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水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27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渣水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渣水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煤化工的气化炉、热电的锅炉等设备运行产生大量煤灰渣,煤灰渣自捞渣机收集后形成带水的灰渣,目前,广泛使用自卸运输车辆将灰渣运到灰渣堆场存放。现有技术中,灰渣运输车辆为大型普通自卸货车,运输过程中灰渣中灰水渗漏量较大,给运输道路及道路周边环境带来很大污染。为了防止灰水渗漏,多采用在后挡板接缝处设置橡胶材料、液压密封等方法,加强密封,防止渗漏。但是,由于橡胶密封寿命有限以及密封面极易夹渣等情况,效果不佳。另外还有在自卸斗后端设置一挡水慢坡(台)的,此种方法可以减少部分渗漏量,仍有大部分灰水渗漏洒落。

上述两种方法均采用“堵”的原理,如液压密封、增加挡水板(台)等,加强密封,这样能够起到减少灰水渗漏的作用,但是,仍有大部分灰水洒落道路,无法完全控制渗漏,给道路及道路周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水运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灰水洒落道路造成污染道路及周边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供了一种渣水运输车辆,包括:车厢,用于存放灰渣;收集斗,设置在车厢的底部并位于车厢的沿行进方向的后方,收集斗具有收集腔以收集从车厢内渗漏出的灰水。

进一步地,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支架,支架连接在车厢的底板上,收集斗连接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收集斗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上,收集斗具有收集灰水的收集位置及倾卸灰水的倾卸位置。

进一步地,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收集斗驱动连接以使收集斗在收集位置和倾卸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收集斗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上,收集斗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架上。

进一步地,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长轴,长轴穿设在收集斗中并从收集斗的相对两端穿出,长轴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第一端固定在长轴上,第一手柄的第二端形成操作端;限位销,第二支架上设有弧形孔,收集斗的端壁上设有安装孔,限位销穿过第一手柄的中部和弧形孔固定在安装孔中;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连接在第二支架和第一手柄的第二端,定位组件具有限制第一手柄转动的锁止位置及避让第一手柄转动的解锁位置,当定位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转动第一手柄以转动收集斗。

进一步地,第一手柄的第二端设有长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手柄,第二手柄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长孔中,第二手柄的第一端从长孔中伸出并朝向第二支架延伸,第二手柄的第一端的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设有锁齿,第二手柄的第二端从长孔中伸出并向远离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弹性件,弹性件连接在第二手柄的第一端和第一手柄之间;定位齿盘,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外侧并与锁齿配合;其中,按压第二手柄的第二端,锁齿与定位齿盘分离,转动第一手柄以转动收集斗;松开第二手柄的第二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齿与定位齿盘啮合以阻止收集斗转动。

进一步地,收集斗的内侧设有用于避让车厢的锁链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隔板,隔板设置在收集腔中以将收集腔分为第一收集腔和第二收集腔。

进一步地,收集斗包括弧形板和连接在弧形板的两端的端板,弧形板和两个端板围成收集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车厢的底部设置收集斗,收集斗的收集腔对渗漏的灰水进行收集,以便于集中处理,减少运输路途的洒落,防止灰水对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减少清理人员费用,从而节约了清理运输道路灰渣的人工成本。同时,上述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成本低,易操作,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效率高,能有效的控制污染源。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收集斗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第二支架与第一手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收集斗处于收集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收集斗处于倾卸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车厢处于倾卸位置及收集斗处于倾卸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渣水运输车辆的车厢处于倾卸位置及收集斗处于收集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车厢;11、底板;20、收集斗;21、收集腔;22、凹陷部;30、第一支架;40、第二支架;41、弧形孔;50、长轴;61、第一手柄;611、长孔;62、限位销;63、第二手柄;631、锁齿;64、弹性件;65、定位齿盘;70、隔板;80、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渣水运输车辆包括:车厢10和收集斗20,车厢10用于存放灰渣;收集斗20设置在车厢10的底部并位于车厢10的沿行进方向的后方,收集斗20具有收集腔21以收集从车厢10内渗漏出的灰水。

应用实施例一的渣水运输车辆,在车厢10的底部设置收集斗20,收集斗20的收集腔21对渗漏的灰水进行收集,以便于集中处理,减少运输路途的洒落,防止灰水对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减少清理人员费用,从而节约了清理运输道路灰渣的人工成本。同时,上述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成本低,易操作,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效率高,能有效的控制污染源。

