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93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动车辆行车的安全警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两组成部分其一为发射系统(主动探测装置),它装在车辆前方,设置了四种功能的发射频率,当按动所需的功能的按键时,即通过预设的变频电路,经过电子线路的功率放大,传导给远红外发射管,即向前方发射经过集束效应处理过的远红外波束进行探测,当远红外感应器接收到回波时,经电路放大,信号灯及语音提示器同时发出提示信号。其二为接收系统(被动接收装置),它是一种远红外接收装置,装在车辆后端,该装置设有远红外感应器及放大电路,当接收到后方的信号超车时,经过信号灯亮及语音提示,驾驶员可采取相应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体电路连接关系如下一种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其特征是发射系统中集成块F1、F2、F3、F4经电容C1、C2并串联电阻R6及旁路串接于功放集成块VD1,其中F3、F4连接于电容C2后端,并连接于集成块BG1及BG2的基极,同时集成块BG1、BG2发射极分别连接于远红外发射管VD2、VD3,其集电极接地构成回路,VD2、VD3另一端连接于电源上,电容C4为旁路电容,其正极连接于电源,负极接地,电容C3其正极连接集成块BG2的基极,负极接地;接收系统中集成块IC4的2、1、3、7接线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的13、5、6、12端,同时该集成块IC3输出端又连接信号输出至语言块Y1、扬声器Y2,作语音提示及信号灯S,集成块IC3的2、4、9、11端又分别串接电阻R10、R11、R12、R13,该四电阻另一端连接于负极并接于集成块IC2的6端,IC2的5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的1、3、8、10端,集成块IC2的3端通过串联电容C4连接于集成块IC1-1的7端,其6端分别连接电阻R7并通过电阻R6连接于IC1-1的7端,IC1-1的5端连接于IC1-2的1接线端,IC1-2的3端分别通过电阻R2连接于电源通过电阻R8的导线上,IC1-2的2接线端分别通过电阻R5连接该集成块的1接线端和IC1-1的5接线端,光敏远红外接收管VD1接收回波信号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1连接IC1-2的3接线端,集成块IC5的11端连接于IC4的13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车辆原有装置,不增加司机精神负担的原则下,较好地解决了原有装置的不足之处,具备了雾雨雪、道路障碍、正常超车、强行超车四种功能;采用灯光、语音两种同时提示的方式,在200米有效距离内事先预警,且使用方便,快速准确,使司机有充足的时间采取避让、减速、停车等措施,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1、雾雨雪功能雾雨雪天气是行车之大忌,当出现不良气候时,所有行驶车辆全部开通该信号,使司机知道前后方有无车辆行驶,从而加强观察,减速慢行。避免了因道路能见度差,看不到前方车辆的灯光信号,一时发现时又避让不及,造成几辆乃至几十辆车相互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
2、道路障碍功能道路障碍主要有道路维护、障碍物、车辆事故等,当行驶车辆发现前方道路出现障碍时,按动路障按键,后车收到前车路障信号即刻反馈前车,或后车再向后方发信号,使行驶车辆路障信号联动,及时采取措施。
3、正常超车功能行驶车辆需要超车时,按动超车按键,前车收到后车超车信号即刻反馈后车,表示后车可以超车。而前车主动避让或减速,给后车超车时创造安全便利的条件,使后车顺利通过。避免了因判断不准确,反应不及时或强行超车造成的事故。
4、强行超车功能是国家公务员、公安交通、道路清障、消防、救护等在执行任务时,其车辆使用的专用控制键,同时也具备一般车辆预警器的功能,当需要使用时,启动该功能(一般车辆预警器只能接收该信号,而不能发射该信号),前车收到该信号迅即反应,并主动采取避让、减速或停车,使其安全通过,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车辆密封性能好、大型车辆噪声高等原因听不到,进而不避让、不减速(故意因素除外),使其难以通过的被动局面。
由于远红外具有特殊的波长,该装置对可见光没有反应,鉴于发射是采用脉冲制式,对非设置脉冲波也不会有误认,因此,其识别误差为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系统的电路图。
发射系统的工作过程工作电源采用直流12V,整机在接通电源后成待机状态,当功能键K1、K2、K3、K4按需要按任意功能键时,通过集成块F1、F2、F3、F4(型号为74HC04)以固定的预设频率经过电容C1、C2并串联电阻R6及旁路串接于功放集成块VD1(IN4148),其中F3、F4连接于电容C2后端,并连接于集成块BG1(CS9013)及BG2(CS9013)的基极,同时集成块BG1、BG2发射极分别连接于远红外发射管VD2(SE303A)、VD3(HIR405),其集电极接地构成回路,VD2、VD3另一端连接于电源上,电容C4为旁路电容,其正极连接于电源,负极接地,电容C3其正极连接集成块BG2的基极,负极接地。其中四种功能键可按所需功能指令,通过该系统发出四种不同的脉冲远红外信号。
