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动态性质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326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具有改进的动态性质的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更具体地涉及旨在装配在承载重型负载并以持续速度行驶的车辆(例如货车、拖拉机、拖车、或大客车)上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重型类型的轮胎中,胎体增强件通常锚固在胎圈区域中的两侧,并且被由至少两个层构成的胎冠增强件径向覆盖,该至少两个层相互重叠,并由在每层中平行而从一层到下一层交叉形成与周向方向成10°和45°之间的角度的丝线或帘线形成。形成工作增强件的所述工作层可以进一步被至少一个所谓的保护层覆盖,该保护层由增强元件形成,该增强元件有利地为金属的并可延伸的,由此被称为弹性增强元件。其还可以包括具有与周向方向形成45°和90°之间的角度的低延伸性的金属丝线和帘线的层,该帘布层被称为三角帘布层,其径向地位于胎体增强件和第一胎冠帘布层之间,第一胎冠帘布层被称为工作帘布层,其由以绝对值不超过45°的角度铺设的平行丝线或帘线形成。三角帘布层与至少所述工作帘布层形成三角增强件,该增强件在其所经受的各种应力下具有低的变形,三角帘布层基本上用于吸收施加在轮胎胎冠区域中的所有增强元件上的横向压缩力。当帘线在等于断裂强力10%的拉伸力下显示出至多等于0.2%时的相对伸长时,所述帘线被称为是不可延伸的。当帘线在等于断裂负荷的拉伸力的作用下显示出至少等于3%的相对伸长和小于150GPa的最大切线模量时,所述帘线被称为是弹性的。周向增强元件是与周向方向形成在+2.5°和-2.5°之间的范围内约为0°的角度的增强元件。轮胎的周向方向或者纵向方向是对应于轮胎的外围并由轮胎行驶方向限定的方向。轮胎的横向方向或轴向方向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径向方向是与轮胎的旋转轴线相交并与其垂直的方向。轮胎的旋转轴线是轮胎在正常使用时绕其旋转的轴线。径向平面或子午平面是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周向中平面或赤道平面是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并且将轮胎分为两半的平面。橡胶配混物的“弹性模量”理解为意指在环境温度下在10%的形变时的割线延伸模量。至于橡胶组合物,模量的测量根据1988年9月的标准AFNOR-NFT-46002在张力下进行:在第二次伸长中(即在一个适应循环之后)测量(根据1979年12月的标准AFNOR-NFT-40101的正常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在10%伸长下的公称割线模量(或表观应力,以MPa表示)。由于全世界公路网络的改善和高速公路网络的增长,被称为“公路”轮胎的某些现有轮胎旨在以高速行驶在越来越长的旅途中。这种轮胎行驶的组合条件毫无疑问地使得行驶的距离增加,轮胎上的磨损减少;另一方面,轮胎的耐久性,特别是胎冠增强件的耐久性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在胎冠增强件中存在应力,特别是胎冠层之间的剪切应力,加上轴向最短胎冠层的端部处的运行温度的不可忽略的升高,其效果是导致裂缝在橡胶中出现并且在所述端部扩散。为了改进所研究类型的轮胎的胎冠增强件的耐久性,已经提出与设置在帘布层端部(更特别是轴向最短帘布层的端部)之间和/或周围的橡胶配混物的层和/或成形元件的结构和质量相关的解决方案。特别已知的实践是在工作层的端部之间引入橡胶配混物的层从而在所述端部之间产生脱离联接,从而限制剪切应力。然而这种脱离联接的层必须具有极好的内聚力。这种橡胶配混物的层例如描述于专利申请WO2004/076204。为了改进位于胎冠增强件边缘附近的橡胶配混物的抗劣化能力,专利FR1389428建议结合低滞后性胎面使用覆盖至少胎冠增强件的侧面和边缘并且由低滞后性橡胶配混物形成的橡胶成形元件。为了避免胎冠增强件帘布层之间的分离,专利FR2222232教导了将增强件的端部包覆在橡胶垫中,所述橡胶垫的肖氏A硬度与包围所述增强件的胎面的肖氏A硬度不同,并且高于位于胎冠增强件和胎体增强件帘布层的边缘之间的橡胶配混物的成形元件的肖氏A硬度。通过这种方式制备的轮胎的确有效地允许特别是耐久性方面的性能的改进。此外,为了制备具有极宽胎面的轮胎或者在具有一定尺寸的轮胎上赋予更大的负荷承受能力,已知的实践是引入周向增强元件的层。例如专利申请WO99/24269描述了存在这种周向增强元件的层。周向增强元件的层通常由至少一根金属帘线形成,所述金属帘线缠绕从而形成相对于周向方向的铺设角度小于2.5°的线圈。在试验过程中,本发明人证实,当包括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一些设计类型的轮胎例如以沿着蜿蜒道路行驶时可能遇到的方式受到严重且频繁的负荷时,所述轮胎呈现的侧偏刚度方面的性质可能使得制成设置在工作层之间的胎冠增强件的橡胶配混物中出现开裂。所述开裂当然损害轮胎的耐久性性质。当在蜿蜒道路上超载和高速行驶时,所述开裂进一步加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所述轮胎的动态性质(特别是侧偏刚度)得以改进,因此耐久性性质得以维持而无论磨损程度如何,特别是在引起严重侧偏应力的行驶条件下。