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8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对育有小孩的家长而言,携带儿童外出时使用童车作为儿童的代步工具,可免除背负或抱儿童的不便,但是当外出的旅程较远时,则需要乘坐汽车,由于现有的汽车上设置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并不适用于儿童,甚至还会对儿童造成伤害,为了保障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很多家长在汽车上安装了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供儿童乘坐,有束缚设备,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儿童以保障儿童安全的座椅。现有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一用于调节座椅高度的支撑装置,所述装置装置包括设置于座椅地面前端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相接合并支撑于汽车底板上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所述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座椅的高度,并借由设于所述连接件内的卡合机构使所述支撑组件锁定于不同的高度,从而使所述 J L童汽车安全座椅能适用于不同的车型。现有技术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管及支撑座, 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固定管及卡合机构,所述支撑管的上端通过所述卡合机构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由于现有技术的支撑组件只包括一个支撑管且所述连接件的收容空间有限,因此所述支撑管的伸缩进程比较短,从而使所述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调节高度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支撑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重伸缩,从而伸缩进程长、高度调节不受限制,进而使用效果好的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设于座椅的底面的连接件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支撑管,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相连从而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较佳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所述连接件内固定设有固定管,所述第二支撑管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内,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被操作时,所述第一支撑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件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设有第一卡合件及拉杆组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可收缩地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外,所述第二支撑管上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拉杆组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第二卡合孔中,当所述调节按钮朝所述拉杆组件移动时,所述拉杆组件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从所述第二卡合孔分离出来,从而所述第一支撑管可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内,当所述调节按钮远离所述拉杆组件移动时,所述拉杆组件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中。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止位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匹配的第一止位块,所述第一止位件抵触第一止位块从而推动所述第二支
撑管滑动。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匹配的第二止位块。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内设有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孔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下卡合孔,所述卡合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上卡合孔中, 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下卡合孔中。较佳地,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固定件及复位弹簧,所述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拉杆内,所述拉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拉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止位件穿过所述滑动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复位弹簧抵触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拉杆之间;所述固定件具有凸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管外并与所述卡合组件抵触的凸块,当所述第一支撑管靠近所述上卡合件时,所述凸块抵触所述弧形卡勾使所述弧形卡勾脱离所述上卡合孔。较佳地,所述调节按钮的上端凸露于所述支撑座外、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调节按钮匹配的第二斜面。较佳地,所述固定件开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合槽连通的开孔,所述第一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卡合槽内且部分可收合地凸露于所述开孔外。较佳地,所述固定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卡合件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长孔,一滑动块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杆上,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第一长孔之间形成斜角,所述滑动块可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内。较佳地,所述滑动孔、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均为腰型孔。较佳地,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上卡合件,所述上卡合件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所述弹性件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上卡合件的后端,所述上卡合件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锁定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锁定孔, 所述锁定组件穿过所述固定管并可分离地卡设于所述锁定孔内。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具有一空腔,所述固定管、锁定组件及卡合组件均收容于所述空腔内。较佳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动弹簧和锁定片,所述推动弹簧抵触于所述锁定片与所述空腔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管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穿设的固定孔,所述锁定片穿过所述固定孔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锁定孔内,所述第一止位件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固定件及复位弹簧,所述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拉杆内,所述拉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拉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止位件穿过所述滑动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复位弹簧抵触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拉杆之间。较佳地,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卡合按钮,所述卡合按钮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于所述连接件内并部分凸露于所述连接件外,所述弹性件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卡合按钮的后端,所述卡合按钮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中,当按下所述卡合按钮的后端时,所述弧形卡勾绕所述枢接轴转动从而从所述上卡合孔中分离出来。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锁定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伸出锁定孔,所述锁定组件穿过所述固定管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内。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缩入锁定孔,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缩入锁定孔内。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内凸设有释锁块,所述释锁块可分离地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 当所述第一卡合件靠近所述释锁块时,所述释锁块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使所述第一卡合件从所述缩入锁定孔内分离出来。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止位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匹配的第一止位块,所述第一止位件抵触第一止位块从而推动所述第二支
