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中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76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中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中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该电动车辆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和电池单元的电子装置,该电池单元构成用于所述装置的电源。
背景技术
图9是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组合的混合动力冷藏车的平面图。
在图中,标号51是驾驶室,54是底盘车架,53是后轮,55是用于冷藏系统的安装空间。
标号2是电动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驱动车辆的电动机;标号1是高压电池单元,构成用于上述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的电源。所述高压电池单元1在图中未示出的前轮与后轮53之间固定于底盘车架54侧部。电动机控制单元2位于安装空间55下方。
根据此混合动力冷藏车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电动机控制单元2和要求较大安装空间的高压电池单元1位于不同位置,电池单元1在前后轮之间位于底盘车架54侧部,而电动机控制单元2位于安装空间55下部,并由电缆将它们连接。
在JP7-17265A中披露了一项技术,用于在轿车前后轮之间安装其中图4和图6所示的电池存储箱。
在图9中所示的常规车辆电子装置的安装结构中,电池单元1在前后轮之间安装于底盘车架54侧部,而电动机控制单元2则安装在远离电池单元1的安装空间55下部,并且如上所述,由电缆将其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电池单元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位置彼此远离,并用电缆将它们连接起来,由于电缆长度增加而增大的电阻会使电动机驱动效率降低,而且,由于高压传输电缆产生的电磁波影响,也使电子装置易于发生故障。
(2)由于电动机控制单元2位于安装空间55下部,减小了用于安装冷藏设备等的空间,也不便于进行安装。
JP7-17625A中的相关技术只是一种容纳电池的电池存储箱,在前后轮之间或者左右后轮之间,将其安装于底盘车架下,从而缩小了电池存储箱与路面之间的间隙,即缩减了路面间隙,这会影响车辆的行车稳定性和适应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用于在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中将电子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在该结构中,用最小的安装空间就可以将电子装置如高压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紧凑地安装于同一区域中,结果,即使在相当短轴距的车辆中安装它们也成为可能,通过缩短用于传输高压电能的电缆长度,就可以改善电动机的驱动效率,并且通过增加用于除了这些与车辆驱动力相关附件的安装空间,安装操作更为便利。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电动机驱动车辆(50)中将电子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结构,该电动机驱动车辆(50)具有电子装置单元(2),用于控制驱动车轮(53)的电动机(61);以及,电池单元(1),构成用作它们电源,该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托架,各自具有基部以及臂部,基部固定于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底盘车架侧面,臂部沿车辆横向向外延伸,一对第二托架,固定于上述臂部的上表面,使第二托架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有一定间距,沿车辆纵向延伸,上述电池单元放置于第二托架的上表面,以及上述电子装置单元位于上述第二托架之间,在上述电池单元下方。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各上述第二托架的高度H高于上述电子装置单元的高度H1。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包括上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托架装置,在前后轮之间固定于车辆底盘车架。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一对第一托架,它们固定于底盘车架侧面,各第一托架具有沿车辆横向向外延伸的臂部;以及一对第二托架,它们固定于第一托架臂部的上表面,使第二托架沿车辆横向延伸,在第二托架的高度之内放置电子装置单元,并将电池单元放置于第二托架的上表面,这样,电子装置单元容纳于包括第一和第二托架的托架装置的下部空间中,而高压电池单元则可以放置在第二托架上,因此,电池单元重叠在电子装置单元的上方,并可以将它们稳固地固定在底盘车架上。
电子装置单元容纳于第二托架的高度内,从而可以保护电子装置单元,以防车辆行驶时的飞石等。
通过组成这样的安装结构,就可以在彼此叠放的状态下,将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固定在底盘车架上,因此,容许用于安装它们的纵向长度,就与电动机控制单元或高压电池单元的最大容许长度相对应。据此,就有可能将电动机控制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安装在相当短轴距车辆前后轮之间的底盘车架侧面,同时保证足够的最小离地间隙或最小路面间隙。
与采用现有技术将电子装置单元安装在冷藏系统安装空间下部的情况相比,电子装置单元不再需要位于远离高压电池单元的位置,这会获得安装冷藏系统的安装空间增加,并使安装操作更加方便。
此外,由于托架装置底面和路面之间的间距,即最小离地间隙或路面间隙足以获得保证,行车稳定性和适应性或在粗糙不平的道路上的行驶性能就能获得保证。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电子装置单元和电池单元彼此重叠地安装在托架装置中,并将托架装置固定于底盘车架侧,就可以在最小的空间中将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安装在同一部位。