该目的通过本发明这样实现:使用一种轮胎,其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由至少两个增强元件的工作胎冠层形成,工作胎冠层从一层至另一层交叉以与周向方向形成包含在10°和45°之间的角度,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接触,并与胎体增强件接触,所述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沿轴向延伸直至至少胎面的轴向端部,所述胎面径向地覆盖胎冠增强件,并通过两个胎侧连接至胎圈,所述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量的复数动态剪切模量大于1.35MPa。复数动态剪切模量(G*)是橡胶配混物的层的动态性质。其在粘度分析仪(MetravibVA4000)上根据标准ASTMD5992-96进行测量。记录硫化组合物的样品(厚度为4mm,横截面为400mm2的圆柱状试样)在10Hz的频率和60℃的温度下经受简单交替剪切应力的正弦负载下的响应。从0.1%至50%(向外循环),接着从50%至1%(返回循环)进行应变振幅扫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轮胎的胎冠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本发明人能够证实,选择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得的复数剪切模量G*大于1.35Mpa的第一层S改进了轮胎的动态性质和特别是侧偏刚度性质,尤其是在侧偏开裂方面特别不利的行驶条件下。特别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意料之外地,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所述层S被设置成与胎体增强件和至少一个胎冠增强件的层接触)的性质显著影响侧偏刚度性质。本发明人进一步证实选择该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不损害轮胎在直线行驶时经受的应力方面的性能。本发明人还能够证实,尽管存在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所述层赋予轮胎特别是轮胎的胎冠增强件显著的刚度),上文对于第一层S列举的特征非常有助于该侧偏刚度性质。由于赋予轮胎刚度,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存在看上去能够充分地并且理论上最佳地影响侧偏刚度性质。进行的试验证实第一层S的性质显著影响轮胎的侧偏刚度性质并且即使当存在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时也允许改进侧偏刚度性质。根据本发明有利地,第一层S的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得的复数剪切模量G*小于2MPa,因此假使轮胎的耐久性性质及其滚动阻力性质受到损害,轮胎的热性质也不会过多改变。还有利地,第一层S的用tan(δ)max表示的最大tan(δ)值小于0.1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包含由如下组成的增强填料:a)BET比表面积在30和160m2/g之间的炭黑,以等于或大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28phr的含量使用,b)或比表面积在30和260m2/g之间的包含SiOH和/或AlOH表面官能团的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类型的白填料,所述白填料选自沉淀或热解二氧化硅、氧化铝、铝硅酸盐,或在合成过程中或合成之后改性的炭黑,以大于或等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55phr的含量使用,c)或a)中描述的炭黑和b)中描述的白填料的共混物,其中总填料含量大于或等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50phr,并且白填料的phr含量比炭黑的phr含量低5或5以上。本发明人进一步证实第一层S具有足够的内聚力从而限制当物体刺穿轮胎胎面时出现的裂缝的蔓延。本发明人还证实即使在物体刺穿轮胎胎面的上述情况下,也能实现组合动态性质(特别是侧偏刚度、滚动阻力和耐久性性质)的轮胎性能的折中。在本发明的含义内,内聚性橡胶配混物为特别耐裂的橡胶配混物。因此通过在“PS”(纯剪切)试样上进行的疲劳开裂试验评估配混物的内聚力。所述试验包括在对试样进行刻痕之后确定裂缝蔓延速度“PR”(法文缩写为“VP”)(nm/周期)随能量释放速度“E”(J/m2)的变化。测量覆盖的实验范围为-20℃和+150℃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空气或氮气的气氛。试样的应力为以脉冲应力负载(“半正矢”切线信号)的形式施加的振幅在0.1mm和10mm之间的动态移动,剩余时间等于脉冲持续时间;信号的频率平均为约10Hz。测量包括3个部分:·“PS”试样在27%变形下的1000个周期的适应。·能量表征从而确定“E”=f(变形)定律。能量释放速度“E”等于W0*h0,其中W0=每个周期和每单位体积供应至材料的能量,h0=试样的初始高度。利用“力/位移”采集数据因此给出“E”和应力负载的振幅之间的关系。·在对“PS”试样进行刻痕之后测量裂缝。收集的数据用以确定裂缝蔓延速度“PR”随施加的应力水平“E”的变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替代形式,轮胎包括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二层G,所述第二层G沿径向位于胎体增强件和胎冠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的径向最内层之间并且轴向宽度至少等于胎冠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宽度的70%,并且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得的复数剪切模量G*大于1.35MPa。