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71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特别是用于塑料机械工业中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注塑机为了克服在注射过程中强大的压力,合模装置为三板结构。在这种合模机构中,肘节机构等连接后模板与移动模板的轴、销和连杆的加工公差和它们之间配合间隙等因素会对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合模状态产生很大影响,合模间隙过大会造成工件出现毛刺,合模间隙过盈易造成模具或设备损坏。为克服以上不足,不得不极大地提高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并以复杂的结构形式实现合模与锁模和解锁与开模动作。具有结构繁杂庞大、加工难度高、生产成本高、合模精度低等缺点。
介于此,相继出现了一些两板式合模机构的注塑机。在国际申请CH96/00344公开的“注塑机的合模单元”专利申请中,合模单元具有固定设置的支撑导轨,在该支撑导轨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夹板和一个可在支撑导轨上移动的夹板,在这两个夹板的后方分别设有枢轴承,一个合模驱动装置铰接在枢轴承中。该合模驱动装置可自由运动地悬吊在两个枢轴承之间。这种结构虽然巨大的合模压力不会作用在支撑导轨上,但由于杠杆作用,在合模驱动装置的铰接部位会产生高于注射压力的扭曲力,这种结构的合模机构仅能适用在微型和小型注塑机中。而在中国专利03114077.7公开的“双板锁模结构注塑机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中,通过在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之间设置快速油缸,在拉杆一端设置锁模油缸,用快速油缸实现移模,锁模油缸用于克服注射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压力。这种合模装置需要两组油缸分别工作,使设备运行能耗大幅提高,油缸工作中的油泄漏很难避免,而且这种工作方式不利于提高合模工作效率。存在注塑产品的生产成本高、易污染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塑机能够利用注塑时产生的压力自举锁紧移动模板的两板式合模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该合模装置包括固定模板、移动模板、驱动装置等。并具有成对的连杆组、导向柱、反压轴套、滑动套组、导柱和推动臂。移动模板与前连杆组一端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反压轴套与后连杆组一端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前连杆组和后连杆组另一端通过枢轴与滑动套转动连接。连接连杆组的所有枢轴的轴向与导向柱轴向和导柱轴向分别垂直,导向柱轴向和导柱轴向也保持相互垂直。连接前连杆组和移动模板的枢轴,以及连接后连杆组和反压轴套的枢轴,可以按导向柱径向垂直对称排布,也可按导向柱径向平行对称排布。导柱按轴向平行于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的合模平面,固定连接在推动臂上,滑动套与导柱滑动配合安装。导向柱按轴向垂直于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的合模平面安装,导向柱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模板固定连接,移动模板通过轴套相对于固定模板滑动配合安装在导向轴上,反压轴套紧临移动模板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安装,导向柱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移动模板上,反压轴套紧临移动模板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安装。反压轴套只限在导向柱轴向受迫滑动,滑动套只限在导柱轴向受迫滑动。驱动装置应具有动力输出和力矩保持功能,其动力臂通过连接装置与推动臂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驱动装置提供移动模板开合动作和一次锁模力,由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压力提供二次自举锁模力,注塑压力越大,锁模力也越大,具备了优良的锁模效果,能够有效保障注塑产品的精度。
2、合模与锁模和解锁与开模动作一次完成,提高了合模与开模速度,开模行程可根据模具和生产要求任意设定,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在一次锁模后不在需要额外动力,设备运行能耗降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3、合模装置的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并且不需要调模机构和润滑系统,使生产成本得到极大降低。
4、这种结构的合模装置可适用于大中小各种型号的注塑机,拓宽了两板式注塑机的应用范围。


图1本发明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一个实施形式的立体视图;图2本发明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一个实施形式的锁模机构局部主视图;图3本发明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一个实施形式的锁模机构局部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导向柱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模板固定连接,移动模板通过轴套相对于固定模板滑动配合安装在导向轴上的结构形式。从图1可以看到本发明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导向柱2通过紧固件垂直固定在固定模板1上,导向柱2穿过移动模板4上的轴套滑动配合安装,固定模板1与移动模板4保持平行;在固定模板1和动力臂12之间安装有驱动油缸3,其缸体与顶杆端部轴心分别交于固定模板1中心线与下方两个导向柱2轴心连线的交点和动力臂12中心线与下方两个导向柱2轴心连线的交点处紧固连接;动力臂12下部通过轴套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安装,动力臂12上部通过固定销11与两个推动臂9中央的销孔连接;在推动臂9上下两端的轴孔里紧固连接有四个导柱5,导柱5轴向平行于固定模板1和移动模板4的合模平面;每个导柱5上与推动臂9上下两端轴孔的相间处,分别滑动配合安装有四个滑动套组7;紧邻移动模板4在每个导向柱2上滑动配合安装有一个反压轴套8,成对的多组连杆6通过枢轴分别与移动模板4、滑动套组7和反压轴套8转动连接;移动模板4背面中部安装有注塑零件的顶出装置10。
