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22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
传统式的洗车机洗净的车辆的方法,是在洗车机内设有顶刷、侧刷、喷水装置及烘干装置,使车辆在进入洗车机中时,先以含清洁剂的水向车身喷洒,使附着在车身表面的污垢软化及溶解,然后通过顶刷及侧刷的刷洗,使车身表面的污垢被刷洗下来,同时再以清水将其洗净,最后再由烘干装置将车身表面的水分吹干,如此即是洗车机的清洗过程;可是由于目前车辆日益趋向高级化发展,车身的烤漆越来越讲究,所以传统式的洗车机顶刷或侧刷的刷毛,已从塑胶制成品改由织布所取代,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刷具对车身烤漆的伤害,而且对于刷布除了材质的更新外,刷布的表面处理或防水处理等亦都非常地讲究;可是无论是何种材质的刷布,其高速旋转时对车身的刷洗磨擦,多多少少还是会对车身造成伤害;因此,大部份的高级车辆或新车的车主,都不愿意让洗车机来刷洗他们心爱的车辆,而宁愿自己或由手工洗车场来清洗其车子,所以造成车主时间及金钱上的多余花费。
因此,乃有不使用刷布而改采以高压水花向车身喷洗,而把车身表面先由清洁剂软化或溶化的污垢清洗干净,其中一种是以静态的高压水柱定点地对车身喷洗,所以会造成定点位置处会较为干净,但其周围所承受水柱的喷洗力量渐弱,故会无法造成全面洗净的效果;而喷洗的模式又可分成定点式的喷洗、往复式的喷洗及旋转式的喷洗,其中定点式的喷洗仅能定点位置的冲洗,所以在定点范围以外的地方则其清洗的效果不佳,往复式的喷洗方式是令喷嘴做左右或上下的运动,把原来静态定点喷洗的动作改成往复喷洗,使喷洗的范围及面积增大,进而增进车身洗净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清洗效果已大为增进,但还是因为同一定点或面积范围内的停留或重复清洗的时间不够长,其清净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所以再有使喷嘴装设于一旋转的叉管末端,使喷嘴呈圆周旋转,而让喷洗的定点或面积能够重复增长清洗的时间,来达成更好的洁净效果。可是旋转回绕喷嘴的结构,大都会因为其旋转的同时还必须能供给水至喷嘴来进行喷洗,所以其所使用的旋转装置在设计上就必须特别的注重,而一般旋转上所使用的简易轴封设备都不足以应付,高速旋转的转轴所造成的摩损,而导致轴封设备的使用寿命短,造成水的泄漏,进而使喷嘴所喷出的水柱压力及水量的不足,而影响了清净的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通过旋转轴封来防止水的外泄,保持高压水花的高效能喷洗洗净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是洗车机内的两侧及上方升降的顶洗部处各设有多组旋转清洗装置,而两侧的旋转清洗装置是采固定位置旋转,设于顶洗部上的旋转清洗装置是可通过顶部带动而随着车子的高低起伏而升降,同时又随着车子欲清洗的面而摆转清洗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旋转清洗装置是一两端封闭的座体中轴设一中空的转轴,转轴上设有长透孔,转轴的下端伸出于座体外,同时转轴末端再接设一多叉歧管的叉管,各叉歧管末端处装设有高压喷嘴;座体内的转轴上装设有旋转轴封,而该旋转轴封是一上方具垫体的防漏环体,位于座体内部的下端处,再设一转环体紧邻于垫体上端,另设一壳体内部及下端嵌设一垫圈及上述的转环体,垫圈受一弹簧的压迫,同时弹簧的另一端顶于一盖体上,而该盖体的两旁设有呈凸形扣勾部,通过该扣勾部将盖体扣固于壳体上端端缘上所设的凸形扣口中,一软性轴套套入壳体中,转轴穿于该轴套中,并使轴套上端端缘部套于盖体上方并紧抵于转轴上所嵌设的扣环上,轴套中间设伸缩部,同时在弹簧的作用压迫下使转环体与垫体之间更为紧密地相贴。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增进使用上的功效并增长使用的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例的外观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清洗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轴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洗车机1内的两侧及上方升降的顶洗部2处各设有多组旋转清洗装置3,而设于两侧的旋转清洗装置3采用固定位置旋转,设于顶洗部2上的旋转清洗装置3除了可由顶洗部2带动随着车子的高低起伏而升降外,且又能随着车子欲清洗的面而摆转清洗的角度,即旋转清洗装置3是固定在一旋转板体4上,然后该板体4再由一马达6的带动及配合侦测控制而适时地以适当的角度摆转;另外,各旋转清洗装置3的详细构造是,一固定转板体4上的中空座体31两端各螺固有顶盖32及底盖33,且在座体31的旁侧设有入水口30,并在座体31内轴设一中空的转轴34,而令转轴34的末端伸出于座体31外,同时令转轴34末端固设一齿轮35,再令该齿轮35与另一齿轮36啮合,并使齿轮36由一马达37所带动旋转,进而带动转轴旋转,转轴34末端处再接设一多叉歧管的叉管38,且在叉管38的各叉歧管末端处装设有高压喷嘴39。
