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部件、特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355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化部件、特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化部件、特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具有屏蔽体,屏蔽体具有形成屏蔽面的模制部分,屏蔽面至少部分地包围待屏蔽的部件,其中屏蔽体具有形成另一屏蔽面的第二模制部分,其中两个模制部分分别具有扁平的壳层的形状,壳层限定至少一个具有可预先给定的净宽的间隔腔。
背景技术
例如节约的功率优化的柴油电机的在气缸头或曲轴壳体上的发热可能很少,而其绝不适于"热区",如弯头、涡轮压缩机、催化剂等。由于电机内部紧凑的结构,并不热"兼容"的部件越来越紧密相邻。因此必需采用屏蔽部件、如隔热屏,来保护热的电机部件免于影响到相邻的热敏感的机组,如传感器、燃料管路、测压计、车身零件等。这种状况由于紧凑的结构也恶化,机组的高的包装密度约束了发动机舱中的冷却的空气流。催化剂由于其按相位的高的表面温度而属于热源,它们可以使得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使用防护的屏蔽挡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构造上的措施,如催化剂紧密地贴靠在弯头上。按照用于催化剂的快速加热并由此用于冷起动阶段的散热减小
(Emissionsminderung )的这种构造原理,将大的热源布设到发动机舱中,而众多的机组挤在狭窄的发动机舱中。因此对屏蔽部件、如隔热屏的减热作用提出了高的要求。隔热屏意义越来越大的原因还在于使用热塑性塑料的趋势,热塑性塑料由于其突出的可形变性、轻的重量及其经济性而很快在发动机舱中应用。但这种材料要求特别注意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
鉴于该问题,现有技术以特别繁瑣的安装方式对屏蔽部件、如隔热屏进行了设计,如果要所述屏蔽部件应用在关键的使用地点。因此例如公知的是,在屏蔽部件的特别关键的部位设置附加的通风机构, 以便通过受控制的、局部受控制的空气流引起强烈的热对流。受控制
的热对流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烟自效应的方式来引起。因此DE 43 00 817Al公开了一种隔热屏解决方案,其由两个隔热屏体的在边缘侧连 续地、介质不可通过地连接的端部边缘构成,其中具有不同的可预先 给定的净宽的多个间隔腔在两个如此不渗透地相互连接的作为屏蔽体 的模制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净宽由连续地肋条状地伸展的桥形件限定, 至少部分呈锥状的隆起又在这些桥形件之间延伸,类似于火山锥,这 些隆起将利用烟囱效应使得间隔腔中的聚集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除 了在使用空气导向板的情况下对烟囱效应的公知利用外,现有技术中 为此还使用有源装置,其方式为,例如通过抽吸机构将热空气抽走。 但在所有这些解决方案中,会产生显著的额外成本,且这些解决方案 还由于随之产生的增加的占据空间而经常无法实施。另一个缺点在于, 在利用受控制的空气流进行通风(烟囱效应)时,会产生其它通常不 相关的部件由于所产生的热气流而过热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同样公知的是,在多层结构中设置形成屏蔽 体的模制部分,其中在形成面向热源的实际的屏蔽面的第一金属的部 位设置一个或多个绝缘层和/或屏蔽层,这些层又围成至少一个盖层。 因此,具有多层结构并具有多个模制部分的屏蔽部件由DE 32 15 244 Al已知,其中已根据该多层结构从制造技术的角度考虑到高的制造成 本。
由实用新型DE 87 00 918 Ul已知一种同类型的结构化部件,特 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其带有屏蔽体,屏蔽体具有形成屏蔽面 的模制部分,屏蔽面至少部分地包围待屏蔽的部件,其中屏蔽体具有 形成另一屏蔽面的第二模制部分,其中两个模制部分分别具有扁平的 壳层的形状,它们限定成至少一个具有可预先给定的净宽的间隔腔。 就这种公知的解决方案而言,两个模制部分还在端侧以朝向所有的方 向都介质密封的、特别是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地相互连接,且有益的 对流的排热通过相对于模制部分的屏蔽体的复杂的"地形"得以实现,
