孔58,加强件或垫圈48设置在其中。加强件或垫圈48被设计成分散由轮辐22施加在轮圈24上的应力。
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58最好是圆形的孔,并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垫圈48将作用在轮圈24上的力分布在比普通圆轮辐更大的面积上,这样将尽量减小了轮圈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孔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58位于其中一个接近孔56附近,以便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56并插入轮辐孔58。接近孔56最好是一圆形的孔,具有一个约9.0mm的或更大的宽度或直径。无论如何,接近孔56的宽度或直径应当至少是加强件48的宽度或直径,例如至少约为8.0mm。
各轮辐连接部分52设有一个加强结构60,位于轮辐孔58的径向外侧。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60是一对连续的肋,位于轮辐连接部分52的内表面。加强结构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24的侧面。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加强结构60设置在轮辐连接部分52的内表面,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加强结构60亦可设置在轮辐连接部分52的外表面。无论如何,加强结构或肋60a从轮辐孔58径向向外地设置。
具体说,轮辐22内的张力在轮辐连接部分52上在轮辐孔58的径向外侧施加一个向外指向的力。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各加强结构60是一连续结构。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加强结构可以由一组离散的加强肋构成,该组肋位于各轮辐孔58附近,如后一实施例所示。最好将加强结构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的半径或径向宽度R约0.5至2.0倍的区域内。由于加强件48的外径或径向宽度D约为8.0mm,相对于该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58,加强结构60应当是在约8.0mm的区域。如果未采用加强件或者垫圈48,那么将加强结构60设置在轮辐22之头部40b的半径或径向宽度的约0.5至约2.0倍的区域内。
如图6和8所示,轮辐连接部分52基本上具有一外圆周部段62,一中圆周部段64和一内圆周部段66。中圆周部段64包括轮辐孔58并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圆周部段62和内圆周部段66要厚。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外圆周部段62和内圆周部段66具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64的预定壁厚最好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D的约一或两倍。如果未采用加强件或者垫圈48,那么就将加强结构60设置在轮辐22之头部40b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约一至两倍的区域内。
参照图5和8—11,现在详细讨论加强件或者垫圈48。加强件或者垫圈48被设计成分散由轮辐22施加在轮圈24上的应力。加强件或者垫圈48最好是盘形件,各具有一第一(较小)圆形台阶部分80,一第二(较大)圆形台阶部分82和一位于中心的轮辐孔84。加强件或者垫圈48最好被作成单件的整体零件。
用于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一种适当材料之一例是铝合金。当然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而且,加强件或者垫圈48可以用与轮圈24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材料制造。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加强件或者垫圈48不必如所示的那样制有台阶,而可具有能够实现本发明优点的其他形状。
加强件或者垫圈48最好具有一个约3.7mm的轴向厚度。第一(较小)圆形台阶部分80的直径或宽度约为5.0mm,而第二(较大)圆形台阶部分82的直径或宽度约为8.0mm。台阶部分80和82的直径或宽度在合理范围内应尽可能大,以分散从轮辐22作用在轮辐24上的应力。换句话说,台阶部分80和82的直径或宽度在合理范围内最好尽可能大。第一(较小)圆形台阶部分80的轴向厚度约为1.4mm,而第二(较大)圆形台阶部分82的轴向厚度约为2.3mm。这里所用的“约”指±0.1mm。
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可将加强件或者垫圈48制造的比轮辐连接部分54的厚度更厚,或者与轮辐连接部分54的厚度相同。
各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第一圆形台阶部分80可通过摩擦力保持在轮圈24的其中一个轮辐孔58内。由于轮辐22在轮毂20和轮圈24之间处于张力之下,所以轮辐22在对应于轮辐孔58的周向隔开的位置处施加一向内的径向力。加强件或者垫圈48分散由轮辐22施加在轮圈24上的应力。具体说,各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第一圆形台阶部分80增加了轮辐22的有效直径或宽度,以分散轮圈24上的应力。因此,无需增加轮辐连接部分54的壁厚,即可增加轮圈24的强度。
如此设计加强垫圈48的轮辐孔84,即使轮辐22可自由穿过。在该所示实施例中,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在断面上是椭圆形的。因此,轮辐孔84有一纵向延伸的槽86,该槽增加了轮辐孔84的有效直径或宽度,以允许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穿过。
在第一台阶部分80的轴向表面上形成有一倾斜的切口或切槽88。该切口容纳轮辐22的外端部分的弯曲部段40a。切口88最好位于距槽86约135°处。这样,当轮辐22的弯曲部段40a位于切口88内时,就限制了轮辐22在轮辐孔84内的运动。
在组装自行车车轮12时,首先将加强件48放置在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具体说,首先将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插入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孔84。然后,转动轮辐22使得椭圆形中间部分42的较长宽度部分与槽86对准,而使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可穿过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孔84。一旦轮辐22的中间部分42穿过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孔84,就在轮辐孔84内进一步转动轮辐22,使得轮辐22的弯曲部段40a位于切口88中。轮辐22的头部40b现在与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第二台阶部分82的轴向表面啮合。
现在,可以将上面带有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插入轮圈24。以这样一个角度将带有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穿过轮圈24外表面上的接近孔56,即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可穿过轮辐孔58。显然,轮圈24的接近孔56在宽度上必须足够大,以容纳轮辐22和安装在其上的加强件或垫圈48两者。一旦轮辐22和垫圈48已充分进入轮圈24的内部,加强垫圈48的第一台阶部分80就位于轮圈24的轮辐孔58内。轮辐孔58最好略大于台阶部分80的直径宽度,使得垫圈48或者宽松地容纳在孔58内,或者通过干涉配合牢固地容纳在其内。
现在,将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插入轮毂20的孔34内。并就轮辐接头或螺母46也插入孔孔34并拧在轮辐22的内端部分44上。然后,调节轮辐22上的张力,使得轮圈24绕轮毂20适当定位。现在可以传统方式通过轮毂20将车轮12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第二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4,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改进的自行车轮圈124。从侧视图上看,轮圈1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1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124有一外环形部分1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152和一内环形部分154。轮圈1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152相对于轮圈124的外环形部分1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1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158和一组位于轮辐孔158附近的沿周向隔开的加强结构160。轮辐孔1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该自行车轮圈124与上述的自行车轮圈24大体相同,只是该实施例的加强结构160由一组离散的元件或肋160形成,后者位于各轮辐孔158处。鉴于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1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1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124的外环形部分1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152的轮辐孔158。