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87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火车是最常使用的代步工具。现行的车用玻璃一般为透明或 者带较浅的颜色,若无任何遮阳措施,阳光可直射进车内,如照至人眼,会使人感觉不舒服, 所以为了遮蔽光线,使驾驶者或乘客在行驶过过程中不致因阳光照射而感到刺眼,目前的 解决方法主要有采用遮阳帘;采用遮阳板;在玻璃上贴/涂遮阳膜层。然而,采用遮阳帘或遮阳板,在遮阳的同时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视线,无法观看沿 途窗外水平方向上的风景。若采用贴/涂遮阳膜层,由于其颜色深浅、透光率皆是固定的, 无法随阳光的强弱或喜好而改变,则无论晴天/阴天,白天/夜晚,进入车内的阳光均等比 例减少,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因此,既能不影响视线又能对阳光起到遮蔽作用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节透 光角度的车窗玻璃系统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玻璃结构,能够不影响视线又能对阳光起 到遮蔽作用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节透光角度。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包括两片相对设 置的玻璃,每一玻璃的一侧具有间隔设置的遮光条与透光条,改变两片玻璃的相对位置来 调整其透光角度。依据一实施例,遮光条与透光条水平设置。。较佳的,遮光条与透光条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0. 5-2。其中,改变两片玻璃的间距来调整其透光角度。其中,改变两片玻璃的相对水平位置使其上的遮光条错位来调整其透光角度。较佳的,旋转两片玻璃改变其夹角来调整其透光角度。较佳的,依据一行驶数据自动改变两片玻璃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其透光角度,其中 行驶数据由一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其包括经度、纬度及行驶方向。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结构其优点在于,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的方式使两玻璃 错位或水平移动调整玻璃间距或者转动改变两玻璃间的夹角大小来实现调节玻璃的可透 过光角度,这样既能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入射,又能满足乘客水平方向上观看窗外沿途的 风景的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 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2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3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4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5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6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7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图8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来清楚阐释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且并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请结合参照图1、图2与图3,其分别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调节透光角度 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玻璃100与102相对设置,其中玻璃100的右侧具有间隔设置的遮光 条104与透光条106,相对的,玻璃102的左侧也具有间隔设置的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 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水平间隔设置,因此将玻璃100与玻璃102划分成透光区与遮光 区,光线可从透光条106通过,但会被遮光条104阻挡。因此,当玻璃100与102的遮光条 104与透光条106对正时,水平方向的光线不会被阻挡,倾斜射入的阳光则会被遮光条104 阻挡,也就是说,乘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观看窗外沿途的风景,但倾斜射入的阳光又会被阻 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对应不同的透 光角度,即不同的透光率,透光角度越大,则可穿透光线的角度范围越大,反之则越小。通 常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在0. 5-2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 示,玻璃100与102水平高度对正,即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对正,当遮光条104与透光 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2,玻璃100与102之间的间距等于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 厚度时,透光角度α为33. 7°。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1,玻璃 100与102之间的间距等于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厚度时,如图2所示,此时透光角度 α为18. 4°。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0. 5,玻璃100与102之间 的间距等于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厚度时,如图3所示,此时透光角度α为9. 46°。此外,还可通过改变玻璃100与102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其透光角度,改变相对位置 的方法包括改变玻璃100与102的间距;改变玻璃100与102的相对水平位置使其上的遮 光条错位;旋转玻璃100与102改变其夹角。请参照图4、图5与图6,其分别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 璃结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玻璃100与102水平高度对正,即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 对正,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2,玻璃100与102之间的间距等于 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厚度的3倍时,透光角度α为21. 8°。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 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2,玻璃100与102之间的间距等于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厚 度的5倍时,如图5所示,此时透光角度α为15. 9°。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为2,玻璃100与102之间的间距等于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厚度的8倍 时,如图6所示,此时透光角度α为11. 3°。上述实施例详述了改变玻璃100与102的间 距以调整透光角度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玻璃上方和下方不同光线透过角度的控 制。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当遮光条104与透光条106的宽度与厚度之比以及玻璃100与102之间的间 距固定时,通过改变玻璃100与102的相对水平位置,即分别上下移动玻璃100或玻璃102, 使其上的遮光条104错位,通过这种方式也可改变其透光角度。当移动至玻璃100上的遮 光条104与玻璃102上的透光条106重叠时,同时调整玻璃100与102的间距,当间距缩小 至完全贴合时,则可实现完全遮蔽光线射入,起到遮阳板的作用。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旋转玻璃100与102改变其夹角,即玻璃100与102非平行而是相对倾斜,则 可达到调整其透光角度的目的。为了实现自动调整透光角度,可以依据行驶数据自动改变玻璃100与102的相对 位置,行驶数据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Q获得,包括所在的经、纬度及行驶方向,根据 行驶数据计算出车哪边的车窗玻璃需要调节,以便调整透光角度,让太阳光不会直射到车 内,结合时间还可计算出车所在位置的具体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度,此外还可将天气(晴 天/阴天)及季节纳入调整因素中。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 节的方式使两玻璃错位、水平移动调整玻璃间距或者转动改变两玻璃间的夹角大小来实现 调节玻璃的可透过光角度,这样既能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入射,又能满足乘客水平方向上 观看窗外沿途的风景的需求。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结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 玻璃,每一所述玻璃的一侧具有间隔设置的遮光条与透光条,改变两片所述玻璃的相对位 置来调整其透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透光条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透光条的宽度与 厚度之比为0. 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改变两片所述玻璃的间距来调整其 透光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改变两片所述玻璃的相对水平位置 使其上的所述遮光条错位来调整其透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两片所述玻璃改变其夹角来调 整其透光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据一行驶数据自动改变两片所述 玻璃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其透光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数据由一全球定位系统提{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及行驶 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透光角度的玻璃结构,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玻璃,每一玻璃的一侧具有间隔设置的遮光条与透光条,改变两片玻璃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其透光角度。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结构,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的方式使两玻璃错位、水平移动调整玻璃间距或者转动改变两玻璃间的夹角大小来实现调节玻璃的可透过光角度,这样既能根据需要调节太阳光入射,又能满足乘客水平方向上观看窗外沿途的风景的需求。
文档编号B60J3/04GK102126417SQ20111000575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颜华生 申请人: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