接收系统的工作过程该系统是一种接收脉冲远红外回波信号装置,工作电源采用直流12V,通上电源整机处于待机状态,电源连接于电阻R16并连接旁路电容C10,电容C10一端接地,集成块IC4(C4022)的14、16端与电源连接,该集成块IC4的2、1、3、7接线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C4066)的13、5、6、12端,同时该集成块IC3输出端又连接信号输出至语言块Y1、扬声器Y2,作语音提示及信号灯S,集成块IC3的2、4、9、11端又分别串接电阻R10、R11、R12、R13,该四电阻另一端连接于负极并接于集成块IC2的(LM567)6端,IC2的4端连接电源正极,IC2的8端通过电阻R9连接于电源正极,IC2的5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的1、3、8、10端,集成块IC2的3端通过串联电容C4连接于集成块(放大)IC1-1(358N)的7端,其6端(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7并通过电阻R6连接于IC1-1的7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3,该电容C3串接于电容C5的接地端,电容C5正极连接电源正极,IC1-1的5端(正极)连接于IC1-2(C358N)的1接线端,IC1-2的3端(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2连接于电源通过电阻R8的导线上,IC1-2的2接线端分别通过电阻R5连接该集成块的1接线端和IC1-1的5接线端,IC1-2的2接线端直接连接于电容C2,并通过电阻R4接地,光敏远红外接收管VD1接收回波信号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1连接IC1-2的3接线端,并通过电阻R1接于电源正极,另一端接电源负极,集成块IC5(C4011)的11端连接于IC4的13端,IC5的7端接地,IC5的8、9两端串接于4端并串接电容C9后串接于IC5的6、5、3端并经过电阻R14、R15串接于该集成块的1、2端,IC5的10、13端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系统为远红外回波接收装置,它是将接收到的(主动探测)远红外脉冲回波信号经分频解码、功率放大,传到语音提示,信号灯亮示。该系统由于采用脉冲发射远红外光波其接收部分也只能接收设定的脉冲,因此不可能受外界其它光源干扰,故其接收信号的误差为零,本实用新型其发射及接收系统设置了定时功能,每一工作过程为五秒。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其特征是发射系统中集成块F1、F2、F3、F4经电容C1、C2并串联电阻R6及旁路串接于功放集成块VD1,其中F3、F4连接于电容C2后端,并连接于集成块BG1及BG2的基极,同时集成块BG1、BG2发射极分别连接于远红外发射管VD2、VD3,其集电极接地构成回路,VD2、VD3另一端连接于电源上,电容C4为旁路电容,其正极连接于电源,负极接地,电容C3其正极连接集成块BG2的基极,负极接地;接收系统中集成块IC4的2、1、3、7接线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的13、5、6、12端,同时该集成块IC3输出端又连接信号输出至语言块Y1、扬声器Y2,作语音提示及信号灯S,集成块IC3的2、4、9、11端又分别串接电阻R10、R11、R12、R13,该四电阻另一端连接于负极并接于集成块IC2的6端,IC2的5端分别连接于集成块IC3的1、3、8、10端,集成块IC2的3端通过串联电容C4连接于集成块IC1-1的7端,其6端分别连接电阻R7并通过电阻R6连接于IC1-1的7端,IC1-1的5端连接于IC1-2的1接线端,IC1-2的3端分别通过电阻R2连接于电源通过电阻R8的导线上,IC1-2的2接线端分别通过电阻R5连接该集成块的1接线端和IC1-1的5接线端,光敏远红外接收管VD1接收回波信号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1连接IC1-2的3接线端,集成块IC5的11端连接于IC4的13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行车安全预警器,它在能见度较差或在高速行车时能主动探测前方路况,在200米有效距离内事先预警,确保行车安全。它由两组成部分其一为发射系统,它装在车辆前方,设置了四种功能的发射频率,当按动所需的功能的按键时,即通过预设的变频电路,经过电子线路的功率放大,传导给远红外发射管,即向前方发射经过集束效应处理过的远红外波束进行探测,当远红外感应器接收到回波时,经电路放大,信号灯及语音提示器同时发出提示信号。其二为接收系统,它是一种远红外接收装置,装在车辆后端,该装置设有远红外感应器及放大电路,当接收到后方的信号超车时,经过信号灯亮及语音提示,驾驶员可采取相应的动作。
文档编号B60R21/01GK2557374SQ0226314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胡琪创 申请人:胡琪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