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36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且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业,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提升,产量逐年升高,而在这种大批量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于新车的下线入库的运输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整车完成组装检验完成入库后,所占空间较大,导致好多新车无处放置,只能另建库房,不仅浪费空间而且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较长的运输过程浪费人力且运输时间较长,针对此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通过将升降机构分为两部分,将力分散能够较平稳的托起重量较大的汽车,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以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两个镜像放置的升降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分别设有活动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减速器、换向器、传动轴和升降机,每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升降机为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前后两端,且通过传动轴将两个所述升降机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所述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的两个所述升降机的中间为第一电动机,通过所述换向器将两端的所述升降机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将动力经所述减速器输出,经由所述换向器的作用将动力均匀分布到两个所述升降机上,最终控制所述升降机同时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由联轴器与所述升降机或所述换向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包括涡轮蜗杆副、升降杆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接触,经由所述传动轴传出的动力带动所述涡轮蜗杆副运动,进而带动与涡轮同轴心转动连接的所述升降杆上下运动,使所述升降杆上的所述升降台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所述活动板竖直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置于所述升降台上且与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座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将升降机构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的升降机分散设置,最终将受力分散,将汽车托举起,运送到固定位置,此种升降机构结构简单,且能够撑起较重的汽车,结构设计合理,托举效果更好,使运行更加平稳,且方便快捷,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在同样的空间能够存放更多的车辆。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轴由联轴器与所述升降机或所述换向器连接。联轴器的使用更好的传递扭矩,在较大的承重状态下提高轴系动态性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包括涡轮蜗杆副、升降杆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接触,经由所述传动轴传出的动力带动所述涡轮蜗杆副运动,进而带动与涡轮同轴心转动连接的升降杆上下运动,使升降杆上的升降台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所述活动板竖直升降。此种结构的升降机运行平稳,通过升降台与活动板的转动连接使升降杆在旋转上升时更平稳的带动活动板升降,升降稳定,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板置于所述升降台上且与所述升降台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升降杆旋转升降的过程中不会使活动板发生偏移,保证升降位置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构与底座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保证设备能根据需要自由将汽车运到各个地方,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第一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第二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底座内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底座内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护棚;2-第一底座;3-第二底座;4-活动保护板;5-控制系统;6-方形槽;7-凹槽;8-惰轮驱动机构;9-活动板;10-夹持机构;11-升降机构;801-第二电动机;802-主动轮;803-从动轮;804-惰轮;1001-气缸;1002-活塞;1003-第一连杆;1004-第二连杆;1101-减速器;1102-第一电动机;1103-涡轮蜗杆副;1104-传动轴;1105-换向器;1106-联轴器;1107-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底座分为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通过弧形保护棚1将两者连接,使两者间形成中空的弧形通道,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内部均设有升降机构11和夹持机构10,且夹持机构10置于升降机构11上,通过升降机构11带动夹持机构10在底座内升降;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上分别有两个夹持机构10,且相互平行置于底座内,夹持机构10包括气缸1001、活塞1002、多个第一连杆1003和多个第二连杆1004,活塞1002的一端与气缸1001连接,另一端与两个第一连杆1003铰接,第一连杆100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二连杆1004,第二连杆1004呈V字形,第一连杆1003与第二连杆1004的V字形底部铰接,且两个第二连杆1004V字形的开口端相靠近的部分铰接,形成W形,通过气缸1001带动与其两端连接的活塞1002运动,进而带动与两个活塞1002铰接的第一连杆1003和第二连杆1004运动,驱使第二连杆1004伸出底座侧壁,第一底座2上的活塞1002和第二底座3上的活塞1002的轴线分别重合,且两个底座上的夹持机构10相互反向放置且第二连杆1004在伸出过程中相互靠近;升降机构11上设有活动板9,活动板9的平面与底座的平面平行,升降机构11包括第一电动机1102、减速器1101、换向器1105、传动轴1104和升降机,每个底座内的升降机为两个,分别分布于活动板9底部的前后两端,且通过传动轴1104将两个升降机连接,传动轴1104的轴线平行于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之间的中心线,且两个升降机的中间为第一电动机1102,通过换向器1105将两端的升降机连接,通过第一电动机1102将动力经减速器1101输出,经由换向器1105的作用将动力均匀分布到两个升降机上,最终控制升降机同时升降。通过夹持机构10和升降机构11的共同作用,将汽车托举起,运送到固定位置,此种夹持方式结构简单,且能够撑起较重的汽车,结构设计合理,且保证了车与车之间较小的空隙,增大了空间的利用率,且方便快捷,减少人员的浪费,在同样的空间能够存放更多的车辆,对汽车本身也会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划伤汽车。