这样,就容易将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安装于前后轮之间的底盘车架侧,而无需考虑轴距的长度。
此外,由于可以在长度上尽可能缩短电子装置单元与高压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电缆,就减小了电缆电阻,从而可以减少由于高压传输线产生的电磁波影响所导致故障的发生,由此可以避免电动机驱动效率的降低,并避免对其他电子装置的不良影响。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车辆前轮与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托架装置之间,将附件(或多个附件)固定于底盘车架。
这样,在固定于底盘车架侧面的托架装置中,将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彼此叠放,构成作为电子装置组件,其远离前轮,以及附件安装在前轮与该电子装置组件之间,使该电子装置组件免受前轮飞石进溅。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各第二托架具有垂壁部、下凸缘和上凸缘,下凸缘从上述垂壁部的下端开始延伸,以固定于第一托架臂部的上表面,而上缘部从上述垂壁部的上端开始延伸,在其上放置电池单元,以及,其中,电子装置单元固定于上述第二托架的壁部。
采用此种结构,电动机控制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都固定在第二托架上,因此,不再需要为电动机控制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各自设置安装托架,就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此外,由于电池单元固定于第二托架的上凸缘,而电子装置单元固定于第二托架的垂壁,一旦电子装置单元中发生故障而用新的电子装置单元进行更换时,通过拆除将电子装置固定于第二托架的螺栓,并沿车辆纵向滑动该电子装置单元,就可以容易地拆下电子装置单元。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电子装置单元的更换,而不用从第二托架上拆下电池单元。可相反顺序进行该单元的安装操作。
当更换电池单元时,因为电池单元固定于第二托架的上凸缘,并不妨碍电动机控制单元,所以,可以不用从第二托架上拆下电动机控制单元,就能容易地拆下高压电池单元。
根据本发明,这样组成安装结构,使得电池单元放置于第二托架的上表面,而电子装置单元在第二托架之间容纳于电池单元下方,并将第一托架固定在底盘车架侧面,因而用于安装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的空间在车辆纵向上的长度可以缩减到最小,而且,采用这种紧凑安装结构可以保证最小离地间隙。因此,就可以在最小的空间中将电子装置单元和高压电池单元安装在同一部位,并且可以容易地将它们安装于前后轮之间的底盘车架侧面,而无需考虑轴距的长度。
此外,与采用现有技术的情况相比,不再需要将电动机控制单元定位于远离高压电池单元1的安装空间下部,因而增加了用于安装冷藏系统的空间,并使系统的安装操作更加方便。
此外,因为可以在长度上尽可能缩短电动机控制单元与高压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电缆,就可以避免由于电缆电阻所导致的电动机驱动效率的降低。
此外,由于可以减少高压传输电缆所产生的电磁波,就可以避免电磁波可能导致的对电子装置的不良影响。


图1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托架装置,在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组合的混合动力冷藏车的底盘车架上,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装配上述托架装置的第一步骤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装配上述托架装置的第二步骤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装配上述托架装置的第三步骤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装配上述托架装置的第四步骤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装配上述托架装置的第五步骤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组合的混合动力冷藏车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冷藏车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与图8对应的现有技术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除非特别说明,应当理解,本实施方式中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相对位置等等,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安装有柴油发动机60和电动机61组合的混合动力冷藏车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在图7和图8中,标号50是车辆,51是车辆50的驾驶室,54一对左右底盘车架,52是前轮,53是后轮,以及55是用于安装冷藏系统的安装空间。
标号2是电动机控制单元(车辆的电子装置单元),用于控制驱动车轮的上述电动机61;标号1是高压电池单元,构成用于电动机6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电源。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单元构成电子装置组件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电动机61是电动机发电机,其不但具有行驶时驱动车辆的功能,而且具有车辆减速时发电的功能。
电子装置组件100包括高压电池单元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将它们彼此叠放安装于托架装置30(参见图1),并且将托架装置30在前后轮之间固定于车辆50的左底盘车架54。
