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53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ー种全包覆成型或一体发泡成型的幼儿安全座椅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在发泡缓冲材料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布置有胶壳或硬质层等组织设计,而使该发泡缓冲材料和胶壳或硬质层一体复合成型的技术手段。
技术背景应用聚苯こ烯、胺基钾酸酯等泡沫塑料或发泡材料组合软垫、硬质底盘等部分来构成幼儿安全座椅,以防止撞击对婴、幼儿产生的危险,已为已知技术。例如,美国7726734B2 「Juvenile Seating With Resilient Side Impact Protection」、US 5615927 号「SeatFor Child-care Implement」、US 53853851^11:11(1,8 Automotive Safety Booster SeatWith A View」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一个有关制作这类婴儿安全座椅的课题是,为了达到这类安全座椅的结构强度与吸震或缓冲效果;该发泡缓冲(或膨胀)材料构成的婴儿座椅的厚度,通常会变得很厚,也使得它的制造作业变得比较麻烦。例如,US 5615927号专利案掲示了ー个使用三层发泡材料的技术;US 5385385号专利案掲示了ー个具有很厚的坐垫部分的安全座椅。为了改善上述的情形,旧法中也已揭露了ー种应用发泡缓冲材料组合或被覆硬质底盘(或塑料壳体)的手段。不过,这类实施例因为发泡缓冲材料曝露在外表,(在使用期间)比较容易让该发泡缓冲材料受到损坏。为了降低这种情形,因此它在该发泡缓冲材料外表也会配装软垫组件;不过,就像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悉,其相対的也増加了制造成本和配装作业的麻烦性。并且,对于使用者来说,该安全座椅的重量也因此而无法有效减轻,携帯使用过程,造成较大的负担,也大大的影响了它的实用性,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參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幼儿安全座椅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它们也反映出在安全座椅结构的设计和制作的考虑上,仍不够理想。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安全座椅的组织结构,使其构造更坚实且轻量而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制作及加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改善已知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这些课题包括了下列的几个考虑I.在具备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或缓冲作用)的条件下,该发泡缓冲(或膨胀)材料构成的安全座椅或本体的总体厚度不能太厚,以避免造成该安全座椅太重或体积太大,而不利于携带或提取。2.在具备有舒适性的条件下,该软垫或其相关组件和安全座椅的配装作业,应尽可能的被减到最少;才能降低安全座椅的制造、配装成本。特别是在ー个有大量エ件的情形中,那些明显延缓了安全座椅的制作效率的情形,将获得明显的改善。3.必须使该发泡缓冲材料构成的安全座椅或本体受到较理想的保护;特别是在使用期间,受到损害或伤害的情形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才能使影响发泡缓冲材料的吸震或缓冲作用的情形被减到最小。[0010]也就是说,如果能提供一体成型该安全座椅的手段,并且使它具有完整包覆该发泡缓冲材料的组织结构,将可解决已知技术不理想的情形和上述的考虑;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专利案中均未被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可改善已知技术制作控制不易、配装麻烦、及重量无法有效降低等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定义有背部区、坐部区、和横向參考轴;其特点是该安全座椅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一高度至少等于该安全座椅宽度三分之一以上的墙;该安全座椅还包括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及发泡材料所形成的本体,该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分别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该本体被完全包覆在该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之间;该本体界定有内端面和外端面;该第一硬质层披覆在该本体内端面上;该第二硬质层包覆在该本体外端面,而使该本体与该第一、ニ硬质层结合成整体。所述安全座椅的周边区域形成有边缘部分。所述安全座椅的边缘部分是由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的边缘部分包覆连接该本体的边缘部分所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该第一硬质层及/或本体及/或第二硬质层系布置有导槽,以辅助増加安全座椅或本体的抗压或负载强度。以及,该第一硬质层及/或本体及/或第二硬质层,在该导槽的路径上布置有至少ー气孔,以辅助増加安全座椅承载婴幼儿的透气性。实质上,上述的导槽和气孔建立了一个导引空气流动或排除的路径和机制。也就是说,该本体和第一、ニ硬质层共同被配置在一模块里面,执行加热一体成型的作业时,该发泡膨胀(或缓冲)材料会迫使模块内的空气沿导槽流动,然后从气孔排出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该形成在本体周边区域的墙的高度,至少等于该本体宽度的三分之一;以建立该墙的保护作用,使该墙可辅助包覆承载在本体上的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该第一硬质层定义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该下表面形成有至少一助部。