撑管滑动。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匹配的第二止位块。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一上、下卡合孔,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二上、下卡合孔。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卡合组件及卡合按钮,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卡合件,所述枢接轴穿过所述卡合件使所述卡合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卡合件的后端,所述卡合件的前端形成弧形卡勾,所述卡合按钮抵触所述卡合件的后端,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一、第二卡合孔,当按下所述卡合按钮时,所述弧形卡勾绕所述枢接轴转动从而从所述第一、第二卡合孔中分离出来。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开设有第一伸缩孔和第二伸缩孔,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上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孔内,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下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二伸缩孔内,所述第一卡合件上开设有开槽。较佳地,还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卡设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二弹性部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上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侧,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侧,所述释锁块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匹配。较佳地,所述连接件形成一空腔,所述固定管、锁定组件及卡合组件均收容于所述空腔内。较佳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动弹簧和锁定片,所述推动弹簧抵触于所述锁定片与所述腔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管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穿设的固定孔,所述锁定片穿过所述固定孔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内,所述第一止位件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座椅的底面的连接件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支撑管,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相连从而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连接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合连接的卡合组件,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之间设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固定所述支撑管之间的拉伸位置,当所述卡合组件或所述卡合件被操作时,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若干支撑管之间的伸缩距离改变。较佳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合件相连接的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带动所述卡合件移动,使所述两两相连的支撑管脱离固定,从而改变所述支撑管之间的连接位置。较佳地,所述卡合组件被操作而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端时,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位置改变。较佳地,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卡合件设于所述拉杆组件内,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拉杆组件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拉杆组件滑动,从而所述拉杆组件带动所述卡合件移动。较佳地,所述拉杆组件具有凸块,当所述拉杆组件靠近所述卡合组件时,所述凸块抵触所述卡合组件使所述卡合组件被操作而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端,从而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位置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支撑装置的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两两相连的支撑管,由于所述若干支撑管的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设于所述连接件内,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因此,在连接件的收容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所述支撑装置的伸缩进程等于所述若干支撑管的伸缩进程之和,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支撑组件的伸缩进程,从而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高度调节不受所述连接件的空间限制,故使用效果好。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支撑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另一角度下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10为图8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11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又一角度下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C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13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4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又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5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再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6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支撑装置另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8为图16所示支撑装置又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9为图18所示D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20为图18所示E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21为图16所示支撑装置再一个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2为本发明支撑装置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图。图23为图22所示支撑装置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M为图23所示F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25为图23所示支撑装置另一角度下的剖视图。图沈为图25所示支撑装置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7为图沈所示G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观为图25所示支撑装置又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四为图观所示H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30为图22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图。