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94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是经常出现的,而车体发生碰撞变形后是很难恢复的, 同时车体结构的不同也影响到对乘员舱的完整性。在现有多车型中,在车体后部都设有汽车后保护结构,它包括后横梁和后横梁两端的吸能盒,而大部分的吸能盒是直接进行焊接连接在车体后部的,所以,在发生后部碰撞时,可以通过后横梁及后部吸能盒对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减小乘员舱的变形,降低对乘员的伤害。汽车后保护结构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维修,如果设计的结构便于拆解,那么将给维修带来方便,节约维修的成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一种汽车后保横梁专利号CN200920150941. 8,公告号CN201484338U,包括后保横梁本体、吸能盒和连接板,后保横梁本体与吸能盒焊接在一起,吸能盒与连接板焊接在一起;后保横梁本体采用高强度热成型钢材冲压成型;后保横梁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一和加强筋二 ;吸能盒由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焊接形成;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材料采用钢板冲压成形;汽车后保横梁还包括后保横梁固定板,后保横梁固定板通过焊接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后保横梁还包括后拖车钩,后拖车钩通过焊接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采用该后保横梁,汽车在后部碰撞中,可提升后保横梁及吸能盒的吸能能力,使后纵梁在吸能中能够稳定规则变形,减小后地板变形,降低油箱泄漏风险,同时对乘员保护性能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专利的后保横梁本体与吸能盒焊接,吸能盒直接焊接车体后部的连接板上,那么在发生后部碰撞后,后保横梁保护装置及车后部都发生变形,在拆卸及维修时,不容易将后保横梁与车体后部分离,增大了维修难度及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拆卸的汽车后保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包括后横梁和固连在后横梁内侧两端的吸能盒,所述的吸能盒一端与车体通过螺栓相固定,另一端焊接在后横梁上。在汽车发生后碰时,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后横梁的变形吸收一分部,其余能量通过吸能盒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吸能盒通过逐级压溃可以很好的吸收能量,因此降低了对乘员舱的破坏。由于吸能盒与车体采用螺栓进行连接,碰撞变形后易于进行拆卸维修,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在上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中,所述的后横梁包括内板和与内板外侧相固定的外板,所述的内板和外板之间设有支撑架。在后横梁内部设置支撑架,可以增强后横梁整体的强度。在上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两侧分别与内板和外板焊接固定。内板与外板本身外围通过卡接或者焊接固定在一起,而两者中部区域又通过支撑架焊接连接,使得内板与外板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在发生碰撞时,支撑架也能吸收一些碰撞产生的
倉tfi。在上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上具有圆弧部,所述的圆弧部周边设有翻边。翻边增大了支撑板与内外板的接触面,起到对内外板的支撑作用。 在上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架有4个且均匀分布在内板和外板之间的中部。后横梁两端有吸能盒保护和吸能,而中部区域较薄弱,4个支撑架均匀分布在内外板的中部,在发生碰撞时,能有效防止外板发生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后保护结构有以下优点后横梁两端焊接有两个吸能盒,而吸能盒与车体之间采用的是螺栓连接,这样安装拆解方便。同时,当后碰发生时,吸能盒可以起到很好的吸能效果,从而减小传递到乘员舱的能量,有利于乘员的安全;在后横梁内部增加四个支撑架,增加了后横梁的强度。

图I是本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外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汽车后保护结构的内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汽车后保护结构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中,I、后横梁;2、吸能盒;3、内板;4、外板;5、支撑架;6、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本汽车后保护结构包括后横梁I和固连在后横梁I内侧两端的吸能盒2,吸能盒2 —端与车体通过螺栓相固定,另一端焊接在后横梁I上。汽车在发生后碰时,通过后横梁I及吸能盒2对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减小乘员舱的变形,降低对乘员的伤害。如图3、图4、图5所示,具体来说,后横梁I包括内板3和外板4,内板3与外板4相扣合且内板3周边与外板4周边相固定。外板4中部向外凸起,在内板3和外板4凸起之间设有4个支撑架5,支撑架5均匀分布在后横梁I中部,支撑架5两端采用点焊方式分别固定在内板3和外板4上。支撑架5上具有圆弧部,圆弧部周边具有翻边6。翻边6分别抵靠在内板3和外板4上,对内外板4起支撑作用。后横梁I的两侧通过吸能盒2传递后碰产生的能量并逐级压溃,后横梁I中部则主要依靠支撑架5,有效防止后横梁I变形。若要维修或更换本汽车的后保护结构,只需将吸能盒2与车体间的螺栓松开即可,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快捷。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 文较多地使用了后横梁I、吸能盒2、内板3、外板4、支撑架5、翻边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包括后横梁(I)和固连在后横梁(I)内侧两端的吸能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2) —端与车体通过螺栓相固定,另一端焊接在后横梁(I)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梁(I)包括内板(3)和与内板(3)外侧相固定的外板(4),所述的内板⑶和外板(4)之间设有支撑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5)两侧分别与内板⑶和外板⑷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5)上具有圆弧部,所述的圆弧部周边设有翻边(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5)有4个且均匀分布在内板⑶和外板⑷之间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保护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横梁保护装置在发生后部碰撞后不易拆卸及维修的问题。本汽车后保护结构,包括后横梁和固连在后横梁内侧两端的吸能盒,吸能盒一端与车体通过螺栓相固定,另一端焊接在后横梁上。由于吸能盒与车体采用螺栓进行连接,碰撞变形后易于进行拆卸维修,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60R19/24GK202389323SQ20112054024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卫国, 吴成明, 宋叶红, 王月, 肖海涛, 赵福全,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