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27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车辆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例如,车辆的A柱是汽车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之间的柱子,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主要起结构支撑的作用。由于其特殊位置,会遮挡驾驶员的一部分视线而形成视觉盲区,在转弯或在前方有障碍物时易导致驾驶员不能及时刹车而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通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该辅助观察装置可以用于增大驾驶员的可视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更为广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其中,包括吸盘,固定支架和第一反光镜,所述吸盘通过万向节和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反光镜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形成为固定夹,所述第一反光镜夹持在所述固定夹中。

可选地,所述万向节包括一体形成于所述吸盘上的球头,和一体形成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球窝,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球窝中。

可选地,所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吸盘座、拉动杆、压缩弹簧和操作件,所述吸盘座罩在所述吸盘本体上,所述拉动杆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吸盘本体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座并向上延伸,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拉动杆上,并且一端相对所述吸盘本体固定,另一端抵顶到所述吸盘座的内壁上,所述操作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操作件枢接到所述拉动杆的另一端,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时,所述拉动杆沿所述拉动杆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吸盘本体吸附或脱离吸附面。

可选地,所述吸盘本体具有开口可弹性缩放的容纳腔,所述拉动杆的一端嵌装到所述容纳腔中。

可选地,所述拉动杆的一端形成为圆台结构,所述容纳腔形成为圆台形空腔,所述圆台结构贴合所述圆台形空腔的腔壁。

可选地,所述操作件具有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拉动杆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连接有活动臂,且所述活动臂和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有夹缝,以使得所述活动臂可相对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臂摆动,所述活动臂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到所述拉动杆的另一端上。

可选地,所述拉动杆的另一端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转轴一体形成于所述活动臂上,所述转轴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固定到所述车辆上的第二反光镜,其中,所述吸盘吸附到所述车辆上,所述第一反光镜用于反射从所述车辆的盲区照射来的光线,所述第二反光镜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并将该光线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反光镜固定到所述车辆的A柱上,所述吸盘本体吸附到中控台或前挡风玻璃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反光镜固定到固定支架上,并且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不同身高,适应性地将固定支架通过吸盘吸附在车辆的不同位置,使得不同身高的驾驶员都可以观察到车辆盲区的物体或行人,增大驾驶员的可视区域,避免驾驶员因看不清盲区内的物体或行人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沿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沿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剖面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4中剖面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吸盘本体 11 容纳腔 20 吸盘座

21 缺槽 211 第一缺槽 212 第二缺槽

30 拉动杆 31 圆台结构 40 压缩弹簧

50 操作件 51 连接臂 52 活动臂

53 夹缝 54 转轴 55 操作圆弧板

60 固定支架 70 第一反光镜 80 万向节

81 球头 82 球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使用该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车辆。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中,该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固定到车辆上的第二反光镜。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包括吸盘(下文将详述吸盘的具体结构),固定支架60和第一反光镜70,吸盘通过万向节80和固定支架60相连,第一反光镜70固定在固定支架60上。其中,吸盘吸附到车辆上,第一反光镜70用于反射从车辆的盲区照射来的光线,第二反光镜用于接收从第一反光镜70反射的光线,并将该光线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中。这样,车辆盲区的物体或行人反射的光线首先反射到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的第一反光镜上,由第一反光镜反射至第二反光镜上,由第二反光镜将该光线反射至驾驶员的眼睛中,进而被驾驶员直接观察到车辆盲区的物体或行人。

这样,将第一反光镜70固定到固定支架60上,并且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不同身高,适应性地将固定支架60经由吸盘吸附在车辆的不同位置,使得不同身高的驾驶员都可以观察到车辆盲区的物体或行人,增大驾驶员的可视区域,避免驾驶员因看不清盲区内的物体或行人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固定支架60可以形成为固定夹,第一反光镜70夹持在固定夹中。其中,固定夹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夹子结构,例如,固定夹可以为夹衣物用的普通夹子的结构。

万向节80可以为各种合适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万向节80可以包括一体形成于吸盘上的球头81,和一体形成于固定支架60上的球窝82,球头81设置在球窝82中。另外,在其他变形方式中,万向节80还可以包括一体形成于吸盘座20上的球窝82,和一体形成于固定支架60上的球头81。

为解决车辆的A柱盲区驾驶员无法观察到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第二反光镜固定到车辆的A柱上,吸盘本体10吸附到中控台或前挡风玻璃上。即,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身高的需求,选择将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设置在中控台或者前挡风玻璃的合适位置上。