其他附件(或多个附件)59安装于托架装置30与车辆50的左前轮52之间,电池单元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固定在托架装置30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电子装置组件100安装在托架装置30上,而托架装置30固定于前后轮之间的底盘车架54侧面,并位于附件59另一边远离前轮52,就可以使电子装置组件100免遭前轮进溅的飞石等。
其次,图1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托架装置,在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组合的混合动力冷藏车的底盘车架上,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安装结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在图1中,标号30是托架装置。托架装置30包括一对第一托架10,各第一托架10具有基部12z(参见图3)以及臂部12y(参见图3),基部12z固定于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底盘车架侧面,而臂部12y沿横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大致上字母“L”的形状,该各第一托架彼此分开布置;以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是两个)第二托架20,第二托架20固定于各第一托架10臂部的上表面,使其沿车辆纵向延伸,并在彼此之间沿车辆横向保持一定的间距。
电动机控制单元2固定于第二托架20,以及,高压电池单元1覆盖于电动机控制单元2上,并固定在第二托架20上。
标号3是带形固定件,分别从第一托架10的上部开始延伸并围绕高压电池单元1,在托架10下端将固定件3固定。采用一对上述的固定件3,将高压电池单元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牢固地固定在托架装置30上。
下面,参照图2至图6,对利用托架装置将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安装在底盘车架上的工序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用螺栓11a将两个连接件11固定于底盘车架54底面,每一连接件11构成各第一托架10的一部分。
其次,参照图3,设置两个L形部件12,各具有基部12z以及与前者相垂直的臂部12y,以形成大致上字母“L”的形状,并构成第一托架10的一部分,将六个螺栓11d穿过L形部件12上孔12a,拧进底盘车架54上的螺孔54a和连接件11上的螺孔11b,使各L形部件12的基部12z固定于底盘车架54和各连接件11侧面。
设置单独制造的基本上U形的电池支撑件13,其构成第二托架20之一,并以其侧面与构成各L形部件12垂壁的基部12z中央板部的表面相接触,将螺栓11c穿过L形部件12上各孔12b,拧进电池支撑件13的螺孔13b,使电池支撑件13固定于各L形部件12。此外,将螺栓13d穿过电池支撑件13脚部13e上孔13a,拧进螺孔12c。
接着,参照图4,设置单独制造的另一基本上U形的电池支撑件14,其构成第二托架20的另一个,并且在臂部12y的端部,将电池支撑件14布置为其凸缘部位于各L形部件12臂部12y的表面上,并将螺栓14b穿过电池支撑件14上孔14h,拧进L形部件12的螺孔12d,使电池支撑件14固定在L形部件12上。
然后,参照图5,将电动机控制单元2放置在两个电池支撑件13和14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将各电池支撑件13和14形成为具有高度H,其稍高于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高度H1。
进一步,将螺栓14g穿过电池支撑件13上孔13c和电池支撑件14上孔14f,拧进在电动机控制单元2两侧设置的螺孔2a,使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侧部固定在各电池支撑件13和14的垂壁上。
因为电池支撑件13和14的高度H稍高于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高度H,,所以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上表面不会从电池支撑件13和14上表面凸出,随后放置于电池支撑件上表面的电池单元,就不会影响电动机控制单元。
进一步,电动机控制单元2被第一托架10的L形部件12、两个构成第二托架20的电池支撑件13和14以及电池单元1包围,就可以保护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侧面,以免遭车辆行驶时的飞石等。
然后,在图6中,高压电池单元1放置于两个电池支撑件13和14的上表面之上,将螺栓14k穿过电池支撑件13上的孔13e,拧进高压电池单元1上的螺孔1c,并将螺栓14i穿过电池支撑件14上的孔14j,拧进高压电池单元1上的螺孔1b。这样,在高压电池单元1叠放在电动机控制单元2上方的状态下,将高压电池单元1稳固地固定在电池支撑件13和14上。
接着,从各L形部件12上部开始,将两个带形的固定件3缠绕在高压电池单元1上,并在各L形部件12的下部将带形固定件3固定。这样,将高压电池单元1和电动机控制单元2稳固地固定在托架装置30上,而避免在托架装置30上部的摆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托架10包括两个L形部件12,各具有基部12z以及垂直于基部12z延伸的臂部12y,从而形成大致上字母“L”形状,并通过其基部12z,将第一托架10固定于底盘车架54侧面;第二托架20包括两个电池支撑件13和14,并且在各第一托架10臂部12y的上表面,被固定在第一托架10上,使其沿车辆纵向延伸,各电池支撑件13和14在其高度上比高压电池单元1的高度高,将电动机控制单元2放置在电池支撑件13和14之间,并将高压电池单元1放置于电池支撑件13和14的上表面,从而,可以将高压电池单元1布置为叠放于托架装置30高度内的电动机控制单元2上,并稳固地固定在底盘车架54上。
因此,通过允许高压电池单元1叠放在电动机控制单元2上,沿底盘车架纵向在前后轮之间可允许用于安装它们的长度,对应于与电动机控制单元2或高压电池单元1的最大容许长度。据此,就有可能在相当短轴距的车辆前后轮之间,将电动机控制单元2和高压电池单元1安装于底盘车架54侧面。
此外,第二托架20固定于第一托架10臂部12y的上表面,而电动机控制单元2安装在第二托架20的高度范围内,因此,可以保证足够的路面间隙,并保证车辆的路面性能。
