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包括均为钣金件且依次间距地安装于暖风机压力室板(1)上的雨刮电机托架(2),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雨刮电机托架上开有用于固定雨刮电机的螺母孔(2-1),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上分别开有用于固定雨刮连杆的安装孔(3-1;5-1);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具有安装凹槽(1-1);雨刮电机托架的一部分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形成两层钣金层,另一部分与安装凹槽的底面焊接;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的两端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上部,在搭接处形成两层钣金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刚度、强度较好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汽车分体式雨刮安装结构图5所示,包括均为钣金件的风窗前罩板17、雨刮电机托架2,雨刮连杆右托架5、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前壁板24。雨刮电机托架2,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的一侧与风窗前罩板17点焊连接,另一侧与前壁板24点焊连接;雨刮连杆中托架3与风窗前罩板17搭接处为雨刮连杆第一安装面4-1,其上设有2个安装孔;雨刮连杆右托架5与风窗前罩板17搭接处为雨刮连杆第二安装面5-1,其上也设有2个安装孔;雨刮电机安装面2-11位于上雨刮电机托架2的竖直平面上,是单层钣金结构,共计有三个雨刮电机安装螺母孔。这种结构的汽车分体式雨刮安装结构,雨刮连杆中托架3、雨刮连杆右托架5上设置有雨刮连杆安装孔的面与风窗前罩板17中部、右端的面搭接,形成两层薄钣金的雨刮连杆安装结构,存在雨刮连杆安装结构刚度不够,雨刮连杆高速运动时容易产生晃动及异响的问题;雨刮电机托架2的一侧与风窗前罩板17点焊连接,雨刮电机的安装面为由雨刮电机托架2的竖直平面构成的单层钣金结构,存在雨刮电机安装结构刚度及强度不够,雨刮电机在运行时易发生抖动,影响雨刮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度、强度较好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包括均为钣金件且依次间距地安装于暖风机压力室板上的雨刮电机托架,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雨刮电机托架上开有用于固定雨刮电机的螺母孔,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上分别开有用于固定雨刮连杆的安装;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具有安装凹槽;所述雨刮电机托架的一部分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形成两层钣金层,另一部分与安装凹槽的底面焊接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的两端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上部,在搭接处形成两层钣金层;
[0006]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和/或雨刮连杆右托架其中至少一个整体近似W形;
[0007]进一步,还包括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所述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贴合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及侧壁上,两端分别连接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及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搭接焊接、在搭接焊接处形成三层钣金层;
[0008]所述雨刮电机托架的底部一体设有沿所述安装凹槽底部弯曲延伸的加强部;
[0009]所述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两侧设有向上的翻边;[0010]所述翻边相对于所述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的表面的高度范围为3至8毫米;
[0011]所述翻边相对于所述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的表面的高度为6毫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由于所述雨刮电机托架固定于该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同时雨刮电机托架的一端与安装凹槽的底面焊接在一起,雨刮电机托架的竖直面与凹槽的侧壁搭接焊接形成两层钣金的雨刮电机安装结构,相比单层钣金结构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强度。
[0014]2、由于雨刮连杆中托架和/或雨刮连杆右托架整体近似W形,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刚度、强度;
[0015]3、由于所述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还包括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所述中加强件和/或右加强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及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和雨刮连杆右托架拆搭接焊接,在搭接焊接处形成三层钣金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抗扭强度,因而雨刮连杆高速运动时不会产生晃动及异响。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雨刮连杆中托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中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右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分体式雨刮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包括均为钣金件且依次间距地安装于暖风机压力室板I上的雨刮电机托架2、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 ;雨刮电机托架2上开有用于固定雨刮电机的螺母孔2-2,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上分别开有用于固定雨刮连杆的安装孔3-1 ;5-1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I具有安装凹槽1-1 ;所述雨刮电机托架2的一部分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侧壁上,形成两层钣金层,另一部分与安装凹槽1-1的底面焊接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的两端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上部,在搭接处形成两层钣金层;这就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雨刮电机的安装面为由雨刮电机托架2的竖直平面构成的单层钣金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0024]参见图2所示的雨刮连杆中托架3,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或雨刮连杆右托架5 (雨刮连杆右托架5与雨刮连杆中托架3的形状基本相同,为省约附图未单独画出)整体近似W形,相较于平板结构或者L形结构,虽然型面较复杂,但是这样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强度。
[0025]参见图1所示,所述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还包括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贴合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底部及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搭接焊接,在搭接焊接形成。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与安装凹槽1-1形成了两层钣金,再与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搭接焊接,共同形成三层钣金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抗扭强度,能够提升雨刮连杆安装的刚度、强度,保证雨刮连杆的稳定工作。
[0026]所述雨刮电机托架2的底部一体设有沿所述安装凹槽1-1底部弯曲延伸的加强部2-1,加强部2-1与所述安装凹槽1-1底部连接,相较于平板形的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抗扭强度,能够减小雨刮电机工作过程中的抖动,保证雨刮电机正常、稳定的工作。
[0027]参见图3、图4所示,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两侧设有向上的翻边4_2、
6-2,所设置的向上的翻边能够增加钣金件的抗弯、抗扭强度,能够更好地减少雨刮连杆工作时的抖动,保证雨刮连杆的稳定工作。
[0028]所述翻边4-2、6_2相对于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的表面的高度范围为3至8毫米,翻边高度过低会起不到加强的作用,翻边高度过高会增加零件成本且强度增加效果不明显。
[0029]所述翻边4-2、6_2相对于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的表面的高度为6毫米,此高度既能很好的起到增加零件强度的作用,也不会造成翻边过高而增加零件成本和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包括均为钣金件且依次间距地安装于暖风机压力室板(I)上的雨刮电机托架(2),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雨刮电机托架(2)上开有用于固定雨刮电机的螺母孔(2-1),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上分别开有用于固定雨刮连杆的安装孔(3-1 ;5-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I)具有安装凹槽(1-1);所述雨刮电机托架(2)的一部分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侧壁上,形成两层钣金层,另一部分与安装凹槽(1-1)的底面焊接;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的两端搭接焊接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上部,在搭接处形成两层钣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或雨刮连杆右托架(5)其中至少一个整体近似W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贴合安装于于所述安装凹槽(1-1)的底部及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雨刮连杆中托架(3)和雨刮连杆右托架(5)搭接焊接、在搭接焊接处形成三层钣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电机托架(2)的底部一体设有沿所述安装凹槽(1-1)底部弯曲延伸的加强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两侧设有向上的翻边(4-2 ;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2;6-2)相对于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的表面的高度范围为3至8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汽车前雨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2;6-2)相对于所述中加强件(4)和/或右加强件(6)表面的高度为6毫米。
【文档编号】B60S1/04GK203580887SQ20132056569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周夏元, 张椿聆, 佃常青, 刘滔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