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480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涉及的是具有减震、顶压按摩双重功能的汽车座椅。
在现有汽车座椅中,一般不具有减震作用,有的虽然在座椅夹垫层中设置澎涨收缩物,但减震效果不好。因此造成一些在汽车紧急制动或高速越过凸凹路面情况下,汽车的急剧颠簸将人抛离座位,人体落下的瞬间,由于座椅不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闪挫腰椎及其他部位,严重的导致受伤。平时乘坐舒服效果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而设计,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躺坐舒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座垫底部设置刚性承托板,承托板与座垫框架连为一体,承托板上焊接排列密封钢管,钢管内腔放置弹簧。在座椅面料、衬垫物下面设置顶盖板,顶盖板背面焊接柱塞,柱塞数量与密封钢管数量一致。柱塞插入密封钢管管腔,间隙保持十分精确度,当柱塞受到外来的人体压力时便压缩弹簧,弹簧伸缩呈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减震技术方案是在密封钢管内腔注入液压油、安装油封、成为液压减震形式,获得同样减震效果。
由于人体接触座椅垫面的姿势不同,有时只呈现小范围受压,造成压力不均匀,这就要求座垫减震结构的顶盖板为组合形态,座垫面料具备松紧性能,亦可将面料、衬垫与单一的顶盖板加工在一起,然后组合,还可将座垫面料和衬垫物穿透成圆孔,让顶压按摩凹出物伸出去。这样便可达到个别部位减震。当整体坐靠压力一致时,组合顶盖板又形成统一伸缩,不同体位下压时,形成分别伸缩。这样就保持了减震的协调与统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人体顶压按摩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上述减震结构顶盖板外部的平面竖立多枚顶压按摩凸出物;二是在弹簧顶端设置顶压按摩凸出物。凸出物为圆柱体形,直径以人体穴位适应刺激为准。凸出物顶压按摩人体头、背、腚部穴位。凸出物顶端为平面或球面状。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本来属于汽车减震,人体保健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浑为一体,达到一项技术,两种功效。在方案实施中,柱塞随着身体压力而张驰收缩,凸出物随着柱塞推进而按摩刺激人体后脑、后背、腚部的喻穴,代替人工手法按摩。它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推力,并随着汽车晃动揉抚肌肤穴位,类似中医按摩学中的手指顶压,从而起到止疼、活血、舒筋、安神等功效。
为了使座垫外观颜色与顶压按摩凸出物体色泽相媲美,凸出物附近的面料颜色与凸出物本色保持协调。这种色泽与座垫周边色泽不同,由过去的单一色改为双色,增加了座垫的外观美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图1表示座垫外形图;图2为
图1侧剖图,图中 1表示顶压按摩凸出物;2表示密封钢管;3表示底部承托板;4表示上顶盖板;5表示柱塞;6表示弹簧或液体。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的头枕、靠背、坐垫处排列设置柱塞,柱塞上端与凸出物体连接,下端与伸缩物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作用柱塞伸缩的是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作用柱塞伸缩的是液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柱塞上部的顶盖板为多块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遮盖凸出物的面料为松紧面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垫面面料及其衬垫物层对应凸出物的位置开设透孔。凸出物呈现裸露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头枕、靠背、坐垫各部位分别选择安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分解的顶盖板与面料、衬垫物为单独统一体,然后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凸出物体为圆柱平面物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凸出物为圆柱球面物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凸出物附近的面料颜色与凸出物本色相协调搭配。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顶压按摩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凸出物下端直接连结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具有减震、顶压按摩双重功能。其特征是座椅的头枕、靠背、坐垫处排列设置柱塞,柱塞上端与凸出物体连接,下端与伸缩物体连接,使柱塞随着人体压力推进伸缩。它的特点是坐躺舒适,减震性能优越;与柱塞相连接的顶压按摩凸出物体对应头枕、靠背、坐垫的人体穴位,具有人工指压按摩效果。
文档编号B60N2/44GK2452806SQ0026213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
发明者王国欣 申请人:王国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