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33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半径车轮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



背景技术:

可变半径车轮是一种适应多种地面环境(山路、沟等障碍和沥青路、水泥路等硬质路面),具有高通过性,且可以通过自身集成的减震系统提高行驶的平顺性的多用途车轮。可变半径车轮已广泛应用于军民用全地形车辆、移动机器人、沙漠车和太空探测车等。可变半径车轮通过改变自身轮径适用于不同路面,当在多障碍路面行驶时,可变半径车轮张开,变成无轮缘车轮,并能通过车轮集成的减震系统减震,能够提高通过性和平顺性,增加驱动力。在良好的硬质路面上,可变半径成合拢状,成为有轮缘车轮,提高车轮的行驶速度。

中国专利《一种适用于可变直径轮的机液联动变径轮架》,由于该车轮变半径时,车轮变化为分散的,故不能使用传统的轮胎,该类型的车轮主要应用于较差的路面上,轮胎磨损较快。

现有技术的汽车车轮半径不可变,在坏路面上的适应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可根据路面的情况,使轮径张开或者收缩,在无轮缘车轮和有轮缘车轮相互转换,以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能实现全地域行走、越障,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和可适应不同复杂路况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包括轮胎活胎面、蜂窝轮胎胎体、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第一销轴、第一连杆、钢板连接件、第二销轴、第二连杆、第一副轮毂、第二副轮毂、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第一主轮毂片、第二主轮毂片及芯轴;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的一侧通过所述的第一销轴与所述的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通过所述的第一销轴旋转;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的第二销轴与所述的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通过所述的第二销轴旋转;所述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第一副轮毂上设有第一副轮毂凸台,所述的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副轮毂与所述的第二副轮毂固定连接,构成副轮毂,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副轮毂与所述的第二副轮毂之间;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上设有第四主轮毂凸台,所述的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的第四主轮毂凸台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连接,且所述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的第四主轮毂凸台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固定连接,构成主轮毂,所述的芯轴与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及第二主轮毂片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轮胎活胎面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在所述的蜂窝轮胎胎体的外端面上,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在所述的蜂窝轮胎胎体的内端面上,构成蜂窝轮胎本体;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与所述的芯轴通过旋转副连接,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相对所述的芯轴旋转。

上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其中,所述的钢板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销及第二轴销,所述的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的第一轴销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杆相对所述的第一轴销旋转,所述的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的第二轴销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的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的第二轴销旋转。

上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其中,所述的第一副轮毂上间隔设有第一副轮毂凸台、第二副轮毂凸台、第三副轮毂凸台、第四副轮毂凸台及第五副轮毂凸台,所述的第二副轮毂通过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第二副轮毂凸台、第三副轮毂凸台、第四副轮毂凸台及第五副轮毂凸台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适配连接。

上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其中,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上间隔设有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及第二副轮毂上间隔设有四个槽体,所述的四个槽体与所述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相适配,使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通过所述的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及第四螺旋弹簧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及第二副轮毂弹性连接。