5如此实现的复杂的具有多个无限小地产生的盒状的部分腔的结构也实
现非常良好的吸收声音的作用;这里仅仅由于盒状的凸起就已经也会 引起已述的不希望的可能出现局部过热的烟囪效应,另外,这种已知 的隔热屏解决方案在结构上实现起来比较繁瑣。

发明内容
鉴于该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化部件,特 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其可以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制造,并 以对热和/或固体声形成有特别好的抑制作用为见长,特别是即使在热 负荷大的区域中也可全面地满足所提出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l的全部特征的结构化 部件得以实现。
据此,本发明的特殊性在于,根据权利要求l的特征部分的特征, 至少部分地在模制部分的相互间隔的端部的区域中,间隔腔的相应的 净宽是不相同的,所述间隔腔通到结构化部件的环境中。而在现有技 术中,形成屏蔽体的模制部分在需要时,即在热负荷高的区域中需要 特别好的抑制作用时,通过夹层结构设计成多层的,相反地,本发明 的基本原理在于,除了单倍构成的、即例如由单层的金属板构成的模 制部分加倍外,空气腔位于其间作为间隔腔,还通过如下措施实现所 需要的增强的抑制作用,即基于在相对于环境贯通地开口的、由模制
种贯流效应,并且在作为隔热屏的屏蔽体的模制部分之间会出现良好 的排热循环,但这样不会产生不希望的导致有害的过热的烟囱效应。
对于隔热屏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基于相对于 由结构化部件的模制部分限定的露出的打开横截面不同的净宽,可以 得到如同烟囱的贯流效应,但无需忍受在其它情况下随之产生的不利 的过热现象,这种过热现象如在如下的隔热屏解决方案中会出现,即 其中相应的模制部分在边缘侧介质密封封闭地固定地相互连接。
视使用地点的情况而定,可以完全地加倍,其中第二模制部分的 屏蔽面基本上沿着第一模制部分的屏蔽面的整个面区域延伸,或者可以替代地进行如下设置,即第二模制部分的屏蔽面仅沿着第 一模制部 分的屏蔽面的负荷特别大的部分面区域延伸。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结构化部件来实现局部或全面增强的屏蔽 作用,所述结构化部件可以成本低廉地采用自动化的制造方法来制得。
在特别关键的、负荷大的区域中的特别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 如下实施例来确保,即其中间隔腔的沿着垂直于屏蔽面的方向测得的 净宽在不同的面区域中设计成大小不相同的。由此在模制部分之间产 生局部厚度不相同的气垫,从而实现在不同区域各不相同的抑制作用。
在有益的实施例中,间隔腔的净宽可以在2至12mm、优选2.5 至5mm的范围内。
优选形成较大屏蔽面的第一模制部分设置为靠近待屏蔽的部件的 模制部分。
就特别是适于比较大面积地屏蔽废气弯头的有益的实施方式而 言,第一模制部分可以具有一带有纵向延伸部的扁平的壳层的形状, 具有两个平行的纵向伸展的侧向边缘,具有在端部使得这些侧向边缘
连接的端部边缘,具有与该端部边缘对置的壁部分,这些壁部分优选 基本垂直于壳层的底面。这种以装备的护甲方式设计的壳层结构可以 使得远离热源的第二模制部分从侧向边缘到侧向边缘连续地搭接第一 模制部分。
视屏蔽面是否被全部加倍或者被局部加倍而定,第二模制部分的 纵向延伸长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模制部分的纵向延伸长度,其中 在后者情况下,第二模制部分可以设在第一模制部分上,从而第一模 制部分在端部边缘区域和与端部边缘对置的端部的区域中露出。
在此优选进行如下设置间隔腔的净宽在如下端部具有最大值, 即该端部相邻于第一模制部分的具有垂直的壁部分的端部。就这种设 计而言,不希望的烟囱效应的危险通过设有垂直于壳层底面的壁部分 得到进一步减小,更确切地说,特别是如果间隔腔如下设计,即间隔 腔的净宽沿着与第一模制部分的端部边缘相邻的端部的方向逐渐减 小,并在该端部具有最小值。在此,间隔腔在狭长的、端侧的空隙中终止。
为了能够实现用于附加装置通向被屏蔽的部件的通道,第一和第 二模制部分可以在合适的部位具有相互对准的孔。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中示出