轮圈1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1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1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1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1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152位于外环形部分1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1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152连接在一起。轮圈1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1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1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1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1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1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1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1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1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158。
各加强结构160设置在轮辐孔1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1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1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1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1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1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158加强结构1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1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中圆周部段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包括轮辐孔158并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
第三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5和16,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改进的自行车轮圈224。从侧视图上看,轮圈2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2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224有一外环形部分2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252和一内环形部分254。轮圈2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252相对于轮圈224的外环形部分2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2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258和一组位于轮辐孔258附近的沿周向隔开的加强结构260。轮辐孔2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该轮圈2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圈24大体相同,只是该实施例的加强结构或肋260位于轮辐连接部分252的外表面上,而不是轮辐连接部分252的内表面上。该实施例的加强结构260可以如第一实施例(图7)一样是一连续的环形加强肋,或者可以如上面讨论的第二实施例(图14)一样由一组位于各轮辐孔处的离散加强结构构成。鉴于该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2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2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224的外环形部分2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252的轮辐孔258。轮圈2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2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2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2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2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252位于外环形部分2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2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252连接在一起。轮圈2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2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2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2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2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2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2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2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2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158。
各加强结构260设置在轮辐孔2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2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1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2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2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2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258加强结构2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2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262,264和266,中圆周部段264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262和264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264包括轮辐孔258并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262和266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262和266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264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
第四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7和18,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改进的自行车轮圈324。从侧视图上看,轮圈3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3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324有一外环形部分3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352和一内环形部分354。轮圈3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352相对于轮圈324的外环形部分3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3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358和一组位于轮辐孔358附近的沿周向隔开的加强结构360。轮辐孔3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该轮圈324与第一实施例的轮圈24大体相同,除了两处变化。首先,加强结构或肋360位于轮辐连接部分352的外表面上,而不是轮辐连接部分352的内表面上。其次,加强结构或者肋360靠近轮辐孔358设置。该实施例的加强结构360可以如第一实施例(图7)一样是一连续的环形加强肋,或者可以如第二实施例(图14)一样由一组位于各轮辐孔处的离散加强结构构成。鉴于该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3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3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324的外环形部分3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352的轮辐孔358。