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9204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包括水平延伸的水箱横梁和两个水箱安装板。两个水箱安装板分别与水箱横梁两端的前侧固定连接,并沿水箱横梁的下方垂直延伸,与水箱横梁一起形成一框型结构,汽车水箱通过与水箱安装板固定连接而装设于该框型结构的前侧。水箱安装板为板状结构,其上部与水箱横梁的端部连接,其下部的内侧具有用于固定水箱的例如螺孔等的固定结构,其下部的外侧与汽车的纵梁连接固定,以提供固定水箱的支撑力。为了固定水箱横梁、并继而为水箱安装板提供支撑力,水箱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支撑肋与汽车的轮罩上加强板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肋分别自水箱横梁的两端朝向水箱横梁的后侧延伸。 由于水箱安装板为板状结构,为了实现对水箱的固定和支撑,其上部和下部均需要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为其上部提供支撑的水箱横梁需要与轮罩上加强板的两个支撑点进行连接,其下部需要与纵梁进行两个支撑点的连接,导致水箱固定结构的结构复杂,且钢板用量多,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车身的轻便性和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在保证水箱固定强度的同时,达到了轻量化、增加前舱安装空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包括水箱横梁、两个水箱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板;水箱横梁水平延伸,两个支撑板的上部分别与水箱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朝向水箱横梁的下方竖直延伸;两个水箱安装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与水箱横梁的连接拐角处,每个水箱安装板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和水箱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的下部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每个水箱安装板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和水箱横梁的前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水箱横梁由槽钢或槽型板制成。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由槽钢或槽型板制成。优选地,所述两个支撑板下部的后侧与纵梁固定连接。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两个吸能装置,该两个吸能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的下部。优选地,所述两个吸能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的下部的前侧,并与车身纵梁的位置相对应。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0016](I)通过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竖直延伸的支撑板,并将水箱安装板装设于支撑板与水箱横梁连接的拐角处,使得水箱安装板与水箱横梁、支撑板形成三角加强结构,提高了水箱安装的稳定性。(2)由于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了用于支撑固定水箱横梁的槽状支撑板,因此可以省略现有的水箱固定装置中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的支撑肋以及连接点,既保证了水箱横梁的强度,又使结构简化紧凑,达到轻量化、增加前舱安装空间的目的。(3)通过在两个支撑板的前侧设置吸能装置,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车身正方向的冲击动能,减少机舱内动力总成在碰撞过程中往座舱内的位移量,从而减少了座舱前隔板因碰撞后的侵入量,能充分保护车内乘客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用于提供支撑的支撑板、并将水箱安装板装设于支撑板与水箱横梁连接的拐角处,既能够为水箱提供固定强度,又省略了传统的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在保证水箱固定强度的同时,达到了轻量化、增加前舱安装空间的目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包括水箱横梁101、两个水箱安装板102和两个支撑板103。其中,水箱横梁101水平延伸,两个支撑板103的上部分别与水箱横梁10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103朝向水箱横梁101的下方竖直延伸,两个支撑板103的下部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如图I所示,两个支撑板103与水箱横梁101 —起形成一门型结构,水箱横梁101通过与其两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03提供支撑,而支撑板103 —端通过水箱横梁101提供支撑,另一端通过纵梁提供支撑,因此这种门型结构的水箱横梁只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固定,其他方向与车身无连接,仅通过支撑板103与纵梁的连接即可保证水箱横梁的强度,又节省了传统的水箱固定结构中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则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无需加强肋的设置,因此增加了前舱的安装空间。如图I所示,两个水箱安装板102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103与水箱横梁101的连接拐角处,每个水箱安装板102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103和水箱横梁101固定连接。则水箱安装板102与水箱横梁101、支撑板103之间形成了三角加强结构,提高了水箱安装的稳定性。优选地,每个水箱安装板102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103和水箱横梁101的前侧固定连接,即水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固定装置的前侧装设于门型结构中。优选地,水箱横梁101和/或两个支撑板103由槽钢或槽型板制成。这种具有槽型横截面的结构在增大连接面积、保证固定强度的同时,还实现了轻量化、节省成本的目的。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吸能装置105,该两个吸能装置105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103的下部。该吸能装置105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例如可选择为封闭盒状钢板吸能装置。优选地,两个吸能装置105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103的下部的前侧,并与车身纵梁的位置相对应。该盒状吸能钢板吸能装置上设置有溃缩筋,则在车身正方向的强度显著加强、同时汽车发生正面冲撞的时候,水箱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动能,减少机舱内动力总成在碰撞过程中往座舱内的位移量,从而减少了座舱前隔板因碰撞后的侵入量,能充分保护车内乘客安全。为了合理地安排安装空间,两个支撑板103下部的后侧与纵梁固定连接。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通过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竖直延伸的支撑板,并将水箱安装板装设于支撑板与水箱横梁连接的拐角处,使得水箱安装板与水箱横梁、支撑板形成三角加强结构,提高了水箱安装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了用于支撑固定水箱横梁的槽状支撑板,水箱横梁只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固定,其他方向与车身无连接,因此可以省略现有的水箱固定装置中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的支撑肋以及连接点,既保证了水箱横梁的强度,又使结 构简化紧凑,达到轻量化、增加前舱安装空间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在两个支撑板的前侧设置吸能装置,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车身正方向的冲击动能,减少机舱内动力总成在碰撞过程中往座舱内的位移量,从而减少了座舱前隔板因碰撞后的侵入量,能充分保护车内乘客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横梁、两个水箱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板, 水箱横梁水平延伸,两个支撑板的上部分别与水箱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朝向水箱横梁的下方竖直延伸; 两个水箱安装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与水箱横梁的连接拐角处,每个水箱安装板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和水箱横梁固定连接; 两个支撑板的下部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水箱安装板同时 与对应的支撑板和水箱横梁的前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横梁由槽钢或槽型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两个支撑板由槽钢或槽型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下部的后侧与纵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干,进ー步包括两个吸能装置,该两个吸能装置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吸能装置分别固 定于两个支撑板的下部的前侧,并与车身纵梁的位置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水箱固定装置,包括水箱横梁、两个水箱安装板和两个支撑板,水箱横梁水平延伸,两个支撑板的上部分别与水箱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朝向水箱横梁的下方竖直延伸;两个水箱安装板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与水箱横梁的连接拐角处,每个水箱安装板同时与对应的支撑板和水箱横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的下部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水箱固定装置由于在水箱横梁两端设置了用于支撑固定水箱横梁的槽状支撑板,提升了水箱横梁的安装稳定性,因此可以省略现有的水箱固定装置中水箱横梁与轮罩上加强板之间的支撑肋以及连接点,既保证了水箱横梁的强度,又使结构简化紧凑,达到轻量化、增加前舱安装空间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K11/02GK202573779SQ2012201190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夏建华, 胡智勇, 张建明 申请人: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