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部件及其装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4241发布日期:2018-08-21 20: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部件及其装接结构,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装接至车辆的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条及其装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中,为了封闭车体开口部(例如,侧门开口部、背门开口部、后备箱开口部等)的开口边缘与能够封闭车体开口部的门体(例如,侧门、背门、后备箱盖等)的周边部之间的间隙,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条。然而,关于密封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实用性而提出了各种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增强中空的密封条的弯曲段的方法和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从密封条分离的柔性星形塞(10)插入密封条的期望的中空部(24)中而使密封条的横截面稳定化并且增强(参见专利文献1的[0001]和[0013]至[0015]段以及图4)。即,即使在使密封条弯曲的同时将密封条装接至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弯曲所导致的密封部的不自然的变形(例如,密封部的起皱或者脱落)。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h10-203266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分离体(即,星形塞)插入到密封条的期望的中空部中,所以可能发生诸如密封性能的偏差或者变化这样的不便。具体地,频繁地观察到存在分离体的密封部与不存在分离体的密封部之间存在大的密封性能差异这样的问题。此外,通常,虽然其中插入有分离体的密封部具有高密封性能,但是开关门的关门期间的阻力也趋向于增加,并且存在难以关闭门的不便(关门性能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密封部件(特别地,能够装接至车辆的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密封条),其中,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关门性能。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权利要求1限定的发明,提供一种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被构造为待装接至车辆的车体开口部,并且被构造为密封所述车体开口部与能够封闭所述车体开口部的门体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为在截面中包括装接部和密封部,所述装接部被装接至设置到所述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凸缘部,并且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装接部一体化,其中,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为细长的,并且在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截面形状,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截面形状,并且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连续且一体地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互相连接,其中,具有所述第二截面形状的密封部的截面形状比具有所述第一截面形状的密封部的截面形状小,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部分形成为使得其截面形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变化。

根据权利要求1限定的发明,密封部件被构造为细长的密封部件,其包括具有第一截面形状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二截面形状的第二部分以及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因此,能够向密封部件赋予适用于各个装接部的密封性能。此外,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实例不同,不需要用于插入的分离体。因此,能够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关门性能。

根据权利要求2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细长的密封部件至少在两个位置处包括第三部分。

根据权利要求2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在细长的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两个位置处设置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能够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容易地设定在密封部件中的期望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3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比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长且比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长。

根据权利要求3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比其他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长,并且第三部分在密封部件的全长中的比率相对高。因此,当关闭门体时,几乎不发生负荷的快速变化(负荷的变化温和),并且能够提高关门性能。

根据权利要求4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以多个边部和与所述边部连续的多个转角部为边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的至少一个转角部的长度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4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能够利用细长的密封部件中具有最高硬度和具有最高抗变形性的第一部分,密封车体开口部在全长上的转角部。

根据权利要求5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以多个边部和与所述边部连续的多个转角部为边界,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与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的至少一个边部的长度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5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向车体开口部的边部应用细长的密封部件中的具有最小的截面形状的第二部分,能够减轻密封部件的总重量,并且能够提高关门性能。

根据权利要求6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以多个边部和与所述边部连续的多个转角部为边界,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的至少一个边部的长度。

根据权利要求6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向车体开口部的边部应用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能够使门体关闭期间的负荷遍及边部的全长而逐渐变化。结果,能够改进关门性能。

根据权利要求7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6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第三部分对应于构成所述车体开口部的所述开口边缘的多个边部之中的在从关闭状态的所述门体的铰链侧基端向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门体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边部。

根据权利要求7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6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向在从关闭状态下的门体的铰链侧基端向关闭状态下的门体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边部应用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能够使铰链型门体的关闭期间的负荷遍及门体的边部的全长而逐渐变化。结果,能够改进关门性能。

根据权利要求8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7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第三部分在靠近所述门体的铰链侧基端的端部位置具有所述第一截面形状,并且在靠近所述门体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端部位置具有所述第二截面形状。

根据权利要求8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7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根据该构造,与在从关闭状态下的门体的铰链侧基端向关闭状态下的门体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边部相对应的第三部分的截面形状从门体的铰链侧基端向门体的铰链相对侧末端尺寸逐渐减小。因此,在关闭铰链型门体期间空气可能逸出,并且能够用相对小的力关闭门体。

根据权利要求9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密封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密封部的高度。