轮圈3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3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3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3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3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352位于外环形部分3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3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352连接在一起。轮圈3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3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3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3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3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3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3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3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3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358。
各加强结构360设置在轮辐孔3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3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3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3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3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3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358加强结构3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3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362,364和366,中圆周部段364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362和364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364包括形成在其上的轮辐孔358。中圆周部段364的预定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362和366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362和366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364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
第五实施例现在,参照图19—2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改进的自行车轮圈424。从侧视图(图21)上看,轮圈4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4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344有一外环形部分4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452和一内环形部分454。轮圈4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452相对于轮圈424的外环形部分4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4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458和一位于轮辐孔458附近的加强结构460。轮辐孔4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4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462,464和466,中圆周部段464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462和466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462包括轮辐孔458,并具有一预定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462和466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462和466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464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作为选择,外和中圆周部段462和464可具有相同的轴向厚度,而内圆周部段466和内环形部分454可具有相同的壁厚,该壁厚小于外和中圆周部段462和464的壁厚。
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460由各轮辐连接部分452上的弯折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者弯折460在各轮辐连接部分452上形成了一连续的加强结构或弯折。加强结构460将轮辐连接部分452分成两个相对于轮圈424的中间平面沿轴向相互偏离的环形部段。具体说,弯折或加强结构460设置在外和中圆周部段462和464之间。在该实施例中,轮辐连接部分452的外环形或圆周部段462与内环形部段或中圆周部段464相比沿轴向与车轮的中间平面相隔更远。
除了加强结构460被作成弯折而非肋外,自行车轮圈424与上面讨论的自行车轮圈424大体相同。鉴于该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4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4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424的外环形部分4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452的轮辐孔458。轮圈4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4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4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4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4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452位于外环形部分4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4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452连接在一起。轮圈4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4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4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4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4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4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图4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4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4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458。
各加强结构460设置在轮辐孔4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4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4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4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4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4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458加强结构4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第六实施例现在,参照图22和23,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改进的自行车轮圈524。该实施例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轮圈424类似。从侧视图上看,轮圈5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5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524有一外环形部分5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52和一内环形部分554。轮圈5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552相对于轮圈524的外环形部分5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5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558和一位于轮辐孔558附近的加强结构560。轮辐孔5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类似于第一和第五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5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562,564和566,中圆周部段564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562和566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562包括轮辐孔558,并具有一预定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562和566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562和566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564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作为选择,外和中圆周部段562和564可具有相同的轴向厚度,而内圆周部段566和内环形部分554可具有相同的壁厚,该壁厚小于外和中圆周部段562和564的壁厚。