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支架,支架连接在车厢10的底板11上,收集斗20连接在支架上。支架起到支撑固定收集斗的作用,固定简便,连接方便。

收集斗20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上,收集斗20具有收集灰水的收集位置及倾卸灰水的倾卸位置。渣水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收集斗20处于收集位置;渣水运输车在灰渣装载及倾卸过程中,收集斗20处于倾卸位置,防止收集斗在装载过程中积液过满或倾卸灰渣时对收集斗的冲击。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相对设置,收集斗20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30上,收集斗2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架40上。采用两个支架的结构简单,固定简便,安装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长轴50,长轴50穿设在收集斗20中并从收集斗20的相对两端穿出,长轴50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上。收集斗20通过长轴50安装在两个支架之间,安装简便。优选地,长轴50与收集斗20通过焊接连接。

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收集斗20驱动连接以使收集斗20在收集位置和倾卸位置之间进行切换。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收集斗20处于收集位置或倾斜位置,使得收集斗进行收集和倾斜状态的切换。驱动机构可以为手动作业操作设备,也可以使用液压或启动。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手柄61、限位销62和定位组件。第一手柄61的第一端固定在长轴50上,第一手柄61的第二端形成操作端;第二支架40上设有弧形孔41,收集斗20的端壁上设有安装孔,限位销62穿过第一手柄61的中部和弧形孔41固定在安装孔中;定位组件连接在第二支架40和第一手柄61的第二端,定位组件具有限制第一手柄61转动的锁止位置及避让第一手柄61转动的解锁位置,当定位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转动第一手柄61以转动收集斗20。定位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第一手柄61可以转动,第一手柄61转动带动收集斗20转动,从而改变收集斗的位置;定位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这时定位组件限制第一手柄61转动,从而将收集斗固定在某一位置。

第一手柄61的第二端设有长孔611,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手柄63、弹性件64和定位齿盘65。第二手柄63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长孔611中,第二手柄63的第一端从长孔611中伸出并朝向第二支架40延伸,第二手柄63的第一端的朝向第二支架40的一侧设有锁齿631,第二手柄63的第二端从长孔611中伸出并向远离第二支架40的方向延伸;弹性件64连接在第二手柄63的第一端和第一手柄61之间;定位齿盘65设置在第二支架40的外侧并与锁齿631配合;其中,按压第二手柄63的第二端,锁齿631与定位齿盘65分离,转动第一手柄61以转动收集斗20;松开第二手柄63的第二端,在弹性件64的作用下,锁齿631与定位齿盘65啮合以阻止收集斗20转动。按压第二手柄63的第二端,第二手柄63的第一端向远离定位齿盘65的方向移动,锁齿631与定位齿盘65分离,这时可以转动第一手柄61,第一手柄61转动带动收集斗20转动,从而切换收集斗的位置;松开第二手柄63的第二端,在弹性件64的作用下,第二手柄63的第一端朝向定位齿盘65移动,锁齿631与定位齿盘65啮合可以阻止收集斗20转动。优选地,定位齿盘65为标准啮合齿或梯形齿。这样受力会大些,耐用。

如图3所示,渣水运输车辆还包括隔板70,隔板70设置在收集腔21中以将收集腔21分为第一收集腔和第二收集腔。隔板70可以加固收集斗,加强收集斗的强度,还可以稳定收集斗内的灰水,不易溅出。

优选地,收集斗20包括弧形板和连接在弧形板的两端的端板,弧形板和两个端板围成收集腔。收集斗2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更优选地,弧形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30通过L形板80固定在底板11上,即第一支架30与L形板80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维修。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均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的厚度大于12mm,强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优选地,第一支架30和第二支架40采用钢板。

定位齿盘65焊接或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架40上,由于定位齿盘65的受力较大,需要足够牢固。

长轴50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销和锁定轴,可以防止长轴与支架滑脱。收集斗类似于U型结构,尺寸及外形根据车辆情况具体实施。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实施例二的渣水运输车辆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是否设置有凹陷部。在实施例一中,收集斗20的内侧没有设置凹陷部,而在实施例二中,收集斗20的内侧设有用于避让车厢10的锁链的凹陷部22。车厢后挡板处设置有锁扣,锁扣连接的锁链可能与收集斗交叉,如果锁链与收集斗交叉时,这时就需要对收集斗的形状进行调整,可将收集斗的边缘加工凹陷部22,以避让锁链,有效地避免收集斗与锁链发生干涉的情况。优选地,锁链为铁链。