图1为用于屏蔽废气弯头的隔热屏形式的本发明的结构化部件的 实施例的斜视的立体图2为与图1相应的斜视的立体图,但从与图1中所示的端部相 反的端部边缘的方向观察;和
图3为相应于图2中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示出隔热屏形式的本发明的结构化部件的一个实施例,其具 有整体标有1的屏蔽体,该屏蔽体由第一模制部分3和第二模制部分 5构成。两个模制部分3和5—体地由特种钢板通过压制形成。特别 是这些模制部分由多种材料或者一种多层的复合材料构成,如其在本 领域的名称为"Elrotherm ML"。如从图1和2与剖视3的比较 可见,第一模制部分3在大范围内具有形状为比较平的壳层,壳层的 底面(见图3)形成屏蔽面7,该屏蔽面面向被壳层形状包围的、未示 出的热源。
沿着壳层形状的纵向延伸的、形成壳层形状的侧边的侧向边缘9 直线伸展并相互平行。侧向边缘9的位于图3左侧的端部通过朝向端 部边缘11倾斜伸展的底部区段13相互连接。在模制部分3的相对的 端部15上,壳层形状被垂直于底面伸展的壁部分17部分地封闭(见 图1),这些壁部分17不规则地与邻接的部件相适配地成形。
第二模制部分5通过在固定部分上的合适的铆接以如下方式与第 一模制部分3固定连接,即在第一模制部分3和第二模制部分5之间 形成间隔腔21(图3),在所述固定部分上压制出未详细示出的间隔凸 起,且其中仅示出图2中的铆接位置19。第二模制部分5由此形成第二屏蔽面23,该第二屏蔽面23在形成位于中间的空气腔的情况下间 隔于第一模制部分3的由底面构成的屏蔽面7延伸。
特别是如由图3可见,间隔腔21的至屏蔽面7和23形成的净宽 的大小在不同位置各不相同。确切地说,间隔腔21在第二模制部分5 的与端部15相邻的起始区域具有最大值。第二模制部分5的起始区域 在纵向方面间隔于第一模制部分3的外部的端部15,也就是说,第二 模制部分5的长度短于第一模制部分3。如由图2和3可见,第二模 制部分5以其相对的端部25同样间隔于第一模制部分3的端部边缘 11。同样如由图3可见,间隔腔21的净宽从在图3中右侧的端部的最 大值开始沿着底部的平行于侧向边缘伸展的区段逐渐减小,然后以相 同的宽度沿着倾斜的区段27和弯角较大的端部区段29 —直伸展至端 部25,其中净宽在区段27和29上以及在端部25上具有最小值。
如由图l和2可见,第二模制部分5沿着第一模制部分3的整个 宽度从侧向边缘9延伸至侧向边缘9。在后一侧向边缘上,两个模制 部分3和5相互间且与每个固定板条31铆接或焊接。特别是如根据图 3的横剖视图所示,沿着该图的方向观察,相比于过渡到变宽的水平 的区域中的空隙的最小净宽,两个模制部分3、 5在左侧区域中沿着斜 面限定基本上恒定的空气隙,其中在屏蔽部件的所示的基底位置中, 直至该屏蔽面的右侧的端部区域的水平线含有水平的边界面,相反, 位于上面的模制部分5首先在过渡区域中漏斗状地变宽,以便接下来 以较小的上升斜率过渡至具有用于间隔腔21的最大空隙净宽的端部。
具有如下间隔腔的区域的形状定向恰恰已表明有益于所希望的通 风、同时排热效果佳,即在横剖视图中观察,间隔腔区域在一定的距 离上恒定延伸,然后不同地伸展。已证明还特别有益于抑制和吸收不 希望的声音(噪声)的是,在横剖视图中观察,该空隙线形状具有间 隔腔的不同的净宽,如图所示,间隔腔引导介质地、特别是引导空气 地通至环境中。为了支持所谓的直通效果,如上所述,两个模制部分 沿着它们的平行伸展的纵向边缘9介质密封地且固定地相互连接。
由图l和2还可看到,在两个模制部分3、 5上开设有相互对准的孔33或35,这些孔可以对于诸如X传感器等的附加装置实现通向位 于壳层内部的废气弯头的通道。
如前所述,在此处所述的实施例中言,第二模制部分5结合第一 模制部分3形成一面向待屏蔽的部件的屏蔽面7和23的几乎完全的加 倍。在仅在有些位置热负荷特别高的情况下,第二模制部分5可以如 下设计,即它只沿着相关的其中形成相应的间隔腔的部分面区域延伸。
权利要求
1. 一种结构化部件、特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包括屏蔽体(1),该屏蔽体具有形成屏蔽面(7)的模制部分(3),该屏蔽面至少部分地包围待屏蔽的构件,其中所述屏蔽体(1)具有形成另一屏蔽面(23)的第二模制部分(5),其中两个模制部分(3、5)分别具有扁平的壳层的形状,该壳层限定成至少一个具有可预先给定的净宽的间隔腔(2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模制部分(3、5)的相互间隔的端部的区域中,所述间隔腔(21)的相应的净宽是不相同的,所述间隔腔通到所述结构化部件的环境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制部分(5)的屏蔽面(23)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的屏蔽面(7)的整个面区域延伸。