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5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制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
背景技术
车用后轮制动基本都采用继动阀,普通继动阀由于制动管路长,反应时间较慢,制动时前轮先制动,容易发生甩尾,尤其是在满载时,容易发生事故。现有的继动阀,大活塞上下两腔尺寸一样,受力面积一样,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相等,活塞摩擦力大时甚至滞后,此结构的继动阀灵敏度低,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中国专利200420000981. 1公开了一种后轮制动阀,包括上体、下体、活塞、阀门、阀弹簧,活塞位于上体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活塞一端有一圈直径小于活塞外圆的圆周,下体上设有一个孔径小于活塞外圆的孔,孔壁有一个凹槽, 凹槽内放置一个密封圈,与活塞小外圆相配合,下体密封线上放置一阀门,阀门上放一只弹簧与一个挡座,与阀门配合,此技术方案采用一个有不同外圆的活塞,改变活塞受力面积, 使其有差异,从而使该阀输出气压大于控制气压,制动效果有了改进,但功能单一,解除制动缓慢,在空车或雪雨路面使用时,后轮容易打滑,在重载使用时,后制动灵敏度不够,其在这些环境下的安全性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普通继动阀制动管路长,反应时间较慢。制动时前轮先制动,容易发生甩尾,尤其是在满载时,容易发生事故。大活塞上下两腔尺寸一样,受力面积一样,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相等,活塞摩擦力大时甚至滞后, 灵敏度低,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通过改进现有继动阀的结构,提高其制动性能的稳定性、 可靠性,明显改善该阀在空车或雪雨路面使用和重载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能按照不同车辆的装载质量进行合理的气压比例调节,加快排气,缩短解除制动时间;并配有通用支架, 安装方便,适用于工程车和各类小吨位的汽车制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包括上体、下体,上体中设有大活塞,下体中设有两个凸肩、变压阀总成、阀挡座,大活塞上设有外圆和内孔,与下体上设有的两个凸肩过渡配合,把继动阀输出腔面积分成不同的两部分,阀门总成置于阀挡座内,用以控制腔体气压,以此达到继动阀的变压特性。所述下体内设有一个的外圆,对应大活塞的内孔,设有一个内孔,对应大活塞的内孔,两者均与大活塞外圆紧密滑动配合。所述下体增加了一个独立孔,内装整套压力控制阀总成所述下体内孔设计有四条导向筋,与阀门总成外圆直接配合。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大活塞上增加的外圆和内孔,与下体上增加的两个凸肩过渡配合,把继动阀输出腔面积分成不同的两部分。下体增加一个独立孔,装有一套控制气压的控制阀总成。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继动阀的变压特性大活塞输出端有孔径径97的内孔和直径71的外圆,与控制端直径118差最大达到47,减小活塞受力面积63%,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比例达到1 :2. 76,明显提高重载使用时后轮制动的灵敏度。与控制端直径118差最小为21,减小活塞受力面积32%,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比例达到1 :1. 48,有效控制空载使用时后轮制动的柔和性。低气压进气时,单向阀门保持开阀状态,输出气压通过气道和阀门间隙同时进入左腔、右腔,继动阀比例最小,制动柔和。随着控制气压逐渐升高,输出气压同时按比例升高,控制活塞对平衡弹簧的压力增大,控制活塞下移,直到单向阀门与控制阀座闭合,单向阀关闭,输出气压不再进入右腔,再升高后的输出气压直接作用在左腔,大活塞输出腔受力面积缩小,继动阀比例逐渐增大,直至制动达到理想状态。解除制动时,控制气压减小,输出气压同时减小,控制活塞上移,单向阀打开, 右腔压缩空气回流到左腔,对大活塞输出腔的面积重新达到了最大状态,输出腔对大活塞的压力最大,和回位弹簧共同作用,加快大活塞回位速度,加大排气间隙,直至输出气压为零,制动迅速解除。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总成外圆采用整体式铝合金,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直接与下体内孔的四条导向筋过渡配合,保证阀门与下体同轴,简化了结构,不但安装方便,又能减少