图31为图30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2为图30所示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多重伸缩,从而伸缩进程长、高度调节不受限制,进而使用效果好的支撑装置。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支撑装置1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图未示),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设于座椅(图未示)的底面的连接件10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10内的支撑组件20,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座23和若干支撑管。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21和第二支撑管22,所述连接件10内固定设有固定管11,固定管11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上端形成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固定管11内,所述第二支撑管22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上端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从而第一支撑管21可相对于第二支撑管22滑动伸缩,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下端形成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10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3。可选地,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 四个或者更多个。参考图1-1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侧壁上开设有锁定孔220及若干卡合孔222且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上端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221,所述卡合孔222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下卡合孔 22h、222b,所述固定管11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221匹配的第二止位块 111,当第二支撑管22朝向远离固定管1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止位块111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支撑管22滑出所述固定管11外。参考图1-7,所述连接件10包括前盖体IOa和后盖体10b,所述前盖体IOa和后盖体IOb盖合连接并形成一空腔100,所述空腔100内设有锁定组件12、上卡合组件13及所述固定管11。所述锁定组件12包括推动弹簧121及锁定片122,所述推动弹簧121抵触于所述锁定片122的一端与所述后盖体IOb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管11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 122穿设的固定孔110,所述锁定片12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110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锁定孔220内,卡合于所述锁定孔220内的所述锁定片122的一端形成斜面结构1220,所述后盖体IOb内凸设有两个限位块123,所述限位块123之间形成限位区间,所述锁定片122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区间内;所述上卡合组件13包括枢接轴131、弹性件132及上卡合件133,所述上卡合件133通过所述枢接轴131枢接于所述前盖体IOa 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件132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11的外侧壁与所述上卡合件133的后端,所述上卡合件133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1330,所述弧形卡勾1330可分离地卡合于从所述上卡合孔22 内。参考图8-15,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上端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合件211及第一止位件212,所述第一支撑管21内设有拉杆组件M,所述拉杆组件M包括拉杆Ml、固定件 242及复位弹簧M3,所述拉杆241的上端开设有收容槽M10,所述固定件242收容于所述的收容槽MlO内,所述收容槽MlO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Mll,所述第一止位件212穿过第一支撑管21上的开孔(图中未标号)及所述滑动孔Mll并通过一固定件M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对2,使固定件24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管21内,所述复位弹簧243抵触于所述固定件242与所述收容槽MlO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件242具有凸伸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 外并与所述上卡合件133的弧形卡勾1330抵触的凸块M20,所述凸块M20的末端呈斜面, 所述拉杆Ml的下端开设有调节槽M12且所述调节槽M12的一侧形成第一斜面M13,所述支撑座23内设有调节按钮230,所述调节按钮230的上端凸露于所述支撑座23外,所述调节按钮23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M13匹配的第二斜面2300。具体地,所述固定件 242开设有卡合槽M22,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合槽M22连通的开孔 210,所述卡合槽M22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长孔M23,所述第一卡合件211设有一棘爪2112,所述第一卡合件211收容于所述卡合槽M22且所述棘爪2112可收合地凸露于所述开孔210外,从而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222b中。更加具体地,所述第一卡合件211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长孔2110,所述第二长孔2110与所述第一长孔M23之间形成斜角,具有一滑动块M4,所述滑动块244为铆钉。所述铆钉铆接于所述拉杆241两侧的开孔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长孔M23及第二长孔2110,当所述拉杆241移动时,所述铆钉将沿所述第一长孔M23移动,并牵动所述第一卡合件211沿所述第二长孔2110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可收容于所述卡合槽M22内或从凸露于所述卡合槽M22外。在所述第一支撑管21伸缩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件212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122的斜面结构1220,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212匹配的第一止位块223,当所述第一支撑管21朝向远离第二支撑管2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止位块223 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支撑管21滑出所述第二支撑管22外。所述调节按钮23具有按下和弹起两种状态,所述调节按钮23按下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1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分离出来;当所述调节按钮23弹起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孔Mil、第一长孔M23及第二长孔2110均为腰型孔;所述第一、第二止位件212、221均为螺钉。下面参考图1-15对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具体如下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同时收容于所述固定管11 中,将所述第一支撑管21朝所述连接件10的腔体100外拉伸,此时所述锁定片122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锁定孔220内使所述第二支撑管22始终保持收容在所述固定管11 的状态,使得所述支撑组件20中仅有所述第一支撑管22相对于所述固定管11进行拉伸, 在所述第一支撑管21拉伸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分别卡合于不同的下卡合孔222b 中;当所述第一支撑管21拉伸到第一止位件212抵触所述锁定片122的斜面结构1220的位置时,所述锁定片122从所述锁定孔220内分离出来,此时所述第二支撑管22脱离与所述固定管11的锁定状态且可朝所述腔体100外拉伸,同时,所述第一止位件212受到所述第一止位块223的限制,不能再往外拉伸,使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之间不再有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是由所述第二支撑管22相对于所述固定管11进行相对的拉伸, 在所述第二支撑管22拉伸的过程中,所述上卡合件133分别卡合于不同的上卡合孔22 中;当按下所述调节按钮230时,所述调节按钮230的第二斜面2300相对于所述第一斜面 2413滑动,从而所述拉杆241朝所述支撑座23的方向滑动,所述拉杆241滑动的同时,所述铆钉从所述第一长孔M23接近所述支撑座23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且所述铆钉也在所述第二长孔2110内从远离所述棘爪2112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在所述第二长孔2110的作用下向所述卡合槽M22内收合,从而所述第一卡合件211的棘爪2112 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分离出来,进而所述第一支撑管21可缩入固定不动的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而调整至所需的支撑长度;当所述第一支撑管21持续缩入到所述第二支撑管22 内,直到第一支撑管21不能再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时,所述固定件M2的凸块M20 抵触所述上卡合件133的弧形卡勾1330的位置,所述上卡合件133被抵推而从所述上卡合孔22 内分离出来(如图15所示),从而所述第二支撑管22可缩入所述固定管11内而调整至所需的支撑长度;当所述第二支撑管22完全缩入所述固定管11后松开所述调节按钮 230使其弹起,此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222b中、所述上卡合件133 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22 中及所述锁定片122卡合于所述锁定孔220中。