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61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一种零部件,主要是汽车蓄电池支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的电力控制部分都采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仓,发动机仓
零部件较多,线束较为凌乱,使发动机仓不能很好的利用,而且目前汽车上所采用的汽车蓄
电池一般体积都比较大,而且质量也比较重,现有的支架大部分都是直接焊接在汽车横梁
上,这样安装拆卸不方便,而且承重量也较轻,蓄电池位置也不容易移动和改变。 中国专利CN201092295Y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瓶盒安装支架总成,以一个方形盘状
的电瓶盒托架为主体,电瓶盒托架焊接在电瓶盒支架上,电瓶靠近驾驶室方向的一角上焊
接有发动机线束支架,发动机线束支架垂直于电瓶盒托架底平面。这种的跨度较小,不适宜
用在大车型上,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安装固定在发动机仓的一角,不能移动,支撑的电瓶体
积也较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蓄电池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跨度较 小,承重质量轻、不可移动,发动机仓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强度较好的 汽车蓄电池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底面和侧面,底面 和侧面是一体框架结构,整个框架呈一种凹槽形状,框架的两侧边具有外翻的折边,框架两 端设有向下弯曲的支脚。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面设有两方槽,槽的四边均向下凹陷。设置两方槽可以减轻 整个支架的重量,设置凹陷可以卡主蓄电池,减少蓄电池的晃动,凹陷还能够增加架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面的两槽之间形成一横梁,横梁断面呈拱形。这样结构是为了支 撑蓄电池,拱形结构增强其承重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面靠近两侧面相处的地方有矩形凸起。凸起增强了架体的强 度。 作为优选,在支架上设有连接挡板,连接挡板上设有联接孔。设置了两挡板能够限 制蓄电池的纵向窜动,挡板上设有连接孔主要用于固定蓄电池和与架体其他部件相联结的 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底面的厚度一致。侧面和底面厚度一致,一次冲压即可成型, 减少了加工工序较少,节约了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的跨度较大、承重量较大、减少了支架的 空间占用,提高了发动机舱的空间利用率,方便移动和安装的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的断面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如附图1所示)是一体的凹槽型结构,有包括 底面和侧面,支架的有四个用于与横梁固定的支脚,支脚比凹槽型结构的底面低,支脚两侧 有折弯,支脚上有链接孔,凹槽型结构的底面上有两方槽,方槽边有两阶梯台阶,两方槽之 间形成一根中间支撑梁,支撑梁的断面形状是拱形,底面靠近侧面的部分有与侧面平行矩 形的突起(如图2所示),凹槽结构的两侧边有外翻的折边,凹槽型结构底面上设有两块挡 板,挡板上有联接孔。整个凹槽型结构的厚度相一致,凹槽型结构直接通过支脚固定在汽车 发动机舱的梁上,蓄电池置于凹槽内的挡板之间,挡板限制蓄电池的纵向窜动。
权利要求一种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包括底面和侧面,其特征在于底面和侧面是一体框架结构,整个框架呈一种凹槽形结构,框架的两侧边具有外翻的折边,框架两端设有支脚(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设有两方槽, 槽的四边均向下凹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两槽之间 形成一横梁(2),横梁断面呈拱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靠近两侧面的 地方有矩形凸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设有链接挡板 (3),链接挡片上设有联接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底面的厚度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蓄电池的承重支架,是一个一体的凹面体结构,在承重支架上设置四个支脚支撑在汽车发动机舱的横梁上,在支架的底面和侧面都设有增加强度上的折弯,并在支架上设有挡板来限制蓄电池的纵向窜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跨度大,承重力较大,安装较为方便,结构简单轻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60R16/04GK201544893SQ2009203108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丁勇, 吴成明, 李书福, 李国林, 李宏华, 杨健, 杨安志, 赵福全, 陈君, 陈春龙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