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51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车辆的气囊装置,尤其是涉及与气囊装置的组件罩与保持器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广泛地使用如下的气囊装置,其具备:气囊;充气机,用于使该气囊鼓出;保持器,安装有该气囊及充气机;及组件罩,覆盖该气囊。作为该组件罩与保持器的连接构造,在专利文献1~4中记载了如下的构造:向设于保持器(气囊保持件)的开口插入组件罩(衬垫罩)的伸出片,并使伸出片的爪部卡止于保持器的开口的缘部。

专利文献5、6记载了使保持器的侧壁部与组件罩的侧壁部面对并使保持器侧壁部的卡合突起(卡止要素)与设于组件罩侧壁部的开口卡合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175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6993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69935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69937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46142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9-530165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件罩的周缘部与方向盘的盘 辐部的匹配精度的气囊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充气机,用于使该气囊膨胀;保持器,安装有该气囊及充气机;及组件罩,以覆盖该气囊的方式安装于该保持器,该保持器具备:主板部及从该主板部的周缘立起的周壁,该组件罩具有:顶盖部,覆盖该气囊的乘员侧;及侧壁部,与该顶盖部相连并覆盖气囊的侧方,从该组件罩的该侧壁部延伸出的伸出片插入到在该保持器的该主板部上设置的插入孔,设置在该伸出片的延伸方向的前端侧的爪部与该插入孔的缘部卡合,上述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组件罩的上述侧壁部上设有凹部,在上述保持器的上述周壁上设有进入该凹部的卡止部,该卡止部与该凹部的内表面为非接触状态、或者以非压迫状态与该凹部的内表面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上述卡止部为舌片状,通过铆接而进入上述凹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凹部的至少里侧成为沿着乘员侧-乘员相反侧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凹状地弯曲的弯曲面,上述卡止部的前端侧沿着该弯曲面弯曲。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上述卡止部进入到上述凹部中的进入深度D1与上述凹部的深度D2之比D1/D2为0.5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上述伸出片、卡止部及凹部设置在气囊装置的比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靠6点钟方向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进入组件罩侧壁部的凹部的保持器周壁的卡止部与该凹部的内表面为非接触状态或者以非压迫状态抵接。因此,卡止部不会按压组件罩侧壁部,组件罩侧壁部可保持规定形状。因此,组件罩的周缘部与方向盘的位置匹配精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省略了气囊及充气机的状态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具备气囊及充气机的状态的气囊装置的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A)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B-B线剖视图。

图4(A)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图4(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1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具备气囊装置的方向盘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驾驶席用气囊的12点钟方向侧及6点钟方向侧表示从正面(即乘员侧)观察方向盘时的上侧及下侧,3点钟方向侧表示右侧,9点钟方向侧表示左侧,4点钟方向侧表示右斜下侧,8点钟方向侧表示左斜下侧。

如图2所示,该气囊装置1具备:气囊2、用于使该气囊2膨胀的充气机3、经由安装环6而安装有该气囊2及充气机3的保持器10、以覆盖气囊2的折叠体的方式安装于该保持器10的乘员侧的组件罩40等。保持器10由铁等金属制成,组件罩40为合成树脂制。该气囊装置1设置在方向盘5(图6)的盘心部。方向盘5具备盘辐部6R、6D、6L。

保持器10具有配置于方向盘5的盘心部的主板部11。在主板部11的中央附近设有嵌装充气机3的充气机安装口12,在该充气机安装口12的周缘部设有供螺栓(省略图示)插通的螺栓插通孔13(图1), 该螺栓用于将气囊2及充气机3固定于该主板部11。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连接气囊装置1与气囊支承部件(省略图示)的螺旋弹簧单元(省略图示)的连接片14从主板部11突出地设置。

在主板部11的周缘中的从3点钟方向侧经由6点钟方向侧至9点钟方向侧,向乘员侧立设有周壁15。在主板部11的12点钟方向侧未立设周壁,且向乘员相反侧立设有肋部16(图5)。

在周壁15的6点钟方向侧,设有作为卡止组件罩40的卡止部的卡止片21。在周壁15的4点钟方向侧及8点钟方向侧也分别设有相同的卡止片22。卡止片21在6点钟方向侧设有2个,但也可以设置1个或3个以上。卡止片22优选的是在保持器10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各设置1~2个。卡止片21、22由通过在周壁15上设置U字形的切口23、24而形成的舌片构成。在卡止片21、22的基端侧即乘员侧,设有使铆接时易于变形的狭缝21a、22a。

在主板部11的6点钟方向侧设有用于插入组件罩40的伸出片61的插入孔31,在4点钟方向侧及8点钟方向侧设有伸出片62插入用的插入孔32。

在主板部11的12点钟方向侧设有用于插入后述的组件罩40的突片63的突片插入口33(图5)。在突片插入口33的缘部设有与插入于该突片插入口33的突片63的凹陷部63a卡合的切起片34。

在该实施方式中,组件罩40具有:顶盖部41,覆盖气囊2的折叠体的乘员侧;侧壁部42,从该顶盖部41向乘员相反侧突出地设置;及伸出部43,比侧壁部42更向外周侧伸出。侧壁部42成为包围气囊2的折叠体的整周的框状。

在6点钟方向侧的伸出部43与6点钟方向侧的侧壁部42的交叉 部设有加强肋45。在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的伸出部43与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的侧壁部42的交叉部设有加强肋44。

如图3、图4所示,在6点钟方向侧的侧壁部42的向外的面上设有供插入片21卡合的凹部51,在4点钟方向侧及8点钟方向侧的侧壁部42上设有供插入片22卡合的凹部52。在侧壁部42上为了设置凹部51、52而局部地设有厚壁部42d。通过设置厚壁部42d而能够在不使侧壁部42整体变厚的情况下增大凹部51、52的深度。

