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气补偿装置及车辆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703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气补偿装置及车辆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气补偿装置及车辆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国际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屏风效应,人多车多。政府立例停车熄匙, 减少废气排放,有利环境卫生,市民健康。
夏曰炎炎似火燃,旅游车、出租车以及载人的交通车辆,在停车熄匙时, 空调也停止运行,目前大多数大客车都是全密封式车窗结构,在停车熄匙时,
强烈的太阳暴晒车辆,使得车厢内室温效应,温度快速上升至4(TC以上,当乘 客返回车厢时, 一时无法适应高温闷热的空气,这对乘客健康也是一个大问题, 尤其是老弱病残、儿童等人群,更无法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停车熄匙时,能保持车厢 室内温度的冷气补偿装置及车辆空调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气补偿装置,所述冷气补 偿装置包括保温外壳、以及内设于所述保温外壳内的冷凝器;在所述保温外 壳内填充有吸收冷气的介质,在所述保温外壳中穿设有风管。
本实用新型还才是供一种包括上面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的车辆空调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车辆上配置该冷气补偿装置,车辆运行时依附
车原有的空调系统,该冷气补偿装置连接于车辆原有的空调系统上,吸收贮存 冷功率,当停车熄匙时,存有的冷功率释放维持车厢内温度;从而解决了高温
3天气车厢内环境不适合乘客逗留的生态,照顾乘客再上车时车厢温度适合乘客 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该冷气补 偿装置包括保温外壳10以及冷凝器20;所述冷凝器20内设于保温外壳10 内。在所述保温外壳10内填充有吸收冷气的介质30,该介质30可以是液体(例 如水)或是其他介质。在所述保温外壳10中穿设有风管40,在本实施例中, 该风管40可横向或竖向穿设于保温外壳10中,所述风管40可穿设在所述保温 外壳10的下部。在保温外壳10上端还穿设有气喉50。在所述风管40 —侧设 置有风扇70。
为了保持保温外壳10内的温度,该冷气补偿装置还包括温度绝缘层60, 该温度绝缘层60设置于所述保温外壳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冷气补偿装置的车辆空调系统;所述冷 气补偿装置中的冷凝器20接收空调系统中的冷却介质。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应用在车辆上的工作 原理。
该冷气补偿装置连接于车辆原有的空调系统上,所述冷气补偿装置中的冷 凝器接收空调系统中的冷却介质。车辆在行驶期间,空调系统中的冷却介质对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中的冷凝器20制冷,吸收冷气的介质 30吸收贮存冷功率,由于冷空气向下沉的物理原理,吸收冷气的介质30全面 吸收冷功率。当停车熄匙时,控制风扇70启动,将循环气流穿入冷气补偿装置 的风管40中,车厢温度被介质30吸收的冷气平衡。由于温度绝缘层60设置于 保温外壳10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因此介质30吸收的令气温度能维持在一 定范围内。气喉50平衡外壳10内气压与大气压,如果采用比水吸收冷功率大 几倍的介质的话,能延长功效的时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气补偿装置中的下方横排风管, 由于冷空气向下沉的原理,源源向下供冷空气给风管,车厢气流循环通过风管, 将车厢温度调低。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车辆上配置该冷气补偿装置,车辆运行时 依附车原有的空调系统,该冷气补偿装置连接于车辆原有的空调系统上,吸收 贝i存冷功率,当停车熄匙时,存有的冷功率释放维持车厢内温度;从而解决了 高温天气车厢内环境不适合乘客逗留的生态,照顾乘客再上车时车厢温度适合 乘客使用。
以上所述4又为本实用新型的4交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补偿装置包括保温外壳、以及内设于所述保温外壳内的冷凝器;在所述保温外壳内填充有吸收冷气的介质,在所述保温外壳中穿设有风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的外表 面与内表面之间设有温度绝缘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横向或竖向 穿设于所述保温外壳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穿设在所述 保温外壳的下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管一侧设置 有风扇。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接收空调 系统中的冷却介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外壳上端 还穿设有气喉。
8、 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 至7任一项所述的冷气补偿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辆空调领域,提供了一种冷气补偿装置及车辆空调系统。所述冷气补偿装置包括保温外壳、以及内设于所述保温外壳内的冷凝器;在所述保温外壳内填充有吸收冷气的介质,在所述保温外壳中穿设有风管。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上配置该冷气补偿装置,车辆运行时依附车原有的空调系统,该冷气补偿装置连接于车辆原有的空调系统上,吸收贮存冷功率,当停车熄匙时,存有的冷功率释放维持车厢内温度;从而解决了高温天气车厢内环境不适合乘客逗留的生态,照顾乘客再上车时车厢温度适合乘客使用。
文档编号B60H1/32GK201346976SQ20092012921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唐保枝, 唐远明, 唐远铃 申请人:唐保枝;唐远铃;唐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香港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03日 11:24
    好呀!照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