此外,由于用螺栓14g将电动机控制单元2固定于第二托架20的垂壁,当电动机控制单元2中发生故障并需要更换时,通过松开螺栓14g,并在车辆纵向上滑动电动机控制单元2,可以容易地从第二托架20上拆除电动机控制单元2,并且,当安装并固定新的电动机控制单元2时,可以将其滑进托架装置30并固定在第二托架20上,而不用拆下高压电池单元1,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电动机控制单元2的更换。
同样可以更换高压电池单元1而不用从第二托架20上拆下电动机控制单元2,因为电池单元1固定于第二托架20的上凸缘,并不影响电动机控制单元2。
因为电动机控制单元2和高压电池单元1都固定在第二托架20上,就不需要为电动机控制单元2和高压电池单元1各自设置安装托架,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
与图9现有技术中的情况相比,由于不需要将电动机控制单元2定位于远离高压电池单元1的安装空间55下部,从而增加了安装冷藏系统的空间,并使安装操作更加容易。
此外,因为连接在电动机控制单元2与高压电池单元1之间的电缆在长度上可以缩减到最短,所以就可以避免由于电缆电阻所导致的电动机驱动效率的降低,并且因为可以减少电磁波,还可以避免由于高压传输电缆所产生电磁波而对电子装置产生的不良影响。
由于电动机控制单元2在其横侧、上侧和前侧分别被电池支撑件13和14、高压电池单元1的底面、以及附件59围绕,就可以避免电动机控制单元2被车辆行驶时的飞石等打坏。
尽管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中说明了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带有用外部电源进行充电的电池单元的电动车辆。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用于在电动机驱动车辆中将电子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在其中,电子装置如高压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可以紧凑安装于占据最小安装空间的同一区域。结果,它们还可以安装在相当短轴距的车辆上,通过缩短传输高压电能的电缆长度,就可以改善电动机的驱动效率,并且可以增加安装冷藏系统的空间,使冷藏系统的安装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电动机驱动车辆(50)中用于将电子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结构,该电动机驱动车辆(50)具有电子装置单元(2),用于控制驱动车轮(53)的电动机(61);以及,电池单元(1),构成它们的电源,所述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托架(10),各自具有基部(12z)和臂部(12y),所述基部(12z)固定于沿所述车辆(50)纵向延伸的底盘车架(54)侧面,而所述臂部(12y)沿所述车辆(50)横向延伸,并且使一对所述第一托架在彼此之间沿所述车辆纵向设有一定间距长度,一对第二托架(20),固定于所述臂部(12y)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二托架其间有一定间距,沿所述车辆纵向延伸,所述电池单元(1)放置于所述第二托架(20)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电子装置单元(2)在所述第二托架(20)之间,位于所述电池单元(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车辆上安装电子装置的结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托架(20)的高度(H)高于所述电子装置单元(2)的高度(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车辆上安装电子装置的结构,其中,托架装置(30)包括所述第一托架(10)和第二托架(20),将所述托架装置(30)在前后轮之间固定于所述车辆(50)的所述底盘车架(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车辆上安装电子装置的结构,其中,在所述车辆(50)的前轮(52)与包括所述第一托架(10)和第二托架(20)的托架装置(30)之间,将附件(59)固定于所述底盘车架(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车辆上安装电子装置的结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托架(20)具有垂壁部、下凸缘和上凸缘,所述下凸缘从所述垂壁部的下端开始延伸,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架(10)的所述臂部(12y)的上表面,而所述上凸缘从所述垂壁部的上端开始延伸,在其上放置所述电池单元(1),以及,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单元(2)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架(20)的所述垂壁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电动机驱动车辆中安装电子装置的结构,在其中电子装置如高压电池单元和电动机控制单元可以紧凑安装于占据最小安装空间的同一区域中,使得它们可以安装在相当短轴距的车辆中,通过缩短用于传输高压电能的电缆长度,可改善电动机驱动效率,并可以增加用于安装冷藏系统的空间,这使冷藏系统的安装更加便利。该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托架,各具有基部和臂部,基部固定于沿车辆纵向延伸的底盘车架的侧面,而臂部沿车辆横向延伸;一对第二托架,固定于所述臂部的上表面,使它们沿车辆纵向延伸,并且在彼此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所述电池单元放置于所述第二托架的上表面,而所述电子装置单元放置于所述第二托架之间,在所述电池单元下方。
文档编号B60K1/04GK1765643SQ20051011448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吉田惠 申请人: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扶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