上述凹部51、52的内表面(内底面)51f、52f的沿着乘员侧-乘员相反侧的方向的截面弯曲。插入片21、22的前端侧沿着该内表面51f、52f弯曲。另外,在将凹部51、52的内表面的沿着乘员侧-乘员相反侧的方向的截面设为方形截面形状的情况下,应力容易集中于方形的拐角部,但是如上所述,当凹部51、52的内表面51f、52f的沿着乘员侧方向-乘员相反侧的方向的截面成为弯曲的形状时,可防止上述应力集中。

从组件罩侧壁部42的6点钟方向侧的乘员相反侧前端向乘员相反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伸出片61,从4点钟方向侧及8点钟方向侧的乘员相反侧前端向乘员相反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伸出片62。从上述伸出片61、62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朝向主板部11的板中央侧(充气机3侧)地突出地设置有爪部61a、62a。

从组件罩侧壁部42的12点钟方向侧的乘员相反侧前端向乘员相反方向突出地设置有突片63。在突片63的向内侧面上设有供保持器10的切起片34卡合的凹陷部63a。

为了组装气囊装置1,预先将保持器10的切起片34相对于主板部11向乘员相反侧折起为直立状。卡止片21、22预先设为与周壁15齐平面状。通过带螺栓的安装环6及螺母(省略图示)而将充气机3 和气囊2安装于该保持器10。以覆盖该气囊2的方式将组件罩40从乘员侧覆盖于保持器10。此时,使侧壁部42沿着周壁15的内侧即气囊2侧的壁面。当使侧壁部42接近主板部11时,伸出片61、62插入于插入孔31、32,爪部61a、62a与插入孔31、32的乘员相反侧的缘部卡合。另外,突片63插入于突片插入口33。

在该状态(以下,有时称为组件罩嵌合状态)下,铆接前的卡止片21、22分别与凹部51、52面对。因此,将卡止片21、22通过铆接而分别压入于凹部51、52。此时,设为卡止片21、22与凹部51、52的内表面51f、52f不接触或者以不压迫内表面51f、52f的状态相接的程度的铆接量。

另外,如上所述,在组件罩40覆盖于保持器10的上述组件罩嵌合状态下,直立状态的切起片34与突片63的凹陷部63a相对。以将该切起片34压入于凹陷部63a的方式使该切起片34进行铆接变形。关于该切起片34,优选的是按压于凹陷部63a且在切起片34与肋部16之间夹持突片63。

如图6所示,这样构成的气囊装置1安装于方向盘5的盘心部。在气囊装置1的3点钟方向侧、6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连接有盘辐部6R、6D、6L。

在该气囊装置1中,4点钟方向侧、8点钟方向侧及6点钟方向侧的保持器10与组件罩40的连接通过伸出片61、62向插入孔31、32的插入及爪部61a、62a向插入孔31、32的缘部的卡合、卡止片21、22向凹部51、52的卡合而进行。该卡止片21、22与凹部51、52的内表面51f、52f非接触或者以非压迫状态相接,因此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的组件罩侧壁部42不被卡止片21、22按压。因此,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侧壁部42不会被向组件罩40的中央侧按压而变形,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伸出部 43也不变形。

另外,假设当组件罩侧壁部42被卡止片21、22按压时,组件罩侧壁部42的伸出片61、62被插入孔31、32限制,因此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侧壁部42的顶盖部41侧如图2的箭头F1那样向组件罩40中央侧位移。这样的话,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伸出部43也如箭头F2那样向组件罩40的中央侧位移,其结果是,在左右的组件罩伸出部43与盘辐部6L、6R之间产生间隙,组件罩伸出部43与盘辐部6L、6R的接缝部分的匹配性降低,外观上的美观受损。

与此相对,在该气囊装置1中,如上所述,保持器10的卡止片21、22相对于组件罩40的凹部51、52的内表面51f、52f非接触或者以非压迫状态抵接。因此,即使对卡止片21、22进行铆接,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侧壁部42也不位移,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附近的组件罩伸出部43也不位移,因此组件罩伸出部43与盘辐部6L、6R的位置匹配性也变得良好。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卡止片21、22可以与凹部内表面51f、52f以非压迫状进行抵接,但是若考虑铆接加工精度,则优选的是使卡止片21、22与凹部内表面51f、52f非接触。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在卡止片21、22的至少前端侧与凹部内表面51f、52f之间空出0.5~1.5mm左右的间隙。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大卡止片21、22的卡止性,优选的是卡止片21、22向凹部51、52进入的进入深度D1与凹部51、52深度D2之比D1/D2为0.5以上。(D1、D2未图示。)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也可以设为图示以外的形态。例如,伸出片及卡止片的位置及数量可以设为图示以外,具体而 言,可以取代气囊装置1的4点钟方向侧及8点钟方向侧而在3点钟方向侧及9点钟方向侧设置卡止片22及伸出片62。优选的是在6点钟方向侧设置2~4个左右的突片插入口33及切起片34和突片63。

附图标记说明

1 气囊装置

2 气囊

3 充气机

5 方向盘

6L、6R、6D 盘辐部

10 保持器

11 主板部

15 周壁

21、22 卡止片

31、32 插入孔

33 突片插入口

40 组件罩

41 顶盖部

42 侧壁部

42d 厚壁部

43 伸出部

51、52 凹部

51f、52f 凹部内表面

61、62 伸出片

61a、62a 爪部

63 突片

63a 凹陷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