根据权利要求9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使第一部分的密封部的高度与第二部分的密封部的高度互不相同,能够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具有适用于密封部件所装接的位置的截面形状(取决于该位置是车体开口部的边部还是转角部)。

根据权利要求10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密封部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密封部的壁厚。

根据权利要求10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通过使第一部分的密封部的壁厚与第二部分的密封部的壁厚互不相同,能够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具有适用于密封部件所装接的位置的截面形状(取决于该位置是车体开口部的边部还是转角部)。

根据权利要求11限定的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装接部的截面形状、所述第二部分的装接部的截面形状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的装接部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11限定的发明,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构造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列的效果。即,根据该构造,使装接部的截面形状遍及密封部件的全长而大致相同(大致均一)。因此,密封部件能够遍及车体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全部区域而稳定地装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关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的背门开口部的示意图,其中(a)是示出安装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b)是示出未安装密封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的(a)和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密封条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的(a)和图2的线iv-iv截取的密封条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被安装的状态下的汽车的侧门开口部的轮廓的侧视图。

在图6中,(a)是示出在未安装密封条的状态下的前门开口部的侧视图,并且(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的示意图。

在图7中,(a)是示出在未安装密封条的状态下的后门开口部的侧视图,并且(b)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8是沿图5和图6的(b)的线viii-viii截取的密封条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5和图6的(b)的线ix-ix截取的密封条的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p1:第一部分

p2:第二部分

p3:第三部分

1:汽车

2:背门(门体)

3:背门开口部(车体开口部)

4a、4b、4c:边部

5a、5c:转角部

6:密封条(密封部件)

10:装接部

20:中空的隧道状的密封部

24:中空的隧道状的密封部

25:中空的隧道状的密封部

30:汽车

31:前门开口部(车体开口部)

31a、31b、31c、31d:边部

31e、31f:转角部

32:后门开口部(车体开口部)

32a、32b、32c、32d:边部

32e、32f、32g:转角部

40:密封条(密封部件)

50:密封条(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至4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a)和(b)示出背门2掀开的状态下的普通两箱汽车1的背门开口部3。参考标记“1a”代表车顶,参考标记“1b”代表车辆后部的立柱部,并且背门2由(虚线标识的)铰链2a支撑以能够在车顶1a的后端部附近开关。

如图1的(b)所示,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以四个边部(4a、4b、4c)和四个转角部(5a、5c)的组合为边界。四个边部包括:车顶侧边部4a,其沿着背门开口部3的上缘大致水平地延伸;一对左右立柱侧边部4b,其沿着立柱部1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地板侧边部4c,其沿着背门开口部3的下缘大致水平地延伸。四个转角部包括:一对左右车顶侧转角部5a,其位于车顶侧边部4a与立柱侧边部4b之间的位置处;以及一对左右地板侧转角部5c,其位于地板侧边部4c与力立柱侧边部4b之间的位置处。每个转角部5a和5c是弯曲以平滑地将邻接的两边部互相连接的部分,并且因此也将称为“弯曲部”。

图1的(a)示出密封条6安装在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上的状态。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形成为与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相对应的环状(或者无端条状),并且该密封条6被构造为具有与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的全部的周长相对应的长度的细长的橡胶部件。图2示意地示出在被安装到背门开口部3之前的密封条6。如图2和图1的(a)所示,密封条6包括: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其对应于车顶侧边部4a;两个立柱侧边部对应部6b,其对应于两个立柱侧边部4b;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其对应于地板侧边部4c;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其对应于两个车顶侧转角部5a;以及两个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其对应于两个地板侧转角部5c。在图1的(b)和图2中,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和密封条6被示意地示出为双侧对称形状,但不是必须双侧对称。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和密封条6可以具有其中边部或者转角部的数量根据车辆的整体设计而适当地设定的双侧不对称的形状。

在密封条6的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基本上,横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包括相似的形状)。然而,横截面形状的尺寸设定根据位置而变化。具体地,密封条6的五个对应部6a至6e根据横截面形状的尺寸设定的特征而分类为第一部分p1、第二部分p2以及第三部分p3。

第一部分p1是在沿着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均具有均一的截面形状(称作“第一截面形状”)的部分,并且提供密封条6中的第一均一截面形状段。

第二部分p2是在沿着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具有均一的截面形状(称作“第二截面形状”)的部分,并且提供密封条6中的第二均一截面形状段。第二截面形状小于第一截面形状。

