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75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前部照明灯被国家列为汽车的安全件之一,而调光电机作为汽车前部照明灯的一部分,是前照灯满足照明要求,确保夜间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根据强制性标准GB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要求,近光前照灯必须安装调光装置,明确了调光电机在灯具上必须强制安装。目前调光电机手调调节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客户的使用方式来决定,给客户带来不便。

目前的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装置主要由马达、外壳以及调光杆构成,马达安装在外壳上,马达与调光杆连接,外壳安装在汽车前照灯上,调光杆前部与前照灯的反射面外侧的螺母座连接,而调光开关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调光时,开启调光开关,马达动作并带动调光杆进行伸缩运动,而带动前照灯反光面运动,以调节反射光焦距的高低,从而达到调节前照灯的效果。但目前的外置调光电机装置是马达直接驱动调光杆,整个装置轴向尺寸较长,造成装置体积较大、偏重。再则,由于马达直接驱动调光杆轴向移动,尤其对于重载车辆,重载后发光光型及照射方向又易发生偏移,因此需经常进行调光,易造成马达的损坏,而增加使用成本,且调光效率和精度低,不具有手动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调光效率低、精度低、不能满足手动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电动调节和手动调节功能的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马达蜗杆、中间传动杆、斜齿轮、套管、调光杆、手调锥齿轮和传动锥齿轮;所述马达蜗杆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中间传动杆具有涡轮部和蜗杆部,所述涡轮部与所述马达蜗杆啮合,所述蜗杆部与所述斜齿轮啮合;所述斜齿轮的内孔具有螺纹,所述套管的内孔和外周面均具有螺纹,所述斜齿轮螺旋套设在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上;所述调光杆的一端具有球头,中间具有螺纹部,另一端为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凸条;所述套管螺旋套设在所述调光杆的螺纹部;所述手调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传动锥齿轮包括锥齿部和连接部,所述锥齿部与所述手调锥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部的内孔面具有与所述凸条相适配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调锥齿轮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的电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结合处还具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斜齿轮具有齿轮部和安装部,所述斜齿轮通过安装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调锥齿轮与所述上壳体结合处具有第二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光杆内部为铁芯,外部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而易见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既可以电动调节也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提升了调光效率和精度。电动调节的工作方式为:马达带动马达蜗杆转动,马达蜗杆带动斜齿轮转动,从而使与斜齿轮螺纹连接的调光杆沿其轴向移动,对前照灯调光。手动调节的工作方式为:旋转手调锥齿轮,带动传动锥齿轮转动,传动锥齿轮带动调光杆转动,由于调光杆与套管螺纹连接,调光杆同步沿其轴向移动,对前照灯调光。

2、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节省了发动机舱内部空间,改善了整车的布置空间。

3、由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结合处、手调锥齿轮与上壳体结合处均具有密封圈,有效解决了气密性不良的问题。

4、调光杆采用内部铁芯外部塑料的结构,强度高,耐磨。

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具有三个手调锥齿轮,可满足在不同方向手动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爆炸图。

图中,1、马达,2、马达蜗杆,3、中间传动杆,31、涡轮部,32、蜗杆部,4、斜齿轮,41、齿轮部,42、安装部,5、套管,6、调光杆,61、球头,62、螺纹部,63、凸条,64、铁芯,7、手调锥齿轮,8、传动锥齿轮,81、锥齿部,82、连接部,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电控板,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径向”、“轴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的汽车前照灯外置调光电机,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11、马达1、马达蜗杆2、中间传动杆3、斜齿轮4、套管5、调光杆6、手调锥齿轮7和传动锥齿轮8。马达蜗杆2设置在马达1的输出轴上;中间传动杆3具有涡轮部31和蜗杆部32,涡轮部31与马达蜗杆2啮合,蜗杆部32与斜齿轮4啮合;斜齿轮4的内孔具有螺纹,套管5的内孔和外周面均具有螺纹,斜齿轮4螺旋套设在套管5的外周面上;调光杆6的一端具有球头61,中间具有螺纹部62,另一端为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凸条63;套管5螺旋套设在调光杆6的螺纹部62;手调锥齿轮7设置在上壳体10上,传动锥齿轮8包括锥齿部81和连接部82,锥齿部81与手调锥齿轮7啮合,连接部82的内孔面具有与凸条63相适配的长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手调锥齿轮7为三个。

调光电机还包括设置在下壳体11上的电控板12。

作为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结合处还具有第一密封圈13。

斜齿轮4具有齿轮部41和安装部42,斜齿轮4通过安装部42安装在下壳体11上,安装部42固定在下壳体11上,而齿轮部41可自由转动。

作为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手调锥齿轮7与所述上壳体10结合处具有第二密封圈14。

作为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调光杆6内部为铁芯64,外部为塑料,增强了调节杆的强度,且耐磨。

具体地,当电动调节时,车内的调光开关给出电压比信号,由电控板12控制马达1转动,带动连接在其输出轴上的马达蜗杆2同步转动,马达蜗杆2通过涡轮蜗杆传动带动中间传动杆3转动,中间传动杆3通过涡轮蜗杆传动带动斜齿轮4转动,由于斜齿轮4安装在下壳体11上,从而带动螺旋连接在其内孔中的套管5沿其自身轴线移动,套管5带动调光杆6同步移动,从而调光杆6对前照灯调光。

当手动调节时,旋转任意一个手调锥齿轮7,带动传动锥齿轮8转动,传动锥齿轮8带动通过凸条63和长槽连接的调光杆6转动,由于调光杆6的螺纹部62与套管5的内孔螺纹连接,而套管5位置不变,则调光杆6转动的过程中同时沿其轴线运动,从而对前照灯调光。

设置三个手调锥齿轮7,可满足从不同的角度手动调节。

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