故障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上体,3.下体,4.阀门间隙,5.左0形密封圈,6.右0型密封圈,7.回位弹簧,8.大活塞,9.阀门总成,10.阀弹簧,11.阀挡座,12.气道,13.左腔,14.右腔,15.独立孔,16.弹簧座,17.平衡弹簧,18.控制活塞,19.下0型圈,20.控制阀座,21.单向阀门, 22.外圆,23.内孔,24.左凸肩,25.右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动阀,在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继动阀包括上体2,下体3,阀门总成9,上体中设置有大活塞8,端面有凸肩与下体紧密配合,大活塞8设置了直径 71的外圆22和孔径97的内孔23,下体3上设有左凸肩24,设有右凸肩25,左凸肩M上设有左0形密封圈5,外圆22与左凸肩M过渡配合,右凸肩25上设有右0型密封圈6,内孔 23与右凸肩25过渡配合,由此把继动阀输出腔面积分成不同的两部分。大活塞小孔内装有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 —端装在下体3孔内。下体增加一个直径17的独立孔15,独立孔 15内装有控制活塞18,控制活塞18外槽装有下0形圈19,上方装有控制阀座20,单向阀门 21,阀弹簧10。下部套平衡弹簧17。平衡弹簧17下端支承在弹簧座16上,下体中心小孔内装有阀挡座11,阀门总成9 一端装在阀挡座11内,另一端由下体的四条加强筋导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继动阀的变压特性大活塞输出端有孔径97的内孔和直径71的外圆,与控制端直径118差最大达到47,减小活塞受力面积63%,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比例达到1 :2. 76, 明显提高重载使用时后轮制动的灵敏度。与控制端直径118差最小为21,减小活塞受力面积32%,控制气压与输出气压比例达到1 :1. 48,有效控制空载使用时后轮制动的柔和性。低气压进气时,单向阀门21保持开阀状态,输出气压通过气道12和阀门间隙4同时进入左腔 13、右腔14,继动阀比例最小,制动柔和。随着控制气压逐渐升高,输出气压同时按比例升高,控制活塞18对平衡弹簧17的压力增大,控制活塞18下移,直到单向阀门21与控制阀座 20闭合,单向阀关闭,输出气压不再进入右腔14,再升高后的输出气压直接作用在左腔13, 大活塞输出腔受力面积缩小,继动阀比例逐渐增大,直至制动达到理想状态。解除制动时, 控制气压减小,输出气压同时减小,控制活塞18上移,单向阀打开,右腔14压缩空气回流到左腔13,对大活塞输出腔的面积重新达到了最大状态,输出腔对大活塞的压力最大,和回位弹簧7共同作用,加快大活塞回位速度,加大排气间隙,直至输出气压为零,制动迅速解除。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继动阀包括上体和下体,所述上体中设有大活塞,所述大活塞上设有外圆和内孔,所述下体中设有两个凸肩、变压阀总成和阀挡座,所述外圆与内孔分别与下体上设有的两个凸肩过渡配合,把继动阀输出腔面积分成不同的两部分,所述阀挡座设置在下体上,内装整套变压阀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内孔设计有四条导向筋,与阀门总成外圆直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总成是采用整体式铝合金的外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制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变压继动阀,包括上体、下体,上体中设有大活塞,下体中设有两个凸肩、变压阀总成、阀挡座,大活塞上设有外圆和内孔,与下体上设有的两个凸肩过渡配合,把继动阀输出腔面积分成不同的两部分,阀门总成置于阀挡座内,用以控制腔体气压,以此达到继动阀的变压特性。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总成外圆采用整体式铝合金,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直接与下体内孔的四条导向筋过渡配合,保证阀门与下体同轴,简化了结构,不但安装方便,又能减少故障率。
文档编号B60T15/18GK202320279SQ20112033218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傅树苗, 虞海峰 申请人:浙江中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