其中,活塞1002的轴线与活动板9的平面平行且垂直于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之间的中心线,第一连杆1003和第二连杆1004相对活动板9做水平运动。保证第二连杆1004在活动板9运动过程中同样能侧向伸出,实现对汽车的夹持。

其中,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相对应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相同的凹槽7,第二连杆1004的V字形未铰接端能伸出凹槽7,凹槽7的高度大于升降机构11带动活动板9的升降高度。在升降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板9升起的第二连杆1004随之向外伸出,凹槽7的高度保证第二连杆1004顺利伸出,不会与底座侧壁发生碰撞,以致损坏零部件。

其中,第二连杆1004铰接部分为销轴铰接,且通过销轴固定在活动板9上。通过此种形式实现第二连杆1004的伸出,且在伸出过程中保证两个第二连杆1004相互收缩,顺利对汽车轮胎部位夹持。

其中,传动轴1104由联轴器1106与升降机或换向器1105连接,升降机包括涡轮蜗杆副1103、升降杆和升降台1107,升降台1107与活动板9的底部接触,经由传动轴1104传出的动力带动涡轮蜗杆副1103运动,进而带动与涡轮同轴心转动连接的升降杆上下运动,使升降杆上的升降台1107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活动板9竖直升降。联轴器1106的使用更好的传递扭矩,在较大的承重状态下提高轴系动态性能,此种结构的升降机运行平稳,通过升降台1107与活动板9的转动连接使升降杆在旋转上升时更平稳的带动活动板9升降,升降稳定,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其中,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分别固定两个惰轮驱动机构8,每个底座上的惰轮驱动机构8分别置于底座的前后两端,惰轮驱动机构8包括第二电动机801、主动轮802、从动轮803、惰轮804,主动轮802和从动轮803的轴线均与活动板9的平面垂直,通过第二电动机801带动主动轮802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803转动,进而控制与从动轮803连接的惰轮804的转动方向。此种惰轮驱动机构8在没有外力控制的情况下较稳定,能保持静止状态,设备在夹持较重的汽车时不会发生移动的现象,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当驱动齿轮运动后,从动轮803再控制惰轮804运动,能够较准确的控制。

其中,底座上还设有控制系统5,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上的惰轮驱动机构8、升降机构11和夹持机构10分别与控制系统5电连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保证设备能根据需要自由将汽车运到各个地方,简单方便。

其中,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上表面对应不同的机构分别设有多块可拆卸活动保护板3。通过可拆卸连接保证内部结构便于维护保养,减少维护的难度。

其中,保护棚1上与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相连接的两侧分别开有方形槽6。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惰轮驱动机构8不起作用,可以通过方形槽6进入主驾驶位置,将汽车开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在使用前先对设别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异常,在保证设备正常的状态下,开启启动按钮,使控制系统5通电,通过对控制系统5发出命令,使控制系统5控制惰轮驱动机构8运行,第二电动机801驱动主动轮802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啮合从动轮803运动,进而带动与从动轮803连接的惰轮804根据命令转动,按照命令的轨迹行至待运输汽车,使汽车完全进入保护棚1,且使主驾驶门与其中的一个方形槽6对齐,对准后随即停止,在惰轮804无驱动下,本运输车不会因外力滑动,保证了在较大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偏移,随后控制系统随即发出夹取命令,两个底座上的气缸1001同时开始带动活塞1002向位于中间的汽车方向伸出,随着活塞1002的运动,其上铰接的两个第一连杆1003向外运动,同时推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杆1004运动,由于两个第二连杆1004铰接部分固定在活动板9上,使活塞1002在运动过程中第一连杆1003在向外运动的过程中夹角变大,推动第二连杆1004未铰接端呈弧向收缩状态从凹槽7伸出底座,从而对其四周的轮胎进行加紧,达到夹紧状态后控制系统5控制气缸1001停止运动,保持夹紧状态,随即向两个底座上的升降机构11发出同时工作的命令,第一电动机1102接收命令开始启动,将动力经减速器1101传出,通过换向器1105将动力均匀传递到每个底座上前后两端的升降机,使升降台1107同时升降,进而平稳的带动两个活动板9同时上升,活动板9上的夹紧机构10随之将汽车托起,此种夹持方式将重力分散,保证能够夹起较重的汽车,随之控制系统5发出命令,使惰轮804将汽车运输到既定的位置,到达固定位置后,控制系统5控制第一电动机1102反转,升降台1107下降,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随之夹持机构10中的气缸1001开始收缩,活塞1002向内运动,带动第二连杆1004逐渐松开轮胎,收入底座内还原,然后运输车出来,再对其他待运输汽车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完成运输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