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40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轮毂包括与汽车外胎连接的外轮毂、与汽车主轴连接的内轮毂,内外轮毂之间设有辐条。现有的汽车中,采用悬挂式避震系统,比如常用的独立悬挂式避震系统,通过圈式弹簧和减震器配合、或者扭杆弹簧和减震器配合实现避震;再如非独立式悬挂避震系统,通过圈式弹簧和减震器、或者通过钢板弹簧和减震器实现避震。
存在的缺陷是1、悬挂避震系统机构复杂;2、对高频震动的吸收能力差、噪音大;3、只能吸收垂直方向的震动,不能吸收水平方向的震动,稳定性差,避震行程长导致快速起步时车头会抬一下,刹车时车头会向下点一下。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已有的汽车轮毂不具有避震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包括与汽车外胎连接的外轮毂、与汽车主轴连接的内轮毂,在所述的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设有弹性避震机构,所述的弹性避震机构为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弹性钢片一端与外轮毂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轮毂的外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钢片为弧形,各个弹性钢片均匀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环形区域上。
再进一步,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沿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
更进一步,所述的弹性钢片为拱形,所述的弹性钢片的拱起部朝里外方向。
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拱起部朝里方向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拱起部朝外方向的弹性钢片。
所述的里、外两层上的弹性钢片错位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内、外轮毂之间设置了弹性避震机构,当车辆震动时,在内外轮毂之间,能够有效消除震动,尤其在高频震动时,让震动在到达车轴之前就被吸收和缓冲,吸收能力更好。
现有的道路覆盖面广,但道路整体质量较发达国家低,道路破损严重,一些路面碎石多,裂痕密集,但最大高度差不超过5cm;在城镇和高速公路的道路路面状况比较好,四个车轮在路面上的高度差不会超过5cm。所以,城市通行车辆避震行程不用太大,只要能抵抗7~8cm行程以下的震动就能适应城市通行需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内避震系统,不但降低了整车钢材的使用量,减轻了重量,减少能耗,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能够加装在现有汽车上,实现良好的避震效果,可以取代现有的汽车避震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避震系统结构简单;2、由于在轮毂内吸收震动,对高频震动的吸收能力强、噪音小;3、不仅能吸收垂直方向的震动,也能吸收水平方向的震动,避震效果好。


图1是实施例1的汽车轮毂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汽车轮毂的结构图。
图4是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包括与汽车外胎连接的外轮毂1、与汽车主轴连接的内轮毂2,在所述的外轮毂1与内轮毂2之间设有弹性避震机构3,所述的弹性避震机构3为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弹性钢片4,所述的弹性钢片4一端与外轮毂1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轮毂2的外圈固定连接。
弹性钢片4为弧形,各个弹性钢片4均匀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环形区域上。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沿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
本实施例的避震系统结构简单,让震动在到达车轴之前就被吸收和缓冲,对高频震动的吸收能力更好,对垂直方向以外的震动有着同样的吸收能力。提高舒适性,减少车内的路面噪音,延长车轮轴承和传动系统的寿命,简化传动系统,提高稳定性。对震动的吸收更加灵敏。简化整车结构,减少用料,减轻重量,减少油耗,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的轮毂不仅适合汽车轮毂,也适合摩托车、电动车轮毂等。
实施例2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的所述的弹性钢片为拱形,所述的弹性钢片4的拱起部朝里外方向。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拱起部朝里方向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拱起部朝外方向的弹性钢片。里、外两层上的弹性钢片错位布置。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包括与汽车外胎连接的外轮毂、与汽车主轴连接的内轮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设有弹性避震机构,所述的弹性避震机构为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弹性钢片一端与外轮毂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轮毂的外圈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钢片为弧形,各个弹性钢片均匀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环形区域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沿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沿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弹性钢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钢片为拱形,所述的弹性钢片的拱起部朝里外方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区域以垂直于车轴的平面划分为里、外两层,所述里层上设有拱起部朝里方向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外层设有拱起部朝外方向的弹性钢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外两层上的弹性钢片错位布置。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包括与汽车外胎连接的外轮毂、与汽车主轴连接的内轮毂,在所述的外轮毂与内轮毂之间设有弹性避震机构,所述的弹性避震机构为分布在外轮毂的内圈与内轮毂的外圈之间的弹性钢片,所述的弹性钢片一端与外轮毂的内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轮毂的外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汽车轮毂。
文档编号B60B9/00GK2936798SQ20062010337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
发明者黄忠 申请人:黄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