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力能源发电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65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牵引力能源发电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牵引力能源发电汽车装置,尤其是各种燃油车、电力机车及其它混合动力车辆,在路面上行进时,可产生新的牵引力能量,并利用牵引力能量发电做功的、新牵引力能源发电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主要是由车体、车轴、导向轮、驱动轮、蓄电池和控制器组成。由蓄电池供电,控制器控制驱动轮运转,使驱动轮和车轴及车体一同行进。由于当前的车辆,都是把驱动轮和车轴及车体捆绑在一起,迫使驱动轮直接背负和推动固定的车轴及车体行进。虽然有较好的运行效果,但是,它不能产生强大的牵引力能量,不能将牵引力转化为电能做功,只是单一消耗有机燃料,也不会将牵引力转化成新的电力能源,进行循环、蓄集和做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车辆,不能产生牵引力能量和不能利用牵引力能量发电做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产生牵引力能量发电的汽车,该车辆在行进时,能将产生的牵引力能量转化为新的电能,进行循环做功,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使车辆行进,并增加续航里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车体下,有悬架、减震弹簧、连接轴、桥体、主轴、驱动轮、驱动轮毂、磁极、线圈、定子、副轴、牵引杆、拉杆、限制杆、电动机、差速器、导向轮、整 流器、电容电池、蓄电池和平衡开关组成,设置一组能独立行进,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使它的悬架上端与车体垂吊,中部有减震弹簧与悬架的上下两端支撑,悬架下一端与桥体固定,并在悬架下端有限制杆与车体横向接触,在桥体内有差速器和主轴与驱动轮毂连结;驱动轮毂上有磁极与线圈和定子吻合,定子中心的副轴从一侧端盖伸出,在副轴的一端有牵引杆和拉杆与车体结合,线圈、整流器与电容电池和蓄电池及平衡开关连结。在车体下面,先由摇摆的悬架将车体与发电驱动轮分离,使发电驱动轮在路面上独立行进,并产生独立的扭转力和牵引力,再由驱动轮毂上的磁极、线圈、定子和副轴结构组成牵引力发电系统,产生一个机械性的发电抓力和另一个电力能量,先用一个发电的机械抓力与副轴上的牵引杆和拉杆结构拖拽车体行进,再利用电容电池将另一个线圈输出的电力能量蓄集,成为新的电源进行做功。由于普通车辆都是驱动轮和车轴及车体捆绑在一起,在固定的车轴上,利用轴承及轴套将驱动轮的扭力消除,使其变成固定的推力,单向做功,因此驱动轮失去了重要的正向扭力和反向牵引力的作用。如果在独立滚动的驱动轮上,介入一个能将机械扭力转变为电力能量的发电机结构,使其将驱动轮正向扭力转变成再生的电力能量后,又利用发电机的反向抓力牵引车体行进,这样不仅使车轴的正向扭力变成电力能量,而反向牵引力又使车体得已行进,针对驱动轮的正向扭力和反向牵引力,这两个不同方向力量的配合利用,即使车辆行进,又要再生出新的相应的电力能量,则需要一组能独立行进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才能实现。

能独立行进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是一组悬架结构相一致的发电驱动轮装置,其两个悬架上端各有一个相同的轴孔,由一对连接轴将其分别连结在车体的两侧,在两个悬架的中部各有一个上下端支撑的螺旋弹簧,两个悬架下端分别固定在桥体两端,在桥体内的差速器上,有一组主轴和副轴相对的两个发电驱动轮。受到电动机和主轴的扭力,使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在车体下自由摇摆,脱离车体的束缚。当发电驱动轮独立行进时,在路面上产生一个独立的滚动扭力,使驱动轮毂的磁极对线圈定子产生发电抓力和一个新的电力能量,由副轴和牵引杆的反向力牵引车体行进。

能独立行进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与主轴和副轴成轴向设置,发电驱动轮毂上分布的多组磁极和定子及线圈组绕与主轴和副轴轴向平行。发电驱动轮毂中分布的磁极与线圈定子和副轴平行设置,使驱动轮毂上的磁极与线圈定子吻合并进行反向磁场切割,在线圈中产生电力能量,经电容电池蓄集变化成新的电力能源与蓄电池交替循环、互补做功,而达到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脱离车体的束缚,在路面上产生独立的牵引扭力,使发电驱动轮毂中的磁极对线圈定子进行磁场切割,产生新的电力能量和机械抓力,利用发电驱动轮发电时的机械抓力牵引车体行进,由电容电池将线圈输出的电力能量蓄集与蓄电池交替互补,循环做功。它结构简单,产生的牵引力能量强大,电能量转化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解剖图。

图2、是用1B-B横向结构解剖原理图。

图3、是图1A-A纵向结构解剖原理图。

图4、是图1A-A纵向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利用发电抓力与副轴牵引杆拖拽车体行进原理。

图5、是图1A-A纵向有悬架的发电驱动轮,用发电的抓力通过副轴牵引杆拖拽车体的能量平衡原理。

图6、是纵向普通车辆被捆绑固定的驱动轮无扭转力和牵引力原理图。

图7、是图1A-A纵向独立行进的驱动轮,有滚动力、扭转力和牵引力原理。

图8、是纵向独立行进的驱动轮,产生抓力、电能、扭力和牵引车体的原理图。

图中,车体(1)导向轮(2),控制器(3)蓄电池(4)、整流器(5)、电容电池(6)、驱动轮(7)、驱动轮毂(8)、磁极(9)、定子(10)、线圈(11)、限制杆(12)、悬架(13)桥体(14)、差速器(15)、主轴(16)、副轴(17)、牵引杆(18)、拉杆(19)、端盖(20)、电动机(21)、连结轴(22)、减震弹簧(23)、平衡开关(24)