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560由各轮辐连接部分552上的弯折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者弯折560在各轮辐连接部分552上形成了一连续的加强结构或弯折。加强结构560将轮辐连接部分552分成两个相对于轮圈524的中间平面沿轴向相互偏离的环形部段。具体说,弯折或加强结构560设置在外和中圆周部段562和564之间。在该实施例中,轮辐连接部分552的外环形或圆周部段562与内环形部段或中圆周部段564相比沿轴向与轮圈524的中间平面相隔更近。
除了加强结构560被作成弯折而非肋外,自行车轮圈524与上面讨论的自行车轮圈24大体相同。鉴于该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5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5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524的外环形部分5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552的轮辐孔558。轮圈5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5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5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5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5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52位于外环形部分5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5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552连接在一起。轮圈5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5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5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5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5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5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5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5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5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558。
各加强结构560设置在轮辐孔5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5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5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5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5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5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558加强结构5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第七实施例现在,参照图24,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改进的自行车轮圈624。该实施例是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改进版。从侧视图上看,轮圈6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6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624有一外环形部分6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652和一内环形部分654。轮圈6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652相对于轮圈624的外环形部分6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6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558和一组位于轮辐孔558附近的沿周向隔开的加强结构660。轮辐孔5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该实施例是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改进版。具体说,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弯折660沿各轮辐连接部分652的圆周在离散点处形成。具体说,各加强结构或弯折660设置在各轮辐孔658处,至少部分弯折或加强结构660从轮辐孔658径向并向外地设置。各弯折660的一部分最好在轮辐孔658的径向上方沿圆周方向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弯折660是U形的弯折,后者部分地包围各轮辐孔658。各加强结构或弯折660有一周向部分660a和一对径向部分660b。沿各轮辐连接部分652的圆周在离散点处形成的加强结构或弯折660相对于轮圈624的中间平面沿轴向或是向内或是向外偏离。
除了加强结构660被成形为U形的弯折而非肋外,自行车轮圈624与上面讨论的自行车轮圈24大体相同。鉴于本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6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6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624的外环形部分6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652的轮辐孔658。轮圈6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6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6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6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6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652位于外环形部分6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6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652连接在一起。轮圈6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6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6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6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6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6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6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6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6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658。
各加强结构660设置在轮辐孔6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6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6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6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6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6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658加强结构6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也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6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中圆周部段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包括轮辐孔658并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作为选择,外和中圆周部段可具有相同的轴向壁厚,而内圆周部段和内环形部分可具有相同的壁厚,该壁厚小于外和中圆周部段的壁厚。
