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天窗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0319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天窗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天窗构造,所述天窗构造包括固定车顶部分中的车顶开口、用于开启并且闭合所述车顶开口的可移动面板和定位在车顶开口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部处的两个面板操作组件。

背景技术:
在已知这种类型的天窗构造中,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面板操作组件基本在其长度上的任何地方处均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占据基本相等的空间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年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改进的天窗构造类型。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窗构造,在所述天窗构造中,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面板操作组件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具有变化的宽度。已经表明的是,尽管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已知面板操作组件基本在其长度上的任何地方处均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占据基本相同的空间量(意味着所述已知面板操作组件沿着其整个长度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具有基本恒定的宽度),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对于实现面板操作组件的理想功能而言面板操作组件的这种形状并非是必需的(并且这仅仅是希望便于制造的结果,原因在于不必制造组件的复杂的纵向变化的形状)。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这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部件以不同的方式操作并且为此包括关于最小宽度具有不同要求的构件。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窗构造,在所述天窗构造中,面板操作组件的局部宽度变化,例如使得这些面板操作组件在更大部分上局部的宽度仅仅根据构造(或者功能)的要求。位于面板操作组件的宽度更小的地方中的可用的额外空间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用于修改和/或改进天窗构造的其它部件。在天窗构造的一个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的宽度以渐进式和/或步进的方式发生变化。因此,面板操作组件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宽度的部件和具有逐渐变化的宽度的部件的任何理想的组合。例如,第一长度可以具有第一宽度而第二长度具有第二宽度;或者第一长度具有第一宽度,第二长度具有第二宽度,并且中间长度具有与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不同的宽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的宽度沿着车辆的向前和/或向后方向减小。例如(代表最实用的实施例),组件的后部部分可以比前部部分宽。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还设置有:可移动遮阳板,用于与车顶开口相配合;和两个遮阳板引导件,所述两个遮阳板引导件定位在车顶开口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部处,其中,每个遮阳板引导件至少部分地遵循由面板操作组件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变化宽度所设置的轮廓。因此,在这种实施例中,对应的遮阳板引导件至少部分地占据由面板操作组件的较为不宽的部分产生的额外的自由空间,使得面板操作组件和对应遮阳板引导件的组合的总宽度在面板操作组件的所述较为不宽的部分处最小化,同时具有结构优点。在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基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宽度变化,使得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对应最靠内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从所述组件向内获得由组件的较为不宽的部分所产生的额外空间。之前实施例例如可以应用于用于这种车辆类型的天窗构造,所述车辆类型的车顶具有沿着车辆的向前方向发散的外轮廓并且设置有:可移动遮阳板,用于与车顶开口相配合;和两个遮阳板引导件,所述两个遮阳板引导件定位在车顶开口的两个相反的纵向侧部处并且从相应的面板操作组件向内,其中,所述遮阳板引导件基本平行于所述外轮廓延伸。结果,获得了这种天窗构造,在所述天窗构造中,两个面板操作组件(所述面板操作组件与同一面板相配合)平行延伸(使这些组件的构造复杂度尽可能低),而遮阳板引导件沿着车辆的向前方向发散,这提供了设置这种车顶开口(和位于车辆的乘客舱的顶部处的围绕车顶开口的内部顶衬)的可能性,所述车顶开口的轮廓遵循车辆的车顶的外部发散轮廓(所谓的车顶纵梁)。结果,可以实现更大的车顶开口,从而允许获得供日光进入乘客舱的改进的入口,而且还可以获得审美益处。每个遮阳板引导件均可以根据情况沿着曲线或者沿着直线延伸。在天窗构造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面板操作组件沿着曲线这样延伸,使得当沿着车辆的所述纵向方向观察时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对应的最靠外部分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中,从所述组件向外也获得由组件的较为不宽的部分所产生的额外空间。注意的是在这种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仍然可以看作基本(而非准确)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这种实施例例如可以应用于用于这种车辆类型的天窗构造,所述车辆类型的车顶具有沿着车辆的向后方向收敛的外轮廓并且设置有用于与车顶开口相配合的可移动遮阳板和两个遮阳板引导件,所述两个遮阳板引导件定位在车顶开口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部处并且从相应的面板操作组件向内,其中,所述遮阳板引导件基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而面板操作组件基本平行于所述外轮廓延伸。因此获得这样的天窗构造,在所述天窗构造中,两个面板操作组件(所述两个面板操作组件与同一面板相配合)没有平行延伸而是遵循车顶的外收敛轮廓(这导致可能将相对的面板操作组件定位成相互相距更大的横向距离),而遮阳板引导件平行延伸(从而保持遮阳板机构的低复杂度)。在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各包括面板引导件和面板移动机构,其中,至少在面板操作组件的具有最小宽度的部分处没有设置所述面板移动机构。这意味着面板移动机构(可能与面板引导件相组合)限定了面板操作组件的最大宽度,而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最小宽度由面板引导件所限定。例如,这种面板引导件可以用于引导面板的前部部分,而面板移动机构可以包括提升臂,所述提升臂与面板的更加靠后的部分相配合。在前面实施例中,面板引导件可以根据天窗构造的构造和/或功能需求沿着面板操作组件的整个长度延伸或者可以沿着面板操作组件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而且面板操作组件的面板引导件和面板移动机构能够整体互连以形成单一整体部件。