例如,在一个车辆上,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分别安装两个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两个第二反光镜,其中,一个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一个第二反光镜可以配合使用,用于辅助观察车辆的左侧的A柱盲区,另一个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另一个第二反光镜可以配合使用,用于辅助观察车辆的右侧的A柱盲区。当然,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在合适的位置布置多个车辆盲区辅助观察装置和多个反光镜,以增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

其中,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反光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方便第二反光镜的安装,第二反光镜为反光膜,该反光膜粘贴到车辆的A柱上。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6详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盘的结构。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0、吸盘座20、拉动杆30、压缩弹簧40和操作件50,吸盘座20罩在吸盘本体10上,拉动杆30的一端固定到吸盘本体10上,另一端穿过吸盘座20并向上延伸,压缩弹簧40套设在拉动杆30上,并且一端相对吸盘本体10固定,另一端抵顶到吸盘座20的内壁上,操作件50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操作件50枢接到拉动杆30的另一端,以使得操作件5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时,拉动杆30沿拉动杆30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吸盘本体10吸附或脱离吸附面。

例如,当需要将吸盘安装到车辆上时,可以控制操作件50的动作,使得拉动杆30朝向远离吸盘本体10的方向运动,此时压缩弹簧40处于最大压缩量,且吸盘本体10和吸附面之间的围成的空腔压力减小,真空度变大,从而使得吸盘本体10在内外压差和压缩弹簧40的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压紧在吸附面上。相反,当需要从吸附面上拆卸吸盘时,可以向相反方向操作操作件50,使得拉动杆30朝向靠近吸盘本体10的方向运动,此时压缩弹簧40处于最小压缩量,且吸盘本体10和吸附面之间的围成的空腔压力变大,真空度减小,此时,外力克服吸盘本体10的内外压差和压缩弹簧40的弹簧压力,使得吸盘本体10从吸附面上脱离。

为方便安装,增强吸盘本体10和拉动杆30的连接可靠性,吸盘本体10具有开口可弹性缩放的容纳腔11,拉动杆30的一端嵌装到容纳腔11中。这样,在装配时,通过外力将容纳腔11的开口扩大,并同时将拉动杆30的一端插入至容纳腔11中,装配后,由于撤销外力,容纳腔11的开口缩小,恢复原状,从而使得拉动杆30的一端保持在容纳腔11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增强拉动杆30的结构强度,且进一步增强吸盘本体10和拉动杆30的连接可靠性,如图3和图5所示,拉动杆30的一端形成为圆台结构31,容纳腔11形成为圆台形空腔,圆台结构31贴合圆台形空腔的腔壁。

如图3所示,为方便安装,操作件50具有间隔设置且位于拉动杆30的相对两侧的一对连接臂51,连接臂51上连接有活动臂52,且活动臂52和连接臂51之间形成有夹缝53,以使得活动臂52可相对于相对应的连接臂51摆动,活动臂52分别通过转轴54安装到上。这样,安装时,可以将活动臂52朝向连接臂51的外侧掰动,预留出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使得可以经由转轴54将操作件50的一对连接臂51安装到拉动杆30的另一端上,即,拉动杆30远离吸盘本体10的一端上。

为方便拉动杆30的成型和安装,拉动杆30的另一端上形成有安装孔,转轴54可以一体形成于活动臂52上,转轴54插入到安装孔中。在其他的变形方式中,转轴54还可以一体形成于拉动杆30的另一端的相对两侧上,活动臂52上形成有安装孔,转轴54插入到对应的安装孔中。

为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如图2和图5所示,吸盘座20形成为具有中空半球状结构,该中空半球状结构的圆弧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缺槽21,以使得在锁定位置操作件50扣合在缺槽21中。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使得操作件50能稳定地保持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缺槽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缺槽211和第二缺槽212,第一缺槽211的底槽壁和吸盘本体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缺槽212的底槽壁相对于第一缺槽211的底槽壁倾斜向下延伸,操作件50包括容纳在第一缺槽211中且和拉动杆30的另一端铰接的一对矩形偏心块(矩形偏心块即为上文所介绍的连接臂51),以及连接在矩形偏心块上的操作圆弧板55,在所述锁定位置,操作圆弧板55的圆弧面和所述中空半球状结构的圆弧面吻合。这样,可以保证在锁定位置时,整个吸盘座20的外形美观。

其中,矩形偏心块的偏心距等于拉动杆30的移动行程,即,可以设定矩形偏心块的尺寸以适应拉动杆30的工作行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