所述肋部组装有ー锚件,在本体和第一硬质层共同被配置在模块里面,执行加热一体成型的作业时,辅助锚合该发泡膨胀材料(或本体),使本体和第一硬质层形成更稳固的结合状态;并且,増加该第一硬质层和本体的结构強度。如此,该本体结合了两层硬质层的结构型态,在具备了足够的抗冲击强度(或缓冲作用)的条件下,使该发泡缓冲材料构成的安全座椅或本体的厚度可制作得比已知更薄的型态,且比已知技术更具舒适性、制造及配装成本也降至最低、缓冲被减到最小、更利于实施清洗或清洁作业,可保护承载人员的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座椅的外观示意图;图中虚线描绘了该安全座椅组合一提把的情形。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该第一、ニ硬质层和本体的情形。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也描绘了该第一硬质层固定部和本体嵌合部的结合情形。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ー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了该第一、ニ硬质层包覆本体的情形。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ー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该第一硬质层组合锚件,和本体结合成一整体状态的情形。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再ー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该第一硬质层的突部组合锚件,和本体结合成一整体状态的情形。
·[0025]标号说明10第一硬质层11、21上表面12、22下表面13、23固定部14肋部20第二硬质层30本体31内端面32外端面40导槽40’突部45气孔50锚件60提把100安全座椅101背部区102坐部区103墙104边缘部分105通孔106枢接部X横向參考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I、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概以參考编号100表不。这安全座椅100包括第一硬质层10和第二硬质层20,以及被包覆在该第一硬质层10和第二硬质层20之间的本体(或缓冲部)30。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硬质层10和第二硬质层20倾向于选择ー塑料壳体的型态。以及,该本体30由发泡缓冲(吸震)材料所形成,而具有一缓冲作用;例如,EPS、EPO、EPP、EPU或其类似材料。原则上,该安全座椅100依据承载人员的位置,区分有背部区101和坐部区102 ;并且,该安全座椅100 (或本体30)的两侧边或周边(区域)分别形成有墙103和边缘部分104。该墙103用来保护承载在安全座椅100里面的人员,例如,婴、幼儿。图I的虚线(假想线)部分显示了该安全座椅100在墙103的位置设置有枢接部106,用来枢接提把60,形成可转动自如的型态。图2特别显示了该本体30界定有内端面31和外端面32 ;该第一硬质层10披覆在该本体内端面31上;该第二硬质层20包覆在该本体外端面32 ;而使该发泡缓冲材料(或本体30)与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形成ー紧密的复合状态,以改善已知安全座椅重量较重、不易携帯等情形。[0042]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安全座椅100的边缘部分104是第一硬质层10(及/或第ニ硬质层20)的边缘部分104包覆连接该本体30的边缘部分104所构成。因此,该边缘部分104也提供了应用松紧带固定软垫的作用。请參考图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至少该第一硬质层10及/或本体30及/或第二硬质层20布置有导槽40,以辅助増加安全座椅100 (或本体30)的抗压或负载强度。以及,该第一硬质层10及/或本体30及/或第二硬质层20,在该导槽40的路径上布置有数个气孔45,以辅助增加安全座椅100承载婴、幼儿的透气性。实质上,上述的导槽40和气孔45建立了一个导引空气流动或排除的路径和机制。也就是说,该本体30和第一、ニ硬质层10、20共同被配置在ー模块(图未显示)里面,执行加热一体成型的作业时,该发泡缓冲(或膨胀)材料会迫使模块内的空气沿导槽40流动,然后从气孔45排出模块。也就是说,该本体30和第一、ニ硬质层10、20之间,系使该发泡 材料直接在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内产生发泡而形成该本体30,以复合成一整体。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导槽40在该安全座椅100 (或本体30或第一硬质层10或第二硬质层20)上的布置型态,是数条浅槽以局部平行和相交的组织方式组成ー类似Y和X字形的组合型态,并且延伸布置到该墙103的区域。在一个衍生的实施例中,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可经黏合方式和该本体30结合成一整体状态。在一个较佳的考虑中,该安全座椅100定义有一横向參考轴X ;假设以该横向參考轴X为參考基准线,该形成在安全座椅100 (或本体30)周边区域的墙103的高度,至少等于该安全座椅100 (或本体30)宽度的三分之一;以建立该墙103的保护作用,使该墙103可辅助包覆承载在安全座椅100(或本体30)上的婴、幼儿。请參阅图2、图3及图4,该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定义有一上表面11 (或21)和一下表面12 (或22);所述的下表面12 (或第二硬质层20的上表面21)设有数个固定部13 (或23)。对应所述的固定部13 (或23),该本体30相对形成有数个嵌合部33。因此,当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和本体30复合或结合时,固定部13 (或23)会和嵌合部33组合固定,用以辅助固定该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和本体30的结合型态。