第三部分p3是设置在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之间并且将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两者连续并一体地互相连接的部分,并且第三部分p3提供密封条6中的截面形状从第一截面形状向第二截面形状逐渐改变的渐变截面形状段。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中,如图2所示,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和与其左右侧邻接的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形成为第一部分p1。此外,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形成为第二部分p2。此外,立柱侧边部对应部6b和与其下侧邻接的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形成为第三部分p3。在实施例中,第三部分p3(6b+6e)的长度比第一部分p1(6d+6a+6d)的长度长且比第二部分p2(6c)的长度长。因此,在具有变化的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p3比其他部分(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长并且因此第三部分p3在密封条6的全长中的比例高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在关闭背门2期间的负载的快速变化,并且关门性能能够提高。在将邻接的第一部分p1、第二部分p2和第三部分p3互相比较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满足上述长度关系(p1<p3、p2<p3)。

图3示出沿图1的(a)和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3不仅示出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的截面,还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分p1的截面。图4示出沿图1的(a)和图2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4不仅示出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的截面,还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部分p2的截面。第三部分p3的截面未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具有与第一部分p1(图3)和第二部分p2(图4)的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如从图3和4能够看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的各个部分(p1、p2和p3)包括:装接部10;以及密封部20,该密封部20具有被设置为与装接部10邻接的中空的隧道状。

装接部10是直接装接至作为被装接部件的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装接部10的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在密封条6的任意位置处(即,在p1、p2和p3的任意位置处)大致均一。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装接部10包括:由金属形成的芯材11(以下,也称作“芯金属11”),其被弯曲为“倒u状”截面;以及橡胶覆盖部12,其被装接为覆盖芯金属11。在橡胶覆盖部12的内部,设置从橡胶覆盖部12的内表面突出的四个保持唇部13。构成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的车辆侧部件(凸缘部)插置在保持唇部13之间,使得密封条被固定至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此外,在橡胶覆盖部12的外端部与装接部10的一个端部附近(在图3中,左下端部附近),三个辅助唇部(车内侧唇部14a、车外侧唇部14b以及末端侧唇部14c)设置为从其外表面突出。在三个辅助唇部中,车内侧唇部14a是用于覆盖诸如地毯或者布料这样的车内部材料的端部的覆盖唇部。此外,车外侧唇部14b和末端侧唇部14c是在密封条6被安装到背门开口部3时用于密封车体与装接部10之间的间隙的唇部。

如图3所示的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第一部分p1)的密封部20和如图4所示的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第二部分p2)的密封部20各自均包括车内侧壁部21和车外侧壁部22。密封部20由壁部21和22围绕,以在密封部20中确保具有大致菱形形状截面的隧道状中空区域。

中空的密封部20的截面形状遍及密封条6的整个区域而大致均一。然而,壁部的尺寸设定根据位置而变化。具体地,当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第一部分p1)的车内侧壁部21和车外侧壁部22的壁厚表示为tin1和tout1时,且当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第二部分p2)的车内侧壁部21和车外侧壁部22的壁厚表示为tin2和tout2时,壁厚设定为使得满足tin2<tin1且tout2<tout1。优选的是tin1(或者tout1)设定为tin2(或者tout2)的约1.4至2.0倍。

设置在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之间的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车内侧壁部21和车外侧壁部22的壁厚tin3和tout3不均一并且被设定为逐渐变化(或者可变的),使得壁厚从第一部分p1侧的端部向第二部分p2侧的端部逐渐减小。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壁厚(tin3、tout3)被设定为使得满足tin2<tin3<tin1和tout2<tout3<tout1。此处,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壁厚(tin3、tout3)的变化率(增减比率)可以遍及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而均一,然而也可以在区域中中途变化。

此外,通过反映p1、p2和p3之间的密封部20的上述壁厚设定差异,由车顶侧边部对应部6a代表的第一部分p1的密封部20的高度h1(图3)被设定为高于由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代表的第二部分p2的密封部20的高度h2(图4)(h2<h1)。设置在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之间的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高度h3不是均一的并且设定为逐渐变化(或者可变的),使得高度从第一部分p1侧的端部向第二部分p2侧的端部逐渐降低。因此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高度h3被设定为使得满足h2<h3<h1。

