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469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尤其适用于大中型载货汽车(5吨以上)。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经常发生小汽车追尾货车后下部的车祸,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情况。虽然,很多货车后下部装有平面挡板,以防小汽车追尾,但是, 由于追尾小汽车的冲撞速度往往较快,冲撞能量较大,目前货车普遍安装的防护装置固定方式不可靠、结构强度不足、防护范围不够,难以阻止小汽车钻入大中型货车尾部。往往造成小汽车车头损坏较小,但A柱及其后部的乘员区遭受严重损坏的情况。而且货车行驶中遇到不利地形或障碍物,存在与上述固定平面挡板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已授权专利CN 1123465C与CN 1116185C分别设计了两类可活动的货车后部防追尾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对低速追尾小汽车的防撞问题。但上述两类防追尾装置的支撑结构强度不足,当小汽车以较快的车速追尾时无法防止其钻入货车尾部,难以有效地保护小汽车的驾乘人员,而且上述两类装置结构复杂,加装或改装难度大,不易于推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它是在载货汽车后下部设置一套能有效捕获并承受小汽车车头撞击的摆臂式结构和传递冲击力的水平支撑结构,依托货车后轮组的有效支撑,通过本装置和小汽车车头刚性较高部位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量,防止小汽车钻入货车底部并阻止小汽车乘员区与货车车尾发生碰撞。而且载货汽车在行驶中遇到不利地形或障碍物时,摆臂式结构还能自由抬起。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货车车架两侧的水平支撑装置、吊臂、设置在货车车架后侧的可向后摆动的摆臂及与之连接的防撞框架、连接在货车车架尾端后部的固定座、摆臂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及连接在货车车架尾端下部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摆臂无固定连接;其中,水平支撑装置包括钢管、分别设置在该钢管两端的前挡板和后挡板、以及设置在钢管表面的卡箍,水平支撑装置由吊臂栓接于货车车架上,可将来自防撞框架的水平撞击力有效传递至货车后轮组;防撞框架包括槽型钢板、连接在槽型钢板一个表面的钢肋板和与钢肋板连接的钢立板;该防撞框架连接在摆臂的下段,摆臂的上段连接在固定座上。优选的,钢管横截面为圆形。优选的,水平支撑装置通过卡箍与吊臂相连,吊臂通过吊臂螺栓连接于货车车架上。优选的,固定座两侧开设销孔,销轴通过该销孔贯穿该固定座,摆臂的上段连接在固定座的销轴上。有益效果不但能保护发生剧烈追尾撞击的小汽车,全宽度地防止小汽车追尾后钻入货车后下部,同时还能一定程度地防止小汽车从侧后方钻入货车后下部,而且在货车行驶时又不受障碍物限制,结构简单,易加装和维修。


图1本发明典型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图2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图1中水平支撑装置三维示意图。图3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图1中框架三维示意图。图4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图1中支撑板三维示意图。图5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后视示意图。图6本发明典型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中1、水平支撑装置,10、圆形钢管,11、圆形钢管前挡板,12、圆形钢管后挡板, 13、卡箍,2、框架,20、槽型钢板,21、钢肋板,22、钢立板,3、摆臂,4、固定座,41、销轴,5、支撑板,51、支撑板弹簧,6、货车后轮组,7、吊臂、71、吊臂螺栓,8、货车车架,9、可能追尾的小汽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它主要是在大中型货车车架尾部两侧分别通过两卡箍和两吊臂固设一套水平支撑装置,并在货车车架尾部后侧利用固定座和摆臂固设一套可摆动的防撞框架;水平支撑装置由一钢管和两端的挡板组成,能够依托货车后轮组充分支撑强烈的追尾撞击;防撞框架由一槽型钢板、多根钢肋板和两钢立板连接而成,在小汽车追尾时能够充分承受和传递冲击力并保持框架的整体性;防撞框架与摆臂可以以两固定座的销轴为轴向后摆起。从而,可阻挡小汽车高速追尾时钻入货车尾部并大大减小撞击对小汽车驾乘人员的威胁,而且防护范围大,结构简单、易于加装。参见图1-6,本发明提供的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货车车架8两侧的水平支撑装置1、吊臂7、设置在货车车架8后侧的可向后摆动的摆臂3 及与之焊接的防撞框架2、焊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后部的固定座4、摆臂3与固定座4活动枢接、及焊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下部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与摆臂3无固定连接。水平支撑装置1包括钢管10、分别设置在该钢管10两端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以及设置在钢管10表面的卡箍13,水平支撑装置1由吊臂7栓接于货车车架8上,可将来自防撞框架2的水平撞击力有效传递至货车后轮组6。防撞框架2包括槽型钢板20、焊接在槽型钢板20 —个表面的钢肋板21和与钢肋板21连接的钢立板22 ;该防撞框架2焊接在摆臂3的下段,摆臂3的上段枢接在固定座4 上。钢管10横截面为圆形。水平支撑装置1通过卡箍13与吊臂7相连,吊臂7通过吊臂螺栓71连接于货车车架8上。