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部13 (或23)形成类似凸部或锚钉的型态;因此,该本体30的嵌合部33形成凹洞的型态,或该本体30在模块里面发泡膨胀时,使本体30发泡材料包覆该固定部13 (或23)而相对形成嵌合部33的型态。可了解的是,该固定部13 (或23)和嵌合部33配置在安全座椅背部区101的位置;它们也可以配置在坐部区102或墙103的区域上。在一个衍生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部13 (或23)系可形成类似凹洞的型态;相対的,该本体30的嵌合部33可形成类似凸部或锚钉的型态。为了增加该安全座椅100承载人员时的通气效果,安全座椅100在背部区102的区域也设置有通孔10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硬质层10及/或第二硬质层20的通孔105为类似柱孔的型态,使它们可包覆该形成在本体30上的通孔105 ;所述的包覆型态相对的也增加了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和本体30结合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请參考图5,在一个衍生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硬质层10的下表面12(或第二硬质层20的上表面21)形成有至少一助部14。所述的肋部14组装有ー锚件50,在本体30和第一硬质层10(及/或第二硬质层20)共同被配置在模块里面,执行加热一体成型的作业时,该发泡缓冲材料在发泡膨胀而形成本体30的过程,不仅可使本体30和锚件50形成紧密结合;并且,更进一歩利用其发泡膨胀所自然形成的内压力,促使锚件50和第一硬质层10之间形成极佳的结合力,使该本体30和第一硬质层10之间达到更稳固的结合状态。同时,增加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和本体30结合后的整体结构强度。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锚件50形成ー类似n的型态。请參阅图6,描绘了该导槽40组合锚件50的实施例;该导槽40形成在第一硬质层10的上表面11,并且相对使对应该导槽40部位朝下表面12形成一类似肋或突部40’的型态(或使第二硬质层20的上表面21对应导槽40的位置形成肋或突部的型态)。因此,该锚件50可组合在该肋或突部40’上;除了可达到如上述辅助锚合该发泡缓冲材料(或本体30),使本体30和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形成更稳固的结合状态;并且,増加该第一硬质层10(或第二硬质层20)和本体30的结构强度。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锚件50 也可形成ー类似n (—边开ロ的方形)的型态。须加以说明的是,初始该锚件50和肋部14(或突部40’)组合后,配合发泡缓冲材料的加热膨胀成型,该发泡缓冲材料会产生ー膨胀挤压的力量(或压力)咬住锚件50和肋部14 (或突部40’),使发泡缓冲材料(或本体30)和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形成稳固的结合状态;并且,増加该第一硬质层10 (或第二硬质层20)和本体30的整体结构強度,相対的也可使本体30的制作厚度被尽可能的减小,而使安全座椅100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被减到最小。同吋,随着结合的锚件50的结构型态或材料的变化调整,可达到不相同的结构强度需求,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的条件应用,让安全座椅100的制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代表性地来说,这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在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考虑条件和优点I.该安全座椅100的组织结构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并且,也改变了它的制作及加工型态,而有别于旧法。例如,该安全座椅100包括第一硬质层10和第二硬质层20,以及使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共同包覆或一体成型复合该发泡缓冲(或吸震)材料形成的本体30。2.该本体30结合了两层硬质层(即,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本体30)的结构型态,在具备了足够的抗冲击强度(或缓冲作用)的条件下,使该发泡缓冲材料构成的安全座椅100或本体30的厚度可制作得比已知更薄的型态。因此,像旧法为了提供充分强度而造成安全座椅太厚、太重或体积太大而不利于携带或提取的情形,获得明显地改善。3.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本体30的结构型态,以及该边缘部分104提供应用松紧带的软垫或其相关组件直接套合的作用,在具备有舒适性的条件下,这安全座椅100的配装作业,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少;同时,也改善了已知技术以塑胶钩片车缝软垫,使软垫固定在安全座椅上的情形。4.并且,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和本体30在模块内一体发泡成型的手段,相较于旧法而言,使安全座椅的制造、配装成本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特别是在ー个有大量エ件的情形中,那些明显延缓了安全座椅的制作效率、质量的情形,也获得明显地改善。[0060]5.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本体30的结构型态,使该发泡膨胀材料构成的安全座椅100或本体30整体受到较已知技术理想的保护。特别是在使用期间,该被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的本体30受到损害或伤害的情形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同时,也使那些影响发泡膨胀材料的吸震或缓冲作用的情形被减到最小。6.该本体30被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或一体发泡成型的组织结构,提供了一完整包覆该发泡缓冲材料的技木;像旧法中的安全座椅具有较多的接缝或缝隙,而容易积聚脏污的情形被尽可能地减到最少。