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96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尤其是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均设置在后桥上的有动力后桥,属于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领域。
目前,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四轮沙滩摩托车的后桥都是无动力的,带差速器或倒挡结构,这种型式的后桥需要由固定在车架上的发动机通过链条或传动轴传递动力,驱动车辆行驶。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发动机挤占车体空间,动力传输距离过长,传动效率低,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同时,很多技术人员将“动力装置与后桥分开布置”已作为一种固有模式,这一传统观念也束缚了该技术的广泛发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突破上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其固有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动力装置直接与后桥固定在一体的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其差速器置于后桥的壳体内,动力装置经传动机构驱动与差速器联接的并用来安装和驱动左、右后轮的左、右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直接固定在后桥上;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在后桥上的并与后桥一体的传动机构向差速器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内的驱动轴、固定在驱动轴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并固定在差速器上的从动齿轮。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具有倒挡结构的发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内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通过花键联接设置有带拨叉槽的游轮,该游轮在与拨叉槽相对应的拨叉机构作用下可以在驱动轴上轴向移动;从动齿轮固定在差速器上;在驱动轴与差速器之间设有固定在惰轮轴之上的惰齿轮、倒档齿轮;惰齿轮与从动齿轮为常啮合状态,游轮通过变挡机构实现与从动齿轮或倒档齿轮之间的单独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具有变挡结构的发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内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倒档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在差速器上;在驱动轴与差速器之间又设置了一级惰轮轴、二级惰轮轴;在一级惰轮轴上设有一级惰齿轮,在二级惰轮轴上设有与从动齿轮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带有拨叉槽的游轮及倒挡从动齿轮,该游轮可以在二级惰轮轴上轴向移动,在游轮靠近倒挡从动齿轮的一侧面设有挡销,该挡销与倒挡从动齿轮侧面的销孔相对应;I挡驱动齿轮与I挡惰齿轮为常啮合状态,倒挡驱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也为常啮合状态,且倒挡从动齿轮可在二级惰轮轴上滑转,游轮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I挡惰齿轮的啮合或与倒挡从动齿轮的接合。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具有皮带传动的发动机。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内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依次设有II挡驱动齿轮、I挡驱动齿轮、倒挡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在差速器上;在驱动轴与差速器之间设有一级惰轮轴、二级惰轮轴;在一级惰轮轴上依次设有II挡惰齿轮、I挡惰齿轮;在二级惰轮轴上依次设有主动齿轮、II挡过渡齿轮、带拨叉槽的游轮及倒挡从动齿轮;其中,II挡驱动齿轮与II挡惰齿轮之间,II挡惰齿轮与II挡过渡齿轮之间、I挡驱动齿轮与I挡惰齿轮之间、倒挡驱动齿轮与倒挡从动齿轮之间以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均为常啮合状态;II挡过渡齿轮、倒挡从动齿轮均可以在相应的惰轮轴上滑转;游轮两侧面均设有挡销并与II挡过渡齿轮、倒挡从动齿轮相应侧面上的销孔相对应;该游轮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轴向移动,并分别实现与I挡惰齿轮的啮合、与II挡过渡齿轮或倒挡从动齿轮之间的接合。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具有皮带传动的发动机。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整车设计可以更为紧凑,节省车体内部空间;2、省去了老式结构中的链条、链轮或换向装置、传动轴,后桥内结构可以有多种选项,降低了整车成本;3、动力后桥是原“发动机+传动机构+后桥”的一个集成,使用动力后桥后,整车装配工艺大大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4、减少了许多中间传动环节,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整车重量,有效地降低了车辆道路油耗。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展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展开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的展开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四的展开图。