第八实施例现在,参照图25,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改进的自行车轮圈724。从侧视图上看,轮圈724大致是圆形的。轮圈7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724有一外环形部分7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752和一内环形部分754。轮圈7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
轮辐连接部分752相对于轮圈724的外环形部分7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7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758和一组位于轮辐孔758附近的沿周向隔开的加强结构760。轮辐孔7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该实施例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改进版,只是加强结构或弯折760的形状是包围各轮辐孔758的环形弯折,而非U形弯折。各弯折760最好形成一“T”形的外廓。当然,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加强结构或弯折760的形状可改变或改动为其他形状,只要它们能在从轮辐孔758径向和向外设置的点处加强轮圈724即可。
具体说,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弯折760沿各轮辐连接部分752的圆周在离散点处形成。具体说,各加强结构或弯折760设置在各轮辐孔758处。各弯折的一部分最好在轮辐孔758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加强结构或弯折760是环形的弯折,后者包围各轮辐孔758。各加强结构或弯折760有一外周向部分760a,一对径向部分760b和一内周向部分760c。沿各轮辐连接部分752的圆周在离散点处形成的加强结构或弯折760相对于轮圈724的中问平面沿轴向或是向内或是向外偏离。
除了加强结构760被成形为包围轮辐孔758的弯折而非肋外,自行车轮圈724与上面讨论的自行车轮圈24大体相同。鉴于本实施例与前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7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7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724的外环形部分7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752的轮辐孔758。轮圈7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7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7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7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7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752位于外环形部分7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7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752连接在一起。轮圈7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7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7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7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7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7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7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7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758设置在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758。
各加强结构760设置在轮辐孔758的径向外侧。加强结构760被设置成加强轮圈724的侧面。具体说,轮辐22上的张力在轮辐孔758的径向外侧对轮辐连接部分752施加一向外指向的力。加强结构760最好设置在加强件或垫圈48之径向宽度的半径的约0.5至约2.0倍的一区域内。在加强件48的外径或者宽度约为8.0mm的情况下,相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轮辐孔758加强结构760应具有约8.0mm的区域。
也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各轮辐连接部分752最好具有三个圆周部段,中圆周部段具有一个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厚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包括轮辐孔658并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沿轴向比外和内圆周部段要厚。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和内圆周部段有大致相同的预定壁厚。中圆周部段最好具有一预定的壁厚,该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
第十实施例现在,参照图29,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改进的自行车轮圈924。轮圈924被设计成与第一实施例的轮毂20和轮辐22合用。轮圈924有一外环形部分950,一对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952和一内环形部分954。轮圈924是所谓的深度轮圈,其中轮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轮圈的轴向宽度。轮圈924是第九实施例的改进版。
轮辐连接部分952相对于轮圈924的外环形部分950位于径向内侧。各轮辐连接部分952有一组沿周向隔开的轮辐孔958。轮辐孔958内接纳带加强件或者垫圈48的轮辐22。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在环绕轮辐孔958的区域964之外,各轮辐连接部分952最好有一均匀的壁厚。环绕轮辐孔958的区域相对于其余的轮辐连接部分952沿轴向有一增加的壁厚。最好,在区域964处轮圈924的壁厚的增加从轮辐连接部分952的外表面观察是不明显的。在优选实施例中,与轮辐连接部分952的其余部分相比,区域964的预定壁厚约为加强件48的直径或径向宽度的一至两倍。
该轮圈924与上面所讨论的轮圈24大体相同,只是在本实施例中淘汰了加强结构并采用了带增加壁厚的离散区域964。鉴于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该实施例。而且,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类似或相同的部分。
现在讨论自行车轮圈924的一些基本特征。外环形部分950适于在其上接纳一充气轮胎。轮圈924的外环形部分950有一组接近孔(未示出),用以穿过轮辐22并将其插入环形轮辐连接部分952的轮辐孔958。轮圈924设计成其上固定有一充气轮胎。业内人士可明显看出轮圈924的形状可被设计成用于黏结在外环形部分950上的“管状”或“缝合”型轮胎,或者可被设计成容纳“楔型”轮胎。当然,如果需要和/或要求,轮圈924可具有其他形状以容纳其他类型的轮胎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轮圈924由大体刚性的材料构成,如该领域所公知的那些材料。
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952位于外环形部分950的径向内侧,内环形部分954将环形的轮辐连接部分952连接在一起。轮圈924是一管状件,带有一中空的环形内部区域。
轮辐孔958最好绕轮辐连接部分952的圆周等距隔开。在该实施例中,该组轮辐孔958最好是圆形的孔,它们大于轮辐22的外端部分40。本发明的轮辐孔958比传统的轮辐孔大。所以,加强件或者垫圈48将轮圈924上的力分布在一个比普通的圆形轮辐更大的区域上,这样尽量减小了轮圈924的应力断裂和/或撕裂。轮辐孔958最好具有至少约5.0mm的周向宽度或直径。
各轮辐孔958设置在于轮圈924之外环形部分950上形成的一接近孔(未示出)附近,这样可将一带有加强件48的轮辐22穿过接近孔并插入轮辐孔958。
