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85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警示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警示灯有左、右转向灯及夜视灯、刹车灯、倒车灯,当汽车转向时,左或右转向灯不断闪烁,当夜间开车,车后部夜视灯长亮着,当汽车刹车或倒车时,车后部刹车灯、倒车灯也只是亮着。这些汽车原配的警示灯方式单调,且有些灯的设计光而不亮,对后车的警示性远远不够,容易给汽车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汽车警示灯警示方式单调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当汽车左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右向左闪动;当汽车右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左向右闪动;当汽车夜视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从左右向中间闪动;当汽车刹车灯或倒车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根据障碍物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工作,当距离越近时,向外警示灯闪烁速度越快。这种动态的外向警示灯,形象地提醒着后车驾驶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是由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主机、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组成;主机是由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可编程控制器、通道选择电路、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语音储存电路、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语音控制电路、行车状态检测电路、接收放大电路组成;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由与主机接口电路、数码显示驱动电路、发光管、数码显示器、喇叭、行车状态译码电路、警示灯驱动电路、向外警示灯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汽车的倒车灯正极、夜视灯正极、刹车灯正极、左转向灯正极、右转向灯正极分别与主机的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相应点连接,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行车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三根输出数据线CS、CLK、DATA通过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和与主机接口电路连接到数码显示驱动电路IC1的相应输入端,同时数据线CLK连接到行车状态译码电路的调解信号单片机U2的输入端,U2的输出端连接到警示灯驱动电路单片机U1的输入端,U1的输出端连接7个以上的发光管。
上述的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所述警示灯驱动电路的单片机U1对发光管采用两段以上扫描方式。
上述的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所述警示灯驱动电路的单片机U1对每段发光管扫描时,分成8个时间级,实现发光管的8级灰度。
上述的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所述外向警示灯安装在汽车的后档风玻璃上或后档风玻璃的边框上,且面向汽车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汽车左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右向左闪动;当汽车右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左向右闪动;当汽车夜视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从左右向中间闪动;当汽车刹车灯或倒车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根据障碍物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工作,当距离越近时,向外警示灯闪烁速度越快。这种动态的外向警示灯,形象地提醒着后车驾驶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工作原理方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工作原理方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工作原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数字显示器工作原理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光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1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前视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
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
4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后视图。
A2是主机的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
B2是主机的电源电路。
C2是主机的可编程控制器。
D2是主机的通道选择电路。
E2是主机的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
F2是主机的超声波发射传感器。
G2是主机的语音储存电路。
H2是主机的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
I2是主机的语音放大电路。
J2是主机的语音控制电路。
K2是主机的接收放大电路。
L2是主机的行车状态检测电路。
A31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与主机接口电路。
B31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数码显示驱动电路。
C31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发光管电路。
D31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数码显示器。
A32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行车状态译码电路。
B32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警示灯驱动电路。
C32是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的向外警示灯电路。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2、主机3、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组成,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由正面的灯光数字显示器1及背面的向外警示灯4组成,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安装在汽车的后档风玻璃上或后档风玻璃的边框上,灯光数字显示器1及向外警示灯4相互反向安装成一体,灯光数字显示器1面向驾驶员后视镜一侧,向外警示灯4面向汽车后侧,灯光数字显示器1由2个数码管及2个可分段发光的发光管组成,向外警示灯4由21个发光管组成。
如附图2及附图4所示,主机电路是由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A2、电源电路B2、可编程控制器C2、通道选择电路D2、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E2、语音储存电路G2、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H2、语音放大电路I2、语音控制电路J2、行车状态检测电路L2、接收放大电路K2组成。