参考图16-21,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0的腔体100内设有卡合按钮组件14及所述固定管11,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卡合孔222且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上端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221,所述固定管11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221匹配的第二止位块111,所述卡合孔222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 22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下卡合孔22h、222b。所述卡合按钮组件14凸设于所述连接件10 上且所述卡合按钮组件14的前端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22 内;所述第一支撑管 21的上端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合件211及第一止位件212,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212匹配的第一止位块223 ;所述支撑座23内设有调节按钮230,所述调节按钮230具有按下和弹起两种状态,所述调节按钮230按下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1从所述下卡合孔222b 内分离出来,所述调节按钮230弹起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1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管21内设有拉杆组件对’,所述拉杆组件24’包括拉杆Ml,、固定件M2,及复位弹簧M3,,所述拉杆Ml,的上端开设有收容槽M10,,所述固定件M2’完全收于所述的收容槽M10’内,所述收容槽M10’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 (图未示),所述第一止位件212穿过第一支撑管21上的开孔(图中未标号)及所述滑动孔Mll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对2’,使固定件对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管21内,所述复位弹簧M3’抵触于所述固定件M2’与所述收容槽M10’的侧壁之间,所述拉杆Ml’的下端开设有调节槽对12’且所述调节槽M12’的一侧形成第一斜面M13’,所述调节按钮230 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M13’匹配的第二斜面2300。更加具体地,所述卡合按钮组件 14包括枢接轴141、弹性件142及卡合按钮143,所述连接件10的前盖体IOa上开设有空槽 101,所述卡合按钮143通过所述枢接轴141枢接于所述空槽101的侧壁上并部分凸露于所述空槽101外,所述弹性件142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11的外侧壁与所述卡合按钮143的后端,所述卡合按钮143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1430,通过按压所述卡合按钮143的后端, 所述卡合按钮143的前端绕所述枢接轴141旋转,从而使所述弧形卡勾1430从所述上卡合孔22 内分离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这里将不再重复描述。下面对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描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同时收容于所述固定管11中,将所述第一支撑管21朝所述腔体100外拉伸,当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第一止位件212抵触所述第一止位块223时,所述第一支撑管 21带动所述第二支撑管22拉伸,在所述第一支撑管21拉伸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合件211 分别卡合于不同的下卡合孔222b中,在所述第二支撑管22被所述第一支撑管21带动拉伸的过程中,所述卡合按钮143的弧形卡勾1430分别卡合于不同的上卡合孔22 中;当按压所述调节按钮230使所述第一卡合件211从所述下卡合孔222b内分离出来后,所述第一支撑管21可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当按压所述卡合按钮143使所述弧形卡勾1430从所述上卡合孔22 中分离出来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可缩入所述固定管11内,因此使用者可随意操作所述调节按钮230使所述第一支撑管21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或是按压所述卡合按钮143使所述第二支撑管22缩入所述固定管11内。参考图22-32,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1”的第二支撑管22”的侧壁上开设有伸出锁定孔224、缩入锁定孔225及若干第二卡合孔226且所述第二支撑管 22”的上端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227,所述第二卡合孔226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二上、下卡合孔226a、226b,所述固定管11”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227匹配的第二止位块112,所述第二止位块112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支撑管22”滑出所述固定管11”。所述连接件10”包括前盖体10a”和后盖体10b”,所述前盖体10a”和后盖体10b” 盖合连接并形成一空腔100”,所述空腔100”内设有锁定组件15、卡合组件16、卡合按钮17、 释锁块18及所述固定管11”。所述锁定组件15包括推动弹簧151和锁定片152,所述推动弹簧151抵触于所述锁定片152与所述后盖体10b”的内侧面之间,所述固定管11’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152穿设的固定孔113,所述锁定片152穿过所述固定孔113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224内,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224内的所述锁定片152的一端形成斜面结构1520,所述后盖体IOb内凸设有两个限位块153,所述限位块153之间形成限位区间,所述锁定片152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合孔213且所述第一支撑管21” 上设有第一卡合件214及第一止位件215,所述第一卡合件214及第一止位件215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合孔213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 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一上、下卡合孔213a、213b,所述第一卡合件214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缩入锁定孔225内,所述第一止位件215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152的斜面结构1520 且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215匹配的第一止位块228, 所述第一止位块2 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支撑管21”滑出所述第二支撑管22”外,所述释锁块18可分离地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214。参考图23-24,所述卡合按钮17包括上卡合按钮17a和下卡合按钮17b,所述卡合组件16包括上、下卡合组件16a、16b,所述上卡合组件16a包括上枢接轴161a、上弹性件 162a及上卡合件163a,所述上枢接轴161a穿过所述上卡合件163a从而使所述上卡合件 163a枢接于所述后盖体10b”的内侧,所述上弹性件16 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11”的外侧壁与所述上卡合件163a的后端,所述上卡合件163的前端形成上弧形卡勾1630,所述上卡合按钮17a凸设于所述后盖体10b”的左侧壁并抵触所述上卡合件163a的后端,所述上弧形卡勾1630a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一、第二上卡合孔226a、213a中;所述下卡合组件16b 包括下枢接轴161b、下弹性件162b及下卡合件163b,所述下枢接轴161b穿过所述下卡合件16 从而使所述下卡合件16 枢接于所述后盖体10b”的内侧,所述下弹性件162b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11”的外侧壁与所述下卡合件16 的后端,所述下卡合件16 的前端形成下弧形卡勾1630b,所述下卡合按钮17b凸设于所述后盖体10b”的右侧壁并抵触所述下卡合件16 的后端,所述下弧形卡勾1630b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一、第二下卡合孔 226b,213b 中。