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520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轮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单碟刹盘车轮装置包含一轮框11、一设置于该轮框11上的轮胎12、 一由该轮框11与轮胎12共同界定的气室13、一设置于该轮框11侧面的碟刹盘14,以及一设置于该轮框11上并可以连通该气室13的气门嘴15。该气门嘴15包括一连接于该轮框 11的连接部151,以及一向外延伸用以充气的延伸部152。通常在现有单碟刹盘车轮装置中,会将该气门嘴15的延伸部152朝向没有设置碟刹盘14的一侧,藉此可以避免充气时风嘴被该碟刹盘14阻挡,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参阅图2,近年来为了提升摩托车的制动效能,某些车款在轮框11两侧面皆设置碟刹盘14,藉由双碟刹盘14的设计以提升整体的制动能力。然而,双碟刹盘14的设计只能适用于大轮径的轮框11,因为大轮径的轮框11可以避免该气门嘴15的延伸部152被碟刹盘14遮蔽。也就是说,受限于气门嘴15会被碟刹盘14遮蔽的问题,因此无法将双碟刹盘 14设置于小轮径的轮框上。承上所述,现有单碟刹盘车轮装置有制动力不足的缺点,而现有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则只能适用于大轮径的轮框11,因此各有其缺点需要改善,并且如何令小轮径的轮框可装设双碟刹盘14为摩托车业者极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易于充气、放气的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于是,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包含一车轮单元,包括一轮框、一环绕地设置于该轮框上的轮胎、一由该轮框与该轮胎共同界定的气室,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轮框两侧的碟刹盘,该轮框具有一位于一轮框宽度中心线上的倾斜面,以及由该倾斜面向两侧延伸的一第一壁面与一第二壁面,且该第二壁面与该倾斜面相接处是高于该第一壁面与该倾斜面相接处;以及一气门元件,包括一设置于该倾斜面上并与该气室相连通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该连接部相连通并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延伸部。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与该第一壁面同侧,而能够在双碟刹盘所限制的狭小空间下,充分利用该倾斜面与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相接处的高度差,同时令该延伸部朝高度差较低的一侧延伸,以使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不被碟刹盘所遮蔽,而能便于充气。较佳地,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碟刹盘具有一盘体、一形成于该盘体周缘的缺槽, 以及一形成于该盘体上并对准于该缺槽的指示符号。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是对准于该缺槽,进一步藉由该指示符号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的找到该气门元件的位置,因此在使用时更为方便快速,以令小轮径的轮框可装设双碟刹盘,同时解决充气的问题。
图1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现有单碟刹盘车轮装置;图2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现有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局部剖视图,辅助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以及图5是一局部侧视图,辅助说明图4。2.....车体3.....车轮单元31 · · · ·轮框311· · · 倾斜面312 ·· · 第一壁面313 · · · ·第二壁面32 · · · 轮胎33 · · · ·气室34· · · 碟刹盘341 · · · ·盘体342 · · · ·缺槽343 · · · ·指示符号35· · · 环形开口4.....气门元件41 · · · ·连接部42 · · · ·延伸部5.....风嘴Ll · · · ·轮框高度中心线L2 · · · ·轮框宽度中心线P.....中心点A.....相接处B.....相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3,为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用以设置于一车体 2上,该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包含一车轮单元3,以及一气门元件4。特别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体2是以速克达摩托车作说明,当然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也可以用于打档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车型为限。参阅图4与图5,该车轮单元3包括一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车体2 (见图幻上的轮框31、一环绕地设置于该轮框31上的轮胎32、一由该轮框31与该轮胎32共同界定的气室