并且,该本体30被第一、ニ硬质层10、20完整包覆的结构型态,更利于实施清洗或清洁作业。7.该第一、ニ硬质层10、20包覆本体30的结构型态,系容许应用印刷、黏贴、共押等方式,结合各种面材(例如,布、胶皮等)或图案,来增加该安全座椅100的层次作用或设计效果。8.假设该安全座椅100因意外事件落水时,该安全座椅100设置的数个气孔45, 系容许部份水量进入安全座椅100内,而使安全座椅100形成平衡,不会造成翻覆的情形;提供保护承载人员的安全。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构造、组织较现有技术理想,且具有旧法中所未有的机能和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歩。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权利要求1.一种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定义有背部区、坐部区、和横向參考轴;其特征在于该安全座椅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一高度至少等于该安全座椅宽度三分之一以上的墙;该安全座椅还包括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及发泡材料所形成的本体,该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分别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该本体被完全包覆在该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之间;该本体界定有内端面和外端面;该第一硬质层披覆在该本体内端面上;该第二硬质层包覆在该本体外端面,而使该本体与该第一、ニ硬质层结合成整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的周边区域形成有边缘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的边缘部分是由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的边缘部分包覆连接该本体的边缘部分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层、第二硬质层或本体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布置有导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路径上布置有至少ー气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以数条浅槽以局部平行和相交布置,并组成一 Y和X字形的组合型态,且延伸布置到该墙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第一、ニ硬质层之间是直接以该发泡材料在该第一、ニ硬质层内产生发泡,使该本体与该第一、ニ硬质层复合成整体。
8.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ニ硬质层和该本体之间黏合成整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在墙的位置设置有枢接部,以枢接提把。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层的下表面设有数个固定部;该本体相对形成有数个嵌合部。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质层的上表面设有数个固定部;该本体相对形成有数个嵌合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嵌合部形成凸部与凹洞的型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嵌合部配置在安全座椅背部区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在背部区的区域设置有通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层及/或第二硬质层以及该本体设置有所述通孔;该通孔为柱孔。
16.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层或第二硬质层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至少一助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组装有ー锚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件形成一 π的型态。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嵌合部配置在安全座椅坐部区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嵌合部配置在安全座椅的墙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形成在第一硬质层的上表面,并且相对使下表面形成一突部的型态。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质层 的上表面对应导槽的位置形成一突部的型态。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突部组合有ー锚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件为ー边开ロ的方形。
专利摘要一种全包覆轻量型的幼儿安全座椅,可改善已知技术制作、配装麻烦等情形。包括发泡膨胀材料形成的本体(或缓冲部)和本体周边的墙;本体界定有内端面和外端面;第一硬质层披覆在该本体内端面上;第二硬质层包覆在该本体外端面;而使该发泡膨胀材料(或本体)与该第一、二硬质层形成紧密而坚实的复合状态,以改善已知安全座椅为维持充分强度,而使得整体重量无法降低、携带使用负荷较大等情形。
文档编号B60N2/28GK202413486SQ2011203324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何昌宪 申请人:何昌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