如附图3及附图5、附图6所示,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电路由与主机接口电路A31、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发光管C31、数码显示器D31、喇叭、行车状态译码电路A32、警示灯驱动电路B32、向外警示灯C32构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汽车本身的倒车灯、夜视灯、刹车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在工作时的工作电压作为行车状态检测信号,这五个信号通过倒车灯正极DIN、夜视灯正极YIN、刹车灯正极STOP、左转向灯正极LIN、右转向灯正极RIN在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A2输入,为了能让该信号能被可编程控制器C2接收,该信号输入后经行车状态检测电路L2中Q14~Q18五个三极管转换成能被可编程控制器C2接收的信号。由于左、右转向灯的电压比较特殊,它们不是一个连续的信号,而是一个很有规律的闪烁信号,所以可编程控制器C2对这两个信号处理时作了延时处理,由于该信号每次闪烁时间约为0.6秒,故对这两个信号处理时的判别标准为当时间为1秒还没信号时,判别为真正没信号。可编程控制器C2会根据各状态的工作指令,进入各工作状态,可编程控制器C2的三个数据控制输出接口CS、CLK、DATA,平时为高电平,只有在主机和显示器工作进行通信时才将其拉低,并在CLK的上升沿时设置数据,但由于数字显示器和警示灯是共用CLK数据线,为了能使其正常工作,主机和显示器通信时不影响主机和警示灯之间的通信,这里采用了不同的波特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左、右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夜视灯工作时,由于可编程控制器C2对各输入控制信号作出了识别,故此可编程控制器C2的三个数据输出口CS、CLK、DATA的数据亦作相应的变化,灯光数字显示器的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可直接受CS、CLK、DATA三根数据线控制(只在刹车、倒车状态时才工作),当刹车或倒车的信号输入时,可编程控制器C2会通过CS、CLK、DATA三根数据线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使发光管C31和数码显示器D31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此同时,可编程控制器C2发出指令给通道选择电路D2,使通道选择电路D2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又发出一个40KHz的信号给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E2,经过三极管Q2、Q4、Q6、Q8和电感T1、T2、T3、T4升压为一个电平较高的超声波信号驱动超声波传感器,使其发出40KHz的超声波,由于障碍物对超声波产生反射,当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到反射信号时,反射回来的信号经接收放大电路K2进行选频及放大后,经二极管D3、D2及三极管Q1转换为能被可编程控制器C2接收的指令信号,可编程控制器C2会根据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间隔时间差计算出障碍物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计算结果经CS、CLK、DATA三根数据线传输给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使其分别作出相应的工作。
当数码显示器驱动电路B31接收到由主机传输过来的控制信号时,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驱动数码显示器D31,显示出障碍物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实际距离供驾驶员参考,同时发光管C31亦会由左右两边向中间点亮,以便显示障碍物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状态。
由于向外警示灯需警示后方车辆驾驶员反映本车辆的行驶动态,当行车状态译码电路A32接收到主机从CLK数据线传输过来的信号时,由于该数据线是与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数据线共线,故此该数据必须经过行车状态译码电路A32进行调解,调解后的信号给警示灯驱动电路B32工作,从而使向外警示灯作出相应的闪动。
向外警示灯闪动的形式有4种,分别为a.当汽车左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右向左闪动。
b.当汽车右转向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由左向右闪动。
c.当汽车夜视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从左右向中间闪动。
d.当汽车刹车灯或倒车灯工作时,向外警示灯会根据障碍物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闪动,距离越近,闪烁速度越快。
为了能让向外警示灯完成上述状态的显示,行车状态译码电路A32采用了单片机U2,由它来控制警示灯驱动电路B32,驱动系统中的21个发光管C32协调工作,21个发光管采用3×7动态扫描方式,即每次处理7个发光管,分三次处理完毕,每次处理的时间为4ms,在处理时另14个发光管处于关闭状态,按这个速度,将21个发光管的状态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为12ms,可知其刷新率为83Hz(一般刷新率在60Hz以下,人眼就会感觉到闪烁),另外,本系统中还为每个发光管增加了8级灰度,当几个发光管同时亮时,可通过警示灯驱动电路B32中的单片机U1对发光管进行灰度调节,让发光管更现层次感,为实现8级灰度,还必须在每次处理的4ms中分成8个时间级,让每个发光管点亮时间段的个数不同,从而实现发光管的不同亮度。
以上的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发明一个特定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图示或描述的特定的结构,权利要求将覆盖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实质精神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是由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主机、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组成;主机是由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可编程控制器、通道选择电路、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语音储存电路、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语音控制电路、行车状态检测电路、接收放大电路组成;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由与主机接口电路、数码显示驱动电路、发光管、数码显示器、喇叭、行车状态译码电路、警示灯驱动电路、向外警示灯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汽车的倒车灯正极、夜视灯正极、刹车灯正极、左转向灯正极、右转向灯正极分别与主机的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相应点连接,电源和各状态输入接口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行车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对应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三根输出数据线CS、CLK、DATA通过与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接口电路和与主机接口电路连接到数码显示驱动电路IC1的相应输入端,同时数据线CLK连接到行车状态译码电路的调解信号单片机U2的输入端,U2的输出端连接到警示灯驱动电路的单片机U1的输入端,U1的输出端连接7个以上的发光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向警示灯安装在汽车的后档风玻璃上或后档风玻璃的边框上,且面向汽车后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外向警示灯的汽车防撞雷达,是由超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主机、警示灯光数字显示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汽车的倒车灯正极,夜视灯正极,刹车灯正极,左、右转向灯正极分别与主机的接口电路A2相应点连接,A2的输出端分别与行车状态检测电路L2的输入端连接,L2的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C2对应的输入端连接,C2的三根输出数据线CS、CLK、DATA连接到数码显示驱动电路B31的相应输入端,同时数据线CLK连接到行车状态译码电路A32的输入端,A32的输出端连接到警示灯驱动电路B32输入端,B32的输出端连接7个以上的发光管。这种外向警示灯可根据汽车工作状态提供不同的闪烁方式,提高了行车的安全。
文档编号B60Q1/26GK2769118SQ20042010368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耀滔 申请人:广东铁将军防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