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单元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89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毂单元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挠性护套中传递运动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轮毂单元总成由轮毂、装配于轮毂上的制动盘以及轮毂轴承单元、轮胎螺栓组成。其中,制动盘通过圆形的中心孔装配于轮毂上,而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 为近似三角形,因此制动盘无法直接装配于轮毂轴承单元上,则装配时只能将制动盘先装于轮毂上,然后将轮毂轴承单元装于轮毂上。此种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将会产生多余的物流及装配费用(通常制动盘和轮毂单元为非同一厂家);(2)因为轮毂轴承单元无法从制动盘的中心孔中穿过,因此装配完成后,如果不拆卸轮毂轴承单元,制动盘将无法拆下,由此给制动盘的检修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可以很方便将制动盘拆下的轮毂单元总成。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包括制动盘、轮毂轴承单元及轮毂,所述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三角形孔,所述制动盘通过所述三角形孔与所述轮毂装配在一起,所述三角形孔的形状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以使所述轮毂轴承单元从所述三角形孔中穿过。优选的,所述三角形孔为正三角形。优选的,所述三角形孔由长度相同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第一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一圆弧壁,所述第二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二圆弧壁,所述第三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三圆弧壁,所述第一圆弧壁、所述第二圆弧壁、所述第三圆弧壁分别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壁上的圆弧壁相适应,以对所述制动盘径向定位。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通过第一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三内壁通过第二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三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壁通过第三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三圆弧段分别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的外圆周壁相适应,以使所述轮毂轴承单元从所述三角形孔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制动钳布置空间狭小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的异形孔,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很方便将制动盘拆下,方便对制动盘的检修、更换;减轻了产品及整车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包括制动盘I、轮毂轴承单元2、轮毂3及轮胎螺栓4。结合图3、图4所示,制动盘I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异形孔5,制动盘I通过异形孔5 与轮毂3装配在一起,异形孔5的形状与轮毂轴承单元2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以使轮毂轴承单元2从异形孔5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I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轮毂轴承单元2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的异形孔5,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很方便将制动盘拆下,方便对制动盘的检修。本实施例中,轮毂轴承单元2的横截面的轮廓为三角形,与之相适应的异形孔5的形状也为三角形。本实施例中,轮毂轴承单元2的横截面的轮廓为正三角形,异形孔5也为正三角形。具体而言,异形孔5由长度相同的第一内壁51、第二内壁52、第三内壁53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第一内壁51的中段包括第一圆弧壁61,第二内壁52的中段包括第二圆弧壁62,第三内壁53的中段包括第三圆弧壁63,第一圆弧61壁、第二圆弧壁62、第三圆弧壁63分别与轮毂3的外圆周壁上的圆弧壁相适应,以对制动盘I径向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壁51与第二内壁52通过第一圆弧段71连接,第二内壁52与第三内壁53通过第二圆弧段72连接,第三内壁53与第一内壁51通过第三圆弧段73连接,第一圆弧段71、第二圆弧段72、第三圆弧段73分别与轮毂轴承单元2的外圆周壁相适应,即第一圆弧段71、第二圆弧段72、第三圆弧段73分别与轮毂轴承单元2的外圆周壁的圆弧段相适应,以使轮毂轴承单元2从异形孔5中穿过。当对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进行装配时,首先可以将轮毂轴承单元2与轮毂3装配;然后将六条轮胎螺栓4装于轮毂3上;最后,将制动盘I套过轮毂轴承单元2 (即轮毂轴承单元2从异形孔5中穿过)后,装于轮毂3内侧。当需要检修制动盘I时,可以方便的将制动盘I从轮毂3内侧拆解,然后从轮毂轴承单元2这一侧(即轮毂轴承单元2从异形孔5中穿过后)取下。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与传统的轮毂单元总成相比,具有结构紧凑、简单,节省布置空间,易于装配,节省成本,以及有益于车辆节能减排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制动盘的外侧装于轮毂的内侦牝整体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制动钳布置空间狭小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的异形孔,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很方便将制动盘拆下,方便对制动盘的检修、更换;减轻了产品及整车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 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轮毂单元总成,包括制动盘、轮毂轴承单元及轮毂,其特征在干,所述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三角形孔,所述制动盘通过所述三角形孔与所述轮毂装配在一起,所述三角形孔的形状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以使所述轮毂轴承单元从所述三角形孔中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毂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孔为正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孔由长度相同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第一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一圆弧壁,所述第二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二圆弧壁,所述第三内壁的中段包括第三圆弧壁,所述第一圆弧壁、所述第二圆弧壁、所述第三圆弧壁分别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壁上的圆弧壁相适应,以对所述制动盘径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单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通过第一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三内壁通过第二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三内壁与所述第一内壁通过第三圆弧段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三圆弧段分别与所述轮毂轴承单元的外圆周壁相适应,以使所述轮毂轴承单元从所述三角形孔中穿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单元总成,包括制动盘、轮毂轴承单元及轮毂,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异形孔,制动盘通过异形孔与轮毂装配在一起,异形孔的形状与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以使轮毂轴承单元从异形孔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制动钳布置空间狭小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单元总成的制动盘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轮毂轴承单元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适应的异形孔,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很方便将制动盘拆下,方便对制动盘的检修、更换;减轻了产品及整车重量,有利于车辆的节能减排。
文档编号B60T1/06GK202413273SQ2011203923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周宏伟, 张进明, 江军, 童成前, 范亘, 莫淑萍, 阎成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