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50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轿车背门内拉手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背门一般有两种开启方式上掀式背门和侧开式背门。为了方便开启和关闭背门,背门内外板上一般设置有内开启拉手即内拉手和外开启拉手,内拉手是用于关闭背门。常见的背门内拉手安装是在内拉手的开口端外边缘设置有卡扣,将卡扣卡接在背门内饰板上。采用这种方案设计的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因内拉手安装结构过于简单,容易出现安装不牢固的问题,特别是这种卡扣连接的强度也难于满足实现大型轿车比如SUV背门的关闭要求。有关背门拉手的相关知识可从
公开日为2008 年10月四日、公开号为2011412 名称为一种车用门内拉手的专利文献中获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背门内拉手安装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牢固连接强度高的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包括背门内拉手,背门内拉手还依然通过卡扣卡接在原背门内饰板上,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还包括拉手支架,拉手支架固定在背门内板上,背门内拉手还固定连接在拉手支架上。在原有卡扣连接的基础上,即保留原安装结构,再加装一个拉手支架,将拉手支架安装在背门内板上,再将背门内拉手进一步固定在拉手支架上,对背门内拉手进行双重固定,保证了内拉手安装牢固且具备足够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拉手支架的形状是L形,在限定空间里便于支架与背门内板连接、以及支架与内拉手的连接。作为优选,在拉手支架的折角处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增加背门内拉手的固定强度。作为优选,拉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背门内板螺钉连接孔,拉手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内拉手螺钉连接孔。便于使用螺钉固定拉手支架及背门内拉手。作为优选,背门内拉手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孔,与拉手支架的内拉手螺钉连接孔对应,用于使用螺钉将拉手支架与背门内拉手进行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背门内拉手连接牢固、强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可以适用多种车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手支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3[0013]图中1是背门内拉手,2是背门内板,3是背门内饰板,4是拉手支架,5是拉手固定螺钉,6是横向加强筋,7是纵向加强筋,8是内拉手螺钉连接孔,9是背门内板螺钉连接孔,10是卡扣,11是内拉手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背门内拉手1,背门内拉手1通过卡扣10卡接在背门内饰板3上(原安装结构),再加装拉手支架4,拉手支架4通过背门内板螺钉连接孔9使用螺栓固定在背门内板2上,背门内拉手1的底端加工有内拉手固定孔11,在固定孔 11中放入拉手固定螺钉5并且与内拉手螺钉连接孔8对应,旋紧螺钉5。拉手支架4由塑料浇铸而成。在使用时,背门内拉手1无论受到纵向力还是横向力,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连接强度。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背门内拉手连接牢固、强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等特征。
权利要求1.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包括背门内拉手,背门内拉手还依然通过卡扣卡接在原背门内饰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还包括拉手支架,所述拉手支架固定在背门内板上,背门内拉手还固定连接在拉手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的形状是L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手支架的折角处设置有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拉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背门内板螺钉连接孔,拉手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内拉手螺钉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内拉手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背门内拉手安装不牢固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牢固连接强度高的背门内拉手安装结构,包括背门内拉手、背门内饰板、背门内板,背门内拉手通过卡扣卡接在背门内饰板上,还包括拉手支架,拉手支架固定连接在背门内板上,背门内拉手还固定连接在拉手支架上。
文档编号B60N3/02GK202029724SQ20112009735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丁勇, 吴成明, 宋志良, 李宏华, 赵福全, 陈君, 高冬仙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