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508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无骨架的雨刷。
技术背景从1903年雨刷诞生之日开始,它就一直都是有"骨"的雨刷,即钢架雨刷,尽管可 以有多个压力点来将雨刮片压在挡风玻璃的表面,但由于雨刮片与玻璃的曲面不能完全吻 合,压力点吻合了非压力点就离开一些距离,这样就会出现有些地方刷不干净有水痕,而 另外有些地方又刮得太狠造成玻璃上有擦痕。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人们才得以研究成 功无骨架刮片(Aerotwin或beam blade),相当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雨刷刮不干净的弊病。 目前现有的无骨架雨刷包括导流板、弹簧钢片、大扣、扣件及胶条。其中弹簧钢片为2条, 因此很难精确到凹面同幅度,造成贴合汽车前档玻璃时不精确,并且受力也不均匀,经常 会刮不干净;另外大扣与扣件仅适合单一车型,互换性差;导流板的脊线靠近一侧,不利 于受力和欧系车的使用;大扣采用全塑料或是铁件和塑料件组成,在高受力和低温的条件 下,容易断裂,并与雨刷臂脱离,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更为合理、刮拭更 干净、互换性好、通用性强及安全性好的雨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雨刷,包括导流板、弹簧钢 片、大扣、扣件及胶条,所述弹簧钢片为整片的弧形钢片,所述导流板底部穿插在弹簧 钢片上,所述弹簧钢片与导流板之间增设有PC板,PC板上部穿过弹簧钢片并支撑导流 板、下部与胶条相连,所述弹簧钢片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弹簧钢片、导流板、PC板及胶条 的边扣,所述大扣设于弹簧钢片的中部并与其相连,大扣上设有相对其旋转的扣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无骨架浮动PC板结构,消除运动发抖,寿命长、重量轻,比传统雨刷 附着力强,并可换胶条,大大提高雨刷的反复使用率;依靠一整根弹簧钢片来分散压力, 相当于有无数个压力点作用在挡风玻璃的曲面上,能够使得刮片各部分受力均匀,与玻璃 表面吻合良好,从而避免了刮拭不干净的问题。为了使增加大扣及扣件的互换性,所述大扣中部设有连接扣件的轴,轴的两侧设有与 扣件相配合的大、小通孔;所述扣件侧部设有与轴相配的轴孔。所述大扣中部设有连接扣件的轴,轴的两端设有与扣件相配合的大、小通孔;所述扣件中部设有与轴相配的轴孔,轴孔两侧设有与扣件大小通孔相配的缺口。为了增加大扣的安全性及美观性,所述大扣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其底部包覆 有橡胶套。为了增加雨刷的受力均匀性及通用性,所述导流板为中间设有脊线对称式结构,脊线 两侧设有导流风向和雨水的斜面,因此上下刮拭受力均匀,并且适合欧洲车系/美系/日韩 系因驾驶位的不同而可以灵活的左右安装雨刷。所述边扣设有与导流板相配的脊线及斜面,边扣的侧部设有排水孔,底部设有固定弹 簧钢片的突块及固定胶条的挡板。所述弹簧钢片的材料为65Mn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为合理、刮拭更干 净、互换性好、通用性强及安全性好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放大视图;图3是图1的B向放大视图;图4是图1C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扣件结构1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扣件结构2的示意图。图中l边扣、l.l排水孔、1.2突块、1.3挡板、2导流板、2.1脊线、2.2斜面、3 大扣、3. l小通孔、3.2轴、3.3大通孔、4扣件、4. l轴孔、4.2缺口、 5橡胶套、6弹簧 钢片、7胶条、8 PC板I、 9 PC板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雨刷,包括导流板2、弹簧钢片6、大扣3、扣件4、 PC板、边 扣1及胶条7。所述导流板2底部穿插在弹簧钢片6上,所述弹簧钢片6与导流板2之 间增设有PC板,PC板上部穿过弹簧钢片6并支撑导流板2、下部与胶条7相连,所述 弹簧钢片6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弹簧钢片6、导流板2、 PC板及胶条7的边扣1,所述大 扣3设于弹簧钢片6的中部并与其相连,大扣3上设有相对其旋转的扣件4。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钢片6为整片的弧形钢片,采用65Mn钢冷轧制成,具有智能 自适应性,压力更均匀,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雨刷不会被气流抬升,确保刮拭更干净,不 论是在180KM以上的高速还是逆风驾驶,均可保持压力均匀,刮拭效果极佳。