这意味着在最初制造面板操作组件期间将两个部件制成单一整体部件。与此相反,还可以设想的是面板操作组件的面板引导件和面板移动机构限定了使用任何类型的连接方法互连的两个分离的部件。这意味着独立制造两个部件并且然后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但不排外地使用诸如螺钉、螺栓、铆钉的机械紧固件或者通过焊接、钎焊或者粘合)互连。附图说明下文将在参照附图的同时说明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设置有现有技术的天窗构造的车辆的局部俯视平面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俯视平面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和图4至图11全部示意性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不同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俯视平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的现有技术的天窗构造,其包括:处于固定车顶部分2中的车顶开口1、用于开启并且闭合所述车顶开口的可移动面板3(仅仅在图3中示出)、和两个面板操作组件4,所述两个面板操作组件4定位在车顶开口1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部处。组件4的内边界可以或者不会与车顶开口1的相应纵向边缘一致。在车顶开口的前方,示出了导风板5。而且该附图示出了在固定车顶2的内侧处在车顶开口1侧向延伸的顶衬6的部分。面板操作组件4各负责面板3在其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运动的一部分。从图1看出组件4在其整个长度上(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9观察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10上具有恒定的宽度。而且,图1示出了两个遮阳板引导件12,所述遮阳板引导件12定位在车顶开口1的两个相对的纵向侧部处并且从组件4向内,用于引导可移动遮阳板13(仅仅在图3中示意性示出),以便与车顶开口1相配合。遮阳板引导件12(遮阳板引导件12的位置由组件4的最靠内的部分所限定)限定车顶开口1的有效尺寸(尤其是宽度)但并不受到车辆的固定的车顶部分2的向外发散轮廓11的影响。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第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构件具有对应的附图标记。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9观察时,面板操作组件4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具有变化的宽度。特别地,这些组件各包括面板引导件7和面板移动机构8。在面板操作组件4的具有最小宽度的部分处没有设置面板移动机构8,而且面板引导件7基本沿着面板操作组件4的整个长度延伸。面板操作组件4基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宽度变化,使得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观察时,所述面板操作组件的对应的最靠内部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面板移动机构8的前部(在附图左侧)端部处,面板操作组件4的宽度以步进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得面板操作组件4的宽度沿着车辆的向前方向减小。结果,现在遮阳板引导件12至少部分地能够遵循由面板操作组件4中的对应的一个的变化宽度所提供的轮廓并且由此遵循车顶2的外发散轮廓11,从而提供设置更大车顶开口1的可能性。在该实施例中,每个遮阳板引导件12均沿着曲线延伸。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天窗构造的透视图,在所述附图中可见所述天窗构造的一些部件的一些细节。面板移动机构8包括提升臂14,所述提升臂14与附接到面板3的弯曲件15相配合并且在面板引导件7中引导所述提升臂14的前部端部。除具有变化宽度的面板操作组件4之外,这种构造众所周知并且不需要进行进一步解释。根据图4的实施例与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宽度从面板移动机构8朝向组件4的仅仅设有面板引导件7的部分逐渐过渡。注意的是面板引导件7可以或者不会在面板移动组件4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种方案而在图6中示出了第二种方案。然而,在两个实施例中,组件4的宽度均存在步进式的变化。在图4-6的实施例中,每个遮阳板引导件12同样沿着曲线延伸以遵循轮廓11。作为进一步的差异,图4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实施例中,面板操作组件4的面板引导件7和面板移动机构8整体互连形成单个整体部件,而图5和图6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面板引导件7和面板移动机构8限定了使用任何类型的连接方法互连的分离部件。图7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根据图4的前段和对应于图4的镜像的后段,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组合成具有面板移动组件4的更宽的中央部分的单个天窗构造,其中,面板移动机构8和两个面板引导段7′和7″从面板移动机构8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同样,设置两个遮阳板引导段12′和12″。因此,这个实施例尤其适合在具有沿着向前方向以及沿着向后方向发散的外轮廓11的车辆中使用。图8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也包括根据图4的前段,该前段具有面板移动机构8′、面板引导段7′和定位成从组件段4′向内的遮阳板引导段12′。车辆具有沿着向前方向发散的外轮廓11′。然而,车辆还具有沿着向后方向收敛的外轮廓11″。在这个实施例中,天窗构造还包括后段,当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9观察时,所述后段的面板操作组件段4″(仅仅示出了一个)沿着曲线这样延伸使得当沿着车辆的所述纵向方向观察时所述面板操作组件段4″的对应的最靠外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也变化。这种后段包括面板移动机构8″、面板引导段7″和遮阳板引导段12″,所述遮阳板引导段12″也定位成从相应的面板操作组件段4″向内并且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9延伸。因为组件段4″向内弯曲,所以能够将整个组件4′、4″定位成更加靠近车顶的外边缘,从而增加相对的组件4′、4″之间的距离并且从而允许实现更宽的车顶开口。而且因为所述组件4″的宽度在其向内侧部处也减小,所以这些组件的向内弯曲部不会影响遮阳板引导段12″的定位(特别地,所述遮阳板引导段12″不必也向内弯曲)。图9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遮阳板引导件12沿着直线延伸,从而仅仅大体地但不严格地遵循车顶2的外轮廓11。在图10中,示出了特别的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遮阳板引导件12整个位于由面板操作组件4的更小宽度所产生的空间中。尽管示出为抵接面板引导件7,但是遮阳板引导件12还可以与面板引导件7间隔开。最后,图11示出了某种程度上与图10相似的实施例,但是在这个实施例中,面板引导件7和遮阳板引导件12皆相对于纵向方向9倾斜,而在图10中,所述面板引导件7和所述当板引导件12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9延伸。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在由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