上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其中,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上间隔设有第一主轮毂凸台、第二主轮毂凸台、第三主轮毂凸台、第四主轮毂凸台及第五主轮毂凸台,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通过所述的第一主轮毂凸台、第二主轮毂凸台、第三主轮毂凸台、第四主轮毂凸台及第五主轮毂凸台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适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根据路面状况改变车轮半径,在好路面上,缩小半径,在坏路面上,使车轮张开,半径变大,提高通过性;通过副轮毂上集成的扭转减振器缓和路面的冲击,使用蜂窝轮胎胎体也有一定的缓和振动的功能,且使用活胎面可提高车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五分之一的变半径组件和轮毂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钢板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副轮毂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第一副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第二副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主轮毂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蜂窝轮胎本体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的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10所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可变半径车轮,包括轮胎活胎面1、蜂窝轮胎胎体2、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第一销轴4、第一连杆5、钢板连接件6、第二销轴7、第二连杆8、第一副轮毂9、第二副轮毂10、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第一主轮毂片12、第二主轮毂片13及芯轴14;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的一侧通过所述的第一销轴4与所述的第一连杆5连接,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通过所述的第一销轴4旋转;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的第二销轴7与所述的第二连杆8连接,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通过所述的第二销轴7旋转;所述的第一连杆5及第二连杆8分别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6连接,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上设有第一副轮毂凸台9-1,所述的第一连杆5通过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9-1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杆5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9-1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与所述的第二副轮毂10固定连接,构成副轮毂,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与所述的第二副轮毂10之间;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13上设有第四主轮毂凸台13-4,所述的第二连杆8通过所述的第四主轮毂凸台13-4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13连接,且所述的第二连杆8与所述的第四主轮毂凸台13-4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12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13固定连接,构成主轮毂,所述的芯轴14与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12及第二主轮毂片1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轮胎活胎面1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在所述的蜂窝轮胎胎体2的外端面上,所述的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在所述的蜂窝轮胎胎体2的内端面上,构成蜂窝轮胎本体;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与所述的芯轴14通过旋转副连接,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相对所述的芯轴14旋转。当轮胎活胎面1磨损严重时,可更换以延长此轮胎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钢板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销6-1及第二轴销6-2,所述的第一连杆5通过所述的第一轴销6-1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6连接,且所述的第一连杆5相对所述的第一轴销6-1旋转,所述的第二连杆8通过所述的第二轴销6-2与所述的钢板连接件6连接,且所述的第二连杆8相对所述的第二轴销6-2旋转。

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上间隔设有第一副轮毂凸台9-1、第二副轮毂凸台9-2、第三副轮毂凸台9-3、第四副轮毂凸台9-4及第五副轮毂凸台9-5,所述的第二副轮毂10通过所述的第一副轮毂凸台9-1、第二副轮毂凸台9-2、第三副轮毂凸台9-3、第四副轮毂凸台9-4及第五副轮毂凸台9-5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适配连接。

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上间隔设有第一螺旋弹簧11-1、第二螺旋弹簧11-2、第三螺旋弹簧11-3及第四螺旋弹簧11-4,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及第二副轮毂10上间隔设有四个槽体,所述的四个槽体与所述的第一螺旋弹簧11-1、第二螺旋弹簧11-2、第三螺旋弹簧11-3及第四螺旋弹簧11-4相适配,使所述的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通过所述的第一螺旋弹簧11-1、第二螺旋弹簧11-2、第三螺旋弹簧11-3及第四螺旋弹簧11-4与所述的第一副轮毂9及第二副轮毂10弹性连接。第一螺旋弹簧11-1、第二螺旋弹簧11-2、第三螺旋弹簧11-3及第四螺旋弹簧11-4使第一副轮毂9及第二副轮毂10与扭转减振器中间支撑片11有缓冲作用。

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13上间隔设有第一主轮毂凸台13-1、第二主轮毂凸台13-2、第三主轮毂凸台13-3、第四主轮毂凸台13-4及第五主轮毂凸台13-5,所述的第一主轮毂片12通过所述的第一主轮毂凸台13-1、第二主轮毂凸台13-2、第三主轮毂凸台13-3、第四主轮毂凸台13-4及第五主轮毂凸台13-5与所述的第二主轮毂片13适配连接。

驱动力通过驱动第一副轮毂9和第二副轮毂10,使副轮毂相对于芯轴14旋转,带动第一连杆5相对于第一副轮毂9上的第一副轮毂凸台9-1旋转,第二连杆8相对于与第二主轮毂片13通过第四主轮毂凸台13-4旋转。进而使第一连杆5和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相对于第一轴销4旋转,第二连杆8和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相对于第二轴销7旋转。最后使五分之一钢制轮辋片3径向伸缩,改变车轮半径。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刚性连杆作为变半径的承载件,使用钢板弹簧连接件连接两刚性连杆,提高车轮轮架的稳定性。副轮毂上集成有扭转减振器,能有效缓冲路面对车轮的冲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根据路面状况改变车轮半径,在好路面上,缩小半径,在坏路面上,使车轮张开,半径变大,提高通过性;通过副轮毂上集成的扭转减振器缓和路面的冲击,使用蜂窝轮胎胎体也有一定的缓和振动的功能,且使用活胎面可提高车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