433、二设置于该轮框31两侧的碟刹盘34,以及一由该轮框31与其中一碟刹盘34相配合界定而不被该碟刹盘34所遮蔽的环形开口 35。参阅图4,该轮框高度中心线Ll (也就是轮轴中心线)与该轮框宽度中心线L2垂直相交于一中心点P。该轮框31具有一间隔地环绕该轮框高度中心线Ll并位于该轮框宽度中心线L2上的倾斜面311,以及由该倾斜面311向两侧延伸的一第一壁面312与一第二壁面313。由图4该轮框高度中心线Ll下方的局部剖视图来看,该第二壁面313与倾斜面 311相接处A是高于第一壁面312与倾斜面311相接处B。此外,设置于该第一壁面312同侧的该碟刹盘34 (也就是与该轮框31共同界定出该环形开口 35的碟刹盘34)具有一盘体341、一形成于该盘体341周缘的缺槽342,以及一形成于该盘体341上并对准于该缺槽342的指示符号343(因视角关系只绘示于图5)。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碟刹盘34为浪花碟的态样,由于浪花碟的周缘原本就具有缺槽342,因此不须再另外于所述碟刹盘34上制作缺槽342。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态样的碟刹盘34,并在周缘形成缺槽342,不以碟刹盘34的态样为限。该气门元件4包括一设置于该倾斜面311并与该气室33相连通且位于该轮框宽度中心线L2上的连接部41,以及一与该连接部41相连通并对准于该环形开口 35与该缺槽 342的延伸部42。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气门元件4是以该连接部41与延伸部42概90°弯折的L形气门嘴作说明。藉由该倾斜面311的设计使该气门元件4的延伸部42能对准于外界,以便于充气。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一风嘴5由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直接透过该缺槽342与该环形开口 35而套设于该气门元件4的延伸部42上,如此就能进行充气的动作,而不会被该碟刹盘34遮蔽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确实改善如图2所示的现有双碟刹盘车轮装置的碟刹盘14只能设置于大轮径轮框11上的缺点。综上所述,本发明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是藉由该气门元件4的延伸部42与该第一壁面312同侧,而能够在双碟刹盘34所限制的狭小空间下,充分利用该倾斜面311 与第一壁面312、第二壁面313相接处的高度差,同时令该延伸部42朝高度差较低的一侧延伸,以使该气门元件4的延伸部42不被碟刹盘34所遮蔽,而能便于充气。较佳地,该气门元件4的延伸部42是对准于该缺槽342,进一步藉由该指示符号343的设置,让使用者能够更快速的找到该气门元件4的位置,因此在使用时更为方便快速,以令小轮径的轮框31可装设双碟刹盘34,同时解决充气的问题,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包含一车轮单元,包括一轮框、一环绕地设置于该轮框上的轮胎、一由该轮框与该轮胎所共同界定的气室,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轮框两侧的碟刹盘,该轮框具有一位于一轮框宽度中心线上的倾斜面,以及由该倾斜面向两侧延伸的一第一壁面与一第二壁面,且该第二壁面与该倾斜面相接处是高于该第一壁面与该倾斜面相接处;以及一气门元件,包括一设置于该倾斜面上并与该气室相连通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该连接部相连通并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延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轮单元还包括一由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碟刹盘与该轮框相配合而不被该碟刹盘所遮蔽的环形开口,且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是对准于该环形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该碟刹盘具有一盘体,以及一形成于该盘体周缘的缺槽,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是对准于该缺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碟刹盘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盘体上并对准于该缺槽的指示符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门元件为L形气门嘴。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的双碟刹盘车轮装置,包含一车轮单元,以及一气门元件。该车轮单元包括一轮框,以及二设置于该轮框两侧的碟刹盘。该轮框具有一位于一轮框宽度中心线上的倾斜面,以及由该倾斜面向两侧延伸的一第一壁面与一第二壁面,且该第二壁面与倾斜面相接处是高于第一壁面与倾斜面相接处。该气门元件包括一设置于该倾斜面上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该连接部相连通并与该第一壁面同侧的延伸部,藉此使该气门元件的延伸部能显露于外界,充气时能直接将一风嘴套于该延伸部上,避免该气门元件被所述碟刹盘遮蔽,因此充气较为便利。
文档编号B60B19/00GK102259555SQ2010101935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曾国彰, 蓝少斌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