根据本发明的该替代形式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层G的轴向宽度至多等于胎冠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宽度,并且优选至少等于胎冠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宽度的90%。根据本发明的该替代形式还优选地,所述第二层G的在径向方向上测得的厚度大于φ并且优选小于3φ,φ为胎冠增强件的径向最内层的增强元件的直径。本发明人还能够证实,由此限定的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二层G通过补充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和可能的周向增强元件的层(如果存在的话)从而进一步有助于改进轮胎的侧偏刚度性质。根据本发明有利地,第二层G的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得的复数剪切模量G*小于2MPa,因此假使轮胎的耐久性性质及其滚动阻力性质受到损害,轮胎的热性质也不会过多改变。还有利地,第二层G的用tan(δ)max表示的最大tan(δ)值小于0.100。根据本发明的该替代形式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二层G包含由如下组成的增强填料:a)BET比表面积在30和160m2/g之间的炭黑,以等于或大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28phr的含量使用,b)或比表面积在30和260m2/g之间的包含SiOH和/或AlOH表面官能团的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类型的白填料,所述白填料选自沉淀或热解二氧化硅、氧化铝、铝硅酸盐,或在合成过程中或合成之后改性的炭黑,以大于或等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55phr的含量使用,c)或a)中描述的炭黑和b)中描述的白填料的共混物,其中总填料含量大于或等于15phr并且小于或等于50phr,并且白填料的phr含量比炭黑的phr含量低5或5以上。有利地,制成第二层G的聚合物配混物与制成第二层S的聚合物配混物相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轴向最宽的工作胎冠层在径向上位于另一个工作胎冠层的内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替代形式,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轴向宽度大于0.5xW。W为当轮胎安装在其使用轮辋上并且被充气到其建议压力时该轮胎的最大轴向宽度。增强元件的层的轴向宽度在轮胎的横截面上进行测量,因此轮胎处于未充气状态。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具有不同的轴向宽度,轴向最宽的工作胎冠层的轴向宽度和轴向最窄的工作胎冠层的轴向宽度之间的差别在10至30mm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周向增强元件的层在径向上设置在两个工作胎冠层之间。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相比于在径向上位于工作层的外部的相似的层所能实现的效果,周向增强元件的层能够更显著地限制胎体增强件的增强元件处于压缩的程度。其优选在径向上通过至少一个工作层与胎体增强件分离,从而限制所述增强元件上的应力负荷并且避免增强元件过度疲劳。根据本发明还有利地,在径向上与周向增强元件的层邻近的工作胎冠层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轴向宽度,并且优选地,在赤道平面的任一侧和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直接轴向延伸部分中,与周向增强元件的层邻近的所述工作胎冠层在轴向宽度上联接,之后通过所述橡胶配混物的层至少在所述两个工作层公共的剩余宽度上脱离联接。在邻近圆周增强元件的层的工作胎冠层之间存在这样的联结,会降低作用在与该联结最接近的位置处的轴向最外侧的周向元件上的拉伸应力。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为金属增强元件,所述金属增强元件在0.7%伸长下具有在10和120GPa之间的割线模量和小于150GPa的最大切线模量。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增强元件在0.7%伸长下的割线模量小于100GPa并且大于20GPa,优选在30和90GPa之间,还更优选小于80GPa。同样优选地,增强元件的最大切线模量小于130GPa,更优选地小于120GPa。上面所述的模量值可以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测量,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上的2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增强元件的模量值可以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测量,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总的横截面上的1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总横截面积。