参考图观-32,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上开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一伸缩孔216和第二伸缩孔217,所述第一卡合件214的上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孔216内,所述第一卡合件214的下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二伸缩孔217内,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21”前端的第一卡合件214的侧面上设有向上倾斜的开槽2140。还包括弹性体25,所述弹性件25 包括第一弹性部251、连接部252及第二弹性部253,所述第一弹性部251卡设于所述开槽 2140内,所述连接部252由所述第一弹性部251的末端向下延伸的同时向后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弹性部253由所述连接部252水平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二弹性部253的末端弯折形成卡勾254,所述卡勾2M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上开设的卡槽21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件214的上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倾斜面2141和第二倾斜面2142,所述第一倾斜面214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21”的上端侧,所述第二倾斜面2142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下端侧,所述前盖体10a”的下端的内侧面上凸设有所述释锁块18,所述释锁块18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41匹配的斜面。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管21”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同时收容于所述连接件10”的腔体100”中,将所述第一支撑管21”朝远离所述连接件10”的腔体100”外拉伸,此时所述锁定片152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22”的伸出锁定孔2M内,在所述第一支撑管21 ”拉伸的过程中,所述上、下卡合件163a、163b分别同时卡合于不同的第一、第二上卡合孔2^a、213a及第一、第二下卡合孔22m3、213b中;当所述第一支撑管21”拉伸到第一止位件215抵触所述锁定片152的斜面结构1520的位置时,所述锁定片152从所述锁伸出定孔内2M分离出来,此时所述第二支撑管22”已脱离锁定状态而可朝外拉伸,同时,所述第一止位件215受到所述第一止位块228的限制,不能再往外拉伸,在所述第二支撑管22,,拉伸的过程中,所述上、下卡合件163a、163b分别同时卡合于不同的第二上卡合孔226a及第二下卡合孔226b中;当同时按下所述上、下卡合按钮17a、17b 时,所述上、下卡合件163a、163b的弧形卡勾1630a、1630b分别绕所述上、下枢接轴161a、 161b转动从而从所述第一、第二卡合孔213、2沈中分离出来,进而所述第二支撑管22”可缩入所述固定管11”内,所述第一支撑管21”在所述第一卡合件214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支撑管22”同步运动,当所述第二支撑管22”缩入到所述释锁块18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214 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14从所述缩入锁定孔225内分离出来,从而可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支撑管21 ”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22”内。综上所述,本发明支撑装置1的支撑组件20包括若干支撑管,由于所述若干支撑管的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设于所述连接件10内,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10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3,因此,在连接件10的收容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所述支撑装置1的伸缩进程等于所述若干支撑管的伸缩进程之和,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支撑组件20的伸缩进程, 从而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高度调节不受所述连接件的空间限制,故使用效果好。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设于座椅的底面的连接件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内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支撑管, 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相连从而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所述连接件内固定设有固定管,所述第二支撑管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支撑管内,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被操作时,所述第一支撑管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移动,从而改变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件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设有第一卡合件及拉杆组件,所述第一卡合件可收缩地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外,所述第二支撑管上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拉杆组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第二卡合孔中,当所述调节按钮朝所述拉杆组件移动时,所述拉杆组件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从所述第二卡合孔分离出来,从而所述第一支撑管可缩入所述第二支撑管内,当所述调节按钮远离所述拉杆组件移动时,所述拉杆组件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止位件, 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匹配的第一止位块,所述第一止位件抵触第一止位块从而推动所述第二支撑管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 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匹配的第二止位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有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孔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上、下卡合孔,所述卡合组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上卡合孔中,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任一所述下卡合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固定件及复位弹簧,所述固定件收容于所述拉杆内,所述拉杆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内,所述拉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第一止位件穿过所述滑动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复位弹簧抵触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拉杆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的上端凸露于所述支撑座外、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调节按钮匹配的第二斜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开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合槽连通的开孔,所述第一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卡合槽内且部分可收合地凸露于所述开孔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卡合件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长孔,一滑动块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杆上,所述第二长孔与所述第一长孔之间形成斜角,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下卡合孔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均为腰型孔。