尽管选择了几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业内人士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可以作出许多改动和改进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而且,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只是出于说明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由后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轮圈,包括一外环形部分,适于在其上支承一轮胎;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外环形部分并从所述外环形部分径向向内延伸;和一内环形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径向内侧,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中空的内部;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有一外圆周部段,一其上形成有一组周向设置的轮辐孔的中圆周部段,和一内圆周部段,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中圆周部段的至少一些部分在所述轮辐孔附近有一第一预定壁厚,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位于所述轮辐孔之上和之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延伸以沿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形成一连续的环形的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其中所述环形的环的径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环形的环位于所述轮辐孔之上和之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间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环形的环相对于所述轮辐孔基本上是径向对中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至少约大1.3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各所述外圆周部段有一第三预定壁厚,该壁厚大致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是断续的并环绕所述轮辐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的径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问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轮辐孔基本上是径向对中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的周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至少约大1.3倍。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各所述外圆周部段有一第三预定壁厚,该壁厚大致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间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轮辐连接部分在所述轮辐孔附近具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从所述轮辐孔径向向外设置在所述外环形部分和所述轮辐孔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续地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一组所述加强结构以一非连续的模式形成在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上。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加强结构由肋构成,所述肋增加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壁厚。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轮圈,其中所述加强结构由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连续的环形弯折构成,所述弯折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划分成内和外环形的部段。
23.一种自行车车轮组件,包括一组向外延伸的轮辐,各所述轮辐具有一内端部分,一外端部分,和一位于所述内和外端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轮辐的各所述外端部分具有一加大的头部;一轮圈,具有一适于在其上接纳一轮胎的外环形部分,连接于所述外环形部分并所述外环形部分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和一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径向内侧并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中空内部的内环形部分;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有一外圆周部段,一其上形成有一组周向设置的轮辐孔的中圆周部段,和一内圆周部段,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中圆周部段的至少一些部分在所述轮辐孔附近有一第一预定壁厚,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位于所述轮辐孔之上和之下。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延伸以沿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形成一连续的环形的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其中所述环形的环的径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间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环形的环相对于所述轮辐孔基本上是径向对中的。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至少约大1.3倍。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各所述外圆周部段有一第三预定壁厚,该壁厚大致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带有所述第一预定壁厚的所述部分是断续的并环绕所述轮辐孔。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的径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间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轮辐孔基本上是径向对中的。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的周向宽度约为4.0mm至约16.0mm。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部分的所述第一预定壁厚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至少约大1.3倍。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各所述外圆周部段有一第三预定壁厚,该壁厚大致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所述内圆周部段的所述第二预定壁厚。
3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限定了所述轮圈的最大总轴向宽度,该轴向宽度小于在所述外和内环形部分之间限定的所述轮圈的最大总径向高度。
3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轮辐连接部分在所述轮辐孔附近具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从所述轮辐孔径向向外设置在所述外环形部分和所述轮辐孔之间。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连续地延伸。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一组所述加强结构以一非连续的模式形成在各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上。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加强结构由肋构成,所述肋增加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壁厚。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加强结构由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的连续的环形弯折构成,所述弯折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轮辐连接部分划分成内和外环形的部段。
4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还包括一组加强件,各所述加强件带有一轮辐孔,所述轮辐的外端部分设置在所述轮辐孔内。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其中所述加强件具有一带第一径向宽度的第一部分,和一带第二径向宽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径向宽度,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环形轮圈的所述轮辐孔内。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自行车车轮组件,还包括所述中圆周部段的所述部分的周向宽度为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径向宽度的约一倍至约两倍。
全文摘要
一种自行车车轮,具有一轮毂,一组从轮毂向外延伸的轮辐和连接于轮辐外端的环形轮圈。轮圈有一轮辐连接部分,带有一组接纳轮辐外端的孔。该孔具有位于轮辐和轮圈之间的加强件。轮圈具有在轮辐孔上方的加强肋或弯折。加强肋或弯折可以是连续的或断续的。轮辐连接部分被分为外圆周部段,有轮辐孔的中圆周部段和内圆周部段。至少部分中圆周部段有位于轮辐孔上方和下方的第一预定壁厚。该第一预定壁厚大于内圆周部段的第二预定壁厚。
文档编号B60B21/06GK1280074SQ0012022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3日
发明者村冈勉, 冈岛伸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