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386发布日期:2018-09-14 22:5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具体涉及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动助力车凭借其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及环保健身等优点逐渐成为了短途出行的一种主流代步工具。这些电动助力车按照工作方式可分为纯电动和电动助力和纯人力三种骑行模式;按照电机的位置可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布局。其中前置电机布局适合纯电动骑行模式;中置电机和后置电机步进即可实现纯电动亦可实现助力骑行模式。后置电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但无法利用原车辆的变速机构,且存在较大的电磁骑行阻力;中置电机的优点是可利用车辆原有的变速器,能够根据路况选择不同的速比,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

传统花鼓由花鼓主体、轴、轴承、挡边螺母及塔基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中花鼓主体通过轴承套接在轴上,花鼓主体通过一定数量的辐条和车轮连接在一起。花鼓主体和塔基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塔基上安装有齿轮(组)。骑行时,人登踏脚凳带动链盘,通过链条将骑行力传递到塔基上的齿轮(组)。当塔基转速超过车轮转速时,塔基棘爪耦合,带动车轮旋转。当塔基转速低于车轮转速时,塔基棘爪分离,车轮自由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动助力的自由切换和无损耦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包括右塔基齿轮组、右塔基、右档边螺母、右轴承、花鼓主体、花鼓齿轮组、左轴承、左档边螺母、左塔基、左塔基齿轮组、主轴;所述花鼓主体设置在主轴中部;所述花鼓齿轮组设置在花鼓主体的外边中部;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分别设置在花鼓主体的两边;所述左塔基和右塔基分别设置在花鼓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档边螺母和右档边螺母分别设置在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外侧,且分别位于左塔基和右塔基的内部;所述左塔基齿轮组和右塔基齿轮组分别设置在左塔基和右塔基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为分别穿过右塔基齿轮组、右塔基、右档边螺母、右轴承、花鼓主体、花鼓齿轮组、左轴承、左档边螺母、左塔基、左塔基齿轮组的主轴。

更进一步地,所述花鼓主体为旋转的正方向同车轮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花鼓主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左塔基和右塔基均为单向啮合装置,其安装正方向均与花鼓主体旋转正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塔基和右塔基分别安装在花鼓主体两侧,安装方向与花鼓主体旋转正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右塔基齿轮组为与左塔基齿轮组安装在花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双塔基传动花鼓主要作为传动装置使用,有两个塔基,共三个齿轮(组);

传统花鼓的花鼓主体负责连接车轮,而塔基安装有齿轮(组),负责动力的传递。双塔基传动花鼓的花鼓主体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 (组),而左右两个塔基上分别安装两个齿轮(组),分别对应两个动力输入源。

在工作模式上,传统花鼓为单动力源输入,单动力输出;而双塔基传动花鼓为双动力源输入,单动力输出。

传统花鼓只有一个塔基,动力从链条输入,带动塔基上的齿轮 (组),当齿轮速度大于车轮转速时塔基将带动车轮转动,当齿轮转速小于车轮转速时塔基不会将动力传递到车轮;本专利两个不同的动力源分别通过链条输入到双塔基传动花鼓的左右两个塔基上,由于塔基的单向传力特性,左右两个塔基转动快的会带动花鼓主体上进行转动,而转动慢的相当于无负载空转,从而实现两种动力输入源的无损耦合。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为右塔基齿轮组、2为右塔基、3为右档边螺母、4为右轴承、 5为花鼓主体、6为花鼓齿轮组、7为左轴承、8为左档边螺母、9为左塔基、10为左塔基齿轮组、11为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塔基无损耦合传动花鼓,包括右塔基齿轮组1、右塔基2、右档边螺母3、右轴承4、花鼓主体5、花鼓齿轮组6、左轴承7、左档边螺母8、左塔基9、左塔基齿轮组10、主轴11;所述花鼓主体5设置在主轴11中部;所述花鼓齿轮组6设置在花鼓主体5的外边中部;所述左轴承7和右轴承4分别设置在花鼓主体5的两边;所述左塔基9和右塔基2分别设置在花鼓主体5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档边螺母8和右档边螺母3分别设置在左轴承7和右轴承4的外侧,且分别位于左塔基9和右塔基2的内部;所述左塔基齿轮组10和右塔基齿轮组1分别设置在左塔基9和右塔基2的外部。

所述主轴11为分别穿过右塔基齿轮组1、右塔基2、右档边螺母 3、右轴承4、花鼓主体5、花鼓齿轮组6、左轴承7、左档边螺母8、左塔基9、左塔基齿轮组10的主轴11;

所述花鼓主体5为旋转的正方向同车轮前进时的旋转方向的花鼓主体5。

所述所述左塔基9和右塔基2均为单向啮合装置,其安装正方向均与花鼓主体5旋转正方向相同。

所述左塔基9和右塔基2分别安装在花鼓主体5两侧,安装方向与花鼓主体5旋转正方向相同。

所述左塔基9和右塔基2的正向旋转速度超过花鼓主体时,内部棘爪啮合,塔基带动花鼓主体转动;当正旋转速度小于花鼓主体时,内部棘爪不啮合,花鼓主体的转动不会带动塔基转动。

所述右塔基齿轮组1为与左塔基齿轮组10安装在花鼓的两侧。

所述右塔基齿轮组1与花鼓齿轮组6、左塔基齿轮组10三个齿轮组的齿数根据速比进行选择和设定,大小是不同的。

本实用新型是对传统花鼓改进:

第一,在结构上,传统花鼓通常作为车轮的后轴,只有一个塔基和一个齿轮(组),而双塔基传动花鼓主要作为传动装置使用,有两个塔基,共三个齿轮(组)。

传统花鼓的花鼓主体负责连接车轮,而塔基安装有齿轮(组),负责动力的传递。双塔基传动花鼓的花鼓主体安装有动力输出齿轮 (组),而左右两个塔基上分别安装两个齿轮(组),分别对应两个动力输入源。

第二,在工作模式上,传统花鼓为单动力源输入,单动力输出;而双塔基传动花鼓为双动力源输入,单动力输出。

传统花鼓只有一个塔基,动力从链条输入,带动塔基上的齿轮 (组),当齿轮速度大于车轮转速时塔基将带动车轮转动,当齿轮转速小于车轮转速时塔基不会将动力传递到车轮;本专利两个不同的动力源分别通过链条输入到双塔基传动花鼓的左右两个塔基上,由于塔基的单向传力特性,左右两个塔基转动快的会带动花鼓主体上进行转动,而转动慢的相当于无负载空转,从而实现两种动力输入源的无损耦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