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22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领域,具体一种智能后视镜。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网络的普及,为驾驶人驾驶提供方便的各种应用被广泛普及,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也与日俱增,同时由于交通拥堵、怒路症的情况日益突出,疲劳驾驶、非理性驾驶情况大量增多,有资料显示行车时使用手机及疲劳驾驶遇上交通意外的几率是正常驾驶的5倍,2015年交通部年度统计也显示上述原因占交通事故的绝大比例。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为此申请人提供一种行车辅助系统,能够根据人脸表情判断出司机是否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申请人还考虑将该行车辅助系统集成在后视镜上,方便驾驶员使用。但是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同事,申请人还需要考虑如何设计一种智能后视镜,可以直接取代现有的后视镜,安装时不需要改变车内设备结构,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后视镜,可以直接取代现有的后视镜,安装时不需要改变车内设备结构,方便维修。

一种智能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外壳,后视镜外壳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有摄像头;后视镜外壳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车内后视镜上,且后视镜外壳的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全部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外壳通过连接线连接到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上供电。

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屏整体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的挂钩对,每组挂钩对包括分别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端和下端的挂钩,两个挂钩之间的间距大于车内后视镜的宽度;连接结构还包括数量与挂钩对组数相同的橡胶圈,每个橡胶圈通过可拆卸套设在每组挂钩对中两个挂钩上的方式与挂钩对连接。

优选地,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两个挂钩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挂钩对为两组,且沿着后视镜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每个挂钩的端部朝向远离该挂钩对的另一个挂钩的方向弯曲形成悬挂部。

优选地,所述橡胶圈为整体为方环形,橡胶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橡胶圈的两条长边连接的加强段。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垫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外壳,后视镜外壳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有摄像头;后视镜外壳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车内后视镜上,且后视镜外壳的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全部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该智能后视镜,可以直接可拆卸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取代现有的车内后视镜,安装时不需要改变车内设备结构,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视镜外壳,2-挂钩,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一种智能后视镜,如图1所示,包括后视镜外壳1,后视镜外壳1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后视镜外壳1的背面设有摄像头;后视镜外壳1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车内后视镜上,且后视镜外壳1的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全部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

液晶显示屏不使用时,处于黑屏模式,可以充当一般的后视镜镜面使用。该智能后视镜使用时,将后视镜外壳以其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的方式,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的方式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取代现有的车内后视镜,智能后视镜直接装在现有车内后视镜上,不需要在车内增加安装设备,不需要改变车内设备结构,成本低。

所述后视镜外壳通过连接线连接到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上供电。OBD系统(车辆诊断系统简称)具有统一车中诊断座行装的16PIN标准数据接口,具备统一各种车种相同的故障代码及供电功能。

所述液晶显示屏整体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结构。其形状和大小与现有的车内显示屏大小类似,这样不影响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查看后车的行车情况。液晶显示屏靠近后视镜外壳正面的左侧设置,方便驾驶员查看,后视镜外壳正面的右侧还设有镜子,用于观察后面的车辆情况。

智能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之间可以采用魔术贴、磁铁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但是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本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采用以下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的挂钩对,每组挂钩对包括分别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端和下端的挂钩2,两个挂钩2之间的间距大于车内后视镜的宽度;连接结构还包括数量与挂钩对组数相同的橡胶圈3,每个橡胶圈3通过可拆卸套设在每组挂钩对中两个挂钩上的方式与挂钩对连接。使用时,将后视镜外壳背面贴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使得每组挂钩中的两个挂钩分别位于车内后视镜的上端和下端,然后将胶圈套从车内后视镜的背面套设在每组挂钩的两个挂钩上,使得智能后视镜绑在车内后视镜上。

每组挂钩的挂钩分别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端和下端,且两个挂钩的间距大于车内后视镜的宽度,这样才能保证将后视镜外壳贴在车内后视镜上时,两个挂钩位于车内后视镜的上端和下端,然后用胶圈套将后视镜外壳绑在车内后视镜上。

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两个挂钩2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挂钩对为两组,且沿着后视镜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保证了智能后视镜安装时,能均匀受力,不容易掉落。

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每个挂钩的端部朝向远离该挂钩对的另一个挂钩的方向弯曲形成悬挂部。这样方便橡胶圈从车内后视镜的背面套设在每组挂钩的两个挂钩上,将智能后视镜绑在车内后视镜上。

所述橡胶圈3为整体为方环形,橡胶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橡胶圈的两条长边连接的加强段。增加了橡胶圈的强度,橡胶圈不容易变形。

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用于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垫片,垫片用于抵接在后视镜外壳背面与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之间,防止后视镜外壳背面与车内后视镜的镜面直接摩擦接触。

所述后视镜外壳正面的左下方还设有麦克风,麦克风放在后视镜外壳正面的左下方,麦克风能够直接接收语音信号,不需要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能够提高语音接收的灵敏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