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制部分(5)的屏蔽面(23)沿着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的屏蔽面(7)的负荷特别大的部分面区域延伸。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腔(21)的沿着垂直于所述屏蔽面(7、 23)的方向测得的净宽的在不同的面区域中设计成大小不相同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腔(21) 的净宽在2.5至5mm的范围内。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形成的较大屏蔽面(7)的第一模制部分(3)设置为靠近待屏蔽的构件的模制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扁平的壳层的形式的第一模制部分(3)具有纵向延伸部,其包括两个平行的纵向延伸的侧向边缘(9),具有在端部使得这些侧向边缘连接的端部边缘(ll),并具有与该端部边缘对置的壁部分(17)。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分(17 )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模制部分(3)形式的壳层的底面。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制部分(5)从侧向边缘(9)向侧向边缘(9)连续地搭接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
10. 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制部分(5)的纵向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的纵向延伸长度,所述第二模制部分(5 )设在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 )上,从而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在所述端部边缘(11)的区域和与端部边缘对置的端部(15)的区域中露出。
11. 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腔(21)的净宽在如下端部具有最大值,该端部相邻于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的具有所述垂直的壁部分(17)的端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腔(21)的净宽沿着其与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的端部边缘(11)相邻的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并在该端部通常具有最小值。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化部件,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用于附加装置、例如入传感器通向被屏蔽的部件的通道,所述第一模制部分(3 )和第二模制部分(3 )具有相互对准的孔(33或35 )。
全文摘要
一种结构化部件、特别是隔热屏形式的屏蔽部件,具有屏蔽体(1),该屏蔽体具有形成屏蔽面(7)的模制部分(3),该屏蔽面至少部分地包围待屏蔽的部件,其中所述屏蔽体(1)具有形成另一屏蔽面(23)的第二模制部分(5),其中两个模制部分(3、5)分别具有扁平的壳层的形状,该壳层限定成至少一个具有可预先给定的净宽的间隔腔(2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模制部分(3、5)的相互间隔的端部的区域中,所述间隔腔(21)的相应的净宽是不相同的,所述间隔腔通到所述结构化部件的环境中。
文档编号B60R13/08GK101460337SQ20078002075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4日
发明者B·齐卡-拜尔莱因, M·朗 申请人: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