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0754阅读:4534来源:国知局
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架空接触网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铁路客运专业一般的接触网施工中,施工人员一般借助传统手扶梯车进行高空作业。传统手扶梯车全身采用不锈钢,自重大,抬运、移动需6-8人配合;不可拆卸结构、体积大,需小型卡车转运;无防滑处理,云雨天气施工安全隐患大;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制约,在轨道不成形、施工通道地形复杂等情况下,其移动需人工搬运,施工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无轨条件下使用的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该接触网梯车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拆卸搬运,转运比较方便,而且强度大、经久耐用、稳定性强,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包括底座、主支撑杆、多根水平支撑杆和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主支撑杆是由多根方形钢管组合而成的方形支撑杆,垂直固定在底座的中央位置,在主支撑杆下部设有多根与底座连接的斜撑杆;所述多根水平支撑杆两个一组对称安装在主支撑杆的两侧,且多组水平支撑杆从下向上等距分布在主支撑杆上,每根水平支撑杆通过转动连接件与主支撑杆连接,且在每根水平支撑杆下方设有固定托块;所述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安装在主支撑杆的顶端;在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在轨道上行走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是由钩座和并排安装在钩座上的两个回头钩组成,所述两个回头钩的钩臂均与钩座转动连接,在每个回头钩的内侧设有弹簧卡子。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是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长1200mm,宽1000mm的方形框体,在框体内焊接有多根底座斜撑杆;所述滚轮有四个,采用橡胶滚轮,分别安装在方形底座底部的四个角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支撑杆的多根方形钢管之间通过连接管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为套设在两根方形钢管连接端头的套管,或嵌入两根方形钢管连接端的内嵌式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连接件是由固定安装在主支撑杆上连接座和转轴组成,每根水平支撑杆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并可沿着转轴向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撑杆有四根,分别设置在方形主支撑杆的四个面,其中每根斜撑杆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撑杆通过活动连接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支撑杆为方形铝合金管,其中一个面朝上,且在上表面上设有橡胶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回头钩之间的间距为100mm,回头钩通过不锈钢转动螺栓可在回头钩钩座上,并可绕着转动螺栓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角钢和方形钢管组合而成,其重量轻、强度大、经久耐用,而且搬运方便,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拆卸组装简单、方便,提高了梯车转运的灵活性,拆卸后人工转运只需3人,并且可放置小型面包车内;

(3)本实用新型节约了人力资源,一组梯车人员配置由原来的6-8人降低为3-4人,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动成本;

(4)本实用新型整体安全性能高,梯车由传统的下端固定模式改为上下两端同步固定模式,梯车稳定性更强,安全隐患更低;

(5)本实用新型底部设有滚轮,无轨、有轨的条件下均可使用,减小了施工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实现组装、拆卸,质量轻、体积小,转运灵活、便捷;梯车顶部为双回头钩结构,通过顶部与平腕臂连接固定、底部与道床连接固定实现两端同步固定,安全性高;可适用于无轨、有轨条件下,接触网高空作业,具有载重力强,自身重量轻,运行速度快,装卸、转运方便,具有省人工、省时、省力、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底座,2—滚轮,3—活动连接构件,4—斜撑杆,5—主支撑杆,6—水平支撑杆,7—连接管,8—橡胶防滑层,9—转动连接件,10 —固体托块,11—钩座,12—回头钩,13—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14—弹簧卡子,15—底座斜撑杆,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组装式接触网梯车,包括底座1、主支撑杆5、多根水平支撑杆6和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13,所述底座1是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长1200mm,宽1000mm的方形框体,在框体内焊接有多根底座斜撑杆15;焊接底座的角钢有三个型号,分别为长1200mm、宽50mm、厚5m的底座角钢,长1000mm、宽50mm、厚5m的底座角钢,长1560mm、宽80mm、厚5m的底座角钢,角钢之间采用满焊处理;焊接好的底座其边长小于轨道间距,在底座底部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橡胶滚轮2,可在两轨之间运行,无需借助钢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主支撑杆5是由多根方形钢管通过连接管7和M24螺栓16固定连接组合而成的方形支撑杆,所述连接管7为套设在两根方形钢管连接端头的套管,或嵌入两根方形钢管连接端的内嵌式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采用边长80mm的5mm厚方形钢管,如图4所示的连接管7为边长75mm、5mm厚方形内嵌式连接管,在其管壁上开设有螺孔,在两根方形钢管连接端也对应开设有螺孔,将连接管7一端嵌入其中一根方形钢管内,并将两者螺孔对应,通过螺栓16固定,然后将连接管7的另一端嵌入与其连接的另一方形钢管内,并将螺孔对应后通过螺栓16固定;所述连接管7插入后与方形钢管内壁密贴,通过4套M24不锈钢螺栓16紧固连接,M24不锈钢螺栓7间距为50mm,且相互之间穿向不同,保证受力均匀。组装好的主支撑杆5垂直安装在底座1的中央位置,其安装方式也可以采用连接管连接的方式安装,为提高稳定性,通过四根斜撑杆4将主支撑杆5与底座之间进行连接加固;四根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方形主支撑杆5的四个面,其中每根斜撑杆4的下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撑杆5通过活动连接构件3连接。所述活动连结构件3可以是卡接式连接构件,也可以是连接钩与钩环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它方便拆装和连接的方式,确保在拆卸时,可以快速将斜撑杆4与主支撑杆5分开,也可以在组合时快速将其连接,并起到支撑作用,拆开的斜撑杆4便可沿着转轴旋转后收放在底座上方。

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支撑杆6采用长度300mm的加厚方形铝合金管,多根水平支撑杆6两个一组对称安装在主支撑杆5的两侧,且多组水平支撑杆6从下向上等距分布在主支撑杆5上,形成爬梯状,且两组水平支撑杆6之间的间距为30-50cm,方便使用。每根水平支撑杆6通过转动连接件9与主支撑杆5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9是由固定安装在主支撑杆5上连接座和转轴组成,每根水平支撑杆6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并可沿着转轴向上转动,在每根水平支撑杆6下方设有固定托块10;水平支撑杆6与主支撑轴5转动连接件9灵活转动;非工作状态其合拢密贴,从而减小主架体积,方便转运、存放;工作状态其通过托块10固定成90度展开,且在水平支撑杆6的表面附有橡胶防滑层8,提高了梯车安全系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13是由钩座11和并排安装在钩座上的两个回头钩12组成,两个回头钩12之间的间距为100mm,每个回头钩12通过不锈钢转动螺栓可在回头钩钩座11上,并可绕着转动螺栓旋转,在每个回头钩12的内侧设有弹簧卡子14。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13 通过钩座11安装在主支撑杆5的顶端,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管连接。可以方便在工作时与平腕臂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运输时,可以将主支撑杆5拆开,然后将每根水平支撑杆6向上旋转收放,并将斜撑杆7与主支撑杆5连接端拆开,收起来,拆开收放后的接触网梯车所占空间小,可放置小型面包车转运或3人人工转运至现场后组装使用。使用时,根据线路平腕臂安装高度组装梯车的主支撑杆5,然后安装好接触网平腕臂连接钩13和斜撑杆4;梯车组装完成后放置内外轨之间沿线路运行至定位点处,并将每根水平支撑杆6撑开,通过固定托块10托住,施工人员将回头钩挂至平腕臂上,保证承力索座在两回头钩之间,同时橡胶滚轮2通过销子卡死固定,保证梯车上下两端固定稳固;施工过程中,1人爬上梯车将安全带系在腕臂上进行作业,2人在梯车底部扶稳梯车,防止晃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