增强元件的总横截面是由金属和橡胶制成的复合元件的横截面,橡胶特别在轮胎固化阶段的过程中渗入增强元件。根据与增强元件的总横截面相关的该构想,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轴向外部和中部的增强元件是金属增强元件,所述金属增强元件在0.7%伸长下具有在5和60GPa之间的割线模量和小于75GPa的最大切线模量。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增强元件在0.7%伸长下的割线模量小于50GPa并且大于10GPa,优选在15和45GPa之间,还更优选小于40GPa。同样优选地,增强元件的最大切线模量小于65GPa,更优选地小于60GPa。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是金属增强元件,所述金属增强元件具有作为相对伸长的函数的拉伸应力曲线,所述拉伸应力曲线对于较小的伸长具有较缓的斜率,而对于较大的伸长具有基本上恒定并且较陡的斜率。附加帘布层的这种增强元件通常被称为“双模量”元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基本上恒定并且较陡的斜率从0.1%和0.5%之间的相对伸长开始出现。上述增强元件的各个特征在取自轮胎的增强元件上测得。根据本发明,更特别适于制备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是例如公式21.23的组件,所述公式21.23的结构为3x(0.26+6x0.23)4.4/6.6SS;这种成股帘线由21根基本丝线组成,所述基本丝线的公式为3x(1+6),三个股缠绕在一起,每一股由7根丝线组成,形成中间芯部的一根丝线的直径等于26/100mm,6根缠绕丝线的直径等于23/100mm。这种帘线在0.7%下具有等于45GPa的割线模量和等于98GPa的最大切线模量,这些模量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测得,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上的2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总的横截面上的1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总横截面,公式为21.23的该帘线具有等于23GPa的0.7%割线模量和等于49GPa的最大切线模量。同样地,增强元件的另一个示例是公式21.28的组件,所述公式21.28的组件的构造为3x(0.32+6x0.28)6.2/9.3SS。该帘线具有等于56GPa的0.7%割线模量和等于102GPa的最大切线模量,这些模量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测得,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上的2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金属的横截面。在拉伸应力随着伸长而变化的曲线上,所述伸长是通过分布在增强元件的总的横截面上的10MPa的预负荷来确定的,拉伸应力对应于测得的张力除以增强元件的总横截面,公式为21.28的该帘线具有等于27GPa的0.7%割线模量和等于49GPa的最大切线模量。在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中使用这种增强元件特别能够维持层的令人满意的刚度,即使在常规制造方法中的成型和固化阶段之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周向增强元件可以由不可伸展的金属元件形成,所述金属元件以一定方式切割从而形成长度远小于最短层的周长但是优选大于所述周长的0.1倍的部分,所述部分之间的切口沿轴向彼此偏离。再次优选地,附加层的每单位宽度的弹性拉伸模量小于最具伸展性的工作胎冠层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弹性拉伸模量。所述实施方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赋予周向增强元件的层一定的模量,所述模量可以简单调节(通过选择同一行的部分之间的间隔)但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低于由相同但连续的金属元件构成的层的模量,附加层的模量在取自轮胎的切割元件的硫化层上测得。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案,周向增强元件是波状金属元件,波幅与波长的比例a/λ至多等于0.09。优选地,附加层的每单位宽度的弹性拉伸模量小于最具伸展性的工作胎冠层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弹性拉伸模量。金属元件优选为钢帘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工作胎冠层的增强元件为不可伸展的金属帘线。为了降低作用在轴向最外周向元件上的拉伸应力,本发明还有利地使工作胎冠层的增强元件与周向方向形成的角度小于30°,优选小于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替代形式,工作胎冠层包括从一个帘布层至另一个帘布层交叉并且与周向方向形成角度的增强元件,所述角度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变化,在增强元件的层的轴向外边缘上的所述角度大于在周向中平面处测得的所述元件的角度。