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90374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包括汽车后窗台和第一除臭结构;所述汽车后窗台的上表面下凹形成具有容纳第一除臭结构的腔体;所述第一除臭结构为盒状体,所述盒状体的底部具有风道,盒状体的顶部具有网孔状的盒盖,盒状体内设有第一除臭包;所述风道与车厢外部连通。该汽车室内除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由于风道与车厢外连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背压吸取车厢内的空气,从而可以快速净化车厢内的异味。
【专利说明】汽车室内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指汽车室内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汽车里面的时间也比较长,对汽车空间内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对汽车空间内的空气要求也要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其装饰材料如皮具、布艺等,都含有胶粘剂,会不断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尤其是购置的新车,车厢内的异味更大,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也更浓,而这些个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或异味会伴随着购车后几年一直存在,而经过太阳暴晒后的汽车还会产生新的异味,从而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以及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现在汽车多以香水、喷洒各类香精清新剂或竹炭公仔除臭,但是,香水和喷洒清新剂只是短时间掩盖异味,而且如果长期呼吸香水或香精清新剂散发出的化学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不适;竹炭公仔由于体积大而影响车内空间,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车内异味效果好,而且占用空间小的汽车室内除臭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包括汽车后窗台,还包括第一除臭结构;所述汽车后窗台的上表面下凹形成具有容纳第一除臭结构的腔体;所述第一除臭结构为盒状体,所述盒状体的底部具有风道,盒状体的顶部具有网孔状的盒盖,盒状体内设有第一除臭包;所述风道与车厢外部连通。
[0005]作为优化,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座下方的第二除臭装置;所述第二除臭装置包括抽屉状结构和固定连接在驾驶座下方,一对平行的滑轨;所述抽屉状结构竖向的两个侧壁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可轴向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对应地设在一对滑轨上,且可沿滑轨来回滑动;所述抽屉状结构的各个侧壁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抽屉状结构内设有第二除臭包。
[0006]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除臭包和第二除臭包内均包有活性炭或者竹炭。
[0007]作为优化,所述风道口设有控制风道开闭的风门。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室内除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由于风道与车厢外连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背压吸取车厢内的空气,从而可以快速净化车厢内的异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第一除臭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第一除臭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第一除臭结构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第二除臭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第二除臭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第二除臭装置中滑轮与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第一除臭结构10,盒盖11,风道12,第一除臭包13 ;滑轨21,滑轮22,抽屉状结构23,汽车后窗台30,驾驶座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 “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0]参见图1至图6,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包括汽车后窗台和第一除臭结构;汽车后窗台的上表面向下凹形成具有容纳第一除臭结构的腔体,具体地,汽车后窗台向下凹深度约5cm到1cm,面积约为汽车后窗台1/3的腔体。
[0021]第一除臭结构为盒状体,盒状体的底部具有风道,盒状体的顶部具有网孔状的盒盖,盒状体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第一除臭包,盒盖可以采用塑料制成,风道与车厢外部连通。具体实施时,可以在车尾设置一个风口,第一除臭结构的风道通过风管与该风口连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背压吸取汽车车厢内的空气,从而可以快速净化车厢内的异味。为了方便还可以在风道口设有控制风道开闭的风门
[0022]为了能更快,更有效地去除车厢内的异味,汽车室内除臭装置还包括第二除臭装置,第二除臭装置设置在驾驶座下方,从而不单独占用车厢内的空间;第二除臭装置包括抽屉状结构和固定连接在驾驶座下方一对平行的滑轨;抽屉状结构竖向的两个侧壁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可轴向转动的滑轮,滑轮对应地设在一对滑轨上,且可沿滑轨来回滑动;抽屉状结构的各个侧壁均为网孔状结构,实施时可采用塑料制成;抽屉状结构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第二除臭包。第一除臭包和第二除臭包内均包有活性炭或者竹炭。
[0023]将盒状体的盒盖设置成网孔状结构,抽屉状结构的各个侧壁设置成网孔状结构都是为了使第一除臭包和第二除臭包内的竹炭或者活性炭能更有效地吸附车厢内的有毒、有害气体,从而去除车厢内的异味。
[0024]汽车室内除臭装置中的第一除臭包和第二除臭包内活性炭或者竹炭可以更换,其使用周期大概半年到一年。
[00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包括汽车后窗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除臭结构; 所述汽车后窗台的上表面下凹形成具有容纳第一除臭结构的腔体; 所述第一除臭结构为盒状体,所述盒状体的底部具有风道,盒状体的顶部具有网孔状的盒盖,盒状体内设有第一除臭包; 所述风道与车厢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座下方的第二除臭装置; 所述第二除臭装置包括抽屉状结构和固定连接在驾驶座下方,一对平行的滑轨;所述抽屉状结构竖向的两个侧壁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可轴向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对应地设在一对滑轨上,且可沿滑轨来回滑动; 所述抽屉状结构的各个侧壁均为网孔状结构; 所述抽屉状结构内设有第二除臭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臭包和第二除臭包内均包有活性炭或者竹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室内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口设有控制风道开闭的风门。
【文档编号】B60H3/00GK204263892SQ20142072860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宽宽, 贾锡祥, 吴勇, 王琼, 韩颖, 杨琴文, 陈秋雨 申请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