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组件式刮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57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组件式刮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组件式刮臂;具体而言是可以通过刮臂的连接组件粘接而形成刮臂。



背景技术:

目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刮臂连接组件普遍采用固定结构,该种结构采用模具成型方式,一旦需要改变联杆长度,就需重新修正模具,使得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同时由于机车车辆用刮雨器具有刮刷角度大、刮臂刮片长的特点,使得其在同一周期同一刮刷时间内刮刷行程大,速度大,刮臂连接组件承受的扭矩载荷大,致使连接组件结构失稳而发生破坏,导致刮雨器不能工作,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调整方便、加工简单、安全可靠的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的组件式刮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组件式刮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臂连接组件由下壳体、联杆和顶盖三部分连接而成刮臂,其中,下壳体管端设计为内孔结构,下壳体管端的内孔与联杆左端相连接,即下壳体管端的内孔与联杆左端通过粘接紧固连接;该联杆右端与顶盖左端通过粘接紧固连接。所述的下壳体、联杆、顶盖紧固连接均为粘接。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调整方便、安全可靠。可弥补刮臂运动平面在制造和安装上的误差,确保刮片在左右刮拭时始终与地面成固定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联杆与顶盖粘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联杆与下壳体粘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一种机车车辆刮雨器用组件式刮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臂连接组件由下壳体1、联杆2和顶盖3三部分连接而成刮臂,其中,下壳体1管端设计为内孔结构,下壳体1管端的内孔与联杆2左端相连接,即下壳体1管端的内孔与联杆2左端通过粘接紧固连接;该联杆2右端与顶盖3左端通过粘接紧固连接。所述的下壳体1、联杆2、顶盖3紧固连接均为粘接。

具体粘接连接实施如下:

(1)采用酒精清洗顶盖3和下壳体1的内孔以及联杆2、外圈,然后晾干。

(2)采用可赛新1603胶水作为粘接剂,先滴14-16滴可赛新1603胶水在下壳体1内部,滴2-4滴可赛新1603胶水在联杆2一端配合圆柱面上,并用棉签均匀涂抹。将联杆2涂胶端插入下壳体1并往复抽动旋转,确保配合面涂胶均匀后,再将联杆2插入到位(联杆2端面台阶处与下壳体1端面平齐)。然后旋转联杆2,保证联杆2上铆接孔与下壳体1两输水螺纹孔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擦去多余胶液。

(3)完成后将产品平稳放置工作台面上,在室温下2小时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4)滴7—9滴可赛新1603胶水在顶盖3内部,滴2-4滴可赛新1603胶水在联杆2一端配合圆柱面上,并用棉签均匀涂抹;插入到位(联杆2端面台阶处与顶盖3端面平齐),然后旋转顶盖3,使得下壳体1与顶盖3的面平行。擦去多余胶液。

(5)完成后将产品平稳放置工作台面上,在室温下2小时后。

(6)安装完成后将产品安置在工装台架上,保证产品不松动不变形的状态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工艺新颖,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调整方便、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