图2和图3展示的是本发明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中一组锁模机构局部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共有四组相同的锁模机构。多组连杆6中有前连杆组611,612,613,614和后连杆组621,622,623,624,还有滑动套组7中的滑动套71,72,73,74(滑动套73,74在图2中由于推动臂的遮蔽未示出)按A-A对称分为两组。前连杆组611、612,613、614一端分别通过枢轴131和132与移动模板4转动连接,多组连杆6中的后连杆组621、622,623,624一端分别通过枢轴151和152与反压轴套8转动连接,前后连杆组611、612,621、622的另一端通过枢轴141分别与滑动套组7中的滑动套71和72转动连接,前后连杆组613、614,623、624的另一端通过枢轴142分别与滑动套组7中的滑动套73和74转动连接。连接连杆组的所有枢轴的轴向与导向柱2轴向和导柱5轴向分别垂直。反压轴套8紧临移动模板4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安装。反压轴套8只限在导向柱2轴向受迫滑动,滑动套7只限在导柱5轴向受迫滑动。
在此实施例中,连接前连杆组和移动模板的枢轴,以及连接后连杆组和反压轴套的枢轴,是按导向柱径向垂直对称排布的,也可按导向柱径向平行对称排布。驱动油缸采取了单油缸下置方式,只需将动力臂作相应改动,也可采取双油缸对称方式或单油缸后置方式。而采取导向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移动模板上,反压轴套紧临移动模板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安装,同样可行。
将此自举锁模机构移植在现有三板形式的注塑机结构中,并没有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同样,在此自举锁模机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附属装置,也被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包括固定模板1、移动模板4、导向柱2、驱动装置3等。其特征在于具有导柱5、成对的多组连杆6、滑动套组7、反压轴套8和推动臂9。移动模板4与前连杆组611,612,613,614一端通过枢轴131,132转动连接,反压轴套8与后连杆组621,622,623,624一端通过枢轴151,152转动连接,前连杆组611,612和后连杆组621,622另一端分别与滑动套71,72通过枢轴141转动连接,前连杆组613,614和后连杆组623,624另一端分别与滑动套73,74通过枢轴142转动连接;导柱5轴向平行于固定模板1和移动模板4的合模平面,固定连接在推动臂9上,滑动套组7与导柱5滑动配合安装;导向柱2轴向垂直于固定模板1和移动模板4的合模平面,导向柱2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模板1固定连接,移动模板4通过轴套相对于固定模板1滑动配合安装在导向轴2上,反压轴套8紧临移动模板4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安装,导向柱2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移动模板4上,反压轴套8紧临移动模板4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多连杆组6的所有枢轴的轴向与导向柱2轴向和导柱5轴向分别垂直,导向柱2轴向和导柱5轴向也保持相互垂直,反压轴套8只限在导向柱2轴向受迫滑动,滑动套8只限在导柱5轴向受迫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推动臂9上下两端凸出部分有轴孔,导柱5紧固对称安装在轴孔中。滑动套组7以轴孔相间,滑动安装在导柱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前连杆组611,612,613,614和移动模板的枢轴131,132,以及连接后连杆组621,622,623,624和反压轴套8的枢轴151,152,可以按导向柱2径向垂直对称排布,也可按导向柱2径向平行对称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3应具有动力输出和力矩保持功能,其动力臂12通过连接装置11与推动臂9连接。
全文摘要
具备自举锁模机构的两板式合模装置,使注塑机能够利用注塑时产生的压力自举锁紧移动模板。由驱动装置提供移动模板开合动作和一次锁模力,注塑压力提供二次自举锁模力。包括连杆组、导向柱、反压轴套、滑动套组、导柱和推动臂。移动模板与前连杆组一端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反压轴套与后连杆组一端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前连杆组和后连杆组另一端通过枢轴与滑动套转动连接。导柱固定连接在推动臂上,滑动套与导柱滑动配合安装。导向柱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固定模板固定连接,移动模板通过轴套相对于固定模板滑动配合安装在导向轴上,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移动模板上。
文档编号B29C45/66GK1644348SQ20051005222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黄建民 申请人:黄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