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789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而汽车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停车难;停车难不仅表现在停车位紧张,而且还存在停车入库难的问题;城市中专业停车场配备还不完善,在小区及路边车位停车时,对转弯半径有较大要求,而小区及路边车位周围的障碍物较多,一旦进入车位的转弯路线被占,汽车就很难行进至停车位中。

2.汽车在维护中进行更换轮胎或维修时,需要将汽车升起进行轮胎更换或底盘维护,现有方式一般是通过随车配备千斤顶或在专业维修厂进行维修,而千斤顶升起汽车较慢,进入维修厂则需要拖车配合,都不是很便于汽车换胎修理。

3.普通汽车的一般在标准路面上行驶,一旦遇到不良路段,车轮陷入泥潭无法行走时,很难摆脱困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及汽车,能够实现汽车的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及下降复位,满足汽车应用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它包括开设在汽车底盘重心位置处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朝下设置,安装槽内设置有竖向的升降缸,升降缸的缸筒端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缸的活塞杆端设置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包括下底座以及位于下底座与对应活塞杆之间的旋转组件,下底座通过旋转组件与活塞杆转动配合;

当升降缸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时,下底座位于安装槽内或与安装槽的下边缘平齐;当升降缸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下底座向外凸出于安装槽,且下底座与汽车底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汽车底盘的预设离地间隙。

所述升降缸为多级升降缸,多级升降缸的活塞杆由多级活塞杆配合组成,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最下级活塞杆的端部处。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底座上,轴承内圈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活塞杆上。

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为汽车承载梁部,所述升降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对应的汽车承载梁部通过的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板与升降缸的缸筒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升降缸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伸缩的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接入汽车控制系统。

所述下底座为圆盘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所述的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包括开设在汽车底盘重心位置处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朝下设置,安装槽内设置有竖向的升降缸,升降缸的缸筒端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缸的活塞杆端设置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包括下底座以及位于下底座与对应活塞杆之间的旋转组件,下底座通过旋转组件与活塞杆转动配合;当升降缸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时,下底座位于安装槽内或与安装槽的下边缘平齐;当升降缸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下底座向外凸出于安装槽,且下底座与汽车底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汽车底盘的预设离地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可在升降缸及旋转底座的配合下,实现汽车的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由于下底座与汽车底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汽车底盘的预设离地间隙,车轮也被带离底面,此时汽车被升降缸及旋转底座支撑,由于旋转底座包括下底座以及位于下底座与对应活塞杆之间的旋转组件,下底座通过旋转组件与活塞杆转动配合,汽车可在旋转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下底座旋转,实现升起后的旋转功能,旋转至需要位置后,升降缸回缩,完成汽车的下降复位,而且由于回缩时下底座位于安装槽内或与安装槽的下边缘平齐,下底座不会影响正常的汽车作业。

本发明的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固定在汽车底盘系统中,位置处于全车重心平衡点,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在关闭状态时(即升降缸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不影响汽车底盘的承重,及汽车对不良路况的通过性能,此装置在关闭状态时有很好的隐蔽性能,对汽车原有性能没有任何的影响。

本发明在停车应用时,可以实现垂直进入停车位,进入后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将汽车调整至在停车位中的正常停车状态,之后下降复位完成停车,减小了停车时的所索要的转弯半径,缩短了停车位距离,节省停车空间,停车方便;离开停车位时,先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将汽车调整至与停车位的正常停车状态相垂直的方向,之后下降复位并驾驶离开,提车方便。

本发明通过自举式升起及下降复位功能可以实现快速换胎,修车方便。

本发明在遇到不良路段,车轮陷入泥潭无法行走时,可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及下降复位功能将汽车的车轮调整至泥潭外的位置,摆脱困境。

所述升降缸为多级升降缸,多级升降缸的活塞杆由多级活塞杆配合组成,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最下级活塞杆的端部处,在保证伸缩行程的情况下降低升降缸长度,进而减小了安装槽的深度,便于加工安装。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底座上,轴承内圈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活塞杆上,便于零部件取用,方便维护。所述下底座为圆盘状结构,便于加工,支撑效果好。

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为汽车承载梁部,所述升降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对应的汽车承载梁部通过的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上述设计将本装置安装在汽车承载梁部,避免升起时造成底盘变形。所述安装板与升降缸的缸筒为一体式结构,提高连接的结构强度及稳固性。

本装置的升降缸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伸缩的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接入汽车控制系统,可轻松实现对本装置的伸缩功能进行控制,操作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由于汽车采用了上述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汽车具有上述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应用于停车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它包括开设在汽车底盘2重心位置处的安装槽1,安装槽1的开口朝下设置,安装槽1内设置有竖向的升降缸2,升降缸2的缸筒端与安装槽1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缸2的活塞杆端设置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包括下底座3以及位于下底座3与对应活塞杆之间的旋转组件4,旋转组件4包括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外圈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底座3上,轴承内圈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活塞杆上,下底座通过上述旋转组件4与活塞杆转动配合。升降缸2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杆伸缩的升降控制器9,升降控制器9接入汽车控制系统,可轻松实现对本装置的伸缩功能进行控制,操作方便。

当升降缸2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时,下底座3位于安装槽1内或与安装槽1的下边缘平齐;当升降缸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下底座3向外凸出于安装槽1,且下底座3与汽车底盘5之间的间距H大于汽车底盘5的预设离地间隙。

所述升降缸2选用多级升降缸,本实施例中多级升降缸的活塞杆由两级活塞杆配合组成,所述旋转底座设置在最下级活塞杆的端部处,在保证伸缩行程的情况下降低升降缸2长度,进而减小了安装槽1的深度,便于加工安装。

安装槽1的底部对应汽车承载梁6部,所述升降缸2的缸筒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与升降缸2的缸筒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板7与对应的汽车承载梁6部通过的连接螺栓8固定连接,上述设计将本装置安装在汽车承载梁6部,避免升起时造成底盘变形。

本实施例中下底座3为圆盘状结构,升降缸2选用液压缸。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汽车可在升降缸2及旋转底座的配合下,实现汽车的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由于下底座3与汽车底盘5之间的间距大于汽车底盘5的预设离地间隙,车轮也被带离底面,此时汽车被升降缸2及旋转底座支撑,汽车可在旋转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下底座3旋转,实现升起后的旋转功能,旋转至需要位置后,升降缸2回缩,完成汽车的下降复位,而且由于回缩时下底座3位于安装槽1内或与安装槽的下边缘平齐,下底座不会影响正常的汽车作业。

本发明的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固定在汽车底盘系统中,位置处于全车重心平衡点,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在关闭状态时(即升降缸2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不影响汽车底盘的承重,及汽车对不良路况的通过性能,此装置在关闭状态时有很好的隐蔽性能,对汽车原有性能没有任何的影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在停车应用时,可以实现垂直进入停车位,进入后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将汽车调整至在停车位中的正常停车状态,之后下降复位完成停车,减小了停车时的所索要的转弯半径,缩短了停车位距离,节省停车空间,停车方便;离开停车位时,先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将汽车调整至与停车位的正常停车状态相垂直的方向,之后下降复位并驾驶离开,提车方便。

本发明通过自举式升起及下降复位功能可以实现快速换胎,修车方便。

本发明在遇到不良路段,车轮陷入泥潭无法行走时,可通过自举式升起、升起后的旋转及下降复位功能将汽车的车轮调整至泥潭外的位置,摆脱困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该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汽车采用了上述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汽车具有上述自举式汽车旋转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