众所周知,由于三轮摩托车、四轮沙滩摩托车结构性能的需要,其车身相对较宽,后桥的长度自然较长;同时由于该类车型的车身高地高度、减震空间相对比较富余,因此使得动力装置与后桥固定在一起成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突破。

图1中,差速器4置于后桥的壳体8内,差速器4左右两端内置有与差速器4联接的左半轴11、右半轴5,左、右半轴的末端用来安装并驱动左、右后轮。此部分结构属于带差速器的后桥一般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均较熟悉,本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3通过安装架以纵向的方式可靠的紧固于后桥之上,动力装置13输出的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给后桥内的差速器4。该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并通过轴承固定支撑于后桥壳体8上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通过花键联接设置有驱动齿轮1,该驱动齿轮1与固定在差速器4上的从动齿轮7为常啮合状态。在驱动轴2、左半轴11、右半轴5外露的一端与后桥壳体8的接合处设有润滑油密封件,壳体8内用齿轮油润滑。这样动力装置13输出的扭矩经驱动轴2、驱动齿轮1、从动齿轮7、差速器4传递给左、右半轴,从而驱动后轮转动。
从理论上讲,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满足三轮、四轮摩托车使用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采用了现有的具有倒挡结构的发动机,以满足车辆前进、倒车及变速行驶要求。
当需要倒挡时,通过操纵发动机上的倒档机构,实现整车倒车要求。
整车装配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带动力装置的后桥安装于车辆悬架之上即可,操作极为方便。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主要不同在于传动机构内设有倒挡结构,且置于后桥内,而不是采用倒挡发动机。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3通过安装架以纵向的方式可靠的紧固于后桥之上,动力装置13输出的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给后桥。该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并通过轴承固定支撑在后桥壳体8上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通过花键联接设置有带拨叉槽的游轮33,该游轮33在与拨叉槽相对应的变挡机构作用下可以在驱动轴2上轴向移动;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差速器4与驱动轴2之间设有支撑于后桥壳体8之上的惰轮轴30,在惰轮轴30之上固定有惰齿轮6、倒档齿轮34;惰齿轮6与从动齿轮7为常啮合状态,游轮33通过变挡机构实现与从动齿轮7或倒档齿轮34之间的单独啮合。
所述的变挡机构由两端或一端固定支撑于后桥壳体8之上并可以轴向移动的变挡轴31、与变挡轴31一体的变档拨叉、以及置于变挡轴31之上并限位于变档拨叉与后桥壳体8之间的位控弹簧所组成,变档拨叉的末端置于游轮33的拨叉槽内,拉筋线的一端通过支撑架后与变挡轴31联接。
在驱动轴2、右半轴5、左半轴11及变挡轴31外露的一端与后桥壳体的接合处均设有润滑油密封件。壳体8内用齿轮油润滑。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通常状态下,位控弹簧呈预压状态,游轮3与从动齿轮7啮合,通过从动齿轮7直接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右半轴5、左半轴11转动,带动后轮实现前进档。当操纵拉筋线使变挡轴31轴向位移时,位控弹簧受压缩,游轮33随变挡轴31轴向移动并与倒档齿轮34啮合,通过惰齿轮6、从动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右半轴5、左半轴11倒转,带动后轮,实现倒档。释放拉筋线,位控弹簧回位,后桥自动恢复前进状态。
从理论上讲,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后桥内已设置了倒挡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采用了现有的具有变档结构的普通跨骑式二轮摩托车发动机,满足了三轮、四轮摩托车前进、倒车及变速行驶要求。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主要不同在于传动机构内不仅设置倒挡结构,还设置了减速换向机构,所采用的发动机为具有CVT皮带传动的发动机。