例如,通过向epdm(三元乙丙橡胶)添加碳黑和硫化剂而获得形成装接部10中的橡胶覆盖部12和四个保持唇部13的橡胶材料。在制造过程期间,使用硫化剂进行硫化(即,聚合体交联反应)。另一方面,例如,通过向epdm添加碳黑、硫化剂和发泡剂而获得形成装接部10中的三个辅助唇部14a至14c以及密封部20的橡胶材料。在制造过程期间,使用硫化剂进行硫化(即,聚合体交联反应)并使用发泡剂进行发泡(起泡)。顺便提及,用发泡剂发泡的epdm海绵橡胶材料与用于形成橡胶覆盖部12等的epdm硫化橡胶材料相比更软并且具有更高的柔软性。使用上述两种橡胶材料利用挤出法制造根据实施例的密封条6。使用挤出法,能够制造其中上述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p1、p2和p3)被连续地设置的细长的橡胶部件。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将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设定为第一部分p1,能够使得密封部20的壁厚(tin1、tout1)显著地大于与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邻接的立柱侧边部对应部6b(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20的壁厚(tin3、tout3),并且能够使其成为密封条6中最厚的。因此,能够使得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第一部分p1)的硬度较高。结果,即使在使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弯曲的同时将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装接至背门开口部3的车顶侧转角部5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密封部20不自然地变形或者起皱。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将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设定为第三部分p3,能够使得密封部20的壁厚(tin3、tout3)显著地大于与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邻接的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第二部分p2)的密封部20的壁厚(tin2、tout2)。因此,像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的情况一样,在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中,能够防止密封部20在装接期间不自然地变形或者起皱。

在根据实施例的密封条6被安装在背门开口部3上的情况下,例如,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第二部分p2)被组装到地板侧边部4c中。因此,地板侧边部对应部6c的密封部20不经历任何变形,并且即使在安装后,密封部20的高度也大致保持在h2(图4)。另一方面,例如,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第一部分p1)被组装到车顶侧转角部5a中。因此,在安装期间,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的密封部20不可避免地受弯曲操作的影响。该影响表现为使菱形形状的截面在高度方向上扁平化的变形。具体地,在图3中,发生密封部20的变形使得密封部20的上端部23向装接部10下降(或者下沉)。结果,安装期间密封部20的高度稍低于作为初始设定高度的h1。优选的是,预估由安装期间的由弯曲变形导致的密封部的高度的下降量(下沉量)δh,以将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的密封部20的初始高度的尺寸设定为h1=(h2+δh)。通过如上所述地预先设定尺寸,在将密封条6安装在背门开口部3上之后,能够使得对应于地板侧边部4c的密封部20的高度与对应于车顶侧转角部5a的密封部20的高度大致相同(即,h2)。这样,能够使得安装之后密封部的高度均一,并且能够使得密封特性遍及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长上而成为大致均一。

根据第一实施例,密封条6被构造为细长的橡胶部件,其包括具有第一截面形状的第一部分p1(图3)、具有第二截面形状的第二部分p2(图4)以及具有渐变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p3。因此,能够向密封条6赋予适用于各个部分(p1至p3)的装接目标位置的密封性能。此外,根据密封条6,与现有技术的示例不同,不需要用于插入的分离体。因此,在关闭背门2期间压缩负荷增大相对温和并且至少不是快速增大。因此,不需要用过大的力关闭背门2。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中,对应于立柱侧边部4b的立柱侧边部对应部6b形成为第三部分p3,该立柱侧边部4b在从关闭背门2时的背门2的铰链侧基端向背门2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如上所述,具有渐变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p3被组装到在从背门2的铰链侧基端向背门2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立柱侧边部4b中。因此,能够使关闭作为铰链型门体的背门2期间的负荷遍及背门2的边部的全长而逐渐变化。结果,能够改进关门性能。特别在实施例中,第三部分p3(6b+6e)在上端位置(靠近铰链侧基端的端部位置)处与具有第一截面形状(图3)的第一部分p1(即,6d)连续,并且在第三部分p3(6b+6e)的下端位置(靠近铰链相对侧末端的端部位置)处与具有第二截面形状(图4)的第二部分p2(即,6c)连续。因此,第三部分p3(6b+6e)的截面形状在从上端位置(靠近铰链侧基端的端部位置)向下端位置(靠近铰链相对侧末端的端部位置)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变小。因此,关闭背门2期间空气可能逸出,并且能够用相对小的力关闭背门2。

[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中,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形成为第一部分p1。然而,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6d可以形成为第三部分p3。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中,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形成为第三部分p3。然而,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可以形成为第二部分p2。