优选地,凹陷部22为两个,也就是说,锁扣为两个,每个锁扣均连接一个锁链。隔板70为一个。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实施例三的渣水运输车辆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凹陷部和隔板的个数不同。在实施例二中,凹陷部22为两个,隔板70为一个。而在实施例三中,凹陷部22为一个,隔板70为两个,凹陷部22位于两个隔板70之间。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渣水运输车辆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实施例四的渣水运输车辆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隔板的个数不同。在实施例二中,隔板70为一个。而在实施例三中,隔板70为两个,两个隔板位于两个凹陷部之间。

为了理解渣水运输车的结构,参考以下内容进行说明:

渣水运输车包括车厢和收集器,收集器安装在渣水运输自卸车上。收集器由收集斗、支架、操作定位手柄装置、轴及定位销等部分组成。支架与车厢底板连接,收集斗两端的轴与支架连接,第一手柄固定在轴的一端外侧。按下第二手柄并搬动第一手柄操作,可使收集斗进行收集和倾卸状态的切换,松下第二手柄,使收集斗状态进行固定锁死。

收集斗可根据车型、灰水渗漏量、路况等情况进行确定具体尺寸。尺寸不宜挂大,不能影响后车灯视线、自卸作业及违反车辆改装的管理规定的情况。支架根据情况选择2块或3块,厚度根据收集斗最大收集质量确定。具体地,支架设置为两处时,支架安装在车斗两侧。当然,也可在收集斗中部加强一支架。

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为手动作业操作设备。在按下第二手柄并搬动第一手柄操作,可使收集斗进行收集和倾卸状态的切换。松下第二手柄,对收集斗作业状态进行固定锁死。当然,也可安装使用液压或气动驱动装置控制收集斗处于水平收集和倾卸状态,完成自控操作,实现自动操作。

收集斗处于收集状态时,手柄的位置如图6所示。倾卸收集斗中的物料时,压下第一手柄的操作端上的第二手柄,并向上扳动第一手柄。手柄与收集斗两处固定,强度高,一处固定点有限位作业。

第一手柄使用螺栓固定在轴及限位销上。支架与轴间滑动旋转形成滑动轴承。支架外侧加一垫片,并用锁定销限制收集斗沿轴向位移。维修时,将第一手柄固定螺丝拆卸,取下第一手柄,拆卸锁定销及另一端支架,可拆卸收集斗。手柄及其上的锁定装置,受力大,强调要求高。

压下第二手柄,使第二手柄前端锁齿从定位齿盘提起,可扳动第一手柄旋转,带动收集斗,使之处于收集或倾卸状态。松开第二手柄,第二手柄前端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向下与定位齿盘的固定齿啮合,锁死,使收集斗处于固定状态。

如图7所示,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收集斗处于收集状态,收集斗内灰水达到容积的60%,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向外飞溅。如图8所示,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收集斗处于倾斜状态,收集斗内灰水排净率95%以上,少量灰渣残留。

如图9所示,车辆处于倾卸状态,收集斗处于倾斜状态,收集斗内灰水灰渣100%排净。如图10所示,收集斗处于收集状态,车斗卸料时,不至于大量落入收集,对收集斗造成冲击。优选地,自卸车倾斜角θ为55°。

由上述可知,收集斗以旋转倾卸物料方式完成作业,操作手柄改变收集斗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手柄控制定位销固定锁死收集斗的作业状态。收集器是一种用来收集渗漏灰水的环保设备,收集器安装在灰渣运输自卸货车车斗后挡板接缝下方,收集器可收集由运输车辆后挡板处渗漏的灰水,有效解决灰渣运输过程中的灰水洒落路面情况,对渣水运输过程中无法消除的渗漏灰水进行收集,能够有效控制灰水洒落地面,控制污染源。收集器可单独安装运输车辆上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防渗漏设施同时使用,可有效的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灰水洒落造成污染的现象的问题,主要应用于灰渣自卸货车上,为锅炉灰渣、气化炉灰渣、滤渣机滤饼等带水的物料运输车辆提供收集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将无法堵住的渗漏灰水进行收集,防止污染扩散,解决了煤灰渣运输过程中渗漏灰水无法控制的问题。

2、定期检查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损坏掉落。

3、应用于热电、煤化工生产中运输煤粉灰渣车辆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