具体实施方案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车体(1)下面,有导向轮(2)、控制器 (3)、蓄电池(4)、整流器(5)、电容电池(6)、驱动轮(7)、驱动轮毂(8)、磁极(9)、定子(10)、线圈(11)、限制杆(12)、悬架(13)、桥体(14)差速器(15)、主轴(16)、副轴(17)、牵引杆(18)、拉杆(19)、端盖(20)、电动机(21)、连接轴(22)、和减震弹簧(23)和平衡开关(24)组成。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由驱动轮(7)驱动轮毂(8)、磁极(9)、定子(10)、线圈(11)、组成。由连结轴(22)、连结的悬架(13)将桥体(14)、主轴(16)副轴(17),及其驱动轮发电整体与车体(1)分离。当驱动轮发电系统在路面上独立行进时,产生正向扭力、反向牵引力和电能。在线圈(11)中产生的电力能量,经整流器(5)整流,蓄集到电容电池(6)内成为新的电力能源,与蓄电池(4)交替循环,由控制器(2)控制到电动机(23)进行互补做功,当车体(1)的反向牵引力与线圈(11)的发电抓力不平衡时,由平衡开关(24)进行调整。发电抓力使副轴(17)和牵引杆(18)及拉杆(19)牵引车体(1)行进。减震弹簧(23)的弹力减小和缓冲路面对车体(1)的震动。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车体(1)下面,由连结轴(22)将悬架(13)和减震弹簧(23)垂吊,使驱动轮(7),驱动轮毂(8)、磁极(9)、定子(10)、线圈(11)脱离车体(1)的束缚,在路面独立行进,并在线圈(11)中再生电能,在定子(10)上产生发电抓力,抓力经副轴(17)和牵引杆(18)及拉杆(12)限定发电驱动轮的自由活动空间,同时限制杆(12)与平衡开关(24)控制发电抓力与车 辆牵引力的平衡,导向轮(2)引导车辆行进的方向。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车体(1)下面,由连结轴(22)将悬架(13)和减震弹簧(23)垂吊,使驱动轮(7)在路面上独立行进,产生独立的滚动扭力(细线箭头A指示),在驱动轮毂(8)内的磁极(9)对定子(10)和线圈(11)进行磁场切割,在此之间产生一个机械性的发电抓力(细线C指示)和另一个电力能量,发电抓力使副轴(17)、牵引杆(18)和拉杆(19)有力牵引(细线B指示)车体(1)行进。当车体(1)的反向牵引力(小圆圈B指示)小时,牵引杆(18)向前拖拽(倾斜)悬架(13)向后摆动。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有悬架(13)的发电驱动轮(7)在路面上行进时,有滚动扭力(小圆圈箭头A指示),驱动轮毂(8)上的磁极(9)与定子(10)之间产生一个发电抓力(小圆圈C指示),在线圈(11)中再生另一个电力能量(小圆圈D指示),经整流器(5)输入到电容电池(6)和蓄电池(4)内蓄集,转变为新的电力能源(圆圈D指示),供给电动机(21)循环做功,当线圈(11)不输出电力能量(字母K指示开关)时,定子(10)受到线圈(11)发电抓力减小,使副轴(17)、牵引杆(18)和拉杆(19)无力牵引车体(1),牵引杆(18)向后倾斜,悬架(13)向前摆动,因此由平衡开关(24)进行调平。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由于普通车辆,是将驱动轮(7)车轴(17)与车体(1)捆绑(卡子箭头指示)在一起,迫使驱动(7)直接背负和推着固定的车轴(17)行进,由轴承将车轴(17)的扭力(小圆箭 头表示)消除,使驱动轮(7)失去了重要的正向扭力和反向牵引力的作用。

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在路面(粗双点线表示)上独立行进的驱动轮(7)有滚动扭力(箭头滚动扭力A指示),也使车轴(17)有扭力(扭力A指示)将绳索缠绕(细实箭头表示轴上缠绕的绳索),绳索尾端的反向牵引力拖拽车体(1)(牵引力B指示)行进。但绳索终归有尽头,在该驱动轮)(7)与车轴(17)之间介入一个能将滚动扭力转变成电力能量(电能D表示)的发电机构,由线圈(11)将电能(电能A指示)输出,变为新的能源去连续做功及蓄集备用。由发电抓力(抓力C表示)与副轴(17)的扭力(扭力A表示)和反向牵引力(牵引力B指示)拖拽车体(1),使独立行进的驱动轮用正向扭力与反向牵引力双向做功,再生出新的电力能量。

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路面(粗双点直线表示)上独立行进的驱动轮(7),有滚动扭力(滚动扭力A指示);驱动轮毂(8)内的磁极(9)对定子(10)有发电抓力(抓力C指示);并在线圈(11)中产生新的电力能量(电能D指示);副轴(17)的正向扭力(扭力A指示)通过牵引杆(18)和拉杆(19)反向牵引(牵引力细实线箭头B指示)车体(1)行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