在该固定座4设有贯穿该固定座4的销轴41,摆臂3的上段枢接在固定座4的销轴41上。 固定座4由两平行的垂直槽钢构成,其两侧开设一对销孔并销接贯穿该固定座4 的销轴41,摆臂3的上段连接在固定座4的销轴41上。水平支撑装置在货车车架的两侧(一边一个)。本实施例包括两套水平支撑装置1、四吊臂7、框架2、两摆臂3、两固定座4、两支撑板5,如图1 6所示,其中水平支撑装置1由两卡箍13固定连接(如焊接)在Z形吊臂7上并由吊臂螺栓71连接在货车车架8上;如图2所示,水平支撑装置的主体为一圆形钢管10,当小汽车9 追尾时,由圆形钢管10和货车的后轮组6共同承受冲击力,一套水平支撑装置能够独立、稳定地承受追尾小汽车的撞击力而不出现溃断;钢管10前端焊接前挡板11,后端焊接后挡板 12,以增大圆形钢管10与货车后轮组6和框架2的接触面积,前挡板11可兼具货车后轮组挡泥板的作用。水平支撑装置在货车车架的两侧(一边一个)。固定座4是以底面板固定连接(如焊接)在货车车架8后端面上的槽型钢式架, 该槽型钢式固定架4的两侧板上穿设一销轴41,属现有技术。摆臂3是以其顶段的两侧板孔活动枢接在销轴41上的槽型钢式架,属现有技术。支撑板5以底面板固定连接(如焊接)在货车车架8后方下端面上的槽型钢板, 以维持框架2的稳定性并增加小汽车追尾时抵挡摆臂3受冲撞力后的弯曲变形,如图1、4 所示,支撑板5与自然下垂状态时的摆臂3之间留有间隙并在支撑板5上焊接一支撑板弹簧51,当货车正常行驶路遇较高的障碍物时,给予摆臂3与框架2后摆回落后适当的缓冲。框架2是由一槽型钢板20、多根钢肋板21及两钢立板22构成,如图3、6所示,槽型钢板20焊接到各钢肋板21上,使得框架2在小汽车追尾时充分承受撞击力并保持框架 2的整体性;如图1、3所示,多根钢肋板21垂直焊接在两摆臂3下段底板外侧上,使得框架 2可以在向后的推力下(如货车正常行驶时,受地面障碍物的抵挡)随摆臂3向后摆起;如图3、5、6所示,两钢立板22焊接在多根钢肋板21上并与水平支撑装置1的后挡板12相对但留有一定的间隙(以免在货车正常行驶状态下水平支撑装置1与框架2发生碰撞),以将小汽车对框架2的撞击力充分传递到水平支撑装置1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发生小汽车9追尾冲撞货车尾部的框架2时,冲击能量依序由框架2本身的变形、摆臂3的弯曲、支撑板5的变形、水平支撑装置1的变形和货车后轮组6的变形吸收。不但能逐渐减缓小汽车的冲击力,而且能有效地将追尾小汽车的受力位置由A柱及乘员区移到更为坚固的车头,从而在阻挡小汽车钻入货车尾部的同时大大减小撞击对小汽车驾乘人员的威胁。当货车本身向前行驶时,遇到路面上较高的障碍物时,框架2可随摆臂3向后方摆动并抬起,故可绕过障碍物,然后,在自重作用下,框架2和摆臂3又可恢复到稳定状态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货车车架 (8)两侧的水平支撑装置(1)、吊臂(7)、设置在货车车架(8)后侧的可向后摆动的摆臂(3) 及与之连接的防撞框架O)、连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后部的固定座、摆臂( 与固定座(4)活动连接、及连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下部的支撑板(5);其中,水平支撑装置(1)包括钢管(10)、分别设置在该钢管(10)两端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以及设置在钢管(10)表面的卡箍(13),水平支撑装置⑴由吊臂(7)栓接于货车车架(8)上,可将来自防撞框架O)的水平撞击力有效传递至货车后轮组(6);防撞框架(2)包括槽型钢板(20)、连接在槽型钢板00)表面的钢肋板和与钢肋板连接的钢立板02);该防撞框架(2)连接在摆臂(3)的下段,摆臂(3)的上段连接在固定座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管(10) 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支撑装置⑴通过卡箍(13)与吊臂(7)相连,吊臂(7)通过吊臂螺栓(71)连接于货车车架⑶ 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4) 两侧开设销孔,销轴Gl)通过该销孔贯穿该固定座,摆臂(3)的上段连接在固定座(4) 的销轴(4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中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追尾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货车车架(8)两侧的水平支撑装置(1)、吊臂(7)、设置在货车车架(8)后侧的可向后摆动的摆臂(3)及与之连接的防撞框架(2)、连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后部的固定座(4)、摆臂(3)与固定座(4)活动连接、及连接在货车车架(8)尾端下部的支撑板(5)。本发明防止小汽车钻入货车底部并阻止小汽车乘员区与货车车尾发生碰撞。
文档编号B60R19/02GK102152770SQ2011100651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杭文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