在图3中,差速器4置于后桥的壳体8内,差速器4左、右两端有与差速器联接的左半轴11、右半轴5,左、右半轴的末端用来安装并驱动左、右后轮。此部分结构属于带差速器的后桥一般技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大致相同,普通技术人员均较熟悉,本处亦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3通过安装架以横向的方式可靠的紧固于后桥之上,动力装置13输出的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给后桥。该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并通过轴承固定支撑在后桥壳体8上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设有与驱动轴2固定联接的驱动齿轮21、倒档驱动齿轮20;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驱动轴2与差速器4之间又设置了通过轴承支撑在后桥壳体8上的一级惰轮轴35、二级惰轮轴17;在一级惰轮轴35上设有一级惰齿轮36;在惰轮轴17上设有与从动齿轮7常啮合的主动齿轮37、带有拨叉槽的游轮33及倒挡从动齿轮18。该游轮33通过花键联接设置在二级惰轮轴17上并可以在其上轴向移动。在游轮33靠近倒挡从动齿轮18的一侧面设有挡销,该挡销与倒挡从动齿轮18侧面的销孔相对应。驱动齿轮21与一级惰齿轮36为常啮合状态,倒挡驱动齿轮20与倒挡从动齿轮18亦为常啮合状态,且倒挡从动齿轮18可以在二级惰轮轴17上滑转,游轮33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一级惰齿轮36的啮合或与倒挡从动齿轮18接合。
所述的变挡机构由两端或一端固定支撑于后桥壳体8之上并可以轴向移动的变挡轴31、与变挡轴31一体的变档拨叉、以及置于变挡轴31之上并限位于变档拨叉与后桥壳体8之间的位控弹簧所组成,变档变挡的末端置于游轮33的拨叉槽内,拉筋线的一端通过支撑架后与变挡轴31联接。
在驱动轴2、左半轴11、右半轴5及变挡轴31外露的一端与后桥壳体8的接合处均设有润滑油密封件。壳体内用齿轮油润滑。
从理论上讲,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后桥内已设置了变档及倒挡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采用了现有的CVT皮带传动的发动机,不仅实现了三轮、四轮摩托车前进变档及倒车的行驶要求,而且还扩展了无级变速发动机的功能,提高了车辆的经济性。但是,采用这种形式的发动机只有沿后桥横向设置并固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本实施例将发动机及后桥内的传动机构均横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同时将驱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7均采用锥齿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通常状态下,位控弹簧呈预压状态,游轮33与一级惰齿轮36啮合,动力经驱动轴2、驱动齿轮21、一级惰齿轮36、游轮33、主动齿轮37、从动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左半轴11、右半轴5转动,带动后轮实现前进档。当操纵拉筋线使变挡轴31轴向位移时,位控弹簧受压缩,游轮33随变挡轴31轴向移动并与倒档从动齿轮18接合,动力经驱动轴2、倒挡齿轮20、倒档从动齿轮18、游轮33、主动齿轮37、从动齿轮7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左半轴11、右半轴5转动,带动后轮实现倒档。释放拉筋线,位控弹簧回位,后桥自动恢复前进状态。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主要不同在于传动机构内还设置了II挡变速机构,所采用的发动机仍为具有CVT皮带传动的发动机。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3通过安装架以横向的方式可靠的紧固于后桥之上,动力装置13输出的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给后桥。该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依次设有II挡驱动齿轮23、I挡驱动齿轮21、倒挡驱动齿轮20;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驱动轴2与差速器4之间设有一级惰轮轴35、二级惰轮轴17;在一级惰轮轴35上依次设有II挡惰齿轮24、I挡惰齿轮36;在二级惰轮轴17上依次设有主动齿轮37、II挡过渡齿轮29、带拨叉槽的游轮14及倒挡从动齿轮16;其中,II挡驱动齿轮23与II挡惰齿轮24之间,II挡惰齿轮24与II挡过渡齿轮29之间、I挡驱动齿轮21与I挡惰齿轮36之间、倒挡驱动齿轮20与倒挡从动齿轮18之间以及主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7之间均为常啮合状态;II挡过渡齿轮29、倒挡从动齿轮18均在相应的惰轮轴17上滑转;游轮33两侧面均设有挡销并与II挡过渡齿轮29、倒挡从动齿轮18相应侧面上的销孔相对应;该游轮33通过花键联接设置在惰轮轴17上并可以在其上轴向移动,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游轮33可分别实现与I挡惰齿轮36的啮合、与II挡过渡齿轮29或倒挡从动齿轮18之间的接合。
所述的变挡机构由两端或一端固定支撑于后桥壳体8之上并可以轴向移动的变挡轴31、与变挡轴31一体的变档拨叉、以及置于变挡轴31之上并被限位于变档拨叉与壳体8之间的位控弹簧所组成,变档拨叉的末端置于游轮33的拨叉槽内,外部操纵机构可以使变挡轴31前、后轴向移动。
在驱动轴2、右半轴11、左半轴5及变挡轴31外露一端与后桥壳体8的接合处均设有润滑油密封件。壳体内用齿轮油润滑。
由于本实施例的后桥内已设置了I、II两级变档及倒挡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采用了CVT皮带传动的发动机,不仅实现了三轮、四轮摩托车I、II两级前进变档及倒车的行驶要求,而且还扩展了无级变速发动机的功能,提高了车辆的经济性。与图例3所述的原因相同,本实施例将发动机及后桥内的传动机构均横置,驱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7均为锥齿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通常状态下,游轮33与I挡惰齿轮36啮合,动力经驱动轴2、I挡驱动齿轮21、I挡惰齿轮36、游轮33、驱动齿轮37、从动齿轮7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左半轴11、右半轴5转动,带动后轮实现I挡前进。