背门开口部3的开口边缘中的各个边部和各个转角部之间的界线不必须与密封条6的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p1至p3)的界线匹配。例如,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6e还能够形成为第三部分p3与第二部分p2的组合。

此外,密封条6还能够遍及大致全长地形成为第三部分p3。即,通过将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设定为相对于第三部分p3极短,密封条6还能够形成为使得第三部分p3看上去互相连接。

[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序文)]

图5、6、8和9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并且图5和7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实施了本发明,并且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的情况一样,基本上包括第一部分p1、第二部分p2和第三部分p3。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条应用到的位置和布置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p1、p2和p3)的方法。以下,将主要地描述这些不同点。

[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处于前门和后门去除的状态下的4门货车型汽车30的前门开口部31和后门开口部32。30a代表车辆前部的前立柱部,30b代表车辆中间部的中间立柱部(也称作“中心立柱部”),并且30c代表车辆后部的后立柱部。前门和后门(未示出)由铰链33和34(通过虚线标识)支撑以能够开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被安装为遍及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长。

如图6的(a)所示,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以四个边部(31a至31d)与四个转角部(31e和31f)的组合为边界。四个边部包括:车顶侧边部31a,其沿着前门开口部31的上缘大致水平地延伸;前立柱侧边部31b,其沿着前立柱部30a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中间立柱侧边部31c,其沿着中间立柱部30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地板侧边部31d,其沿着前门开口部31的下缘大致水平地延伸。四个转角部包括:一对前后车顶侧转角部31e,其位于车顶侧边部31a与前立柱侧边部31b和中间立柱侧边部31c之间的位置处;以及一对前后地板侧转角部31f,其位于地板侧边部31d与前立柱侧边部31b和中间立柱侧边部31c之间的位置处。

图6的(b)示意地示出在被安装在前门开口部31上之前的密封条40。如图5和图6的(b)所示,密封条40形成为与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相对应的环状(或者无端条状),并且被构造为细长的橡胶部件,其具有与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长相对应的长度。密封条40包括:车顶侧边部对应部41,其对应于车顶侧边部31a;前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2,其对应于前立柱侧边部31b;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3,其对应于中间立柱侧边部31c;地板侧边部对应部44,其对应于地板侧边部31d;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其对应于两个车顶侧转角部31e;以及两个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其对应于两个地板侧转角部31f。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中,如图6的(b)所示,前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2以及与其上侧和下侧邻接的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和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形成为第一部分p1。此外,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3形成为第二部分p2。此外,车顶侧边部对应部41及与其后侧邻接的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以及地板侧边部对应部44及与其后侧邻接的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形成为第三部分p3。

图8示出沿图5和图6的(b)的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8不仅示出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3的截面,还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部分p2的截面。此外,图9示出沿图5和图6的(b)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图9不仅示出前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2的截面,还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部分p1的截面。第三部分p3的截面未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具有与第一部分p1(图9)和第二部分p2(图8)的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如从图8和9能够看到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的各个部分(p1、p2和p3)包括:装接部10;以及密封部25和24,其具有被设置为与装接部10邻接的中空的隧道状。

装接部10的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在密封条40的任意位置处(即,在p1、p2和p3的任意位置处)大致均一。具体地,如图8和9所示,装接部10包括:芯金属11,其具有u状截面;橡胶覆盖部12,其覆盖芯金属11;三个保持突起15和保持唇部16,其从橡胶覆盖部12的内表面突出;以及覆盖唇部17,其从橡胶覆盖部12的外表面突出。构成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的车辆侧部件(凸缘部)插置在保持突起15与保持唇部16之间,使得密封条40固定至前门开口部31的开口边缘。覆盖唇部17是用于覆盖诸如地毯或者布料这样的车内部材料的端部的唇部。

如图9所示的中空的密封部24和如图8所示的中空的密封部25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但是具有不同的壁部尺寸。具体地,图9的密封部24的壁厚t4被设定为大于图8的密封部25的壁厚t5(t5<t4)。结果,第一部分p1的密封部24的外形和截面积大于第二部分p2的密封部25的外形和截面积。第三部分p3的密封部(未示出)形成为使得其外形和截面积从第一部分p1的密封部24向第二部分p2的密封部25逐渐变化。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呈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大致相同的效果。