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上卡合件,所述上卡合件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侧壁,所述弹性件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上卡合件的后端,所述上卡合件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凸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管外并与所述卡合组件抵触的凸块,当所述第一支撑管靠近所述上卡合件时,所述凸块抵触所述弧形卡勾使所述弧形卡勾脱离所述上卡合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锁定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组件穿过所述固定管并可分离地卡设于所述锁定孔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一空腔,所述固定管、锁定组件及卡合组件均收容于所述空腔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动弹簧和锁定片,所述推动弹簧抵触于所述锁定片与所述空腔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管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穿设的固定孔,所述锁定片穿过所述固定孔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锁定孔内,所述第一止位件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卡合按钮,所述卡合按钮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于所述连接件内并部分凸露于所述连接件外,所述弹性件分别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卡合按钮的后端,所述卡合按钮的前端形成一弧形卡勾,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上卡合孔中,当按下所述卡合按钮的后端时,所述弧形卡勾绕所述枢接轴转动从而从所述上卡合孔中分离出来。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锁定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伸出锁定孔,所述锁定组件穿过所述固定管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缩入锁定孔,所述第一卡合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缩入锁定孔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凸设有释锁块,所述释锁块可分离地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当所述第一卡合件靠近所述释锁块时,所述释锁块抵触所述第一卡合件使所述第一卡合件从所述缩入锁定孔内分离出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一止位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位件匹配的第一止位块,所述第一止位件抵触第一止位块从而推动所述第二支撑管滑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凸设有第二止位件,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位件匹配的第二止位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一上、下卡合孔,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二上、下卡合孔。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还设有卡合组件及卡合按钮,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枢接轴、弹性件及卡合件,所述枢接轴穿过所述卡合件使所述卡合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与所述卡合件的后端,所述卡合件的前端形成弧形卡勾,所述卡合按钮抵触所述卡合件的后端,所述弧形卡勾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一、第二卡合孔,当按下所述卡合按钮时,所述弧形卡勾绕所述枢接轴转动从而从所述第一、第二卡合孔中分离出来。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开设有第一伸缩孔和第二伸缩孔,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上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孔内,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下端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第二伸缩孔内,所述第一卡合件上开设有开槽。
27.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卡设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二弹性部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上。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的上端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端侧,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侧,所述释锁块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匹配。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形成一空腔,所述固定管、锁定组件及卡合组件均收容于所述空腔内。
30.如权利要求四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动弹簧和锁定片,所述推动弹簧抵触于所述锁定片与所述腔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固定管开设有供所述锁定片穿设的固定孔,所述锁定片穿过所述固定孔并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伸出锁定孔内,所述第一止位件可分离地抵触所述锁定片。
31.一种支撑装置,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设于座椅的底面的连接件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内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支撑管, 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相连从而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连接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合连接的卡合组件,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之间设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固定所述支撑管之间的拉伸位置,当所述卡合组件或所述卡合件被操作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若干支撑管之间的伸缩距离改变。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合件相连接的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带动所述卡合件移动,使所述两两相连的支撑管脱离固定,从而改变所述支撑管之间的连接位置。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被操作而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端时,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位置改变。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卡合件设于所述拉杆组件内,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拉杆组件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拉杆组件滑动,从而所述拉杆组件带动所述卡合件移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具有凸块,当所述拉杆组件靠近所述卡合组件时,所述凸块抵触所述卡合组件使所述卡合组件被操作而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端,从而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位置改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适用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设于座椅的底面的连接件及可伸缩地卡合于所述连接件内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若干支撑管,所述若干支撑管两两相连从而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伸缩地卡合于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凸伸于所述连接件外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本发明的支持装置可多重伸缩,从而伸缩进程长、高度调节不受限制,进而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B60N2/26GK102582479SQ2011100022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崔宗旺, 郭征文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