当操纵机构使变挡轴31轴向向前移动时,游轮33随变挡轴31轴向移动并与II挡过渡齿轮29接合,此时动力经驱动轴2、II挡驱动齿轮23、II挡惰齿轮24、II挡过渡齿轮29、游轮33、驱动齿轮37、锥形从动齿轮7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左半轴11、右半轴5转动,带动后轮实现II挡前进。
当操纵机构使变挡轴31轴向向后移动时,游轮33随变挡轴31轴向移动并与倒档从动齿轮18接合,动力经驱动轴2、倒挡驱动齿轮20、倒档从动齿轮18、游轮33、驱动齿轮37、从动齿轮7传递给差速器4,从而驱动左半轴11、右半轴5转动,带动后轮实现倒档。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其差速器(4)置于后桥的壳体(8)内,动力装置经传动机构驱动与差速器(4)联接的并用来安装和驱动左、右后轮的左、右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13)直接固定在后桥上;动力装置(13)通过设置在后桥上的并与后桥一体的传动机构向差速器(4)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的驱动轴(2)、固定在驱动轴的驱动齿轮(1)、与驱动齿轮(1)啮合并固定在差速器(4)上的从动齿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13)为具有倒挡结构的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通过花键联接设置有带拨叉槽的游轮(33),该游轮(33)在与拨叉槽相对应的变挡机构作用下可以在驱动轴(2)上轴向移动;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驱动轴(2)与差速器(4)之间设有固定在惰轮轴(30)之上的惰齿轮(6)、倒档齿轮(34);惰齿轮(6)与从动齿轮(7)为常啮合状态,游轮通过变挡机构实现与从动齿轮(7)或倒档齿轮(34)之间的单独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13)为具有变挡结构的发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21)、倒档驱动齿轮(20);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驱动轴(2)与差速器(4)之间又设置了一级惰轮轴(35)、二级惰轮轴(17);在一级惰轮轴(35)上设有一级惰齿轮(36),在二级惰轮轴(17)上设有与从动齿轮(7)常啮合的主动齿轮(37)、带有拨叉槽的游轮(33)及倒挡从动齿轮(18),该游轮(33)可以在二级惰轮轴(17)上轴向移动,在游轮靠近倒挡从动齿轮(18)的一侧面设有挡销,该挡销与倒挡从动齿轮侧面的销孔相对应;I挡驱动齿轮(21)与I挡惰齿轮(36)为常啮合状态,倒挡驱动齿轮(20)与倒挡从动齿轮(18)也为常啮合状态,且倒挡从动齿轮(18)可在二级惰轮轴(17)上滑转,游轮(33)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实现与I挡惰齿轮(36)的啮合或与倒挡从动齿轮(18)的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端与动力装置(13)联接,另一端置于后桥壳体(8)内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依次设有II挡驱动齿轮(23)、I挡驱动齿轮(21)、倒挡驱动齿轮(20);从动齿轮(7)固定在差速器(4)上;在驱动轴(2)与差速器(4)之间设有一级惰轮轴(35)、二级惰轮轴(17);在一级惰轮轴(35)上依次设有II挡惰齿轮(24)、I挡惰齿轮(36);在二级惰轮轴(17)上依次设有主动齿轮(37)、II挡过渡齿轮(29)、带拨叉槽的游轮(33)及倒挡从动齿轮(18);其中,II挡驱动齿轮(23)与II挡惰齿轮(24)之间,II挡惰齿轮(24)与II挡过渡齿轮(29)之间、I挡驱动齿轮(21)与I挡惰齿轮(36)之间、倒挡驱动齿轮(20)与倒挡从动齿轮(18)之闸以及主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7)之间均为常啮合状态;II挡过渡齿轮(29)、倒挡从动齿轮(18)均可以在相应的惰轮轴(17)上滑转;游轮(33)两侧面均设有挡销并与II挡过渡齿轮(29)、倒挡从动齿轮(18)相应侧面上的销孔相对应;该游轮(33)在变挡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轴向移动,并分别实现与I挡惰齿轮(36)的啮合、与II挡过渡齿轮(29)或倒挡从动齿轮(18)之间的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13)为具有皮带传动的发动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用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齿轮(37)与从动齿轮(7)均为锥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四轮摩托车上使用的专用后桥,尤其是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均设置在后桥上的有动力后桥。其动力装置直接固定在后桥上,通过设置在后桥上的并与后桥一体的传动机构向差速器提供动力;差速器置于后桥的壳体内,左、右半轴与差速器固定联接并用来安装和驱动左、右后轮。其特点是整车设计更为紧凑,整车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传动效率高;同时后桥内部结构可以有多种选项,使整车更具竞争力。
文档编号B60K17/34GK2492420SQ0124439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0日
发明者宋吉秋, 张海波, 朱双波, 王忠祥, 李文汇 申请人:济南绿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