如图2、 3所示,所述弹簧钢片6与导流板2之间增设有PC板,PC板包括PC板I 8及PC板II 9, PC板I 8穿插在PC板H 9上,PC板I 8支撑导流板2, PC板II 9的 上部穿过弹簧钢片6支撑PC板I 8、下部与胶条7相连。此种浮动PC板结构,消除运 动发抖,寿命长、重量轻,比传统雨刷附着力强,并可换胶条7,大大提高雨刷的反复 使用率。如图l、 4所示,所述大扣3为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其底部包覆有橡胶套5,因此避 免象传统雨刷一样,大扣3是全塑料或是铁件和塑料件组成,在高受力和低温的条件下, 容易断裂,并与雨刷臂脱离,造成危险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及美观性强的优点。为了增 加大扣3及扣件4的互换性,所述大扣3中部设有连接扣件4的轴3. 2,轴3. 2的两侧设 有与扣件4相配合的大、小通孔3.3、 3.1。如图6所示的扣件4结构1,所述扣件4侧部 设有与轴3. 2相配的轴孔4. 1。如图7所示的扣件4结构2,所述扣件4中部设有与轴3. 2 相配的轴孔4. 1,轴孔4.1两侧设有与扣件4大小通孔3.3、 3. l相配的缺口4.2。采用图 6或7结构的扣件4与大扣3配合使用,基本可满足任何车型的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板2为中间设有脊线2.1对称式结构,脊线2.1两侧设有导流 风向和雨水的斜面2.2,因此上下刮拭受力均匀,并且适合欧洲车系/美系/日韩系因驾驶 位的不同而可以灵活的左右安装雨刷,故增加了雨刷的受力均匀性及通用性。如图3、 5所示,所述边扣1设有与导流板2相配的脊线2.1及斜面2. 2,边扣1的侧 部设有排水孔1. l,底部设有两个固定弹簧钢片6的突块1. 2及一个固定胶条7的挡板1. 3。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为合理、刮拭更干净、互换性好、通用性强及安全性好 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雨刷,包括导流板、弹簧钢片、大扣、扣件及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片为整片的弧形钢片,所述导流板底部穿插在弹簧钢片上,所述弹簧钢片与导流板之间增设有PC板,PC板上部穿过弹簧钢片并支撑导流板、下部与胶条相连,所述弹簧钢片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弹簧钢片、导流板、PC板及胶条的边扣,所述大扣设于弹簧钢片的中部并与其相连,大扣上设有相对其旋转的扣件。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扣中部设有连接扣件的轴,轴 的两侧设有与扣件相配合的大、小通孔;所述扣件侧部设有与轴相配的轴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扣中部设有连接扣件的轴,轴 的两端设有与扣件相配合的大、小通孔;所述扣件中部设有与轴相配的轴孔,轴孔两侧设 有与扣件大小通孔相配的缺口 。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扣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 其底部包覆有橡胶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中间设有脊线的对称式 结构,脊线两侧设有导流风向和雨水的斜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扣设有与导流板相配的脊线及 斜面,边扣的侧部设有排水孔,底部设有固定弹簧钢片的突块及固定胶条的挡板。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片的材料为65Mn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刷,涉及汽车零部件,包括导流板、弹簧钢片、大扣、扣件及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片为整片的弧形钢片,所述导流板底部穿插在弹簧钢片上,所述弹簧钢片与导流板之间增设有PC板,PC板上部穿过弹簧钢片并支撑导流板、下部与胶条相连,所述弹簧钢片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弹簧钢片、导流板、PC板及胶条的边扣,所述大扣设于弹簧钢片的中部并与其相连,大扣上设有相对其旋转的扣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为合理、刮拭更干净、互换性好、通用性强及安全性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S1/40GK201169250SQ20082000515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汪新军 申请人:汪新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