转轴34装设在座体31内的详细结构情形如图3所示,转轴34的上端轴设于顶盖32上,而邻近下端处则轴设于底盖33上,且令转轴34的上段处表面设有多个长透孔341通至内部中间,同时再于转轴34的位于座体31内的下端处设置一旋转轴封5,而该旋转轴封5的详细构造请再配合图4所示,是在底盖33的内部处设一防漏环体51,再于防漏环体51的上方设一垫体52,再设一转环体53位于垫体52的上方,同时两者呈相对贴合的状态,即令转环体53下端的凸缘部531顶于垫体52的顶面上;另外,一壳体55的内壁适当处设一相对的凸挡部551,壳体55的下端端缘设有相对的卡制凸部552,使一垫圈56装入壳体55内而介于凸挡部551与卡制凸部552之间,然后再于壳体55内再装入一垫圈57及一弹簧58,而使垫圈57顶于凸挡部551上,再使弹簧58的一端顶于垫圈57上,然后弹簧的另一端则顶于一盖体59上,而该盖体59的两旁设有呈凸形扣勾部591,通过该扣勾部591半盖体59扣固于壳体55上端端缘上所设的凸形扣口553中,进而令盖体59具有可被弹性压缩位移的作用,最后再以一软性轴套54套入壳体55中,而令轴套54的下端端缘部541套于垫圈56的上方,同时轴套54的上端端缘部542套于盖体59的上方,即轴套54嵌固定位于垫圈57与盖体59之间,然后于令轴套54的中间部位处设有一伸缩部543,而当其上端被压迫而缩短位移时,通过该伸缩部543的伸展来达成轴套54的可伸缩性;因此,旋转轴封5的装设情形即是在转轴34上嵌设一扣环342,然后将轴封5装入转轴24中,而令轴套54密合于转轴34的轴面上,且令轴套上端的端缘部542顶于扣环342上,故当底盖33旋紧螺固于座体31上时,会对旋转轴封5的下端产生压迫的作用,进而使旋转轴封5内的弹簧58产生反作用力,使轴套54与转轴34之间的接触更为密合,同时转环体53下端的凸缘部531更紧密地紧贴于垫体52上端,且防漏环体51在被压迫的壮况下而令其四周被密闭。
请参阅图3所示,当水由入水口30进入座体31内后,水再由转轴34的长透孔341处进入其内部,然后顺着转轴34的内部向下流入叉管38内,再流至各分歧管末端的喷嘴39后而喷出高压的水花,同时转轴34再受到齿轮35、36的带动下而旋转,所以即令高压水花呈转绕方式喷出,使对车身来达成旋转喷洗的目的,而且通过旋转轴封来达成防止座体31水的外泄,并保持高压水花的高效能喷洗洗净效果,延长旋转清洗装置3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增进使用上的功效并增长使用的寿命,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是洗车机内的两侧及上方升降的顶洗部处各设有多组旋转清洗装置,而两侧的旋转清洗装置是采固定位置旋转,设于顶洗部上的旋转清洗装置是可通过顶部带动而随着车子的高低起伏而升降,同时又随着车子欲清洗的面而摆转清洗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旋转清洗装置是一两端封闭的座体中轴设一中空的转轴,转轴上设有长透孔,转轴的下端伸出于座体外,同时转轴末端再接设一多叉歧管的叉管,各叉歧管末端处装设有高压喷嘴;座体内的转轴上装设有旋转轴封,而该旋转轴封是一上方具垫体的防漏环体,位于座体内部的下端处,再设一转环体紧邻于垫体上端,另设一壳体内部及下端嵌设一垫圈及上述的转环体,垫圈受一弹簧的压迫,同时弹簧的另一端顶于一盖体上,而该盖体的两旁设有呈凸形扣勾部,通过该扣勾部将盖体扣固于壳体上端端缘上所设的凸形扣口中,一软性轴套套入壳体中,转轴穿于该轴套中,并使轴套上端端缘部套于盖体上方并紧抵于转轴上所嵌设的扣环上,轴套中间设伸缩部,同时在弹簧的作用压迫下使转环体与垫体之间更为紧密地相贴。
专利摘要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旋转清洗装置,是指在洗车机上各设有旋转清洗装置,其中空座体的上、下端各设有顶盖与底盖,使中空转轴伸入座体且两端轴设于其上,转轴下端穿出于外,转轴的下端装设一旋转轴封,该旋转封为垫体与转环体套入转轴上,介于垫体与底盖之间设有防漏环体,垫体的上方设有转环体;转轴上设有多个长透孔;因此能使清洗的范围加大且防止水由座体中外漏。
文档编号B60S3/06GK2432097SQ00236320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9日
发明者杨宏明 申请人:嘉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