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86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不怕戳穿的车辆用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的重要部件,目前各种轻型车辆使用的轮胎常有被路面上尖锐物导致漏气的经历。现有的各种防戳、防刺轮胎虽能让被戳的轮胎不致立刻瘪下去,但过一段时间后胎内空气还是会漏掉,使车辆停驶,这一现状影响干扰驾驶员的正常行车。本申请是在ZL03233046.4专利基础上进一步突破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它将原有的实心承载小球改变为间隔空心结构或者是空心结构的承载小球,使得原有的实心承载小球结构存在的弹性差、承重性能不理想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该改进方案承载性和弹性更好,车轮重量更轻,使用方便,外胎无论在任何方向被戳穿也不会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它的结构特征是在外胎和钢圈包围的空腔内填装有轻质、高弹性的间隔空心承载小球或空心承载小球,并在小球与小球之间、小球与外胎之间配制有润滑剂,对轮胎内部进行润滑和保护;钢圈上有压装小球的填装孔,填装孔口上装有封闭装置。
所述填充在外胎内的间隔空心承载小球或空心承载小球的直径为3~50mm;在钢圈上均匀布置3~6个压装小球的填装孔,填装孔可设置于钢圈中线上或者是位于侧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内装间隔空心承载小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内装空心承载小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有外胎1、钢圈3,外胎中不装内胎,而是填装有轻质、高弹性的间隔空心承载小球2或者是空心承载小球2,钢圈上有压装小球的填装孔4,孔口上配装有封闭装置5、6。由于小球直径远大于戳穿物直径,因而一旦轮胎被刺穿后,小球是不会从穿孔中逃逸,仍能长时间支撑确保轮胎正常使用。
所述间隔空心承载小球是采用类似于发泡材料制造的内部有若干个空腔的圆球;也可完全采用全空腔的空心承载小球。要求小球能满足高弹性、质轻,具有一定耐压耐温性能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安装时,通过填装孔将外胎内尽可能装满承载小球,根据不同的车型,达到轮胎承载要求压力,并使车轮平衡,然后使用封闭装置将填装孔封闭即可供车辆使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由钢圈上安装的填装孔4将小球压进去以补充损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弹性更好、承载能力更强、便于安装、支撑可靠,使用方便、寿命长等特点,由于无内胎,钢圈上不需气嘴装置,采用的内部间隔空心承载小球或空心小球的压装方式及配套装置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局限。这种新型结构轮胎减轻了劳动强度,延长了轮胎使用寿命,并且造价低,适用于各种轻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它不改变现有轮胎外形、性能和构造,便于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包括外胎(1)和钢圈(3),其特征是在外胎(1)和钢圈(3)包围的空腔内填装有间隔空心承载小球(2),钢圈(3)上有压装小球的填装孔(4),填装孔上有封闭装置(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其特征是外胎(1)和钢圈(3)包围的空腔内填装有空心承载小球(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其特征是填充在外胎(1)和钢圈(3)包围的空腔内的承载小球(2)直径为3~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其特征是在钢圈(3)上均匀布置3~6个压装小球的填装孔(4),填装孔可设置于钢圈(3)中线上或是位于侧边。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可刺穿不瘪轮胎,它将原有的实心承载小球改变为间隔空心结构或者是空心结构的承载小球,使得原有的实心承载小球结构存在的弹性差、承重性能不理想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结构特征是在外胎和钢圈包围的空腔内填装有轻质、高弹性的间隔空心承载小球或空心承载小球,并在小球与小球之间、小球与外胎之间配制有润滑剂,对轮胎内部进行润滑和保护;该改进方案承载性和弹性更好,车轮重量更轻,使用方便,外胎无论在任何方向被戳穿也不会瘪。
文档编号B60B7/00GK2741800SQ200420104548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朱顺安 申请人:朱顺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