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案能够提高某些区域中的周向刚度,同时另一方面降低其它区域中的周向刚度,从而显著降低胎冠增强件处于压缩的程度。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还使胎冠增强件通过被称为弹性增强元件的增强元件的至少一个被称为保护层的附加层在径向上在外侧得到补充,所述弹性增强元件以相对于周向方向在10°和45°之间的角度定向,并且和与其相邻的工作层的不可延伸元件形成的角度具有相同的方向。保护层可以具有比最窄工作层的轴向宽度更小的轴向宽度。所述保护层还可以具有比最窄工作层的轴向宽度更大的轴向宽度,使得所述保护层覆盖最窄工作层的边缘,并且当保护层位于最窄层的径向上方时,其在附加增强件的轴向延伸部分中在轴向宽度上与最宽工作胎冠层联接,从而之后在轴向外侧通过厚度至少等于2mm的成形元件与所述最宽工作层脱离联接。在上述情况下,由弹性增强元件形成的保护层一方面任选地通过成形元件与所述最窄工作层的边缘脱离联接,所述成形元件的厚度基本上小于分离两个工作层的边缘的成形元件的厚度,另一方面所述保护层的轴向宽度小于或大于最宽胎冠层的轴向宽度。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任一个实施方案,胎冠增强件可以进一步通过由钢制不可伸展金属增强元件制成的三角层在胎体增强件和最接近所述胎体增强件的径向内部工作层之间在径向内侧得到补充,所述不可伸展金属增强元件与周向方向形成大于60°的角度,且方向与通过径向最接近胎体增强件的层的增强元件形成的角度相同。上文刚刚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改进的侧偏刚度性质因此具有耐久性方面的提高的性质而无论行驶条件如何。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有利特征将会从以下参考图1和图2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中: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轮胎的示意性中平面图,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轮胎的示意性中平面图,为了易于理解,附图没有按比例显示。这些图仅仅表示了轮胎的图的一半,轮胎相对于轴线XX’对称地延续,该轴线XX’表示轮胎的圆周中平面或赤道平面。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尺寸为315/70R22.5的轮胎1具有的纵横比H/S等于0.70,H是在轮胎1的安装轮辋上的轮胎高度,S是其最大轴向宽度。所述轮胎1包括固定在两个胎圈(在图中未示出)中的径向胎体增强件2。胎体增强件由单层金属帘线形成。该胎体增强件2被胎冠增强件4环箍,所述胎冠增强件4从径向内侧到外侧由下述结构形成:-由未包封的不可延伸9.28金属帘线形成的第一工作层41,所述帘线在帘布层的整个宽度上连续,并以等于24°的角度定向,-“双模量”型的周向增强元件的层42,所述周向增强元件由21x23钢金属帘线形成,-由未包封的不可延伸的9.28金属帘线形成的第二工作层43,所述帘线在帘布层的整个宽度上连续,并以等于24°的角度定向,并且与层41的金属帘线交叉,-由弹性6.35金属帘线形成的保护层44。胎冠增强件本身被胎面6覆盖。轮胎的最大轴向宽度等于317mm。第一工作层41的轴向宽度L41等于252mm。第二工作层43的轴向宽度L43等于232mm。宽度L41和L43之间的差等于15mm。对于周向增强元件的层42的轴向宽度L42,其等于194mm。被称为保护帘布层的最终胎冠帘布层44的宽度L44等于124mm。根据本发明,橡胶配混物的第一层S设置在胎体增强件2和第一工作层41之间。图2中,轮胎1与图1中的轮胎的区别在于,第二层G在径向上在胎体增强件2和第一工作层41之间延伸第一层S。对根据本发明生产的各种轮胎S1和S2进行测试。生产的轮胎S2,如图1所示,轮胎S1不包括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根据本发明的这些轮胎S1和S2与参比轮胎T1进行比较,轮胎T1不包括周向增强元件的层,且所述聚合物配混物的第一层S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量的复数动态剪切模量G*小于1.35MPa。如下列出用于第一层S的各种配混物。组成成分的值以phr(重量份/百份弹性体)表示。参比轮胎T1具有由配混物R1制得的第一层S。根据本发明的轮胎S1和S2具有由配混物1制得的第一层S。第一耐久性测试在测试机上运行,迫使每个轮胎以等于所述轮胎规定的最大速度等级(速度指数)的速度下在4000kg的初始负载下以直线行驶,所述初始负载逐渐增加从而减少试验的持续时间。发现所有测试的轮胎显示出基本相当的结果。在测试机上进行其他耐久性测试:将横向负载和动态过载循环地施加在轮胎上。在与参比轮胎相同的条件下对根据本发明的轮胎进行测试。各个轮胎行驶的距离不同,由于在工作层的端部处的橡胶配混物的劣化而出现故障。结果显示在下表中,参考为参照轮胎T1设定的基数100。轮胎T1轮胎S1轮胎S2100125135这些结果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层S,其在10%和60℃下在返回循环中测量的复数动态剪切模量G*大于1.35MPa,这使得即使在存在周向增强元件时,耐久性性能,更特别是轮胎的侧偏刚度性质得到显著改进。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