特别是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中,与关闭前门期间在从前门的铰链(33)侧基端向前门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车顶侧边部31a和地板侧边部31d相对应的车顶侧边部对应部41和地板侧边部对应部44形成为第三部分p3。如上所述,具有渐变截面形状的第三部分p3被安装至在从前门的铰链(33)侧基端向前门的铰链相对侧末端的方向上延伸的车顶侧边部31a和地板侧边部31d中。因此,能够使在关闭作为铰链型门体的前门期间的负荷遍及前门的边部的全长而逐渐变化。结果,能够改进关门性能。

特别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部分p3(41+45、44+46)在前端位置(靠近铰链侧基端的端部位置)处与具有第一截面形状(图9)的第一部分p1(45+42+46)连续,并且在第三部分p3(41+45、44+46)的后端位置(靠近铰链相对侧末端的端部位置)处与具有第二截面形状(图8)的第二部分p2(43)连续。因此,第三部分p3(41+45、44+46)的截面形状在从前端位置(靠近铰链侧基端的端部位置)向后端位置(靠近铰链相对侧末端的端部位置)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因此,关闭前门期间空气可能逸出,并且能够用相对小的力关闭前门。

[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中,与前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2的上侧和下侧邻接的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和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形成为第一部分p1。然而,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和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可以形成为第三部分p3。

此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中,与车顶侧边部对应部41的后侧邻接的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45以及与地板侧边部对应部44的后侧邻接的地板侧转角部对应部46(即,与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43的上侧和下侧邻接的转角部对应部45和46)形成为第三部分p3。然而,转角部对应部45和46可以形成为第二部分p2。

[第三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

如图5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被安装为遍及后门开口部32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长。

如图7的(a)所示,后门开口部32的开口边缘以大致四个边部(32a至32d)和大致四个转角部(32e至32g)的组合为边界。四个边部包括:车顶侧边部32a,其沿着后门开口部32的上缘大致水平地延伸;中间立柱侧边部32b,其沿着中间立柱部30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后立柱侧边部32c,其沿着后立柱部30c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地板侧边部32d,其沿着后门开口部32的下缘大致水平地延伸。四个转角部包括:一对前后车顶侧转角部32e,其位于车顶侧边部32a与中间立柱侧边部32b和后立柱侧边部32c之间的位置处;地板侧前转角部32f,其位于中间立柱侧边部32b与地板侧边部32d之间的位置处;以及地板侧后转角部32g,其位于后立柱侧边部32c和地板侧边部32d之间的位置处。地板侧后转角部32g是位于后轮的轮罩护板上方的位置处的相对长的弯曲部,并且大致沿着轮罩护板的轮廓弯曲,其中,转角部的上端位置达到所谓的腰线l附近(门体的窗户与门板之间的界线)。

图7的(b)示意地示出在被安装到后门开口部32之前的密封条50。如图5和图7的(b)所示,密封条50形成为与后门开口部32的开口边缘相对应的环状(或者无端条状),并且被构造为细长的橡胶部件,其具有与后门开口部32的开口边缘的整个周长相对应的长度。密封条50包括:车顶侧边部对应部51,其对应于车顶侧边部32a;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52,其对应于中间立柱侧边部32b;后立柱侧边部对应部53,其对应于后立柱侧边部32c;地板侧边部对应部54,其对应于地板侧边部32d;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55,其对应于两个车顶侧转角部32e;地板侧前转角部对应部56,其对应于地板侧前转角部32f;以及地板侧后转角部对应部57,其对应于地板侧后转角部32g。

在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中,如图7的(b)所示,车顶侧边部对应部51和与其前侧和后侧邻接的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55形成为第一部分p1。此外,地板侧边部对应部54形成为第二部分p2。此外,中间立柱侧边部对应部52及与其下侧邻接的地板侧前转角部对应部56以及后立柱侧边部对应部53及与其下侧邻接的地板侧后转角部对应部57形成为第三部分p3。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中的第一部分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中的第一部分p1的截面形状(图9)和第二部分p2的截面形状(图8)相同。这同样应用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三部分p3。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呈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条6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密封条40大致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中,与车顶侧边部对应部51的前侧和后侧邻接的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55部形成为第一部分p1。然而,两个车顶侧转角部对应部55可以形成为第三部分p3。

此外,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条50中,地板侧前转角部对应部56和地板侧后转角部对应部57(即,与地板侧边部对应部54前侧和后侧邻接的转角部对应部56和57)形成为第三部分p3。然而,地板侧前转角部对应部56和地板侧后转角部对应部57可以形成为第二部分p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